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教案

小编: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词语。

2、积累记诵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

3、学习这篇讲演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4、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

教学重点、难点

1、初步理解“举例子,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2、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3、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教学方法:

研讨探究法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二、题解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全集》。

三、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要求:1、把不理解的字词,难懂的语句做上记号;

2、试把每一段的段意归纳出来;

3、课文中多处引用《论语》《礼记》《老子》《庄子》等古代典籍的论述。逐一抄录这些论述,认真想一想它们的意思。

明确:课文共七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6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四、研讨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一部分。

思考: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话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文章开头先交代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朗读第三、四段。课文第三、四段是论述"敬业"的重要,可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一层。

思考:(1)作者怎样阐述什么叫"敬"?(2)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第三段作者阐述什么叫"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配上自己的通俗化的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然后顺理成章地论述凡人类的正当的劳动、正经的事,"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并举"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这两件事加以证明,侧重点在"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第四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先引用《庄子》中的语句并作阐述,再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说明无论做什么都要"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业")。接着从反面论述"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的害处,指出"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并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举例和引用的自然结合使文章的说理立于不败之地。

2、朗读第五、六段。这两段论述"乐业"的重要,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二层。

思考:作者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作者在第五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实例,说明要"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第六段,更深入一步,论述"乐业"的道理,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紧接着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即乐业),"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

五、小结

讲演词的第二部分内容理解的重点是阐述什么叫做敬业,为什么要敬业,怎样做才算是敬业。

六、布置作业

1、探究练习二。

2、选用随堂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检查背诵

学生背诵"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二、继续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学生朗读第七段。

明确: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指出"责任心"和"趣味"跟"敬业"与"乐业"的关系最为密切:"责任心"就是"敬业"广趣味"就是"乐业"。他认为做事必须具备责任心和善于"从职业中领略出趣味。"一个人对待自己的职业,能够有责任心、有趣味发扬敬业与乐业的精神,专心致志做圆满,就是"人类合理的生活"。结束句"我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用短句,用感叹的语气,充满了对听讲的青年学生的殷切期望,感情强烈而真挚。

三、探究活动

(一)思考: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敬业和乐业的观点,你最信服的是哪一点?你有没有不同意见?说说你持这种意见的理由。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明确:文章中的观点如下:

1、"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3、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4、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6、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8、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9、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10、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10、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12、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

13、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14、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15、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学生的回答无论是赞同还是不赞同,都可以;关键在于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目的在于通过讨论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二)做资料卡片。

让学生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或含义深刻的句子,制成资料卡片,要注明出处以及卡片的类型等;书写要清楚规范。

四、小结课文。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六段。 2、选用随堂练习。

    相关推荐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敬业与乐业》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敬业与乐业》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学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课文原文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敬业与乐业》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教学反思 九年级语文《敬业与乐业》教案 新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优质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敬业与乐业》说课稿 第5课敬业与乐业(人教版九年级上) 九年级上教参:敬业与乐业 《敬业与乐业》九年级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敬业与乐业同步练习:上册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敬业与乐业》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敬业与乐业》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上《敬业与乐业》教学反思 敬业与乐业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敬业与乐业》学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教学反思范文 人教版九年级《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九年级上册语文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最新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 《敬业与乐业》初三语文上册教案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九年级上第二单元教案1敬业与乐业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敬业与乐业》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九年级《敬业与乐业》优质教案设计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敬业与乐业》导学案 《敬业与乐业》教案 敬业与乐业教案 《敬业与乐业》教案 《敬业与乐业》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2021 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一等奖 《敬业与乐业》 《敬业与乐业》 《敬业与乐业》 敬业与乐业 敬业与乐业 敬业与乐业 八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教学反思 《敬业与乐业》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敬业与乐业 敬业与乐业 敬业与乐业 人教版《敬业与乐业》教学反思 《敬业与乐业》学案10(苏教版八年级下册) 《敬业与乐业》的教案 《敬业与乐业》初三语文教案 敬业与乐业6 敬业与乐业4 敬业与乐业3 《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 5、敬业与乐业 敬业与乐业1 敬业与乐业2 敬业与乐业5 敬业与乐业7 敬业与乐业获奖教案 《敬业与乐业》导学案 《敬业与乐业》赏析 《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一) 课题:《敬业与乐业》 《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二) 《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三) 《敬业与乐业》课文评点 鲁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敬业与乐业》同步练习及答案 《敬业与乐业》课文题解 《敬业与乐业》词语解释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敬业与乐业》教材理解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敬业与乐业》教学反思 《敬业与乐业》 教学设计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