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望天门》教学设计

小编:

《望天门》选自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该课文教学设计,一起看看吧!

【教材分析】

古诗词是我国最璀璨的文化遗产之一,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诗词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和学习祖国的优秀的文化遗产,并能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体会诗词所表达的真挚情感,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能受到思想教育和美好情操的陶冶。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有一定难度,但他们有了一定的学诗经验,会对本诗的学习、理解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小孩子特有的表现欲望、探究需要、被认可的需要,利于教者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

【教学设想】

1、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前指导学生预习,查询李白和天门山的资料。

2、课堂上展开小组活动,师生互动,学生讨论,师生协作探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让语文课堂有声有色,培养学生的美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大致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和想象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教法】

情景创设法、质疑导思法、讨论法

【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了解李白,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名人吗?(板书:李白)

2、学生回答,汇报自己的预习收获。

3、师总结:李白是著名的唐朝诗人,被人称为“诗仙”。

4、师:那我们以前学过他的诗篇有哪些啊?

5、点学生回答,做点评。

6、师:今天我们再来欣赏李白的另一佳作,“望天门山”(板书课题:望天门山)。

二、进入新课学习

1、释题

(1)师:天门山在哪里啊?我们看一下84面课后的注释,一起读一遍“天门山:在安徽和县与当涂县的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

(2)师:那它为什么又叫“天门山”呢?(出示课件图片:天门山)我们看一下这幅图。因为东西梁山隔江相对,它的样子就像门户一般,所以叫“天门山”。

(3)师:(出示课件:望天门山)望天门山,“望”是什么意思呢?(学生回答:看)那诗人为什么不直接用“看”字,而用“望”字呢?

(4)师引导:我们经常说“看”书、“看”报,而不是“望”书、“望”报,这是因为这些书就摊在我们的面前,距离很近;而“望”字呢,也是表示看,但是它是看远处,或者从远处看;同时,“看”能到很小的一块地方,而“望”呢就表现出了诗人视野是十分开阔的,他将天门山这一带的所有景色尽收眼底,所以“望”字就比 “看”字要好。

(5)师:我们一起来读下课题“望天门山”。(出示课件)

2、朗读

(1)师:诗人到底望到了些什么呢,我们来学习一下。首先我们来欣赏一段录音,听听别人是怎么读的!(放范读录音)

(2 )师:下面请大家自由地、小声地朗读。要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并且在不懂的地方做下记号。

(3 )师:谁愿意给我们读一下?

(4)指名两三位学生朗读,并作点评。

(5)师:我们来一起读一遍。

3、诗句的理解

(1)师:刚刚同学们读得很好,现在我们来理解一下这首诗的意思。

(2)师:先来学习第一小节(出示课件)。“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3)师:有谁能读一下这两句诗(指名学生朗读)。

(4)师:在我们自由朗读的时候,我们把不懂的地方坐下了记号。现在我们来共同学习一下。(逐一探讨每个问题)

(5)(同学们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举手提问)学生提问——(师:有没有谁知道它的意思?)点学生回答——师补充

(6)疏通字词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这段的意思。(让学生讨论)

(7)指名学生回答

(8)师相机指导,最后补充(出示课件)。

(9)师:我们再带着对这两句诗的理解,大声地读一遍。

(10)师:同学们学得真快,那我们就接着学习下面两句。(出示课件)“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1)师:谁能读下这两句呢?

(12)师:关于这两句你们又有什么不懂的呢?

(13)学生提问——(师:有谁知道它的意思啊?)学生之间解决——师补充

(14)(疏通字词后)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下这节诗的意思。

(15)先请学生回答,根据具体的情况再做补充(出示课件)。

(16)师:同学们理解的真好,让我们再读下这两句诗。“两岸青山相对出——”

(17)师:现在同学理解的真快啊!让我们再读一遍,带着一种江水的气势和对这美好的景色赞美的感情来读。望天门山预备起——

三、课堂小结

(1)(出示课件)师:同学们学的真棒! 那我们现在来回忆一下在这首诗中诗人望到了哪些景物?我们也可以看看这幅图上有哪些景物。

(2)在学生的回答声中,完成板书。

山 —— 出

水 —— 回

帆 —— 来

日 —— 升

(3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那我们接下来就完成这道填空题。

(4)(出示课件)这首诗是( )朝诗人( )写的,它描绘了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表达了诗人( )的感情。

板书设计:

望天门山

李白

山——出

水——回

    相关推荐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 望天门山教案设计 望天门山教案设计 《望天门山》教案设计 望天门山 《望天门山》说课设计 《望天门山》说课设计 望天门山 教案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说课设计 人教版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实录 《望天门山》教学札记 《望天门山》教学札记 长春版《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课文 《望天门山》赏析 《望天门山》教学实录 《望天门山》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李白《望天门山》优质教学设计 人教第九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人教第九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的意思 《望天门山》教材理解 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说课稿 《望天门山》说课稿 望天门山的诗意 《望天门山》教材理解 望天门山说课材料 望天门山说课设计教学案例反思 《望天门山》课堂实录 《望天门山》问题探讨 《望天门山》问题探讨 《望天门山》课堂实录 李白古诗《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汇总 三年级上册古诗《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古诗《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集锦 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汇总 望天门山教学教学案例反思 三年级语文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望天门山》教学反思 赏析:望天门山教学案例反思 《望天》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题西林壁 教案教学设计 王玲湘《望天门山》课堂实录 望天门山精品教案教学案例反思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题西林壁 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题西林壁 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题西林壁 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名师导学案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课堂教学实录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山行、暮江吟 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 题西林壁)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 题西林壁)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 题西林壁)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教学反思案例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 题西林壁)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 题西林壁)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 题西林壁)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同步练习 望天门山精品教案三教学案例反思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 题西林壁) 望天门山精品教案二教学案例反思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 题西林壁)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原文及赏析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 教案教学设计 《天安门广场》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优秀说课稿 《天安门广场》教学设计 《北京天安门》教学设计 《天安门广场》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李白)原文注释及赏析 《天安门广场》教学设计 《北京 天安门》教学设计 《北京天安门》教学设计 《天安门广场》教学设计 《天安门广场》教学设计二 《天安门广场》教学设计三 《语文教案-古诗两首(望天门山 题西林壁)》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山行、暮江吟(S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北京 天安门》教案设计 《北京 天安门》教学设计之一 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下册第九单元《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北京 天安门》教学设计之一 《北京 天安门》教学设计之一 冀教版第三册《望天》教学设计 北京 天安门 教案教学设计 天安门广场 教案教学设计 天安门 《北京天安门》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