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练习题>寒假作业

高一年级语文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小编:

(一)

1、解析 A.bànɡ,ɡònɡ/ɡōnɡ,mó/mú;B.fēi,zhuó/zhuō,qì/qiè;C.xǐnɡ,qiánɡ/qiǎnɡ,sài/sè;D.ruò/nuò,nìnɡ/nínɡ,jiān/jiàn 。答案 D

2、解析 A项中加点的词分别读作kē、kě、kē、ɡě:B项中加点词分别读作rú、rú、nuò、rú;C项中“赎”读作shú;其他的都读dú;D项中加点的词都读作xuān。答案 D

3、解析 A中shí/ shè,zhònɡ,qǐ/jī;B中mài,jué/jiáo,pō;C中yè/jié,shū/zhù,mù/mò;D中jiān/qiǎn,jù,rǔ/rù。答案 C

4、A项“赈”“鸩”均读作zhèn;诤读zhènɡ “憎”读作zēnɡ;C项“湍”读作tuān;“喘”读作chuǎn,“揣”读作chuǎi,“遄”读作chuán;D项“峋”读作xún,“徇”“驯”“殉”均读作xùn;B项均读juàn。答案 B

5、解析 A项全读jué;B项xié—jié—xié—xiè —xié;C项“开天辟地”的“辟”读“pì”,其余都读“bì”;D项“炽”读“chì”,其余都读“zhì”。答案 A

6、解析 A项“弄巧成拙”的“拙”读zhuō,其余读zhuó;C项的“捐赠”的“捐”读juān,其余读juàn;D项的“分外”的“分”读fèn,其余的读fēn。答案 B

7、解析 C.bì bài pí bǎi;A.bīn bìn bīnɡ bìn;B.nú nù nǔ nǔ;D.kōnɡ kōnɡ kònɡ kǒnɡ。答案 C

8、解析 B项全读qiè;A.“舍命”“施舍”“舍弃”“舍本逐末”全读shě,“退避三舍”读shè;C.“侠客”“狭路相逢” xiá,“脸颊”“豆荚”读jiá,“挟嫌报复”读xié;D.“麻痹”“惩前毖后”“裨益”“筚路蓝缕”bì,“秕谷”读bǐ。答案 B

9、解析 A.剖(pōu)析,戛(jiá)然而止;B.粗犷(ɡuǎnɡ),惟妙惟肖(xiào);D.包庇(bì),舐(shì) 犊情深。答案 C

10、解析 A.裨bì;B.毓yù;C.藉jiè。答案 D

11、解析 A.蜇—蛰;B.泊—舶;C.徇应读xùn。答案 D

12、解析 A.毛骨悚然sǒnɡ;B.琤琤chēnɡ;D.着重号zhuó。答案 C

13、A项“流水淙淙”读cónɡ。B项读音全对。C项“露马脚”读lòu。D项中的“巷道”中的“巷”读hànɡ。答案 B

14、解析A.惊魂甫(fǔ)定 ;C.湖泊(pō),屡见不鲜(xiān);D.暂时(zàn)。答案 B

15、解析A.“胖”pán;B.“佶”读jí;D.“楔”读xiē。答案 C

16、解析A.横hènɡ;C.号háo;D.属zhǔ。答案 B

17、解析应届yīnɡ;B.折腾zhē折本shé ;C.差异(chā)差劲chà、鬼使神差chāi、参差不齐cī。答案 D

18、解析 A项绮qǐ,交—缴;B项摹—摩;D项榨—诈。答案 C

19、解析 脯、悌:属声母误读,窘、挈:属韵母误读,脾:属声调误读。答案 D

20、解析 A.白炽灯(chì);B.悭吝(qiān);D.喟然长叹(kuì)。答案 C

21、解析 B项字形有误,其中“占知名品牌的光”,“占”应改为“沾”;C项读音、字形错误,其中“呜咽yàn”应改为“呜咽yè”,注意“会聚”同“汇聚”;D项读音、字形错误,其中“混hún沌”应改为“混(hùn)沌” ,“浮想联篇”应改为“浮想联翩”。答案 A

22、解析 A项字形错误,“突如奇来”应为“突如其来”。C项字音错误,“生肖”的“肖”读xiào。D项字音错误,“惬意”的“惬”读qiè。答案 B

23、答案 A

24、解析 D.分别读xùn/yǔn,xiè/jiě,liànɡ/liánɡ。A.分别读jié/jié,pí/bīn,xiànɡ/xiànɡ。B.分别读chuò/duō,dì/dì,jǐ/jǐ。C.分别读yǎn/yàn,yánɡ/yánɡ,yàn/yān。答案 D

(二)

1、解析 A项“梦寐已求”应为“梦寐以求”;B项“缥渺”应改为“缥缈”或“飘渺”;C项“冒然”应为“贸然”。D项“凯觎”应为“觊觎”,“意”应为“义”。答案 D

2、解析 A项,急—疾;C项,渲—宣;D项,尝—偿。答案 B

3、解析 A项中“旁证博引”的“证”应为“征”,“征”指收集。B项中“吊书袋”的“吊”应为“掉”,“掉书袋”指讥讽人爱引用古书词句,卖弄才学。D项“棉里藏针”的“棉”应为“绵”,“绵”指丝绵,“绵里藏针”指柔中有刚,也比喻外貌柔和,内心刻毒。“桃李不言,下自成溪”的“溪”应为“蹊”,“蹊”指小路。答案 C

4、解析 B项中“幅射”的“幅”应为“辐”。C项中“通霄达旦”的“霄”应为“宵”,“霄”指云、天空,“宵”指夜。D项中“园满”的“园”应为“圆”。答案 A

5、解析 A项中“恢谐”的“恢”应为“诙”。B项中“挖墙角”的“角”应为“脚”,“挖墙脚”指拆台,“墙脚”指墙根。C项中“一柱香”的“柱”应为“炷”,“炷”用于点着的香。答案 D

6、解析 “售磬”应为“售罄”,“罄”为“尽,空”。答案 C

7、解析 A项,喝倒采——喝倒彩;B项,呜呼唉哉—呜呼哀哉,哀声叹气——唉声叹气;C项,鸠占雀巢——鸠占鹊巢,高档家俱——高档家具。答案 D

8、解析 A.辰—晨,篷—蓬;B.陨—殒;C.训—驯,希—悉。答案 D

9、解析 B.奇—其,记—计;C.蔽—敝,蚂—马;D.按—安,拌—绊。答案 A

10、解析 A.祥—详,理—里,杆—竿;B.梁—粱,苍—沧;C.角—脚;D.鹜—骛,鱼—渔。答案 C

11、解析 A.殇—觞,颠—巅;B.归—皈,赡—瞻;C.另—令,嘉—佳。答案 D

12、解析A.交—缴;C.州—洲;D.布—部。答案 B

13、解析A.斟—甄;B.嶂—障;D.弛—池。答案 C

14、解析A.暗—岸;B.事—适;C.复—覆。答案 D

15、解析A.止—至;C.含—涵;D.置—质。答案 B

16、解析A “厉练”的“厉”应为“历”,“历”指经历。B “盘根错结”的“结”应为“节”,“节”指物体各段之间相连的地方。D “清规诫律”的“诫”应为“戒”,“诫”指警告、劝告,“戒”指佛教戒律。答案 C

17、解析 B项中“辚选”的“辚”应为“遴”,“遴”指谨慎选择。C项中“一年之季在于春”的“季”应为“计”,“计”指计划。D项中“毋用置疑”的“用”应为“庸”。答案 A

18、解析 A项“国萃”应为“国粹”,其意指我国固有文化中的精华。B项“漉”指液体往下渗,用“漉漉”形容饥肠不恰当;应改为“辘辘”,形容发出的声音。“艰”应为“坚”。D项“瀚”应为“翰”,“翰”原指羽毛,后来借指毛笔、文字、书信等。“翰墨”借指文章书画等,“支”应为“枝”。答案 C

19、解析A.症—诊;B.败—拜,报—抱;D.笼—龙。答案 C

20、解析A.究—穷,季—计;B.屈—曲;D.倍—辈。答案 C

21、解析A.艰—坚;B.角—脚,钟—终;C.份—分,侯—候,颜—言;D.利—厉,泱—殃。答案 C

22、解析A.课—科;C.摹—摩;D.板—坂(阪)。答案 B

23、解析A.摹—摩,缔—蒂(柢),沤—呕;B.做—作;C.涣—焕;D项全对。答案 A

24、解析A.振—赈;B.急—疾,惘—罔;C.必—毕。答案 D

(三)

1.解析 处世:在社会上活动,跟人往来相处。处事:处理事务。消失:(事物)逐渐减少以至没有或(人或事物)由近及远,逐渐看不见,不复存在。消逝:(声音、时间等)在一个过程中渐渐消失。体味:仔细体会。“体味”的对象是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意味、趣味、人生苦乐等。体验:①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②亲身经历。“体验”的对象常是生活、现实等。刮目:指彻底改变眼光。侧目: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或敬畏。答案 A

2.解析 事态:事情的状态、局势。事端:是指蓄意造成的纠纷、事故。回应:回答应声,对……反应,有对方“陈述后再加以解释”的意思。回复:答复(多指用书信);恢复。偏差:工作上的差错。偏颇:不公平、不公正。答案 C

3.解析 “不易之论”指内容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形容论断或意见非常正确。A项“贻笑大方”与“让人”重复。B项“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和实质不变,含贬义。C项“梁上君子”指躲在梁上的君子,窃贼的代称。答案 D

4.解析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感情色彩不当。答案 D

5.解析 B句中“日理万机”多指高级领导人政务繁忙,此处用于老师不妥。答案 B

6.解析 包含:里边含有。包涵:客套话,请人原谅。大事:①重大的或重要的事情,②大力从事。大肆:毫无顾忌地(做坏事)。事态:局势;情况(多指坏的)。世态,指社会上人对人的态度。答案 A

7.解析 ①“奏效”指发生预期的效果,见效。“生效”指发生效力;②“镇定”指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不乱,“镇静”指情绪稳定或平静;③后两个分句有递进关系。答案 B

8.解析 ①事物所从来的地方;事物的根源。②(事物)起源;发生(后面跟“于”)。发源:①指(河流)开始流出;②起源。起源:①事物发生的根源;②开始,发生。演化:演变(多指自然界的变化)。进化:事物逐渐发展变化,特指生物从较低级、较简单的状态向较高级、较复杂的状态演变。答案 A

9.解析 兴许:副词,表示有可能,或许,也许,多用于口语。或许:意思同“兴许”,多用于书面。“或许”用在此处更恰当。配制:①指把两种以上的原料按一定的比例和方法合在一起制造;②为配合主体而制作(陪衬事物)。“配置”是指“配备布置”,多指物品排放或组合,也可用于兵力。契机:事物转化(多指向积极的方向)的关键。时机:具有时间性的客观条件(多指有利的)。答案 B

10.解析 忘怀:忘记。释怀:动词,指(爱憎、悲喜、思念等感情)在心中消除(常用于否定)。形迹:举动和神色,痕迹、迹象,礼貌。行迹:行动的踪迹。蜕变:(人或事物)发生质变。嬗变:演变。答案 D

11.解析 A.染指:比喻分取非分的利益,也比喻插手或参与分外的某种事情。应改为“获得”。B.韬光养晦:隐藏才能,不使外露。应改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C.角力:比赛力气。D.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应改为“闻鸡起舞”。答案 C

12.解析 大力:用很大的力量;大举:大规模地进行(多用于军事活动)。停止:不再进行;停滞:因为受到阻碍而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典范:可以作为学习、效仿标准的人或事物;典型: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件。答案 D

13.解析 “矫饰”指故意造作来掩饰,用在句中恰当。“修饰”指修整装饰使整齐美观;梳妆打扮;修改润饰,使语言文字明确生动。“坦率”是直率的意思,“坦荡”是形容心地纯洁、胸襟宽畅。句中说的是情感的表达,用“坦率”好。“恣意”是任意,任性;“肆意”是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做),贬义程度强。句中应用“恣意”。答案 D

14.解析 维持:保护,维护支持;维系:维持并联系,使不涣散;哄抬:投机商人纷纷抬高(价格);吹抬:生造词语,吹捧抬高;跌落:(物体)往下掉,(价格、产量等)下降;回落:上涨后下降;竟然:表示出乎意料,与“而”构成转折;依然:依旧,仍旧。根据语境,可知选B。答案 B

15.解析 边沿:沿边的部分。边线:足球、篮球、羽毛球等运动场地两边的界线。佯言:诈言,说假话。扬言:有意传出要采取某种行动的话(多含威胁意)。留传:遗留下来传给后代。流传:传下来或传播开。答案 A

16.解析 ①句中“倘若”,“即使……也”是让步假设,“虽然……但”为转折关系;“审议”与“激烈”相配;“合计”为盘算,商量;“核计”指核算。答案 B

17.解析 熟悉:知道得清楚;熟习:(对某种技术或学问)很熟练或了解得很深刻。表示在同一时间的一致行动(强调时间),应用“一齐”;表示在同一场合的一致行动(强调“地点”),则用“一起”。正轨:正常的发展道路;正规:符合正式规定的或一般公认的标准的。答案 B

18.解析 披阅:披览、阅读;批阅:阅读并加以批示或批改。①句根据语境应该选用“披阅”。学历:学习的经历,指曾在哪些学校毕业或肄业;学力:在学问上达到的程度。②句根据语境应该选用“学力”。即使:连词,表示假设的让步,所表示的条件,可以是尚未实现的事情,也可以是与既成事实相反的事情;尽管:连词,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还是”等表示转折的连词跟它呼应,反接上文。③句根据语境应该选用“即使”。答案 B

(四)

1.解析 A.“因此”应改为“由此”。B.“反映”应为“反应”,“反应”指事情发生后在人们中间引起的意见或行动。C.“窥一斑而知全豹”指从局部而推知全体,从个别而推知一般。应为“莫衷一是”。D.“香饽饽”比喻受欢迎的人或事物。答案 D

2.解析 “废弛”指政令、风纪等因不执行或不被重视而失去约束作用;“废止”指取消,不再行使法令制度。“释放”指把所含的物质或能量放出来;“施放”是指放出、发出。“坦承”指坦白地承认;“坦陈”指坦率地陈述。答案 C

3.解析 A.平地一声雷:比喻名声地位突然升高,也比喻突然发生一件可喜的大事;B.不伦不类:形容不成样子或不规范,不能作人的定语;C.息息相通:息息相关,即呼吸相关联,比喻关系密切;D.蹉跎岁月:原意为“把时间白白地耽误过去”,而句中理解为“艰苦岁月”了,牵强附会。答案 C

4.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主要根据句子的具体语境和词语的适用范围、对象等方面来选择。①“唆使”即指使或挑动别人去做事;“支使”即命令人做事。根据适用对象和具体语境,必须选前者。②“捉摸”即猜测,或预料,多用于否定句,而“反复思索”的意思应该作“琢磨”;“琢磨”一指雕刻和打磨玉石,一指加工使精美,用于文章等。根据适用范围,应当选后者。③“校正”即校对,订正;“教正”即指教改正,是把自己的作品送给人看时用的客套话。根据适用对象和具体语境,必须选后者。答案 D

5.解析 A.一边倒:比喻在形势上倾向一方,或一种情况占绝对优势。B.登堂入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犯望文生义的错。C.穷兵黩武:使用全部武力,任意发动侵略战争。D.黄钟皆废弃,瓦釜作雷鸣: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答案 A

6.解析 “缺乏”指“没有”或“不够”,语义侧重在“不具有或不完全具有”;“缺失”指“丢失”“散失”,语义侧重在“应该具有而失去”。维护:指维持并保护,使免遭受破坏,多用于抽象事物,如利益、团结等;养护:指保养护理,包括进行管理、修理,多用于“具体事物”,如使建筑物、机器等维持良好状态。惩戒:指给予处罚来使人警戒,以避免不良后果的事情继续发生,语义侧重在“告诫”;惩罚:指处罚、惩治,语义 侧重在“给予处分或依法惩治”。答案 A

7.解析 A.远来的和尚会念经:比喻不重视本单位或本地的人才,而信任外单位或外地的人才,贬义;C.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表示畏惧或愤恨;D.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高超绝妙的境界。答案 B

8.解析 A“不绝如缕”不能混同于“不绝于耳”;B.“评头品足”比喻在细节上过分挑剔:C“心有余悸”只用于对过去发生过的事还感到害怕。答案 D

9.解析 A.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高超绝妙的境界。B.慷慨解囊:指豪爽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C.孤注一掷:比喻在危急时把全部力量拿出来冒一次险。含贬义。D.目不窥园:形容发愤攻读。答案 C

10.解析 “无独有偶”多用于贬义。答案 D

11.解析 殉情:因恋爱受到阻碍而自杀;徇情:徇私。批阅:阅读并加以批示或批改;披阅:披览,阅读,翻阅。引荐:推荐(人);引见:引人相见,是彼此认识。答案 C

12.解析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答案 C

13.解析 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用“美轮美奂”修饰“艺术享受”,对象出错。岌岌可危:形容地位或状况十分危险,将要垮台或灭亡。从善如流:形容能很快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像水从高处上流到低处一样自然。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答案 D

14.解析 A.“目不见睫”指眼睛看不见自己的睫毛。比喻没有自知之明。根据语境,可改为“目不交睫”;B.“龙飞凤舞”形容山势蜿蜒雄壮,也形容书法笔势舒展活泼;C“侧目而视”指害怕,不敢正眼看。不合语境;D.“讳莫如深”指紧紧地掩盖真相,不让人知道。此语境中没有掩盖真相的意思,而是不发表任何评论。答案 B

(五)

1.解析 B项“日前”表示完成,改为“目前”。C项缺主语,应该把“由于”去掉。D项“步入”与“国家”不搭配,改为:我国已步入使用多波束测深系统、深海拖曳观察系统等海洋高新科技的先进国家行列。答案 A

2.解析 A项,“任务”与对应的动词“组织和指挥”不搭配。B项,“持有货币的意愿会增加”缺乏相应的主语,可以在这句话前面加上“投资人”一类的词语。D项,句式杂糅,可以把“现代商业银行”后面的内容删掉。答案 C

3.解析 A.“改革”“委托”搭配不当;B.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C缺谓语,“在某证券网站……”前须补“发现”一类的动词谓语。答案 D

4.解析 A项语序不当,“保障”和“尊重”按语意的轻重应对调;B项动宾搭配不当,不能展现“美感”;D项“空间”不能与“地域”并列。答案 C

5.解析 A项搭配不当,“过程”和“时代”不搭配;C项结构混乱,句式杂糅,“才是最佳途径”多余;D项成分残缺,可在“先进理念”后加上“的途径”。答案 B

6.解析 A项句式杂糅,“主要原因”“是因为……所造成的”不能混用;B 项搭配不当,“猪肉的生产”与“自给”不能搭配,可将“猪肉的生产”改成“生产的猪肉”;D项滥用介词,“由于”致使主语缺少。答案 C

7.解析 B.“开发节油重型卡车”和“主流产品”搭配不当;C语序不当,“最伟大的”应放在“人类建筑史上的”的后面;D.成分残缺,在“最有效地”的前面加上“以”。答案 A

8.解析 A项“约”与“出头”语意矛盾,删除其一;B项“应该……”与“……是当务之急”句式杂糅;D项成分赘余,去掉“解决”。答案 C

9.解析 A.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应为“可以增加肿瘤中的含氧量,使其对放射疗法更为敏感”;C.语序不当、不合逻辑,应为“气候变化不仅威胁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开始威胁到人类的生存”;D.句式杂糅,应为“瑞典制定推出了一系列覆盖全体公民及其人生全过程的社会福利制度,这一制度的核心是福利面前人人平等”。答案 B

10.解析 A.多项定语语序不当。“衣物、书籍与一篇篇日记”之前的多重定语语序失当。领属性定语“雷锋同志生前用过的”,应放在最前面,接着是时间定语“不同时期的”,最后是“各式各样的”,否则“各式各样”“不同时期”有修饰“雷锋”之嫌,容易造成歧义。B.动宾搭配不当。“给予”“资格”搭配不当,应把“给予”改为“取消”并删去“停止”。C.归属不明。“优秀语文教师”归属不明,是指黄娜一人,还是指黄、黎两人?如为后者,应表述为“黄娜和黎军这两位优秀语文教师……”。答案 D

11.解析 B.“这”指代不明,承前主语则指代“美国总统奥巴马游长城”这件事,而后文句子宾语又为“景点”,主宾不搭;C.介词“从”与其后面“叙述方式”不搭配,改为“以”即可;D.“无时无刻”表意适反,应为“无时无刻不”。答案 A

12.解析 A.成分残缺,应在“时间”后加“内”或“里”。B不合逻辑,前后不协调,两面对一面。C搭配不当,“减少”应改为“降低”。答案 D

13.解析 A.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或 “使”。B.句式杂糅,可改为“有相当部分高血压病就是生活压力大、工作紧张诱发的”。C.语序不当,应改为“对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答案 D

14.解析 A.“山东、江苏部分地区”有歧义;C.句式杂糅;D.成分残缺,应在“损害”后加“的行为”等一类的中心语。答案 B

15.解析 A.成分残缺,缺少了与“具有”搭配的宾语中心词。B.不合逻辑,“这”所指代的内容不可能是“罪魁祸首”。D.句式杂糅,“关键问题”和“起着决定性作用”两种句式混合在一起。答案 C

    相关推荐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2016年高一语文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2017年高一语文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一年级寒假作业答案语文作业参考 一年级寒假作业答案语文作业参考 2015高一语文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2015高一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语文寒假作业答案:九年级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语文寒假作业:八年级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高三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六年级语文寒假作业参考答案参考 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初二年级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高三寒假作业语文答案参考 2016年高三语文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16年一年级寒假作业答案语文作业参考 2017年高三寒假作业答案参考(语文) 初一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智趣寒假作业答案一年级语文作业参考 智趣寒假作业答案一年级语文作业参考 (参考)七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2016 2015年高三寒假作业答案参考(语文) 2017年高三语文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高三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2016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寒假语文大练习参考答案一 二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五年级语文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六年级语文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语文寒假作业参考答案(八年级) 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九年级语文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二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语文七年级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八年级第一学期寒假作业 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初三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高三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2017 智趣寒假一年级语文作业参考答案 一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快乐寒假答案一年级语文作业参考 小学一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初一寒假作业语文答案参考 初一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2016 快乐寒假答案一年级语文作业参考答案 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八年级上学期寒假作业答案 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八年级上学期寒假作业答案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寒假语文大练习参考答案二 2017年初一年级寒假作业语文答案参考 一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小学一年级寒假语文作业参考答案 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八年级上学期寒假作业 2016年初一年级寒假作业语文答案参考 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九年级上学期寒假作业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寒假语文大练习参考答案三 2016年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初一年级 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2] 2013九年级语文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暑假作业参考答案 高一暑假作业语文参考答案 语文高一暑假作业答案参考 长江寒假作业答案五年级语文作业参考 2016初中一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四年级上册寒假作业答案语文作业参考 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初三年级) 2016年七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语文七年级寒假作业答案参考2016年 2017年八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2017年六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2016年七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2016初一寒假作业语文答案参考 2015年六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2016年六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小学一年级寒假语文作业参考答案2016年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初一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2015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参考答案 2017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参考 2015年八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2015年八年级寒假作业参考答案(语文) 2015年八年级寒假作业语文参考答案 2016年八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高二年级语文暑假作业参考答案 2015初三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八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快乐寒假答案四年级语文作业参考 八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八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小学六年级语文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2016初三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七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寒假园地答案六年级语文作业参考 快乐寒假答案五年级语文作业参考 快乐寒假四年级语文作业参考答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初二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2016 七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七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七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2015年六年级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寒假作业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