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10课《孤独之旅》导学案(老师)

小编:

【学习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把握小说主旨

2、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习重点】

目标1、2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导学:

一、朗读课文,掌握字词。

注音:嬉闹(xī) 轩(xuān) 凹地(āo) 掺杂(chān) 雍(yōng)

胆怯(qi) 撅(juē) 觅食(m) 撩逗(1io) 给予(jǔ yǔ)

解词:歇斯底里:

一落千丈:

二、默读课文,感知内容:

展示交流:

一、导入新课:人生旅途,并非时时一帆风顺,往往充满辛酸,饱含痛楚与泪水,其实生命也就是在这样的锻造中成熟丰满的。如果说这是成长需要付出的代价的话:那么“孤独”也应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人生题目。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去体验少年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所经历的一段孤独生活。

二、检查预习:

1、明确小说的三要素。(提问)

人物(主人公):杜小康

情节:一位少年(杜小康)因家道中落而失学,不得不跟随父亲去放鸭。生活的艰苦、精神上的寂寞,压迫着他同时也锤炼着他的身心,在一场暴风雨后,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环境:无边无际地芦苇地、鸭群、风雨

2、概括课文内容和主题。(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谈阅读感受)

要求学生用下面这个句式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旨。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 的故事,表达了一个 的主题。

参考:小说讲述了杜小康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磨难,逐渐成熟、坚强的故事。

小说中杜小康面对陌生的自然环境。心理由恐慌、孤独走向坚强的经过,体现了人的力量:人克服了困难,战胜了困难,取得了胜利;并且使自己在斗争中成熟坚强起来。

三、研读探究:

1、小说标题“孤独之旅”的含义是什么?

(1)指现实中杜小康所处的环境的恶劣,并不是其他少年所处的幸福环境;

(2)主要指出了杜小康由原来不能体谅父亲的难处到后来能帮父亲并一起挑起家庭的重担并勇敢面对恶劣的环境,以自己的顽强、不畏惧战胜了困境,使自己真正成长起来。

2、小说主人公是杜小康,作者以较大的篇幅描写父亲和鸭子,用意是什么?

写父亲和鸭子,对完成杜小康这个形象的塑造有不可或缺的衬托作用。如:写父亲拼命赶鸭子,“不肯给它们一点觅食或嬉闹的可能。仿佛只要稍微慢下一点来,他也会像他的儿子一样突然地对前方感到茫然和恐惧,从而也会打消离开油麻地的主意”“父亲显然也是有所慌张的。但他在儿子面前,必须显得镇静”。写鸭群“十分乖巧”“它们把嘴插在翅膀里,一副睡觉绝不让主人操心的样子”。作为成年人,经历了生活沧桑的父亲对前途未来都深感茫然和恐惧,何况小小少年杜小康?作为低等动物的鸭子,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尚且感觉孤独害怕,何况是作为人的杜小康?因此对这二者的描写,使得杜小康的孤独感受显得更为真切,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小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四、巩固提升:

《基础训练》51——52页第1——11题

第二课时

一、预习导学:

1、在文中找出两句喜欢的语句,并加以品味。

(1)“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写出芦荡的广袤,“绿色的浪潮”不仅可见其色,更可见其动感与生机,将景物写活了。

(2)“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芦荡愈幽深繁茂愈反衬出小船的孤小,杜小康那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才愈为真切。

(3)写暴风雨一段“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写景如在眼前,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将暴风雨的狂暴之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4)“鸭群在船前形成一个倒置的扇面形”一段。写景状物准确、细致,描写周到入微。

(5)“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少年杜小康战胜孤独,适应了环境。并在维系着家庭生计系于一身的鸭群面临灭顶之灾时,不顾艰险疲惫,不惜受伤流血,找回了鸭群,显示了一个小小男子汉的力量、毅力与责任感,他长大成熟、坚强了。他意识到了这一点,内心翻涌着波涛,这是喜悦的泪。欣慰的泪,领会了成长真谛的泪。

(6)“鸭们也长大了”一段,描写生动、形象,映衬出主人公成长历程,具有超出语言层面的隐喻意义。

2、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很出色,为人物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请找出几处,体会这样的描写对表现杜小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1)有关鸭群的描写。鸭群向芦荡行进,偶尔“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烘托出杜小康无比寂寞的心情;晚上鸭群“将主人的小船团团围住”。时常看看主人是否在船上才安心睡觉。鸭子的恐惧感衬托出杜小康的恐慌,可以说鸭子是杜小康成长的借助。

(2)有关芦荡的描写。芦荡“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无边无际,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让杜小康“害怕”“胆怯”。当杜小康习惯了孤独的生活,“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就不再“恐慌”了。恐惧只是心理的折射。芦荡见证了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

(3)有关风雨的描写。芦荡的暴风雨是极其可怕的,“雷声”“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暴风雨”“歇斯底里”“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暴风雨冲垮了鸭栏。惊散了鸭群。杜小康表现了成人般的勇气与坚强,在暴风雨中搏斗。暴风雨给了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

3、阅读理解《会唱歌的火炉》,圈画出文后问题的关键词句。

二、展示交流

1、回顾小说的内容主旨,谈谈杜小康的成长给自己的启示。

杜小康成长的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家道由“家底厚实”而一落千丈,失学在家。

第二个时期:随父亲划着小船,赶着鸭子,过上漂泊的生活。

第三个时期:经历了长期的孤独生活,特别是经历了那场暴风雨后,杜小康变得成熟了,坚强了。

(1)课文告诉我们:人除了要战胜大自然外,更重要的是要战胜自我。

(2)小说启迪我们:少年要面对困难,而不是躲避困难。最终赢得了胜利,会有一种自豪感和成长感。

(3)人由幼稚到成熟,这是生命中的一种渴望与追求。困难和挫折,往往是人成长的催化剂,使人成熟、奋进。

    相关推荐

    10孤独之旅 10.孤独之旅 第10课《孤独之旅》导学案(学生) 孤独之旅10(学案) 《孤独之旅》导学案 《孤独之旅》导学案 第10课《孤独之旅》学练方案 10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 孤独之旅 第10课《孤独之旅》课文简介 《孤独之旅》学习指导 孤独之旅教案 孤独之旅教案一等奖 10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二) 独孤之旅教师用 孤独之旅 孤独之旅 孤独之旅 孤独之旅 孤独之旅 《孤独之旅》学法指导 孤独之旅 孤独之旅 孤独之旅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孤独之旅》导学案 孤独之旅(教案) 孤独之旅 教案 《孤独之旅》说课稿 《孤独之旅》教案 《孤独之旅》教案 14.孤独之旅 孤独之旅1 孤独之旅6 孤独之旅7 孤独之旅8 孤独之旅2 孤独之旅3 孤独之旅(教学案) 孤独之旅5 孤独之旅9 《孤独之旅》说课稿 《孤独之旅》教案19 《孤独之旅》公开课教案 10孤独之旅教学设计及反思 《孤独之旅》课文题解 《孤独之旅》课堂实录 《孤独之旅》课堂实录 老师,能换种方法读吗?──《孤独之旅》教学案例 《孤独之旅》课文评点 第10课孤独之旅(人教版九年级上) 孤独之旅教案设计 《孤独之旅》教案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杂谈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曹文轩《孤独之旅》 《孤独之旅》课文教学反思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自学评估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课堂教学实录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环境描写 《孤独之旅》心理描写 孤独之旅读后感(五) 人教版《孤独之旅》教案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1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6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