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反思范文

小编: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反思1 这是一篇说明文体裁的独立阅读课文,也是中年级学生新接触的一种新的写作体裁。

课初,我让学生读课题,围绕课题提问。学生说出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然后我引导学生总结 “变化”:变化前是什么样的?变化后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而变化?带着这三个问题我让学生自读课文。给学生充分地阅读时间后学生马上找到变化前被称作是“摇篮”,变化后是祸河,引起变化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泥沙地大量流失。课文理解到这已经很好了,但我没有就此停止,而是让学生再去细细读文:课文中例举了很多的数目字,请同学们关注到这些数目字,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通过读书,学生发现:黄河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深重的——近2000年间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真是让两岸百姓叫苦不迭;黄河如果不治理,它的危险性极大——4亿吨泥沙沉积在下游河道里,河床高出两岸农田3-4米,有的甚至高出10米;土壤被严重的侵蚀——每年每平方公里就有4000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550万亩。又利用课件,观看图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黄河发生的巨大变化,这一系列的数字,图片资料都表明:治理黄河势在必行。在讲“治理措施”时,除了专家的治理方案,还让学生说说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本篇文章的教学,虽然有成功之处,但也存在许多不足。在教学中,虽然给学生了自主学习的时间,但仍然不敢放手,不能随机应变,老是想把学生拉到自己设计好的线路上来。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又是让人难以预料的,所以课堂上会出现教学思路混乱,一个问题重复讲的现象。课文内容的学习始终离不开词句,只有抓住了关键的词语,深入体会,才能更深层次的理解文章内涵,本节课的教学中虽然也注意了,但只是“蜻蜓点水 ”,如在教学黄河是一条祸河时,只抓住了一些数字,而没有抓住“决口”“改道”等词语,在讲解悬河时,虽然用了课件,但没给学生讲清楚,学生自然也就体会不到它的危害性。语文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读懂内容,还要让学生弄清作者用什么方法写的,本节课教学忽略了这一问题。

语文教学既要立足文本,又要超越文本,语文就在生活当中。本节课的教学不足之处很多,成功之处甚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多像别人请教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语文课上,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教给学生恰当的学习方法,恰当地运用媒体资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综合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反思2 有时候,会和家人朋友聊起理想、聊起未来,我总是很坚定地告诉身边的人,我要做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每每这时候,他们总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开玩笑地说,得了吧,不就是个普通教师吗,有什么值得拿来做理想的。我无从辩驳,因为我知道,在大家眼里,选择当老师就代表着选择了辛劳,选择了平凡。但我也说不上为什么,我就是想一直把这个理想坚持下去,总有一种预感,教师这个行业能带给我独有的快乐。我期待着,终于要实习了,在踏进附小大门的那一刻,我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给老爸打了个电话,向他炫耀着我所经历的一切。

后来见到了魏老师,当得知她是级部主任时,我不由得吃了一惊,心想这么年轻的老师怎么能担任这么高的职务呢。后来听了魏老师的课、看了魏老师的博客,才明白一切都理所当然,一位从骨子里热爱学生、热爱教育、热爱生活的人理所当然成为大家的楷模。魏老师仔仔细细地跟我们讲授教学上应注意的事项,听着听着我突然紧张起来,天哪,教小学生原来要注意那么多的问题。看来,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只凭自己的一腔热血是完全不行的。我赶紧开始准备自己的教案。

我要讲的是小学四年级第十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是一篇需要略读的说明文。拿到课本后,我先读了两三遍,在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大意后,我开始仔细阅读教师教学用书,参考了里面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建议后,我又开始从网上搜索教案,选了三份比较典型的教案下载下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加上自己的观点整合出了一份教案,又根据教案做了一份课件。魏老师看过之后指出了很多内容、格式、设计上的不足,我不禁感叹,不愧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她一眼就看出了我课件上的大错误,我把平时参加比赛时做课件的风格延续到了小学课堂里,这怎么能行呢,小学生只注意课件上花哨的背景了,怎么会听课呢?于是我又在魏老师的建议下进行了修改,魏老师又仔细地检查了一番,这才放心我进课堂。

说实话,我很紧张。毕竟是第一次进入这种正规的课堂,我不停地担心自己会忘词。上课前,由于没能把多媒体搞定,就耽误了五分钟,这时我有些慌了。我立马深呼吸了一下,调整了自己的状态,开始进入课堂。导入环节很顺利,我暗自庆幸运气还不错。突然,问题出现了。当我要求同学们给文章分段并总结大意时,课堂一下子安静下来,学生们都低着头眉头紧锁,我知道大家没能把文章读透,可我却傻傻地不知如何是好。简单地做了一下引导,就把这环节草草了事了。下面又让同学们根据四个问题来朗读全文,当大家简单明了地概括出问题的答案时,我不由得吃了一惊,天哪,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有这么强的理解力,我震撼了。但此时的我已经被之前准备的教案框住了头脑,总认为黄河变化的原因是难点,所以不停地在延续对这一部分的讲解,不知不觉时间就溜走了。当下课铃响起的时候,我还没有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只能把本该讲完的内容拖到下节课。整个一节课下来,我身心疲惫,这回终于明白原来当老师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

下课后,魏老师直率地指出了我存在的问题,我非常感激。后来我又进行了一下反思,才知道我需要改进的地方那么多。首先是声音太小了,后面的同学根本就听不清楚我在讲什么,这样势必影响了一部分同学的听课效率,哎,犯这么低级的错误真是不应该呀。在学生们自由朗读时有几个同学在做其他的事情,自己也竟然没能发现。在对整个时间的把握上自己同样出现了很大的漏洞,不能合理地分配好每一环节的时间,这样才出现了讲不完的现象。在提问问题时,自己的语言太单一,不能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教案,缺乏教学技巧。后来,魏老师的一句话点醒了我,她说:“教案应该是有生命的,是活的,它应该完全围绕着课堂活动进行调节。”仔细一想,这其实是一门多么高深的艺术,这才体悟到教师之路于我来说还是一条漫长的充满坎坷的道路,或许,只有用心体会每一次的磕绊才能达到那个自己想要的境界。

我很幸运,幸运地遇上了真诚坦率的魏老师,幸运地遇上了我那勤奋刻苦的队友们。实习之路刚刚开始,我相信在未来的这些天里,在我摔过很多次跤后,我依然热爱着教师这份职业,而那时的热爱,已经可以突破重重障碍,伴我敲开理想之门。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反思3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一篇说明文,文章条理清楚,材料确凿,数据详实,字里行间包含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环保意识。这单元的主题是“大自然的启示”。结合单元主题,文本特点,以及学生的学龄特点,我将教学的目标定位为:

1.认识8个生字:祸、乃、侵、蚀、垦、亩、营、扣。联系上下文理解“生息繁衍”、“侵蚀”、“水土流失”等词,借助板画,理解“决口”、“改道”、“河床”等词语。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到启示,并能将这环保意识付诸于实践行动。

3.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

4.感受黄河的美丽,初步感受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

在教学过程中,我这样落实教学目标: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这些生字只要学生认识即可。而这篇文章中的某些词语,对学生来说,理解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决口”、“河床”等专业术语。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联系上下文以及板画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词语。从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这些词语学生都已经理解,对于“决口”“改道”“河床”这几个词,直观的板画,明确地解释了这些词语。

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上,我尝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在试教时,我出示:

请用“先......接着......然后......”的句式说说课文主要内容。(当然,你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概括。)

希望通过关联词,引导学生把握这篇文章的写作思路。学生运用这样的句式,很快就梳理了课文内容。

之后,我又尝试了另一种方式:选择刚才呈现的词语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样的设计虽然将这两个检查预习的环节串联在一起,但或许是引导不当或许是其他原因,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还不顺畅。

对于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以及由此引发出来的启示,学生通过筛选概括,很快把握了变化的原因。在对比于之前美丽的黄河,而如今却这般摸样,从对比中,深深地体会到了黄河变化的原因所在,并为人们的行为感到痛惜,由此引发了他们保护黄河,关注自己身边的环境,将这种意识通过实际行动得以实践。在课后,我布置他们一个作业:请仔细关注你生活的周围,通过查阅资料或询问爸爸妈妈等方法,了解你生活环境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文章的开头导入,以美丽的黄河图片引入,并配以音乐。在优美的乐声中,那缓缓舒展的画面,引发了学生对黄河的畅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再急剧呈现黄河的现状:黄河在近2000年间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让学生读读这句子,从中读懂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阐释运用列数字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并渗透以在今后的写作中,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在分析黄河泥沙之多,黄沙之重时,也同样进行渗透)。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祸河。这鲜明的对比,引发学生的思考:为什么黄河会有如此大的变化?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引出课题,进入课文的学习。

对于难点,我采用图示法。根据学生的梳理,再一步一步出示:

通过这直观系统的图示,学生对人为(社会)因素给黄河所造成的危害之大,深有体会,从而解决了难点。

2011年新课标,第一次提出非连续性文本这个概念。非连续性文本的简易、直观、明了的特点,适用于对某些概念的梳理与解释。在这次教学中,我也采用了部分非连续性文本,比如以板画解释词语,无限制开垦放牧所造成的循环危害等,这些或图画,或数据,或图示,就明了直观地解释了这些难懂的概念以及繁琐的循环。

当然,在本课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对黄河的畅想不足,学生朗读的时间不多等。我希望,这样的磨练能让自己少一些幼稚,多一些成熟。

    相关推荐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反思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范文习作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四年级《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反思范文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堂实录范例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有感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说课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说课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1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文学常识 选学课文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文原文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文解析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建议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A、B案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文本链接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案例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建议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杂谈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3篇)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文赏读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建议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A、B教案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精品教案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材简说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建议教学反思教学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建议一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建议二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一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近义词反义词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段落结构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课一练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A、B案)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习题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语文实践课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语文实践课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二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1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建议二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二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老师语录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词句解析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作品介绍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训练素材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外拓展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语文实践课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语文实践课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语文实践课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三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建议一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建议二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二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二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2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3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2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一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三 四年级下册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反思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重点字词意思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美文欣赏 母亲河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语文实践课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语文实践课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语文实践课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语文实践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