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反思(第一课时)

小编: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4、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帮助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读准字音,区别字形。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育学生要有助人为乐的好思想,好品德。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展示:

1、每日一闻

2、个人才艺展示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 课件出示黄色的银杏叶、绿色的梧桐树叶,红色的枫叶,让学生填空。

2. 课件出示一片蓝色的树叶。

导课:今天,我们一起学习19课《蓝色的树叶》,(师板书课题,生书空并读笔画)一起读读题目。提问:看到这片树叶你有什么问题吗?(生质疑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汇报交流

(1)指名拼读,检查自学效果:术、铅、惹、吐、桌、盒、注、削、皱

(2)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3)课件演示“变字魔术”:

木+(、)=术 ;若+(心)=惹 ;盒=(合)+(皿) ;吐=(口)+(土)。

(4)课件演示爬山游戏,读词语:

皱眉 借铅笔 趴在 削铅笔 不由得 吞吞吐吐盒子惹人喜爱

(5)读句子。

* 她把铅笔削好,放进铅笔盒,准备上美术课。

* 她皱起眉头,吞吞吐吐地说:“我怕你不注意把笔尖弄断了。”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教师范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朗读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一读。

(2)用“什么时候、谁、发生了什么”讲讲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请学生仔细观察李丽和林园园的表情,想想她们说了些什么。

(2)自由读,将课文中两人的对话画出来:李丽的用“——”,林园园的用“~~~~”,再读一读。

(3)读第一次对话。

a.从“小声”中体会到李丽的话要读出谦和、礼貌的语气;从“吞吞吐吐”中体会到林园园的话要读出不愿意的语气。

b. 课件出示疑问句“你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读出疑问的语气,注意语气词“吗”。

c.说一个问句,用上“吗”。

(4)读第二次对话。看看林园园是怎么说的?她“怕”什么?说明什么?

a.指导读李丽的话,分别读出请求、商量和诚恳的语气;林园园的话读出不乐意的语气。

b.课件出示句子“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读出请求的语气,注意语气词“吧”。

c.说一句请求的话,用上“吧”。

(5)读第三次对话。林园园说话中的几个“不要”说明了什么?林园园为什么要皱着眉?联系她说的话“还要画小草”,想象她心里在想什么?

a.示范读。林园园的话分别读出不放心、出乎意料、不满的语气;李丽的话读出连忙答应的语气。

b.分角色朗读三次对话。从对话中你认为林园园不想借绿铅笔给李丽的原因是什么?

3、学习第五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二幅插图,说说这副图画的是课文哪部分的内容。

(2)看图说一说,李丽和林园园分别在做什么,她们可能想些什么?

(3)读第五自然段。

(4)讨论:林园园看着李丽画的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

(5)假如你当时在李丽和林园园旁边,你会对林园园说什么?从“脸红”这个词中可以看见林园园以后会怎样呢?(也会成为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4、小结: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啊!

四、视频欣赏歌曲《找到一个朋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反思

《蓝色的树叶》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李丽向林园园借绿铅笔,林园园没有借的一件事。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看到林园园的不足,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园园以后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学生。之前在设计教案前,我想着这是一篇按事前发展的顺序的课文,所以我想为孩子们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做一个铺垫,就打算严格根据课文的文路来上课。

课伊始,我先带孩子们巩固生字词,识字环节较扎实,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如:小老师领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学生掌握较好。不仅读准字音,了解字形,也明白了字意,并能在此基础上,运用词语说句子。

接着,回顾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让孩子们明白第一段写得是李丽借绿铅笔的原因。

然后借助课文的第一幅插图,让孩子们观察插图,鼓励孩子认真观察插图并结合课文进行说话训练。然后问孩子们,课文哪一自然段是写这幅插图的,孩子们一击即中,都说是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然后我让孩子们继续看课文,除了第二自然段还有哪些段落也是写李丽向林园园借绿铅笔的呢?之后,归纳出课文的2-4自然段都是写李丽向林园园借绿铅笔的事。

学习第二自然段,让孩子认真读,然后用“-----”划出李丽的话,用“~~~~”划出林园园的话。学习李丽的话,体会李丽的“礼貌”,再学习林园园的话,抓住“吞吞吐吐”,体会林园园的“舍不得”。

然后迁移学习课文的第3、4自然段。再次借助课文的第二幅插图,观察李丽的“用心”和林园园的“脸红”为学习第五自然段铺垫。也让孩子们明白这就是事情发展的“结果”。

课文的语言训练点是“-----------吗?”“---------吧。”所以我抓住“脸红”让孩子们领会林园园的“知错就改”,预设“过了一个星期,李丽正要给花涂颜色的时候,发现自己的红铅笔不见了,她再次向林园园借,她会怎么说?” 可惜一节课的时间有限,说话训练没有来得及进行。不过我的预设就是将这个说话训练点放在第二课时,所以当时心里并无遗憾。

后来,我与组里的老师交换意见的时候,我觉得她们的见解让我深思。确实,课文的内容,就是李丽想借,而林园园不借。孩子们不难理解。 “阅读课该教什么?”后来,我思量着。在巩固生字词和回顾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后,我该让孩子们直接划找李丽是怎么借的呢?划出“你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之后学习的点就是说话练说,让孩子们充分的练说,准确地练说,用标准的言语来表达。

“阅读课该教什么?”上每堂课前,我们都要问问自己!

    相关推荐

    《蓝色的树叶》第一课时设计 《蓝色的树叶》第一课时设计 《蓝色的树叶》第一课时设计 《蓝色的树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第一课时教案 《蓝色的树叶》第一课时教案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蓝色的树叶教学反思 《蓝色的树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蓝色的树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蓝色的树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蓝色的树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蓝色的树叶教案八(第一课时) 《蓝色的树叶》第1课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教案七(第一课时) 《蓝色的树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蓝色的树叶说课设计|蓝色的树叶说课稿 《蓝色的树叶》第一课时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第二课时教案 《蓝色的树叶》教学反思案例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蓝色的树叶教案设计 《蓝色的树叶》一课一练 《蓝色的树叶》一课一练 《蓝色的树叶》 《蓝色的树叶》 《蓝色的树叶》 教学设计一 《蓝色的树叶》 教学设计一 蓝色的树叶说课设计 蓝色的树叶 蓝色的树叶 蓝色的树叶 蓝色的树叶 蓝色的树叶 蓝色的树叶 《蓝色的树叶》课文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 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 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教案设计 蓝色的树叶教案详案 蓝色的树叶 《蓝色的树叶》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之一 19.《蓝色的树叶》 教学设计一 19.《蓝色的树叶》 教学设计一 蓝色的树叶 说课稿 《蓝色的树叶》 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 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三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3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2 蓝色的树叶 说课稿 《蓝色的树叶》课文导学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2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1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2 19《蓝色的树叶》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二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2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