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小编:

第9课、《自然之道》

这篇课文与寓言故事《拔苗助长》一样,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事与愿违,好心办坏事。

一、词语解析

1、愚不可及:文中形容我们的做法十分愚蠢,好心反而办坏事。

2、这儿的“蠢事”具体指什么?

(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指的是什么事?)

答:这儿的“蠢事”具体指我们强烈要求向导帮助幼龟回到大海。

3、我们认为自己“愚不可及”,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我们认为自己“愚不可及”,根本原因是没有按自然规律办事。

二、理解句子:

1、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

答““极不情愿”表明了向导知道我们的想法会害了幼龟,但迫于我们的压力,只好这样做。“颓废”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嘲鸫丢掉快到手的美食失望的心情。

2、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答:“悲叹”指悲哀地感叹,感情较强烈,突出了向导伤心难过的心情。

3、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答:“终于”既体现了科学家的研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研究成果来之不易,也体现了科学家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精神。

4、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答:“根本”说明了海龟的灾难,完全是由于“我们”违反了规律而造成的,否则,海龟是不会受到伤害的。

5、令人难以相信的是,它们之中有的居然能够朝夕与共,和睦相处。

答:“居然”有意想不到的意思,“居然”是对前面“令人难以相信”程度的加深和强调。

6、“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答: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是太平洋绿龟防护天敌、自我保护的手段。同时也用向导的话点明了课文的主题:自然之道,即自然的规律。

三、练习题

1、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震惊(zhen zen) 巢口( cháo cáo) 愚蠢(yū yú ) 侦察(zhēn zēn)

2、解释成语中加点字的含义。

(1)争先恐后(害怕 ) (2)鱼贯而出(连续) (3)愚不可及 (愚蠢)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明白(糊涂) 安全(危险) 错误(正确)

4、造句

(1)争先恐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走出教室。

(2)一旦......会......: 一旦下雨,活动便会改期。

5、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悲叹(欢呼)根本(次要)明媚(昏暗)

6、照样子,写词语。

无遮无拦 (自言自语)(自由自在) (不慌不忙)

气喘吁吁 (生机勃勃) (得意洋洋 ) ( 金光闪闪 )

7、我们为什么会低着头?

答:由于我们做了一件蠢事,感到惭愧、后悔,所以我们会低着头。

先放开让学生谈出自己受到的启示,再读科学家“数管齐下”的治黄方案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心声,教师适当补充党和国家治理黄河的情况。

答:

—————————————————————————————————————————————————————

第10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是一篇检测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学习材料。课文先写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但它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黄河含沙量的现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最后写科学家设计治理黄河的方案。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2、课内理解:

(1)课文介绍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变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课文先写了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但它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黄河含沙量的现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最后写科学家设计了治理黄河的方案。

(2)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句话应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可是一查黄河最近2000年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表现“这里含有贬义,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4)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它开始变得凶猛暴烈起来,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拟人

(5)黄河变化的原因:一、气温转寒,暴雨集中。二、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保护森林资源,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6)关于黄河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7)黄河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有两个原因:一是黄土高原气候转寒,暴雨集中;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的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绿色植被遭到破坏,从而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这两个因素相互作用,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堵塞河道,因此,黄河中的泥沙越积越多,以致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越来越频繁。

(8)科学家为治理黄河设计了什么方案呢?

答: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把泥沙管住,科学家针对这一情况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是: 1黄土高原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 2 一定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 3合理的规划利用土地;4大量修筑水利工程。这样才能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

第11课、《蝙蝠和雷达》

1、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2、默读四、五、六自然段,填写下表。

3、文段选自(《蝙蝠和雷达》)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敏锐)的眼睛(灵敏)地避开

(漆黑)的夜里 (高高)地飞行

5、在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敏捷(敏锐)灵活 (灵巧)

清晰(清楚)黑暗(漆黑)

6、用下列的词语造句

(1)即使......也......:即使我们取得优异的成绩,也不能骄傲自满。

(2)横七竖八:地上横七竖八地堆放着农具。

7、蝙蝠是靠眼睛飞行的吗?如果不是,是通过什么实验来证明的? 不是。把蒙上眼睛的蝙蝠,放在系着铃铛的绳子之间飞翔,结果蝙蝠没有碰到绳子,这证明了蝙蝠不是靠眼睛飞行的。

8、比一比,再组词

揭(揭开 )碍(妨碍)荧(荧光 )

渴(渴望) 得(得到) 萤(萤火虫)

9、用横线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10、科学家是如何利用蝙蝠探路的方法设计雷达的? 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

11、科学家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许多东西,请你再写几种从动物身上得到启发后发明的例子。

(1)青蛙(电子蛙眼)(2)小鸟(发明飞机 (3)鲸(改良轮船行驶速度)

.请用图示求表示蝙蝠幅探路和雷达探测。

12、从“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从哪些词体会到的?

答:我从“反复”“终于”体会到,科学家对待科学的态度认真、刻苦钻研的精神,结论来之不易。

第12课、《大自然的启示》

1、《“打扫”森林》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一上任就命令护林工人把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砍光除尽,结果此举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好心办了坏事,把森林渐渐给毁灭了。

2、《人类的老师》短小而又充满趣味,通过生动的实例,介绍了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研究大自然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生物的特性,可以从中受到启发,从而更好地指导人类的发明创造活动,更好地指导我们利用大自然的规律,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

词语盘点

1、读读写写:

旅游 幼龟 沙滩 侦察 企图 情愿 返回 海鸥 补救

令人难以相信的是,它们之中有的居然能够朝夕与共,和睦相处。

答:“居然”有意想不到的意思,“居然”是对前面“令人难以相信”程度的加深和强调。

2、日积月累

①、“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农时谚语。告诉人们清明节前后是播种的时节。

②、“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气象谚语。告诉人们如果在早晨看到彩色的云,说明天气不好不要出门;如果在晚上看到彩色的云,证明天气晴朗,可以行千里而无忧。

③、“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气象谚语。告诉人们如果天上的云彩像鱼鳞形状时,不必担心晒的谷物会遇到风雨。

④、“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气象谚语。告诉人们鸡迟迟不肯回窝,鸭子不断地叫唤,说明风雨就要来了。

⑤、“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气象谚语。告诉人们如果看见蚂蚁在忙绿地搬家,蛇从路上爬过,则预示着大雨要来。

⑥、“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气象谚语。告诉人们春天见雾预示有风;夏天见雾预示晴天;秋天见雾预示阴天;冬天见雾预示降雪。

3、仿生学(动物)

1)、人们从青蛙的眼睛得到启示,发明了“电子蛙眼”。

2)、人类从蜻蜓在空中飞得到启示发明了直升机。

3)、人类从萤火虫得到启示发明了人工冷光。

4)、人类从带齿的草叶得到启示发明了锯子。

(植物) 课外:

朝红风,晚红雨。(气象谚语)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农业谚语)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四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策第一、二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知识集萃一、二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类 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练习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文小点心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苏教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单元知识点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清单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知识要点归纳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要点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要点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复习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拨:《苏州园林》 高二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苏武传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文知识点梳理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语文版九年级下单元知识归纳与测试·第三单元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各单元重要知识点归纳 语文版八年级下单元知识归纳与测试·第三单元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基础知识测试卷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试卷 精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七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苏教版) 语文版九年级下单元知识归纳与测试·第二单元 语文版八年级下单元知识归纳与测试·第二单元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8单元知识归纳测试题 四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苏教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 语文九年级下第三单元知识归纳与测试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第三单元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2017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要点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重点知识汇总 一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题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要点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要点 三下年级语文第一、二单元复习要点 二年级上册语文分单元知识要点复习整理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要点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九年级(上)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九年级(下)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下卷 部编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二单元小测试卷 部编版九年级(上)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一年级下学期第三、四单元语文知识集萃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苏教版 小学语文三年下册第二单元复习卷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文知识点梳理(语文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部编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知识训练点试题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