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回延安教学设计

小编:

一、明确目标

了解作者的思路,理解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内容。

二、整体感知

《回延安》是贺敬之1956年重回延安参加“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时写的一首抒情诗。诗人1940年到延安,1946年离开延安。从1946年到1956年,其晨离开整整10年。

全诗以“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共写了五个部分。

三、教学过程

1.检查复习“诗歌一般常识”导入,板书课题、解题、简介作者。

2.听录音,要求学生注意有关字的正确读音并体会感情;然后学生分读,教师简评朗读效果。

3.学生自拟、讨论各部分的小标题,清理全文脉络,了解作者的思路。

4.师生共同活动,分析第一部分。

(1)指名朗读第一部分,其余人轻声跟读。

(2)要求学生找出用得准确、生动、传神的词语,讨论这些词语的含义,分析作者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总结归纳。学生齐读第一部分。

5.师生共同活动,分析第二部分。

(1)女生、男生交替读第二部分。

(2)结合预习提示讨论重点词语的含义,重点讨论、分析第2、3、4节的意思以及比兴、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

(3)总结归纳。学生齐读第二部分。

6.学生自由朗读第一、二部分,力争能当堂背诵。

四、总结、扩展

诗歌第一部分通过“莫”“抓”“贴”“梦”“搂”“扑”等词语,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踏上延安土地与亲人重逢时的喜悦与激动。第二部分忆当年,写延安在思想、生活上对自己的养育,字里行间流露出无限热爱、眷恋之情。

    相关推荐

    回延安 回延安 回延安 回延安 回延安 七年级语文回延安教案设计 回延安教案设计一等奖 《回延安》导学案5 初中语文《回延安》教学设计两篇 回延安的相关资料 回延安重点语句分析 回延安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语文A版《延安》教学设计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5课《回延安》教案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新设计)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设计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新设计)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新设计)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新设计)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设计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之四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之二 延安,我把你追寻 教案教学设计 《延安,我把你追寻》板书设计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之三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之五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之一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长春版《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 延安,我把你追寻 1 5、延安,我把你追寻 《安塞腰鼓》知识延伸 5《延安,我把你追寻》 5、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1 5《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课文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实录 四年级教案: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新设计) 六年级语文下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 人教12册 延安,我把你追寻 六年级语文下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 人教12册 延安,我把你追寻 六年级教案:延安,我把你追寻 六年级教案:延安,我把你追寻 苏教版七年级下《现代诗二首》(回延安、再别康桥)导学案2(含答案) 《延安,我把你追寻》相关知识 《延安,我把你追寻》片断赏析 18 延安,我把你追寻参考教案一 18 延安,我把你追寻参考教案二 18 延安,我把你追寻参考教案二 六年级教案:人教12册 延安,我把你追寻 西安市民的回归记忆 18 延安,我把你追寻重点问题解析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实录及评析_语文论文 18 延安,我把你追寻重点问题解析 《回声》教学设计 《回声》 教学设计 《回声》教学设计 《回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