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小松树和大松树》课堂实录及评析

小编:

张立云老师执教的《小松树和大松树》一课,既扎实又生动,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是我区实施新课程以来一节比较成功的课例。从这节课可以看出,张老师在转变观念、实践新课程理念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这节课的实录如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教师用简单的线条在黑板上勾画出一座大山。)

生:是一座大山。(学生很兴奋)

师:在这座大山里呀,一棵小松树和一棵大松树之间发生了一件事。(教师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寓言故事《小松树和大松树》。(学生表现出急欲读课文的样子。)

(评析:《语文课程标准》中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所以张老师在导入课时,就努力去创设一种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她用简笔画来吸引学生,加之导入语又带着点儿神秘的语气,上课之始就把学生的阅读兴趣给激发起来,还没等教师让读课文,有的学生就拿起书读起来。)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师:呵,看来同学们都急着想知道故事的内容,那我们就开始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画出来,借助拼音读会它。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画得也很仔细。下面我们来听一遍课文的录音,学习这位叔叔是怎样读课文的。要认真看书、仔细听哟!

(播放课文录音。)

(评析:一年级学生有的不会听课文录音,往往只是听,不看书,这样就起不到范读作用。所以,张老师在这里提出“认真看书、仔细听”很有必要。)

师:读得多美啊!同学们自己再试着读读课文,争取读准每一个字。

(学生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把刚才画出的生字、生词,以及含有生字的句子再重点读读,想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待会儿要考考你哟!

(学生认读自己画出生字、生词及句子。)

(教师出示写有生字的小黑板。)

师:你们看,生字从课文中跑了出来,你们还能认识它们吗?自己读读,动脑筋记住它。

(学生自读,指生读,齐读。利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生词。对易错的生字订正、齐读。)

(评析:识字是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张老师在教学中主要体现了这样几点:①先自学而后教,以学定教;②“字不离词、词不离句”;③“寓识于读、以识促读”。这样安排既符合识字规律,学生又学得轻松愉快。)

三、指导朗读,感悟体验。

师:刚才,生字跑出来和我们做游戏,我们已经认识了它们,现在它们又回到了课文中。让我们再读读课文,边读边看书上的插图,自己试着读懂课文,不懂的地方一会儿提出来。

(学生自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标出序号。)

师: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弄清小松树和大松树长在什么地方。

(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出示小松树和大松树图片)它们长在山的什么地方,谁来帮它们找找家?

(学生纷纷举手。师指一生到讲台上。该生把小松树图片贴在山顶上,把大松树图片贴在山脚下。)

师:看来同学们读懂了这一段。咱们再齐声朗读一遍。

(齐读)

(利用贴图片的形式再现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直观形象,容易使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

师:看来,小松树和大松树是邻居,那它们一定经常在一起聊天。这一天,小松树对大松树说了些什么呢?同学们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学生读课文)

师:你们觉得小松树怎么样?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太骄傲了!它觉得自己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大松树却看不到。

生:太霸气了!

生:太没礼貌了!跟大松树说话时喊“喂”。

师:嗯,我也有这样的体会。那我们读课文时就要把小松树的这种傲气、不礼貌读出来。自己试着读读。

(学生读课文。指生读。)

生:我觉得他读得不够没礼貌,我来读一读。(学生读得很有感情,其他同学表示赞同。)

师:嗯,真是一棵不讲礼貌、非常傲气的小松树。大家都像他这样读读。

(生读)

师:大松树听后生气了吗?看看课文中的插图。

生:大松树没有生气,它还在笑呢。

生:大松树不跟它一般见识。

师:嗯,大松树心眼儿真大,不和小松树计较。可小松树的话被风伯伯听见了,它是怎么说的?

(学生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指生读风伯伯的话。)

师:风伯伯的话你们听懂了吗?

生:风伯伯批评了小松树,不让它骄傲。

生:风伯伯说小松树能看得远是大山爷爷把它托起来的,并不是小松树长得高。

师:怎样才能读好风伯伯的话呢?想想当你犯了错误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他们是用什么样的语气批评教育你的。

(学生自读,指生读,师范读,生练读,指生读。)

师:小松树听懂风伯伯的话了吗?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生:小松树知道自己错了,低下了头。

生:老师,我不懂“惭愧”这个词。

师:同学们有懂“惭愧”这个词的意思的吗?(同学们摇头)小松树做错了事,现在已经认识到自己错了,它这时的心情就是“惭愧”心情。(同学们点头)同学们低下头,做一下“惭愧”的样子。(学生做低头动作,体验小松树“惭愧”的心情。)

师:假如你是小松树,这时,你想对大松树说些什么?

生:大松树哥哥,我错了。

生:大松树姐姐,你比我长得高,我能看的远,是大山爷爷把我托起来的,我不应该瞧不起你。

师:看来,小松树已经改正了错误,变成了一个既懂事又谦虚的孩子。

(评析:《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张老师在课堂上努力去实践这一现代阅读理念。

    相关推荐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实录 小松树和大松树 小松树和大松树 小松树和大松树 小松树和大松树 大松树和小松树 小松树和大松树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分析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松树和大松树》课堂实录 《小松树和大松树》说课稿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设计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 小松树和大松树第2课时 《小松树和大松树》课文原文 《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二课时)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 《小松树和大松树》课文原文 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二课时) 小松树和大松树 (第二课时) 爷爷和小树课堂实录及评析 第二册《小松树和大松树》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片断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反思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之三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之二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之二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之一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反思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案例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之一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之三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设计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反思 《小松树和大松树》同步练习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案例 《小松树和大松树》同步练习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 小松树和大松树课文原文优秀 一年级教案:小松树和大松树 一年级《小松树和大松树》 (第一课时) 8 小松树和大松树 教学设计 松树和松果- 教学实录1 《小松树和大松树》 教案教学设计 小松树和大松树 教案教学设计 《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松树和大松树 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实录 小学语文一年级:《小松树和大松树》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案例评析 《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松树和大松树(推荐版教案第一课时) 小松树和大松树(推荐版教案第二课时) 小学语文一年级:《小松树和大松树》1 《松树金龟子》课堂实录1 苏教版《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反思 松鼠和松果课堂实录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松树和大松树》 《松鼠和松果》课堂实录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松树和大松树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想(第二教时)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小松树和大松树名师教案设计二优秀 小松树和大松树名师教案设计一优秀 一年级下册《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反思 8、小松鼠和大松树 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下册《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 小学语文一年级:《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 《小柳树和小枣树》课堂实录 《给予树》课堂实录及点评 《给予树》课堂实录及点评 《行道树》课堂实录及点评 小学语文一年级:《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二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感想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松树和大松树》观摩教案 《小柳树和小枣树》课堂教学实录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一得 《啄木鸟和大树》课堂实录 《跑进家来的松鼠》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巩固复习 7 《行道树》课堂实录及评点 松树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二 《松鼠》课堂实录及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松树和在松树》二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小柳树和小枣树》课堂实录 《狼和小羊》课堂实录及评析之一 全国阅读课堂教学大赛实录及评析:《会走路的树》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课堂评析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课堂评析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课堂评析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课堂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