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必修那树教案设计

小编:

通过《那树》的学习,了解王鼎钧及其散文创作成就。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人教版九年级必修那树教案设计,希望大家喜欢!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倒坍、引颈受戮、周道如砥”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王鼎钧及其散文创作成就。

3.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能力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探究课文的主旨。

2.理解托物寓意的创作手法,品味文章的艺术性,逐步培养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

3.揣摩语言,体味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培养语感。

德育目标

正确认识发展与环保的矛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

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品格及其命运,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2.掌握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1.揣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愤激的情感,感受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

2.正确理解蚂蚁王国的事情,体会作者的用意。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讨论点拨法

3.品读法

4.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歌曲欣赏:《好大一棵树》。

2、多媒体显示樟树图片

3、导语:这是一棵生机蓬勃的古樟树。它在这个地方生长了几百年,这地方也因了它而被叫做“大树下”。人们珍爱这棵古树,保护这棵古树,欣赏这棵古树。树的下面也早已铺成了宽敞的柏油马路,它宁静而安详地站在这现代化都市的繁华里,站出了一道无比靓丽的风景,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和谐美的赞歌。这是一棵幸运的树,也是一棵幸福的树。今天,我要和同学们一起了解却是另一棵树--那树,那树的命运又如何呢?是一样地令人羡慕呢,还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呢?

(板书课题与作者)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关于作者

王鼎钧,台湾著名的散文家。14岁开始写诗,16岁写成评红豆诗人的诗。主要的散文作品有《人生三书》(《开放的人生》《人生试金石》《我们现代人》)《人生观察》《长短调》《世事与棋》《情人眼》《碎玻璃》《灵感》等。

2、关于生字词

①请个别同学朗读生字词,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它的意思。教师结合课文内容予以点拔。

②教师明确:(大屏幕显示)

佝偻(gōulóu):脊背向前弯曲,文中指老树枝干弯曲。

倒坍(tān):倒塌。

萌庇(yìnbì):大树枝叶遮蔽阳光,宜于人们休息。

引颈受戮:伸长脖子接受杀戮。

踝骨(huái):指树干靠近根的部位。

虬须(qiú):卷曲的胡子。这里指树根。

周道如砥(dǐ)这里形容公路的平坦,畅通无阻。

(教师范读,全体学生朗读两遍,正音。)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配乐朗读课文1、2自然段,接着选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进行有感情地配乐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由全班集体朗读。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把握感情分寸,应深沉,不宜强烈奔放。(播放轻音乐燕子)

2、教师、学生交替朗读,入境。

4、思考:那树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生答,教师点评。)

5、有人为那树的故事配了几幅图片,请选择其中的一幅根据课文内容配一段应时应景的文字。

大屏幕显示几幅图片,学生任意选择一图配字。(请一两位代表发言,师生共同评价)

6、教师与学生交流自己所配字。(大屏幕显示)

(1)早期的树:长在泥泞的马路边,佝偻、老态,但坚固稳定,繁密茂盛。霉黑潮湿的皮层,隆起的筋,纵裂的纹,树身像生铁铸就;面对台风,屹立不动;炎热夏天,撑开绿阴;给鸟儿栖息之所,给情侣以温馨,不断伸展,滋润土地。

(2)近期的树:斗转星移,人们在树的附近架起了电线,铺起了柏油路,盖起了高楼,那树似乎有些碍事,有人开始质疑这颗树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那树一声不响,仍然释放着诗意的绿色。

(3)现在的树:后来由于一个醉汉撞到树上死了,交通专家给树判了死刑,在一个夜里树被从踝骨锯掉,两星期后,根也被挖走了,几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闷死。

四、深入课文,感受那树的形象

1、那树的不平凡的经历在我们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迹,在我们的心中,那是一棵什么样的树?请结合课文,以“那是一棵的树,因为。”写一段话。(用文中语句或用自己的语言简述理由。)

2、教师提示:从树的环境、外形、品格、遭遇、树的作用等方面概括

3、学生自主讨论写作,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学生成果展示(选几段较好的语句在幻灯上展示,师生共同评价,鼓励学生写作。)

5、教师小结:(多媒体显示)

★有着坚固而稳定身躯的奇特的大树:它老态、佝偻、但坚固稳定,繁密茂盛,有霉黑潮湿的树皮。有隆起的筋和纵裂的纹,树身像生铁铸就。

★对人类大有功德的大树,成为人们心灵的慰藉:炎热的夏,它给人们送来阴凉和清静;朦胧的夜晚,它送给情人温馨;它扩张着阴庇的面积,为人类带来更多的便利。总之,大树是人类的守护神。

★有着无私奉献精神和忍辱负重、胸怀豁达品性的大树。因为当大树的生存受到威胁,身处逆境时,它仍然奉献着生命的绿色,酝酿着诗意。

★有爱心的大树:自己面临杀戮时,也要告诉体内的蚂蚁国民,让其安全撤离,表现出一种爱心。

五、课堂总结

那树,是大自然中的强者,茂盛繁密;那树,是人类的朋友,给我们浓浓的绿阴、心神的慰藉。这样的大树让人肃然起敬,让我们用赞叹的语气来读--那树啊!那哪里是树,那是人类的守护神!

六、布置作业

1、复习巩固学过的生字词的音、形、义。

2.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

3.揣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的情感。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一棵长年造福于人类最终却被人类伐倒的大树,那么这一棵树是怎样触动作者的心灵呢?

二、探究老树命运,体会作者的情感

1、就是这株世世代代长久地造福于人类的老树,最终的命运是怎样的?

明确:大树在众人眼中有害无益,成了都市发展的拦路虎、绊脚石,最终被砍伐,不久便被遗忘。

2、设想老树不被醉汉撞上,是否能幸免于难?(学生稍加思考就能回答--不能。因为此事只是老树被伐的偶然因素)为什么?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5~8自然段,抓住关键语句,进一步挖掘老树惨遭屠杀的必然因素。

学生根据文章有关语句讨论回答。可分为客观原因(人类的急功近利和对老树的漠视);主观原因(树没有脚,他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为人类无私奉献是他的职责)

3、提问:作者描述老树的形象时,融注了浓浓的情感。请揣摩在“绿着生”“绿着死”两个生命阶段的描摹过程中,表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品味、辨析。(教师有感情地朗读第8自然段。)

“绿着生”。那树古老、神奇、多情、忠诚,作者对树怀有满腔的热爱和崇敬之情,树的生存受到威胁,但它“绿得更深沉”“依然绿着”“照旧绿”“绿得很”“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平淡的言词背后,涌动着汹涌的激情。

“绿着死”。“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咬”“骨粉”“呻吟”这都是描写性、形象性很强的词语,再现了一幅人类屠戮大自然生命的图景。“咬”给人以视觉的感受,“骨粉”诉诸视觉,“呻吟”则诉诸听觉,都给人以痛苦和悲哀的感受。树遭杀戮。惨不忍睹,作者心中的痛苦、悲哀、愤激之情溢于言表。

三、悟读语文,体会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理解课文的主旨

1.揣摩下列语句,

理解其深层含意。

多媒体显示:(学生朗读下列语句)

(1)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

(这与那树“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伸展它的根须形成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

(2)那树被工头和工务局的科员端详过无数次,但他依然绿着。

“为什么这儿有一棵树呢?”一个司机喃喃。“而且是这么老这么大的树。”乘客也喃喃。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一片焦躁恼怒的喇叭声里。那一片清阴不再有用处。

于是交通专家宣判那树要偿命。

他们(伐木的工人)只发现一件事:本来藏在叶底下的那盏路灯格外明亮,马路豁然开旷,像拓宽了几尺。

现在,日月光华,周道如砥,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更没有人知道几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闷死。

(以上五段话,表现了人们对树的什么态度?)

学生仔细揣摩,同桌之间交流。

明确:(1)“一里一里铺过来”“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其来甚速,而“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伸展)”,其行极缓,两相对照。自然界生命的生长极为迟缓,而人类文明的发展极为迅速,自然界各物种在人类的破坏性开发面前,显得极其脆弱,是一种严重的不对称。这一段话暗示古树的悲惨命运。

(2)上面五段话,大树存在,受人质疑、指责;大树被杀,人们庆幸并不久遗忘。大树在众人眼中有害无益,它成了城市发展的拦路虎、绊脚石。

2.理解课文的主旨。

提问:作者借写老树的命运,想要表达什么主题?

学生思考,讨论辨析。(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章主题)

明确:大树的命运引发了他深重的思考和感慨,作者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但作者并不是就这样简单地否认现代文明。正如他在另一篇文章中所说的那样:“人类以他最杰出的才智,最艰辛的奋斗,最漫长的过程,冲出洪荒,紧握文明,难道现在后悔了吗?不,我们决不后悔!对付文明造成的灾害,是用进一步的文明,不是否定文明。”

四、跳读课文,探讨重点问题

如何理解“蚂蚁国”里的事情?

这也是作者引用当地人的传说,很难料定事情的真假。这是文章中最为奇特的事情,给文章带来了奇幻的色彩。作者细致地描写“蚂蚁国”里的事情,推想其用意似在于:一、动植物有预知的能力,比人类还更有灵感;二、创造一种悲壮气氛,表明动植物世界有友爱,而人类有时极其缺乏友爱,形成鲜明对比。作者怀着敬意来写这件事,字里行间带着深情,如“老树是通灵的,它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先告诉体内的寄生虫”,让人看到老树的悲哀和富有同情心;“于是弱小而坚忍的民族,决定远征,一如当初它们远征而来”,把蚂蚁国民认作一个民族,就像人类一样的民族,显然是怀着敬意

五、结束语

这是一篇带有很浓抒情味的记叙散文。半带纪实性的语言完全可以让人感到一种强烈的震撼力。这是作者和许许多多热爱环境和生命的人的带泪的沉闷的呐喊。“高度文明”的现代人,却大多在犯着同样的错误,于是,我们的地球只有剩下哭泣的份儿。

看看文章中那人的心满意足的样子吧,这是鼠目寸光者的光辉形象的写照。

六、拓展延伸

角色转换,写出几句心里的话。

(A)想象蚂蚁王国参加葬礼的场面,蚂蚁和树互相倾诉了什么?

(B)如果你是一棵树,耳闻目睹自己的“兄弟姐妹”不断的倒下,你面对人类,有什么话要说吗?

    相关推荐

    在山的那边(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在山的那边》(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在山的那边(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在山的那边(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在山的那边(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在山的那边(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在山的那边(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在山的那边(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在山的那边(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醉翁亭记(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岳阳楼记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醉翁亭记(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在山的那一边(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1.在山的那边(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在山的那一边(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星星变奏曲》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九年级语文那树教案计 《囚绿记》教案设计(苏教版九年级必修) 人教版九年级必修唐雎不辱使命教案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送东阳马生序》(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社戏》教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那树》教案 《春》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九年级下教参:那树 《秋天》教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行路难》教学实录(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囚绿记(苏教版九年级必修)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那树》学案 《春》(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春》(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春》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理想》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吆喝》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散步》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散步》的教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散步》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在山的那边》课堂实录(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马说》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贝壳》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人教版必修二《采薇》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吆喝(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马说(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马说(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秋天》(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秋天》(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散步(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绿色蝈蝈 (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诗经》二首(苏教版九年级必修) 说“屏”(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吆喝(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马说(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咏雪(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散步(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理想(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散步(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散步(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散步》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日》《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化石吟》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海燕(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吆喝》(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马说(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秋天(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俗世奇人(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海燕》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春》的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观沧海》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春酒》 教案20(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金色花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俗世奇人(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俗世奇人(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春酒》 教案14(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春酒》 教案16(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春酒》 教案21(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喂——出来(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化石吟(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俗世奇人(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听听那冷雨·教案(苏教版必修二) 《金色花》(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金色花(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春酒》 教案15(鲁人版八年级必修) 《化石吟》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饮酒(一)(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诗五首(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喂——出来(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观沧海(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九年级课文那树阅读答案 雷电颂(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喂——出来(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金色花》(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苏州园林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苏州园林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人教版八年级必修《大雁归来》教案 水调歌头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