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第3课 星星变奏曲》教案

小编:

课题

星星变奏曲

本学期总第 课时

本单元第 课时

日期

课型诗歌主备人赵廷富

复备人乔红

教学目标

1.了解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作品,及其主要艺术风格和成就。

2.理解诗歌中星星、静夜、土地等物象的象征意义,学习比拟、对比等修辞手法。

3.了解朦胧诗的审美特征。

4.理解诗歌所寄托的诗人的理想和信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作品,及其主要艺术风格和成就。

2.理解诗歌中星星、静夜、土地等物象的象征意义,学习比拟、对比等修辞手法。

3.了解朦胧诗的审美特征。

教学过程时

间复备

一、导入新课:

回忆著名诗人郭沫若写的《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写了自由自在的天上街市,通过写牛郎织女的自由来往来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来学习《星星变奏曲》这一首诗,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介绍朦胧诗:

朦胧诗,作为一个独特的诗学概念,它指的是以舒婷、顾城、江河、杨炼、芒克、方含、食指、多多等为代表的——批“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朦胧诗孕育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文学”。食指(郭路生)、芒充(姜世伟)、多多(栗世征)等在“文革”中就已经开始了新的探索,其后有江河等诗人加入。他们的诗以手抄形式流传。1979年《诗刊》发表了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1980年又以“青春诗会”形式集中推出了1 7位朦胧诗人的作品和诗歌宣言。朦胧诗随即成为一股诗歌潮流,并且涌现了一大批广为流传的代表性作品。

三、作者简介:

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年生,北京人。1968年高中毕业。1980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它的反光》等.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他的诗作当中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以《纪念碑》等政治抒情诗和古代神话组诗《太阳和它的反光》赢得社会瞩目。

四、诵读,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全诗,学生听读,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2、学生参考课本后播音员丁建华所淡的朗读感受。自由诵读全诗,体会诗中的情境意蕴。

五、新课讲授:

1、诗歌中是否有相似或反复的诗句?提示学生,这些反复的诗句就是结构

标志,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诗句之间是否有不同之处。

明确:“如果……谁不需要………谁还会……谁不愿意……谁不愿意……”和“如果……谁还需要……谁还会……谁愿意……谁愿意”。

2、分析:“如果……谁不需要………谁还会……谁不愿意……谁不愿意……”和“如果……谁还需要……谁还会……谁愿意……谁愿意”。

明确:“如果……谁不需要……谁还会……谁不愿意……谁不愿意……”是肯定句,而“如果……谁还需要……谁还会……谁愿意……谁愿意”是否定句。前一诗节是肯定结构,而后一诗节是否定结构。

3、请学生划出诗歌中出现的物象,提醒学生注意这些物象的不同。

4、指名学生朗读“谁不愿意……”至“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体会诗中描写的情境,探究下列问题:

(1)、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2)、“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明确:“鸟落满枝头”,点缀在繁密的树林间,周围的环境一定是无人搅扰,十分宁静的;“星星落满天空”的情境必定出现在晴朗的夜间,虽然星星视觉上令人感到密集,但并不热闹,反而衬托出心情的宁静、闲适、自在。这两种情境在形态上有相似之处,都只有在心境宁静时才能观察体会得到,因此勾起诗人的联想与类比。而春天“鸟落满枝头”的景象比夜空繁星满天的情形,更显生机,更富有直观的动感和美感。“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更生动地表现了“光明”的美好。

(3)、“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诗人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诗人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因为声音—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一会儿清晰,—会儿模糊的感觉与视觉上“闪闪烁烁”的感觉是相通的。这足以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

板书设计:

星星变奏曲

温情 浪漫 ———————————————寒冷、残酷

(对 比)

朦胧诗—改新诗明白如话的特点,内容含蓄隽永。它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往往借助象征、比喻、错觉、幻觉等手法,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迭加,给诗蒙上一层朦胧色彩,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

《星星变奏曲》抒情细腻,意境优美。全诗由两个基本对称的诗节构成.每一节十六行,都以“如果……”的假设句起头,具有一气呵成的气势和浓郁的诗意氛围。朗读时要感情饱满,注意音量、语速和诗歌内趋力的和谐。

星星、诗、蜜蜂、柔软的晚上、湖、睡莲、萤火虫、春天、鸟、白丁香、寒冷、苦难的诗、冰雪、冻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瘦小的星。

“柔软得像…片湖”,把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朦胧.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蕴。表现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

这首诗歌含蓄朦胧,意境优美。诗人总是借助一些物象来暗示或间接地表现经验,如用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白丁香等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

教后记:

诗歌教学要懂得欣赏诗歌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除了把意象融入诗歌教学中,还得培养学生对阅读、朗诵诗歌的兴趣,了解作者及有关背景,把握诗歌的主题和艺术特点等等。

    相关推荐

    星星变奏曲3(简案) 第三课 星星变奏曲 第3课《星星变奏曲》课文简介 星星变奏曲 星星变奏曲 星星变奏曲 星星变奏曲 星星变奏曲 星星变奏曲 星星变奏曲 《星星变奏曲》说课案 《星星变奏曲》课文 《星星变奏曲》教案 《星星变奏曲》教案 《星星变奏曲》说课案 星星变奏曲 星星变奏曲 星星变奏曲 《星星变奏曲》 教案 星星变奏曲(教案) 《星星变奏曲》教案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3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3 星星变奏曲2 星星变奏曲5 星星变奏曲1 《星星变奏曲》教案1 《星星变奏曲》教案2 《星星变奏曲》教学案 《星星变奏曲》教学案 《星星变奏曲》 说课稿 《星星变奏曲》公开课教案 《星星变奏曲》导学案 《星星变奏曲》课后题 《星星变奏曲》赏析 《星星变奏曲》赏析 《星星变奏曲》课文精讲 《星星变奏曲》课文题解 《星星变奏曲》课堂实录 《星星变奏曲》课文解析 《星星变奏曲》仿写 《星星变奏曲》学练方案 《星星变奏曲》课文题解 《星星变奏曲》课堂实录 星星变奏曲仿写(一) 星星变奏曲仿写(五) 星星变奏曲仿写(二) 星星变奏曲仿写(四) 《星星变奏曲》教学案设计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 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仿写(三)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教学杂谈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教学札记 《星星变奏曲》教学反思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教材理解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教学案设计 《星星变奏曲》课后练习及答案 《星星变奏曲》词义辨析 《星星变奏曲》难句解析 《星星变奏曲》中心思想 《星星变奏曲》学习指导 《星星变奏曲》主题思想 《星星变奏曲》同步练习 《星星变奏曲》习题精选 《星星变奏曲》 同步训练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