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小编:

《雷电颂》教学设计

执教者:湖北麻城闵集中学陶建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古代第一位诗人屈原的人生经历。

二、能力目标:

1、体会象征手法的运用,使作者难以言明的思想感情表达的更加含蓄、深沉、凝练。

2、理解作品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增强作品艺术表达效果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

反复吟诵这首散文诗,把握作品的诗情,诗味和诗理,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

教学设想:

一、指导学生大体了解《屈原》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情况以及《雷电颂》在《屈原》中的地位。教科书中所附资料可供参考。了解作品背景是把握的前提。

二、是剧中人物独白,也是散文诗。要依据散文诗的特点,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三、指导学生体会用象征手法表现时代的重大思想主题。体会课文抓住事物的特征展开的丰富的想像,理解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

一、介绍屈原及作者。

二、了解《屈原》创作背景及其梗概。

三、初读课文,能带感情朗读全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历史上的爱国主义者故事以及他们的名言(备用):

爱国主义者--张澜

张澜字表方,四川省南充县(今南充市)人,1894年中秀才,后补生。1902年入尊经书院,次年选送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书院师范科。因提出慈禧还政于光绪的主张,被清政府驻日公使押送回国。1904年回川,任顺庆府中学堂正教习、四川游学预备学校训导长。1906年办南充民立高初两等小学、县立高等小学及端明女学。1911年任川汉铁路公司股东会副会长。9月与蒲殿俊等人被赵尔丰拘捕,“成都血案”发生,引起全川同志军武装起义。大汉四川军政府成立后出任川北宣慰使。1913年任国会众议院议员,参加进步党。护国军起,在南充联合旅长钟体道起义。讨袁胜利后,任嘉陵道道尹。1917年秋任四川省长,次年春去职赴北京。1920年回南充创办《民治日报》,鼓吹地方自治。1925年任成都大学校长,1933年任刘湘的安抚委员会委员长。抗战爆发后任国民参政员,积极赞成共产党的主张。1939年与黄炎培等在重庆成立“统一建国同志会”。1941年3月,参与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任主席。1944年改为中国民主同盟,继续任主席。1949年9月赴北平,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著有《说仁说义》等。张澜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同盟创始人、新中国建国初期德高望重的国家领导人之一。张澜先生一生经历了许多革命斗争,在重大历史关头一贯是非分明,立场坚定,在中国民主革命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在辛亥革命前夕,他领导了反帝反封建的四川保路运动。在袁世凯复辟帝制时,他挺身而出,在川北策划起义讨袁,有力地推动了反袁斗争。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的主张,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他领导中国民主同盟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争取抗战的胜利。在解放战争时期,他坚决反对国民党反共反人民的政策。他领导民主同盟不参加也不承认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坚持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孤立了国民党反动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第一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为建设新中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为了纪念张澜先生,政府曾于1988年在张澜先生生前创办并任教的南充建华职业中学内兴建了张澜先生纪念室。纪念室正门前左侧塑有张澜先生半身像。正门门楣上方悬挂着一块生漆木匾,上刻胡耀邦亲笔题写的“张澜纪念室”匾额。其生活卧室基本按原样布置,简朴、大方。其它展室展出了近百件展品和200余幅全国书画名家纪念张澜先生的作品,其中包括张澜先生80高寿时毛泽东、朱德的祝词和张澜生前的照片、部分著作等。

杰出的爱国人士——周恩来

周恩来(1898~1976)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原藉浙江绍兴,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1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发生重要转折。1919年回国,9月入南开大学,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并与运动中的其他活动分子共同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1920年去欧洲勤工俭学。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坚定了共产主义的信仰。1922年和赵世炎等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翌年改名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书记,为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1923年被国民党本部委任为国民党巴黎分部筹备员、国民党驻欧支部特派员和代理执行部长等职,主持国民党驻欧支部的工作。

1924年秋回国,在国共合作期间任广东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第一军副党代表等职,并先后任中共广东区委员会委员长、常务委员兼军事部长,两次参加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东征,创建了行之有效的军队政治工作制度。1927年3月在北伐的国民革命军临近上海的情况下,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赶走了驻守上海的北洋军阀部队。同年5月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中共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7月12日中共中央改组,他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务委员会委员。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后,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一起于8月1日在江西南昌领导武装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1928年在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后任中央组织部长、中央军委书记。为保证中共中央在上海秘密工作的安全,为联系和指导各地区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为发展在国民党统治区的秘密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这一阶段的大部分时间内,他实际上是中共中央的主要主持者。

1931年12月,离开上海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中央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兼第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33年春和朱德一起领导和指挥红军战胜了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围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对实际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并继续被选为中央主要军事领导人之一。1936年12月张学良和杨虎成发动武力拘禁蒋介石的“西安事变”后,任中共全权代表与秦邦宪、叶剑英等去西安同蒋介石谈判,和张、杨一起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促使团结抗日局面的形成。

抗日战争时期,他代表中共长期在重庆及国民党控制的其他地区做统一战线工作,努力团结各方面主张抗日救国的力量,并先后领导中共中央长江局、南方局的工作。他坚持国共合作,积极团结民主党派、进步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国际友好人士,制止反共逆流,克服对日投降的危险。在1945年的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和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组成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书记处。抗日战争胜利后,为制止内战率中共代表团同国民党谈判,并领导了国民党统治区内党的工作、军事工作和统一战线工作。1946年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协助毛泽东组织和指挥解放战争,同时指导国民党统治区的革命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一直任政府总理,1949~1958年曾兼任外交部长;当选为中共第八、九、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八、十届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政协全国委员会第一届副主席,第二、三、四届主席。担负着处理党和国家日常工作的繁重任务。1949~1952年他成功地组织领导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到1952年底,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均达到历史的最高水平。1953~1957年“一五”计划期间,他领导了以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为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1954年他提出建设现代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化目标,组织制定了《1956年至1967年科学发展规划》,推动了国家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1961~1965年为纠正“大跃进”带来的失误,扭转经济困难局面,他和刘少奇、邓小平领导了国民经济的调整工作,使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他强调建成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主张经济建设必须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积极稳妥,综合平衡。他特别关注水利建设和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并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对社会主义时期的统一战线工作、知识分子工作、文化工作和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也给予特殊的关注,指导这些工作取得了重要成绩。

他参与制定和亲自执行重大的外交决策。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他协助毛泽东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战,并担负了后勤保障的组织工作,领导了中国代表团的停战谈判。1954年率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经过谈判达成协议,使越南(除南方外)、老挝、柬埔寨三国的独立获得国际承认。他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作为国与国关系准则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主张和平共处,反对殖民主义,提倡求同存异、协商一致,使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得到积极贯彻。他先后访问过亚洲、非洲、欧洲几十个国家,接待过大量来自世界各国的领导人和友好人士,为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做出了重要贡献。

“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在非常困难的处境中,为尽量减少“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损失,使党和国家还能进行许多必要的工作,勉力维持国民经济建设;为保护大批领导干部和民主人士,恢复和落实党和国家的政策,作了坚持不懈的努力。他同林彪、江青集团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斗争,在挫败林彪、江青集团种种分裂和夺权阴谋活动中,起到了控制和稳定局势的重要作用。他为开拓外交新局面,实现中美缓和、中日关系正常化和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做出了卓越贡献。

1972年他被诊断出患有膀胱癌后,仍然坚持工作。在1975年的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代表中国共产党重新提出在中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目标,鼓舞了人民战胜困难的信心。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他的逝世受到极广泛的悼念。由于他一贯勤奋工作,严于律己,关心群众,被称为“人民的好总理”。1976年4月清明节前后,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大批党员、工人、学生、干部甚至士兵和农民,为了纪念他,也为反对当时还当权的“四人帮”,举行自发的集会,被称为“天安门事件”,并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反对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抗议运动,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在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奠定了群众基础。他的主要著作收入《周恩来选集》。

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引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屈原。

屈原(前339?~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生平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楚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楚,以重全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楚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楚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汩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二、作者郭沫若简介:

郭沫若(1892--1978)的代表作《女神》是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它出版于1921年8月,全诗共三辑,以第三辑最为重要。他的许多代表诗篇皆出于此,如《凤凰涅*1》、《天狗》、《炉中煤》、《匪徒颂》等。

《女神》所表达的思想内容,首先是“五四”狂飙突进时代改造旧世界、冲击封建藩篱的要求。主人公以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叛逆者形象出现,要求打破一切封建枷锁,歌唱一切破坏者。其次,是对祖国深情的热爱和对美好明天的憧憬。诗中歌唱太阳、光明、希望,处处洋溢着积极进取的欲望。

《女神》在艺术上取得了新诗最辉煌的成就,它是“五四”时期浪漫主义的瑰丽奇峰。《女神》的格式追求“绝对自由,绝对自主”,而不受任何一种格式的束缚。它的形式自由多变,依感情的变化自然地形成“情绪的节奏”。

《女神》的浪漫主义特征主要表现在:诗中采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并常借助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表达感情。

《女神》的诗风多豪壮、雄健、颇具阳刚之美。郭沫若的诗可以说是新诗中豪放的先驱,但同时,他也有许多清丽婉约之作

三、历史剧《屈原》的创作背景以及故事梗概:

2、《屈原》简析

1)创作背景:

抗日战争发展到四十年代,特别是皖南事变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激烈,根据地被封锁,爱国志士被迫害,面对这样的时代气候,郭沫若有深切感受,感到这是令人悲愤的时代。正像五四时代孕育了《女神》一样,抗日时代又使郭沫若的创作激情再次爆发,用了几天的时间就写出了五幕历史剧《屈原》,这是郭沫若诗情的二度喷发。

郭沫若说他要“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的时代里”。

历史上的屈原,生在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楚国的大政治家、大诗人。基本的政治主张是改革内政,合纵抗秦,但在当时受到楚国亲秦派的反对,并因此受到排挤,一生有两次被罢官,两次被放逐,62岁时当他看到楚国灭亡的局势已无可挽回了,于是投汨罗江自尽。

《屈原》一剧是写屈原做楚怀王左徒时期的事情。

2)剧本里的屈原形象:

郭沫若对屈原一直很感兴趣,《女神》中就有诗剧《湘累》写屈原。这是因为屈原有高洁的操守及奔放、毫迈、热情的诗人气质,引起郭沫若感情的共鸣,抗战时期他又把屈原引入到自己的创作中,更全面更深入地刻画这个人物,赞颂他的精神,突出刻画了屈原的无私无畏的爱国品格。

在《屈原》一剧里作者始终把屈原这个人物放到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中进行刻画,用不断激化的戏剧冲突,把人物一步步推上矛盾的顶峰,使人物性格在矛盾高潮时得到最鲜明、最强烈的展现。

五幕剧中矛盾冲突是直线上升的:

第一幕:屈原家

突出写《桔颂》,通过屈原写《桔颂》和他对宋玉的教诲表现屈原品格高洁、意志坚强、刚直不阿。

屈原的这种品格在他所处的时代是一种悲剧的性格。鲁迅认为,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表现屈原的这种高贵品格给后面的悲剧命运埋下伏笔。

这一幕还点出张仪的出现,使楚王面临两种外交策略的选择,同时预示着屈原面临着两种命运。

第二幕:后宫

通过南后派上官大夫靳尚买通张仪,设圈套陷害屈原,使戏剧冲突明朗化,悲剧已降临在屈原的身上。

屈原面对这种打击处于极度的悲愤之中,但他没有计较个人得失,而是告诫楚王要多替楚国人民着想,从国家大局着想,表现了屈原坚贞不移,满腔的爱国热忱,是“桔颂”品格的具体化、形象化。

第三幕:屈原家

写令尹招来一群人造谣陷害,说屈原疯了,并为他招魂,大众受蒙骗,宋玉也开始动摇,众叛亲离,自己的举动不被理解,屈原的悲愤怒火要比前一幕更强烈。

第四幕:城外

戏剧冲突达到高潮,屈原离家跑到城外,碰到楚王、张仪、南后一行,矛盾冲突在双方面对面的情况下展开,戏剧冲突处于白热化阶段,屈原虽受辱,但仍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作代价进谏楚王,斥责张仪、南后的丑行,至此屈原爱国主义精神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同时屈原命运的悲剧性也更加深了。

第五幕:尾声

面对这种不公平的命运,屈原无私无畏,更显出了他品格的高贵。第五幕写屈原压抑已久的悲愤情感的总爆发,这种强烈的情感鲜明地表现在《雷电颂》中,抒发摧毁黑暗世界,召唤光明未来的强烈的感情。

《屈原》全剧就是这样通过矛盾的不断激化,塑造出一个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有崇高的道德情操,无私无畏的爱国志士的形象,对抗战时期的中国来说其社会作用的巨大是显而易见的。

3)《屈原》的艺术特色

①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结合

历史剧创作一般有两种手法

a、严守史实,不虚构。

b、借古讽今,根据作者需要进行艺术虚构。

郭沫若的原则是“失事(史实)求似(精神)”的原则。

屈原的形象,大致在精神上尊重历史的事实,无大出入,年代、主张、品格、遭遇都符合。但是事件的发展,人物的安排是作家自己的创造。

如蝉娟,历史上无可靠的依据,但她对剧情的发展起重要作用,烘托了屈原的伟大人格。

让历史人物为现代服务,《屈原》一剧把历史的真实、现实生活的真实、艺术的真实溶于一炉,形成郭沫若的独特风格。

②强烈的悲剧色彩

郭沫若说“促进社会发展的方生力量尚未足够壮大,而拖延社会发展的将死力量也尚未十分衰弱,在这时候便有悲剧的诞生。”《屈原》一剧很符合这个定义。

《屈原》全剧始终笼罩着悲剧的

    相关推荐

    雷电颂 雷电颂 雷电颂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 教学设计 雷电颂 雷电颂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案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1 《雷电颂》 教学设计4 《雷电颂》教学设计6 《雷电颂》教学设计4 《雷电颂》教学设计4 《雷电颂》教学设计3 《雷电颂》教学设计2 《雷电颂》教学设计3 《雷电颂》教学设计5 《雷电颂》教学设计1 7雷电颂 7 雷电颂 《雷电颂》教学设计2 《雷电颂》教学设计3 《雷电颂》教学设计2 《雷电颂 》教学设计2 7 雷电颂 《雷电颂》教案 《雷电颂》教案 雷电颂教案 7 《雷电颂》的教学设计 《雷电颂》复习 《雷电颂》导入语设计 《雷电颂》导入语设计 《雷电颂》课文 《雷电颂》教案5 《雷电颂》教案6 《雷电颂》教案11 《雷电颂》评点 《雷电颂》主旨 《雷电颂》教学建议 《雷电颂》教学杂谈 《雷电颂》教案1 《雷电颂》教案2 《雷电颂》教案3 《雷电颂》教学反思 《雷电颂》教学后记 《雷电颂》教案4 《雷电颂》教案10 《雷电颂》读后感 读《雷电颂》有感 《雷电颂》文学常识 《雷电颂》讲学稿2 《雷电颂》学法指导 《雷电颂》拓展学习 《雷电颂》导学案5 《雷电颂》实用教案 《雷电颂》说课稿 《雷电颂》学习目标 《雷电颂》学习要点 《雷电颂》教材理解 《雷电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雷电颂》教学新点子 《雷电颂》有关资料 《雷电颂》中心思想 《雷电颂》疑难解析 《雷电颂》同步练习 《雷电颂》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