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小编:

课题 端午的鸭蛋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三课时 授课 喻安君

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把握文章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端午习俗,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

3.体会文章语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

过程与方法目标 4.加强朗读,通过朗读感受语言魅力和个中情趣;

5.通过研读、讨论,感受汪曾祺散文的艺术特色;

情感与价值目标 6.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引导他们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品味作者平淡而有味的语言特色,学习自然传神的表现手法。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学会品味富有诗意和特色的重要语句,以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

教学准备 1.预习字词,思考课后问题。

2.搜集有关汪曾祺的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活动形式

一、导入新课:

1.以学生熟悉的有关本地端午节的风俗引入新课学习。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针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二、介绍作者,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现当代作家。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发表小说《受戒》、《大淖记事》。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选集》。

三、整体感知

1.听课文范读,理解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蕴涵的人生情趣和诗意之美。

2.解决生字词的音意:(出示生字词卡片) 介绍家乡的端午节风俗,使学生对端午节风俗有个大概的了解,也引入对课文内容的学习。

板书课题。

学生互相展示收集的有关汪曾祺的资料。

由学生查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活动形式

门楣 苋菜 籍贯城隍庙 肃然起敬 囊萤映雪莫名其妙

3.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思路:端午节的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

(第1段)(第2~3段)(第4~6段)

主旨: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和留恋、对故乡的热爱、眷恋之情。

4.快速浏览第一自然段,思考: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为什么要先写端午节的风俗?

明确:①第一段以“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开头,介绍了“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等风俗;又列举了“放黄烟子”、吃“十二红”这两种较为独特的风俗。②从文章思路来看,先谈端午风俗很有必要。文题为“端午的鸭蛋”,因此,首先必须先写端午风俗,从各地均有的风俗写到家乡独特的风俗,再写到“十二红”,写到“咸鸭蛋”,于是水到渠成地转写“端午的鸭蛋”;从写作手法上,先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端午”的气氛,就为文章主体“鸭蛋”预设了一个合理的背景;作者在文中大谈家乡端午的种种风俗,这正是他闲适自由的行文风格的体现。

5.男女生分读第2、3自然段,思考:高邮鸭蛋有什么特点?为何引用袁枚的《腌蛋》、否定北京的鸭蛋?

明确:①蛋白柔嫩、油多、黄是通红的“双黄蛋”(总:质细而油多);②引用袁枚的《腌蛋》提到袁枚,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引用他的文句,更可以增添文章的古雅之气,避免了行文的单调死板。而且袁枚对咸鸭蛋的见解,与作者暗合,所以作者要说到袁枚。说自己不喜欢袁枚,体现了作者率真的个性。同时也说明高邮鸭蛋历史悠久,闻名全国。否定北京的鸭蛋留露出对家乡由衷的喜爱之情。

6.默读第4、5、6自然段,思考:为什么主要介绍“鸭蛋络子”和孩子们吃鸭蛋的方法?

明确:行文活泼生动。充满童趣,抒写了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和留恋、对故乡的热爱、眷恋之情。

7.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争议?

课文结尾,作者写到了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有人认为,这段话与课文主要内容无关,是赘笔;也有人认为,由萤火虫在鸭蛋壳里闪闪发亮的样子联想到车胤苦读用的囊萤,很自然,很随意,正体现了汪曾祺散文闲适自由的风格。你看呢?

明确:本题是一道发散性的问题。只要学生自圆其说就可以。认为是赘笔者,主要是为保证结构严谨,这对于中学生而言,依然大有必要。而认为“自然、随意”者,实际上已经到对作者风格的品评了。

四、品味语言

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这三点在课文中能看出来吗?请你轻声朗读课文第二、三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仔细体会语言上的特色。

1.“平淡而有味”

例:“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 字典完成。

通过合作学习,疏通文意,了解作者家乡独特的端午风俗。

学生就此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活动形式

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一个普普通通的鸭蛋,在作者笔下居然写得如此别具一格,这是一般人通常不会注意的,但仔细一想,却又大合情理。可不是吗?淡青色的蛋壳就比白色蛋壳更有“格调”,而鸭蛋的形状也确实有蠢笨与秀气之别。生活中的情趣是无处不在的。

2.“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

例:“一般是敲破空头”“白嘴吃也可以”等句中的“空头”“白嘴”等词语,都带有较为鲜明的地方特色。

3.“有淡淡的幽默”

例:“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这一“文白夹杂”句让人忍俊不禁,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和趣味。

另外,汪曾祺独特的语言风格在是如何体现的?

1.口语色彩浓厚。

首先表现在好用短句,有时一句一断,大有生活中说一句停一下,略想想后再接着说的神态。例如:“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其次,文中时时穿插十分朴素的“大白话”,这使文章生活气息更为浓厚:“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均是信口而出,自然而然,让人倍感亲切。

2.古汉语的点缀使文章多了书卷气,增添了典雅之美。例如:“高邮鸭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在这里,典雅的文言词语与极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熔书面语与口语于一炉,将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平实、自然之中又时时流露出典雅雍容,显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力。

3.善于运用语言“造型”。汪曾祺有时只用一两个字眼就能写出事物的特色神韵。他写吃咸鸭蛋“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那种绘声绘色,那种动感,以及快感,从一个“吱”字中得到了活灵活现的表现。

四、反思探究

1.高邮的咸鸭蛋很闻名,为何题目是“端午的鸭蛋”而不是“高邮的鸭蛋”?

明确:作者花了不少笔墨盛赞故乡高邮的鸭蛋,但为了突出端午节的故乡风俗,同时,端午的鸭蛋是一年中滋味最美的时候,所以用了这个题目。

2.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

明确:对家乡咸鸭蛋的难以忘怀,实际上不是作者个人的心态。这是人类普遍的心理。儿时的一切,在成年之后,都会笼罩一层异样的光辉。

3.作者如此津津乐道谈论家乡的“咸鸭蛋”,有意义吗?

设计这个教学环节,既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活动的积极性,又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品味文章语言,从而对教学难点进行分解。

在于培养学生自主搜索信息的能力,理解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活动形式

明确:其实,日常生活富含生活情趣、人生意味。生活中并不总是惊涛骇浪,也未必处处正襟危坐。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悲苦、平淡以及诗意,我们才算真实地体验到生活的滋味。所以,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咸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这是汪曾祺散文的魅力所在。文章读来从容散淡,大有月下听长者谈古论今之感,悠然恬然之间,流露出的是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要使学生认识到,好的语言不一定是华美的词藻和整齐的句式,看似平淡的语句同样有韵味有情致。语言生动、口语化,又从容舒缓,富有韵味,写尽了作者对穷家乡、名鸭蛋的感情,也使他笔下的故乡往事更有魅力。读了,大家都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咸鸭蛋谁没有吃过?可是有哪位同学就此写过一篇文章的呢?可见,“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热爱生活、体验生活、关注日常生活细节是我们学习的重要问题。让我们都来理解和挖掘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蕴涵的人生情趣和诗意之美吧。

五、课堂小结

童年是一片海,幼小的我们光着脚丫,在海边嬉耍玩乐,串串银铃般的笑声留在了我们的心海。岁月中富含生活的情趣,日常生活中饱含人生的韵味。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平淡以及诗意,才算真正体验到生活的滋味。汪曾祺从小小的鸭蛋里尝出生活的真味,我相信,我们也会从一片叶、一粒沙、一滴水中咂摸品味出生活的真趣,成长的快乐。

学生畅谈学习的收获或疑惑,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

布置作业 1.相应的资料练习。

2.假如你向大家推荐《端午的鸭蛋》,请写一篇课文简介。

板书设计 端午的鸭蛋

汪曾祺

思路:端午节的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

(第1段)(第2~3段)(第4~6段)

系百索子质细而油多挂“鸭蛋络子”

做香角子蛋白柔嫩 用鸭蛋壳装萤火虫

贴五毒 蛋黄通红

贴符多双黄蛋

喝雄黄酒带壳切开吃

吃“十二红”敲破“空头”吃

主旨: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和留恋、对故乡的热爱、眷恋之情。

教学后记

    相关推荐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 八年级下教参: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6 端午的鸭蛋1 17.端午的鸭蛋 17端午的鸭蛋 17 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2 17端午的鸭蛋 17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3 八年级语文教案《端午鸭蛋》 八年级语文《端午的鸭蛋》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的鸭蛋》教案 人教八年级语文下《端午的鸭蛋》教案 端午的鸭蛋教案 17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4 端午的鸭蛋5 《端午的鸭蛋》课文 《端午的鸭蛋》教案 17 端午的鸭蛋教案 《端午的鸭蛋》教案6 八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的鸭蛋》教案 《端午的鸭蛋》说课稿 《端午的鸭蛋》听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的鸭蛋》的教学反 <<端午的鸭蛋>>汪曾祺 端午的鸭蛋读后感 《端午的鸭蛋》导学案 端午的鸭蛋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的鸭蛋》教学反思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教学杂谈 端午的鸭蛋教学反思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教学案例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教学建议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端午的鸭蛋》学案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教学杂谈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教学分析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教案(获奖) 《端午的鸭蛋》疑难解析 《端午的鸭蛋》课文评点 《端午的鸭蛋》课堂实录 端午的鸭蛋综合资源 端午的鸭蛋课堂实录 《端午的鸭蛋》学习指导 《端午的鸭蛋》优化测控 《端午的鸭蛋》问题探究 《端午的鸭蛋》说课设计 端午的鸭蛋同步练习 端午的鸭蛋说课稿件 《端午的鸭蛋》说课稿2 《端午的鸭蛋》学习要点 《端午的鸭蛋》课后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端午的鸭蛋》教案 《端午的鸭蛋》中心意思 《端午的鸭蛋》词义辨析 《端午的鸭蛋》练习设计 《端午的鸭蛋》课堂实录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教材理解 《端午的鸭蛋》教学札记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