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云南的歌会》课堂实录2

小编:

第一课时

[上课]

师:(打开多媒体)今天,我们来认识沈从文及其作品。首先,请一位同学根据资料进行一番相关介绍。

生:(PPT)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一生创作的结集约有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他不但是本世纪最为优秀的文学家之一,而且是著名的物质文化史专家。20世纪30年代起,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如《边城》、《长河》等。在湘西系列中,他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以及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哲学,“湘西”所能代表的健康、完善的人性,是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1949年以后,长期从事文物研究工作,先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研究中国古代服饰和物质文化史,1981年出版了历时15年写成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专著。

师:请同学们牢记这位重要作家的名、时、地、评、作。我们现在来学习的课文就是他的《云南的歌会》,谁对云南这个地方的相关民俗有所了解?

生:云南是个多民族地区,在人民的生活中歌唱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他们以歌唱倾诉爱情,激起劳动的热情,表达对死者的哀悼对婚姻的祝福,抒发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欢乐等等,尤其是那些没有文字的民族,歌唱成了传授知识的工具。

生:据说,解放前云南一些少数民族打官司也是唱歌。

生:在云南的一些少数民族中,小孩子还在咿呀学语的时候,就跟着大人学唱歌了;一个高明的歌手常常会在本民族中得到人们特别的尊重。

师:大家介绍的少数民族特色真是挺可人的啊!那就让我们随着文学大师沈从文美妙的抒情笔触,一起来领略云南民歌的风采!先默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读完后能够说出自己通过对云南的歌会有了哪些印象。(学生根据要求自主默读课文,教师巡视)大家读得很认真!老师先了解一下其中若干读音的把握状况(ppt出示)!

生:(读一读,写一写)蹲踞 酬和 熹微 譬喻 淳朴 即物起兴 引经据典 悠游自在 龙吟凤哕

师:不错!注意了正音,再请解释下列词语。

生:(据ppt提示)

酬和:本意敬酒,引申为交际往来。

譬喻:打比方。

忌讳:忌怕而隐避。

熹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

淳朴:诚实朴素。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扶摇而上:形容直往上升。

生面别开:另外开展新的局面。

悠游自在:快活的样子。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师:这些字词都比较常用,请注意考察所在的语境!就刚才读得了怎样的印象,谁说说自己的整体感知?

生: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

生:以老练而富有表现力的文字描绘了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山野对歌;山路漫歌;金满斗会。

师:很好!还有吗?

生:全文共五个自然段,可以分成四部分。第1自然段是第一部分,总起全文,点出云南是诗歌的家乡,为下文描写云南的歌会作了铺垫。第2~3自然段是第二部分,写山野对歌,手法是以人衬景;第4自然段是第三部分,写山路漫歌,手法是以环境衬人;第5自然段是第四部分,写村寨传歌,手法是点面结合。

师:说得很到位啊!这样,我们对文章的大致内容及其特点就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轮廓了。纵观全文,作者对云南的歌会十分感兴趣,这是为什么呢?

生:云南的歌会是一种淳朴自然的民间文化,作者热爱之极,所以,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而出。

师:是的,描写中特抒情。那么,对于三个唱歌的场面,作者描写的侧重点各有什么不同呢?

生:文章在“歌会”的大标题下,多角度地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第一个场合写“对歌”,注重对唱歌人的描写。第二个场合写“漫歌”,注重对唱歌人所处的优美环境的描写。第三个场合写“传歌”,因为所介绍的“金满斗会”比较热闹,所以作者注重对场面的描写。

师:展开谈谈好吗?!一个一个“场合”地具体分析一下!

生:我先说说第一个场合里对唱歌人的描写吧。第2自然段描写了“一个年轻妇女”,,作者这样刻画她唱败了三个对手之后的动作、神态:“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显得轻松快乐”,除了体会到这位歌手的轻松快乐之外,我们还可以体会到她的几分自豪。接着作者就“这种妇女”做了总结,即“多的是”,会令读者们羡慕不已。但作者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继续描写这类妇女的性格特点:“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从外貌看上去就是一位干净利索人,她们不仅唱歌在行,而且打秋千也很出色。寥寥几笔,就让我们对云南的妇女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从而不禁打心底萌生出几许赞叹。

师:嗯,算得是个示范!还有两个“场合”呢?!

生:我来说说第二个场合注重描写唱歌人所处的优美环境。第4自然段描写赶马女孩子唱山歌,与上一场合不同之处,就是没有着重对女孩子本身进行过多描写,而是着意描写了她们周围的环境:“开满杂花的小山坡”,“各种山鸟呼朋唤侣”,描写出云南美丽的风光。特别对充满生机的山鸟的描写,更增添了“漫歌”独有的特色。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云雀群与女孩子们的唱歌相互应和。或悠扬或质朴,鸟儿与女孩交相辉映,交织成一片动人的山野田园交响曲。

师:解读得挺好!继续!

生:我也说说“金满斗会”的场面描写。“金满斗会”的发起人是“村子里人”;地点,就设在“住处院子两楼”和“长长屋廊下”;人员,有“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妇女占多数”,参加者大多为普通村民,但打扮得是珠光宝气,银光闪闪,像过年一样,“六人围坐一桌,足足坐满了三十来张矮方桌”;时间和形式的安排,“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这个场面与前面的两个相比截然不同:第一个场合实际上就是“独唱”,尽管是对歌,也是要一对一的独唱;第二个场合是“小合唱”,几个赶马女孩子走在山路上,随意地悠闲地唱着山歌;而这个场合是“大合唱”,百多人聚集在一起唱《十二月花》和其他本地好听的曲子,那声音“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因此,这个“盛会”显得隆重而热烈,并且更加令人难以忘怀。

师:山野对歌,生面别开,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山路漫歌,发乎性情,自然成趣,是即兴的自由歌唱;金满斗会,场面宏伟,气势壮观,是展览民歌的大课堂。各个场合均可相对独立存在,老师愿意和大家一道分别鉴赏这三个语段,藉以揣摩和品味文章语言,感受文章浓郁的乡土气息,当然也要学习其中的人物、环境以及场面描写,相应地探寻并领略民族风情。希望大家踊跃畅言所见所感!好,请注意第一个场合,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一遍!(学生自读2~3自然段)说一说,你对哪些“特别关注”的细节有独到见解?

生:这一片段首先介绍了对歌的地点和内容,然后主要通过描写对歌中的年轻女子的动作、神态、外貌来表现山野对歌的热烈与欢快。

师:是这样啊!能不能特别注意到“山野对歌”的民族特色?

生:南方少数民族生活在大山、丛林里,所以对歌的地点就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

生:文中对唱歌女子的描写,特别是对她的衣着的描写,让人仿佛看到了一位聪明、开朗、勤快的少数民族农家女子。

生:参与对歌的多是年轻男女,所以“唱的多是情歌酬和”,不少年轻人还因此找到了自己的心上人。

师:我就接着“唱的多是情歌酬和”问个问题吧!“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这句话中的“多”字是否可有可无?“种种不同方式”具体指的是什么?

生:“多”字不能去掉。“多”是表示约数的副词,这里表示大多数,并不指代全部。如果去掉,语言则显得不准确。

生:“多”字表示一种数量范围,如去掉“多”字,则与“也唱其他故事”不符。

生:“多是情歌酬和”说的是云南对歌以情歌为主,但仍有其它他内容,因此“多”字用得准确精当,无可更易。“种种不同方式”有总领作用,具体包含以下几种对歌方式:见景生情,即物起兴;提问;互嘲互赞。

师:沈老用词准确,大家把握得也很准确!我们再来看看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二”。自行比较阅读,之后讨论交流:两段人物描写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生:(自读)

1.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

2.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沈从文《边城》)

师:怎么样?发现各有其妙了吧?

生:第1段文字如同一幅人物肖像。这里直接描写了人物的肖像(面容、牙齿、衣饰等),工笔刻画真实细致,作者的态度隐含在字里行间。第2段文字显得飘忽灵秀,把人物描写得惟妙惟肖。其中着力描绘人物的神韵气度,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感情倾向;为了写出人物内在的精神风貌,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等修辞手法,意在写出人物空灵动人的精神之美。

生:两段人物描写不同点是个别与群体,一重精神,一重具体的衣服。

师:人物描写的方法很多,直接的,间接的;语言朴素自然的,浓墨重彩的……选择哪一种方法,全看表现人物的需要和自己的喜好,但核心一定是——

生:(齐声)让人物符合自身的特点,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师:有悟性!(小结)《云南的歌会》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别开生面场合中唱歌的情景,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请大家回顾一下本课时的所知:(ppt演示)

三个场合 方 式 特 点 在手法上主要写什么感受

山野对歌 见景生情即物起兴

提问(猜谜音乐)

互嘲互赞

其他故事

才情智力比拼

唱歌人对民族风俗的热爱之情

山路漫歌 自由歌唱 自然成趣 唱歌的环境

村寨传歌 金满斗会

民歌课堂 盛况空前

气势壮观 唱歌的场面

虽说是三个场景的歌会,但每个场合又都运用了点与面相结合的方法加以描写。第一个场合是“对歌”,先是整个介绍对歌的情况,人们来自四方,都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然后抓住一位年轻妇女加以特别描绘,她唱败了三个对手,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又如第三个场合是“传歌”,同样先是介绍“金满斗会”的场面,盛况空前,男女老少全来参加,传歌连唱三天,妇女们打扮得像过年一样……最后着重描写了一位年过七十的老者,“牙齿早脱光了,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地唱下去”,以此来反映老一代的智慧和热情。点面结合的描写,使我们不仅对歌会的大致情况有所了解,而且对歌会中人们的表现也留有深刻的印象

虽然是描写音乐的佳作,但首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我们的阅读务必扎扎实实地从文本出发,认真品析词语、句子,从中感受语言文字创设的美妙情境。

请大家继续思考探究:课文第4自然段用许多笔墨描写由呈贡进城时一路的景色,写“开满杂花的小山坡”,“各种山鸟呼朋唤侣”,还有戴胜鸟和云雀的歌唱。这些内容和“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有什么关系?你觉得作者写这些有什么用意?

[下课]

第二课时

[上课]

师:很高兴在“课前一支歌”里,大家唱起了民歌,是受《云南的歌会》影响了吧!现在我来提示一些歌词,看大家能否指出其所属的民族!“掀起了你的盖头来,让我看看你的脸。”

生:这是维吾尔族民歌。

师:“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生:这是蒙古族民歌。

师:“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

生:这是藏族民歌。

师:“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

生:这是台湾的高山族民歌。

师: “都知道哇?!”行啊!换个节目,我说几个句子,其中的部分语意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的,请你指出这个成语来。“这是种另外开展新的局面或创造新形式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

生:“另外开展新的局面或创造新形式”是成语“别开生面”的意思。

师:“也唱其它故事,从古代的唱到现代的,引经据典……”

生:“从古代的唱到现代的,”——贯穿古今。

师:“那次听到一个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像哑巴一样,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生:逼得对方哑-口-无-言。

师:“这种年轻女人,不仅唱歌十分在行,而且大年初一和同伴到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像没有那回事一样。”

生:句末取代为“若无其事”。

师:嗬!可以嘛!再听抢答题:《云南的歌会》选自——

生:《沈从文散文选》。

师:据说原文另有标题,原文的标题是——

生:《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

师:跟马沾上关系咯。课文第4自然段写“赶马女孩子的歌唱”,却用许多笔墨描绘由呈贡进城时一路的景色,“开满杂花的小山坡”,“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尤其是戴胜鸟和云雀的歌唱。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呀?作者这些处理的用意何在呢?

生:这是给“赶马女孩的歌唱”创造了一个动人的场境。山花烂漫,山鸟齐唱,这是何等的生机活泼!而生活在其间的女孩日日领略,潜移默化,在性格气质上早已渐染了如此美好的自然情趣。

生:天如此之蓝,花如此之美,悠悠鸟鸣如此婉转动听,而在这样美好环境中长大的女孩子,自然是歌声动人、情韵动人。

生:用环境作背景,达到诗情画意的效果。山鸟或悠扬或质朴的鸣唱与“赶马女孩的歌唱”交相应和,互为辉映。

师:说在点子上了。此处的环境描写,作者移步换景,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写山坡树林,写化,写鸟,写人,描绘出一幅充满自然情趣的山野风光图来。来,再读一遍第4自然段,加深一下印象。(学生自读)练习练习?!如果给这个语段拟一个小标题的话,最好是——

生:赶马女孩的歌声。

师:唔,好个偏正短语:中心语和限制成分都很妥贴。能够最概括地指出唱歌人所处环境的特点吗?能够用一句话阐明这样描写的作用吗?

生:天蓝,花美,鸟鸣悦耳。这是以优美环境映衬优美的人物优美的歌。

师:多么精炼的动宾短语啊!简洁而确切。“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这个句子有什么意蕴嘛?

生:这里有意写报春花的颜色——天空似的蓝,写出了云南山路上天地相互辉映的特色,使人感受到一种和谐美、亲切美。

生:它从视觉的角度,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报春花颜色纯正,能够给人以美的感觉。

师:有花香必有鸟语,文段中特别写云雀了。“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钻去,仿佛一直要钻透蓝空。”其中一个动词用得特妙!

生:“钻”。

师:有眼光!“钻”,妙在何处?

生:一般情况下,鸟儿出现在文章中大多是以美丽可爱的形象展示的,读起来多少有些乏味。而这儿,作者却用“钻”字显示云雀这种鸟儿活泼灵动的形象,充满了活力;并且蓝空的浩大与云雀的渺小形成了一个落差。渺小的鸟儿要钻透庞大的的天空,“钻透”一词也更加炫示了生生不息的青春之美。

生:“钻”字写出了云雀飞时的冲劲和猛劲,也写出了它轻快敏捷的特征。

生:写出云雀高飞直上云霄的情态,突出了一种力量感。

师:说道云雀,我联想起《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云雀来了,鲁迅先生是怎么写云雀的?

生:“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师:比较比较,两处有何异同呢?

生:沈从文用“钻”字,表现了云雀向天空中飞的一种动态美和力量美,可以从这个字中体会到云雀飞掠的速度是多么迅疾,也可以使读者想像到云雀那矫健的姿态。鲁迅用“窜”字,与本课中的“钻”字有异曲同工之妙,生动体现了鸟的动态与情态。不同的是,此处的“钻”更多地凸显了鸟飞翔时的力量美,而“窜”字则更多地展现出鸟飞翔时的速度快。不管怎样,两者都是仅仅用了一个字就将鸟的“造型”活灵活现、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师:动态动态,有“动”就会有“态”,你抓住“态势”所言,很能说明问题。现在,我又想到朱自清笔下写春草的一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生:《春》中的句子。

师:这句中也用了一个“钻”字。同样是“钻”,怎样看待这两者之间呢?

生:中的“钻”体现了云雀飞行的速度之快捷,而朱自清笔下的“钻”则是体现小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不畏土地那严实的覆盖,破土而出。

生:两文中的“钻”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栩栩如生地描绘出了事物迸发时的动态,都表现出事物各自的特征。但《春》中的“钻”侧重于突出小草萌发时那种不可抵挡的生机,本课中的“钻”则侧重于突出云雀飞行有力的特点以及云雀的习性。

师:很好!辐射思维迅速聚合。再想:语段结尾写到“在这种环境气氛里”的“这种环境气氛”指的是什么?

生:树林,开满杂花的山坡,各种鸟鸣声,明丽的天空……

生:“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

师:大而言之,则不外乎后面圈定的这段原文所描写的话;具体所指,前者强调的花花鸟鸟都是。最后一句“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生:表达了作者对歌声由衷的赞美,同时,也表现力作者对优美山景及女孩子歌声的浓厚的兴趣。

师:句中有组关联词语“不论……都……”表条件关系,请用以造一个复句如何?

生:不论我们怎样竭力描绘,都不能完全道尽山路漫歌的优美环境。

师:的确也是啊!我们努力吧!请用“我发现……”的句式,畅谈你在段中发现的美点,尽情发挥!

生:我发现,不论是什么花儿,都急于显示大自然的墨笔。

生:我发现这儿一处描写很特别:“有时面前三五步路旁边,忽然出现个花茸茸的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经赶马女孩子一喝,才扑着翅膀掠地飞去。”——鸟儿好像不怕人,说明了云南人民对鸟儿的爱护,也说明了云南人民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大自然与人们的和谐,文中处处流露出和谐的美,创造了一幅和谐的图画。

生:我发现这个句子有嚼头:“这种鸟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熹微中,却喜欢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这种鸟本来是不喜欢鸣叫的,却因了云南这个歌的家乡,鸟也为这淳朴的氛围所感染,唱个不停,突出了云南的歌的感染力强。

生:此题我用排比句来完成——我发现了一件美丽的连衣裙,由果树、柞树、竹子染成的绿底,跳跃着野花的彩点儿;我发现了第二片蓝天,那一片粉蓝色报春花,用它们的微笑,造出了大地上一方纯净;我发现了一群天地的精灵,用它们灵活的飞行技巧,划出了流星般的美丽。(赢得一片掌声)

师:我发现今天大家的思维很活跃!生动的场面,生动的语言,生生动感了我们的脑筋。保持这份生动,我们再到更加生动的“金满斗会”看看?!请读第5自然段。(学生自读)在这个盛会上,参加的都有哪些人?盛会的作用是什么?

生:男女老幼,各种各样的人都有。集会表面是避疫免灾,但主要是传歌,把老一辈的民歌传给下一代。

师:“各种各样的人都有”一说好不好?

生:参加盛会的有做不定活计的妇女,赶马女孩子,不同年龄的农民,卖针线花样的老太婆等。盛会在人们的心理上起到一种避疫免灾的作用,更主要的作用是传歌。

师:主要作用在于传歌的“金满斗会”,其演唱方式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生:演唱方式:百多人集合在一起,六人围坐一桌,轮流低唱歌曲。演唱内容:一般轮流低声唱《十二月花》和其它本地好听的曲子。

师:“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的意味。”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生:这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无形的声音比作有形的松涛,借描绘松涛刻画出声音虽小,但雄浑有力、气势恢宏的特点。

生:也写出了场面的壮观。

师:“小时候常听老太婆口头语,‘十年难逢金满斗’,意思是盛会难逢,参加后才知道如此。”这一句中的“如此”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生:“如此”指代的内容是:与会的人多,歌的题材广泛,人们的热情高潮等。

师:“高潮”?“热情”还是说“高涨”合适些。参加“金满斗会”的众人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一位或那一种人?说说你的理由。

生:年过七十,牙齿早已脱光,却十分热情的吹鼓手,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年纪和他与会的热情形成了一个极大的反差,正是这种热情才使得这里的乡土文化得以世代相传。

生:我也觉得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这位老者,虽然年纪很大了,但他对“金满斗会”仍有着极高的热情,这种热情可是民歌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这儿也表现出这位老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乡土文化的热爱。

生:我喜欢“村子口摆小摊卖酸泡梨的”,“城门边跳水洗衣的,打铁箍桶的工匠,小杂货店的管事,乡村土医生和阉鸡匠”这类人。他们虽然是普通的劳动人民,但从他们参加这次集会来看,他们都是唱歌的好手,也可以看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师:热爱生活的人,才会善待生活,善待人生。还有吗?

生:我认为是“占多数”的妇女,她们衣着光鲜,银光闪闪,显然做了充足的准备,表现了极高的热情。

师:噢!看来“热情”参与是加深大家印象的关键。为了加深对整个语段的印象,请大家再次发掘本段的亮点!

生:这段的首句:“大伙儿唱得最热闹的叫‘金满斗会’。”这句中的“最”字用得最好!在文章的前面已经写到了两个比较大的歌唱场景,即“山野对歌”和“山路漫歌”,又因为“最”字一般形容几者事物比较后所得出的其中最好的,这就说明“金满斗会”比前几个场景还要盛大,还要好玩,还要有意义,也使得文章的层次之间自然地完成了过渡。

生:本句总领全段,“最”字也突出了“金满斗会”的热闹。

师:“最”字用得好!继续交流!

生:“十年难逢金满斗。”——这句话很巧妙地引用小时候听到的老太婆的口头语来结束全文,机敏地表达了作者对云南民歌的赞叹,又有机地照应了文章的开头。

生:我欣赏这个句子:“就中最当行出色的是一个吹鼓手,年纪已过七十,牙齿早脱光了,却能十分热情地整本整套地唱下去。”——句中用“脱光”一词,写出了老人年事已高,老人的热情参与,更好地展现出“金满斗会”的热闹场面,同时又和上文一起点面结合,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也写出了歌会的悠久传统和长盛不衰。

生:“由老一代把记忆中充满智慧和热情的东西,全部传给下一辈。”——这个句子中的“东西”一词,至少有两个作用:一是见出作者行文的幽默;二是联系前文来看,“东西”在这里似乎不仅仅指传歌了,也许还有别的东西。

师:这么想也不错!对村寨传歌的目的,或者某些句子的含义,即便到了课外,我们也还可以自由地深化探讨。现在我想请问:我们身边有没有如此美丽浓郁的民俗文化?要怎样才能像作者一样感受民俗文化的美?(学生交头接耳)

生:美丽浓郁的民俗文化我们身边也有。

师:举例说说。

生:舞狮子,玩龙灯,踩高跷,划采莲船。

生:蚌壳精舞,秧歌队,腰鼓队。

生:海燕文化中心户的歌舞演出。

生:街舞……

师:哦——说起来样式不少嘛!那就这样吧,各位先认真调查收集一番,采访研究一通,欣赏领略一阵,比较若干,分析透彻,不论民歌、民谣还是其他什么,最终归结出各自的特色,准备成系统资料。同时,结合阅读自读课文中的相关文章,切合自己的感受,自拟题目写一篇介绍本地民俗节日的文章。我期待很快能够读到脍炙人口的佳作哟!还有什么困惑吗?那就请将再三读透,欢迎大家随时与我探讨文中的新发现!就让沈从文先生的文风影响我们的读写创作好了!(学生自主研读)

[下课]

淡然煮课

——教后小记

第一节接受全校同行听课,属于学校电教活动月第二阶段安排使然,不敢妄称展示,只有再次贻笑大方了。课是接着第一阶段已经作过的第一课时上的,在基本了解文章内容的起点上主要进行语言品析。

课前,在学生们唱歌的预备期间,我让文艺委员领大家哼几首民歌或山歌,以期调节一下气氛,看来学生们确实对这样比较“民族化”的声音不甚了了,每每一两句过后就焉然走低,换一支再如此,几近搞笑。我当然要随机转场,在试问各歌的民族籍属之际,转入《云南的歌会》。通过多媒体的ppt播放,线性地回顾了第一课时的内容,然后检查了本课涉猎的文学常识、成语、主旨、结构,以及第一场面的语言咀嚼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算是“温故”吧。接下来就该“知新”咯,落脚于第二、三俩场面的解悟,企图经由鉴赏品味来消化语言精髓,吸取语言营养。办法很老套,一个一个段落进行解读,字词句篇之间捕捉亮点咂出自己的感觉。此前的备课中,我对各段都是拟好了几道指引思路的训练题的,用以拨开学生的思维后,便要求他们以“我发现……”的句式阐述己见,尽量搜尽文段的美点,使发现力、分析力、表达力等能力都得以锻炼或发展。因为我一向是喜欢课堂即兴发挥的,所以在研究“钻”这个动词妙用的时候,由此处的云雀联想到了鲁迅笔下“百草园”里的云雀,由云雀的“钻”联想到了朱自清笔下春草的“钻”,宕开了又收回,总是要藉由比较找出两者的异同,期望形成学生良好的发散与聚合思维能力呢,学生若有兴致,说道也挺到点子上,我是务必及时肯定这一表现的。类似的“聚散”还有几回,搞得接近下课却似乎还不见公开课那明确的教学板块一般,但我不在意这个,原本就是习惯于这么“一锅煮”的,无非是在众目睽睽之下“煮”一番而已。

来不及收束结课,拖了一会儿堂让几个兴致勃勃的“发表欲”满足一下就草草下课了。下一堂课换了讲主,我也得去学习,我的这节课就到此结束了。陆续听了几句褒评,我认为是“恭维”,呵呵一笑,毕竟又过去了。

    相关推荐

    《云南的歌会》课堂实录 《云南的歌会》课堂实录 云南的歌会课堂实录 《云南的歌会》课堂实录1 《云南的歌会》课堂实录(获奖) 名师课堂:《云南的歌会》教学实录 云南的歌会2 《云南的歌会》教学实录 《云南的歌会》教学实录 《云南的歌会》教学实录 《云南的歌会》教学实录 全国赛课第一名《云南的歌会》课堂实录 《云南的歌会》说课稿2 《云南的歌会》教案2 云南的歌会 云南的歌会 《云南的歌会》导学案2 《云南的歌会》 《云南的歌会》 《云南的歌会》 《云南的歌会》教学实录及评析 《云南的歌会》课堂教学日志 《云南的歌会》课文 云南的歌会 云南的歌会 云南的歌会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2 云南的歌会说课稿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2 云南的歌会 说课稿 云南的歌会说课稿 云南的歌会评课稿 《云南的歌会》评课稿 云南的歌会9 云南的歌会11 《云南的歌会》说课稿 《云南的歌会》说课稿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2 《云南的歌会》教学反思2 云南的歌会5 云南的歌会8 云南的歌会10 16 云南的歌会 云南的歌会1 16云南的歌会 云南的歌会6 16.云南的歌会 云南的歌会说课稿 16 云南的歌会 16 云南的歌会 云南的歌会3 云南的歌会4 《云南的歌会》7 《云南的歌会》课文评点 云南的歌会说课设计 《云南的歌会》说课稿3 《云南的歌会》说课教案 云南的歌会教案 我读《云南的歌会》 《云南的歌会》教案 《云南的歌会》课文评点 《云南的歌会》说课设计 云南的歌会说课设计 从云南的歌会到儋州的调声──我教《云南的歌会》 《云南的歌会》教案 《云南的歌会》教案 云南歌会,二十年的约定──《云南的歌会》教学反思 云南的歌会导学案 《云南的歌会》教案3 《云南的歌会》教案25 《云南的歌会》教案28 《云南的歌会》教案4 《云南的歌会》教案27 16 云南的歌会教案 云南的歌会练习题 《云南的歌会》教案26 第16课《云南的歌会》课文简介 《云南的歌会》有关资料 《云南的歌会》词语解释 《云南的歌会》结构分析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云南的歌会》教材理解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云南的歌会》练习设计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云南的歌会》疑难解析 《云南的歌会》词义辨析 《云南的歌会》研读赏析 《云南的歌会》教学杂谈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云南的歌会》教学建议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16 云南的歌会(方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