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高二语文《桥边的老人》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小编: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二语文《桥边的老人》第二课时教案设计,欢迎阅读参考!

一、品析鉴赏

(一)老人形象

作品开篇通过“戴钢丝边眼睛”、“尘土”、“浮桥”已经忙着逃命的车辆、人群的各种动作以简单的白描手法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战争来临前忙乱的极富写实效果的画面,又佐以后文对于“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边的尘土中坐了下去”等动作的描写,剔透地写出生活现实,烘托出了在人们竞相逃命之际,一个朴实憨厚善良的老人形象。通过其好似不断在重复着同样内容的质朴语言,表现出一个既不懂政治又不懂战争,一个简简单单的饲养员,一个最普通的人在战争是的心态,这与包括“我”在内的其他人面对战争的那种一心想着撤离的恐慌,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时的老人就好像一名即将坐化的老僧,表现不出一丝对死亡的畏惧,然而并非他不恐惧死亡,而是他根本不知道战争的来临,死亡的即将到来,将主题表现的淋漓尽致。

老人充满爱心,其形象闪耀着普通的人性的光辉,与践踏人类生命的残酷战争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旨在呼唤人性与爱的回归,斥责非正义战争给世界带来的灾难。

高二语文《桥边的老人》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二)我的形象

“我”只是充当故事中的一个人物、一个观察议论和流露感情。第一段末尾的那句“他太累了,走不动了”,以及“我”与老人的对话中插入的一句“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都是“我”的揣测而已。尽管如此,我们通过对有关战争的场面描写和与老人的谈话以及催促老人离开这些细节,还是可以看出,“我”是对老人同情的,对战争厌恶的。

(三)叙述视角

1、介绍叙述视角。

小说一开始,就要给自己找一个叙述的身份和位置,这就是叙述视角,或者叙述角度,这是小说的立足点,它决定了叙述者以何种身份、何种角度来讲述故事。“作者—叙述者—人物”三者有不同程度的交叉重合关系,从而使小说的叙述方式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

2、介绍叙述人称。

叙述视角可以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全知视角基本上是叙述者等同于作者,他超越小说的所有人物和事件,了解小说的全部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及命运。全知视角的叙述一般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

有限视角是现代小说的一大贡献,这时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节,故事的叙述者往往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采用的是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第一人称“我”的运用将叙述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视角中,小说主人公“我”就是故事的讲述人,叙述者和人物重叠。

3、《桥边的老人》叙述视角分析

小说一开始,是一段场面描写:一个孤独的老人独自坐在战火即将燃至的桥边,似乎这是一个“全知”的叙述角度。只是随着第二段的进入,“我”的出现,才将叙述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视角中。然而,虽然用了第一人称,有“我”的参与,“我”只是充当故事中的一个人物、一个观察议论和流露感情。第一段末尾的那句“他太累了,走不动了”,以及“我”与老人的对话中插入的一句“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都是“我”的揣测而已。这是一种出自讲述者主观的认定,与“全知”的叙述角度不同,它是或然的、有限的观察角度。

首先,这种角度给了我们一种“亲历”的感觉,仿佛这是一篇来自战场的报道,一个真实的特写,是一种“现在进行时”的叙述。作者是在讲述一件正在发生的事情,由“我”来作为故事里的人物,可以增加一些真实感和亲切感。

其次,采用第一人称,可以避免作者的介入,更多的是显示故事而不是讲述故事,显得比较客观。具体说来,小说通过“我”之眼,通过“我”与老人之间的对话,尤其是老人三次唠叨着“猫会照顾自己,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这样的细节描写,将老人的内心之痛刻画入微。尽管没有一句带有情绪化的语言,却令我们感受到对战争的谴责和对和平的热爱。

最后,“我”作为故事的叙述者讲述的仅仅是“我”的所见所闻,对其他人物的感受只能推测,这对读者而言,要求能挖掘人物的心理,玩味故事的内涵。比如,在小说末尾,当“我”再次催促老人离开,而老人却无力起身时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老人“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这一切都是客观地呈现出来的,关于老人在战争中的命运和老人对现实的情感等,都需要读者借小说的信息推导出来。

(四)人物对话

1、对话设计富有张力。

文中的对话,由“我”的“劝离”与老人的“不动”构成两极,仿佛一场太极推手表演。文中“我”两次劝老人离开,但他始终没有挪动。老人难以动身的主要原因当然是体力不支、疲惫不堪。另一方面,对家园的留恋以及对未来生活的茫然也是使老人不想动身的内在因素。对于一个76岁高龄的孤独老人来说,在生命临近终点之际却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希望,求生的欲望自然减退,以至于可置生死于度外。2、对话成为推动叙述的主要力量。

这篇小说的人物几乎原地不动,除了对话没有其他动作;小说的情节也非常简单,它的展开主要借助人物对话。小说里的对话简单高效,蕴涵了所有该有的生动情节,反映出人物的个性心理。3、对话看似简洁,却蕴涵大量的信息。如:

“什么动物?”我又问道。

“一共三种,”他说,“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

“你只得撇下它们了?”我问。

“是啊。怕那些大炮呀。那个上尉叫我走,他说炮火不饶人哪。”

“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

“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老人对动物如数家珍,我们不但了解了老人平日的生活状况,这几只动物在老人心目中所占据的地位,还了解到老人离家时的无奈和被迫。“我”“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暗示了我对老人命运的担心:没赶上去巴塞罗那的卡车就等于要留在战场上了,而此时,最后的大车也即将驶离。末尾处老人“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实际意味着老人凶多吉少的未来。这一切,都是被客观地呈现出来,让读者凭借小说所透露地信息推导出来。这也正体现出海明威所倡导的“冰山理论”。

(五)动物意象

小说的主体部分的对话始终围绕着“动物”展开。在不长的篇幅里,小说反复出现着这样的细节:老人三次唠叨着“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作者在强调什么呢?在老人的话语里,我们似乎能够看到,在他孤独的垂老之年,只有几个动物与他相依为命的晚景。然而,残酷的战争使这一温馨都无处存身,一无所有的老人在炮火中不但失去了家园,也失去了最后几位可依靠的伴侣。前景的悲凉显而易见,这也许正是老人并不急于逃离,也不惧怕战火的缘故。这些动物被抛弃,无辜地面对人类制造的战火,对人类的仇恨一无所知。战争双方,有谁会关注生命的被扼杀被销毁被剥夺呢?在老人的眼中,这却是世界的价值所在。

二、主旨探讨

提问:“我”和老人的对话始终围绕着“动物”,有人说在这样的战乱之年,人人自危,只求自保,又何必去考虑动物的安危呢?你对这个问题是怎么想的,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短篇小说不可能像长篇小说一样对社会历史作壮观的描写,它只能选取一个小角度、一个侧面,以小见大地折射出有意义的主题来。《桥边的老人》仿佛一个小小的窗口,显示出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人性的善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和平的渴望。小说是通过关注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来彰显主题的。

三、作业

1、找出一篇采用全知视角写作的短篇小说,并与《桥边的老人》相比较,领悟不同的叙述方式产生的不同的审美效果。

2、完成课后“思考与实践”第一题:《桥边的老人》中,法西斯的威胁近在咫尺,老人却还在挂念着自己照看的小动物们,表现出人性的光辉。试用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描写老人的内心世界。

3、再找几篇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来读,体会他提出的语言“冰山”理论。

    相关推荐

    高二语文《桥边的老人》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高二语文《在桥边》教案设计 高中选修课《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 《桥边的老人》说课稿 教材研究:“路边的老人”与“桥边的老人” 《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9 高二语文《窦娥冤》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案第二课时 《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高中高二年级语文老人与海课时训练 高二语文《边城》教案 《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导学案第二课时 《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高二语文老人与海教案 《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圣诞老人的礼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宇宙的边疆》高二语文教案设计 高二语文《边城》教学设计 《影子桥》第二课时教案 《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导学案 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 《池塘边的叫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黄河的主人第二课时设计二教案 《老人与苹果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赵州桥》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高二语文教案:宇宙的边疆 《赵州桥》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出色的老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赵州桥》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赵州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高二语文老王教案 《我的老师》说课设计 《我的老师》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赵州桥》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赵州桥》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赵州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赵州桥》第二课时 高二语文老王教案 高一语文《苏武传》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赵州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高二语文老王教案 高二语文《窦娥冤》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奇妙的桥》第二课时教案之一 《卢沟桥烽火》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1 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2 高二语文必修五《边城》的教案 《兰兰过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卢沟桥的狮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老树的故事》第一课时教案之二 二期课改新教材高二语文课文《三棵树》教案(第二课时) 高二语文《哈姆莱特》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老树的故事》第一课时教案之二 高二语文《窦娥冤》第一课时教案 《兰兰过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教案设计 《穷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穷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2单元第9课老王(第二课时)》教案 《穷人》(第二课时)教案 《池塘边的叫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穷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赵州桥》第二课时说课设计之一 人教版高二年级语文同步练习与答案第三课《边城》 《在山的那边》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穷人》(第二课时)教案 《桥》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穷人》(第二课时)教案 人类的“老师”设计二教案 《黄河的主人》第二课时教案之二 《老树的故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高二语文选修《娜塔莎》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黄河的主人》第二课时教案之二 莫高窟第二课时设计一 黄河的主人第二课时设计一教案 黄河的主人第二课时设计三教案 《给老师的一封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我小学的老师》第二课时教案 《穷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穷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穷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穷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老师领进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