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咕咚》教学设计

小编: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和插图,读懂课文。

2、抓重点词句,品析感悟课文中动物们的不同表现,能大致体会“遇到任何事情,要动脑筋想想,多问几个为什么,才能了解事情的真相,不要盲目地跟从。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师:小朋友们,如果将一块小石子投进装满水的水桶里,会发出什么声音?(咚、咕咚)正是这声音,曾经吓坏了森林中中的一群动物呢!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板书课题《咕咚》,齐读。

二、整体感知

1、请大声朗读课文,要求:第一次读课文,能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遇到读不顺的地方,多读几遍,尽量做到通顺。

第二次读课文,想想:课文中的“咕咚”是指什么?故事中出现了哪些动物,请用“—”划出来。

2、交流反馈

a、 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b、指名回答第2个问题

三、品读课文(图文结合)

(一)、出示第一幅图,说说图意。

1、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幅图的意思?课文哪两个自然段是写这幅图的?自由读这两个自然段,拿起笔,划出小兔当时心里很害怕的词句。

2、反馈交流。理解“拔腿就跑”。

你有过拔腿就跑的经历吗?(师讲述自己的经历,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

小兔为什么拔腿就跑呢?可见这“咕咚”声实在是大的吓人,所以它一边跑,一边叫。它是怎么叫的,谁来试试?指导朗读。

2、在小兔的眼里,这“咕咚”是什么?

3、小猴听到小兔的叫声,认为这“咕咚”又是什么?(是一种很可怕的东西,而且还追它们来了)谁能学着小猴的样子,也来叫一叫(自由读,指名读,分组读)

(二)、出示第二幅图

师:小猴子那可怕的声音震动了整个森林,这下森林里可热闹了!看图,从哪里看出?此时,在大伙的眼里这“咕咚”又是什么?(是一种很可怕的东西,好像是要来吃他们啦!)指导朗读:“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自由读,指名读,男女声赛读

分角色朗读1—4自然段。

(三)、出示图三

师:就这样一声很平常的“咕咚”声,由于动物们的误解、误传,竟成了一种很可怕的怪物,吓坏了森林里的许多动物,他们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就连大象这么重量级的人物也怎么样了?正当整个森林乱轰轰一片时,谁出来稳定大家的情绪呀?(野牛)

出示图二和图三,比较这两幅图,小动物们的表情和野牛的表情有什么不同?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你会用什么?

引读:是啊,野牛不慌不忙地拦住大象,问:“————————”大象说:“——————————————————”

野牛非常冷静地问大伙儿:“——————————————”

大伙回答说:“————————————————”

野牛非常沉着地问小猴儿:“咕咚在哪里,你们看见了吗?”小猴说:“——————————————————————”

最后,野牛非常理智地问兔子:“——————————————”

兔子说:“——————————————————————”

(四)、出示图四

师:于是在兔子的带领下,大家来到了湖边,这时,他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会说什么呢?

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后,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觉得自己刚才的行为实在是太可笑了!

四、拓展延伸

1、在这个故事中,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板:沉着冷静、肯动脑筋

2、那我们以后遇到事情该怎么办呢?

板书设计:

咕咚

兔子拔腿就跑

小猴跟着跑 沉着冷静

大伙儿 一个跟着一个 肯动脑筋

野牛 拦、问

课后反思:

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共同发展的主要途径。高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有效的教学组织策略,因此,作为一个教师首先要深入地解读文本,才能设计一份有效的教学案例。《咕咚》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趣盎然、情节曲折的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小兔听见“咕咚”一声,吓得撒腿就跑,其他动物也跟着逃跑,只有野牛问“咕咚”是什么,而且要去看看,这才让大家明白:“咕咚”原来是木瓜掉到湖里发出的声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但这是一篇课外读物,如何用一个课时,让学生既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又能懂得故事的寓意,我琢磨了很久,根据本班实际情况,阅读话题的设计又不能过深过放,一节一节下来,感觉又比较锁碎,最后,我通过图文结合,既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又能借助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激发学习兴趣。

整堂课,我对学生回答作了充分地预设,因此上得也比较顺,但有一个环节,可是我未曾预料到的。书中讲大象也跟着跑,我只是一句话带过,没想到学生却揪着大象不放,当一个学生提出:“老师,大象这么大,为什么也吓得跟着跑?”我当时一愣,没想到学生的回答更精彩。“大象可能认为这咕咚比他还要大,所以也吓得跟着跑。”我在心里为学生的回答喝彩。课到了最后一个环节,学生也慢慢领悟了寓意,可有个学生可能上课听得不是很认真,他又问了前面那个问题:“老师,只不过是一声咕咚声,大象为什么也跟着跑啊?”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因为大象没动脑筋啊,遇到事情也没去想就跟着瞎跑。”多精彩的回答呀,是学生的问题把课推向了高潮,这可真是所谓的未曾预约的精彩,我为我班学生的进步而高兴。

    相关推荐

    一年级下册《咕咚》教案 咕咚教学设计(一) 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5 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4 咕咚 咕咚教学设计 咕咚 教学设计 《咕咚》教学设计 《咕咚》教学设计 咕咚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6 17* 咕咚 咕咚教学设计 咕咚教学设计 咕咚教学设计 咕咚教案设计 咕 咚 咕咚教学设计 《咕咚》教学设计 《咕咚》教学设计 《咕咚》教学设计 《咕咚》教学设计 咕咚教学设计 咕咚教学设计(三) S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咕咚》教案 二年级上册《咕咚来了》教案 咕咚教学设计(二) 小学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册):《咕咚》教案 17* 咕咚 《咕咚》课文 《咕咚》教案之一 《咕咚》教案之三 《咕咚》教案之二 《咕咚》教学札记 《咕咚》教学札记 《咕咚》教学札记 《咕咚》教学札记 《咕咚》教学反思 咕咚教学反思 《咕咚》课文 咕咚教学案例 咕咚教案与反思 《咕咚》教学设计及反思 《咕咚》拓展资料 北京版二上:《咕咚来了》教学设计 语文S版:咕咚教案 小学语文(S版)一年级第二册第七单元《24咕咚》教学设计 《咕咚》课堂教学实录设计片段 北京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咕咚来了》教案 语文S版:咕咚教案 张扬个性 以读为本——咕咚教学设计 北京版二上《咕咚来了》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第二册:咕咚说课稿 一年级下册《风》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种子》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 《村居》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找汗》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称象》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纪念》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花钟》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春晓》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村居》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一粒种子》教学设计 一年级教案:一年级下册《元宵节》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识字5》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第一组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大熊猫》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小闹钟》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识字1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识字5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九色鹿》教学设计 《白云飘》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 一年级下册语文《鞋》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识字4》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识字7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白云飘》教学设计 《小山村》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 一年级下册《象鼻桥》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识字4》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放小鸟》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元宵节》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识字三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蝴蝶花》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李子核》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一年级下册《元宵节》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识字5》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小山村》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王二小》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第二册) 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看电视》教学设计02 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夏夜多美》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