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离骚》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一必修)

小编:

《离骚》备课资料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首民歌唱的是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到那一天,我国城乡,特别是南方广大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口插艾、挂蒲(两种野草),吃粽子,到江边湖畔看龙舟竞赛。

相传,这些民俗活动是为纪念2200多年前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屈原是楚国的大夫(官名),诗人,由于奸臣的诽谤,昏庸的楚王,不但不采纳他改革内政和联合齐国抗击秦国的对外主张,反而流放了他。在十五六年的流放生活中,屈原写下了《离骚》、《九歌》等杰出的诗篇,抒发了自己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的都城(今湖北江陵)。五月初五,在汨罗江畔的屈原听到这一痛心的消息悲愤至极,遂怀抱石头投江,以身殉国。噩耗传来,人们立刻划着船从四面八方来抢救屈原。他们还把粽子投入江中喂鱼虾吃,以免鱼虾吃屈原的尸身。这就是民间关于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来历的传说。

其实,早在屈原之前,就有划龙舟的习俗了。民俗学家认为,端午节划龙舟是古代人送瘟神、驱恶鬼一类的宗教迷信活动。只是屈原的崇高品德和伟大的诗篇受到后人的敬仰,于是楚国人关于划龙舟、抛粽子以救屈原的传说,很快传遍大江南北。全国各地的人们在端午节都纪念屈原。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号召全世界人民都纪念他。

让我们今天读一读古往今来人们非常推崇的屈原的诗歌作品《离骚》,从中深切感受诗人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感受诗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形象。

[听课之前想一想]

①我们都知道端午节的风俗吧?试描述自己所知道的这一风俗习惯的情形。

②你是否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为什么两千多年来,我国人民一直都在纪念屈原?

③你读过人们对《离骚》的评价吗,你是不是也想读读它,形成自己的正确见解?

调动积累资讯共享

l交流作家、作品信息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前278年),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据《史记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义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王甚任之。”

《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是诗人的代表作品,也是“楚辞”的代表作品,人们往往以此来统称屈原的全部诗作,它在我国文学史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离骚》的主题是表现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离”——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奋斗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本课便是选于其中的20-32节。

[背景链接]

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期。力主革新政治,举贤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治。这就突破了贵族阶级的局限,而适应了新兴阶级的政治要求。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他一生为之奋斗呼号的政治理想不能得到实现。他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缠绵悱恻的情绪。

l阅读译文

我哀怜着人民的生涯多么艰苦,我长太息地禁不住要洒雪眼泪。

我虽然是爱好修洁而自制花环,在清早做成,晚上便已被人折毁。

不怕他就毁坏了我秋蕙的花环,我又要继续着用白芷花来替代。

说到头是我自己的情愿而心甘,纵使是死上九回我也不肯悔改。

我怨恨你王长者呵真是荒唐,你始终是不肯洞鉴我的心肠。

你周围的侍女嫉妒我的丰姿,造出谣言来说我是本来淫荡。

固然是胡涂的人们善于取巧,不守一定的规矩而任意胡闹。

抛弃了一定的准绳只图迁就,竞争着在依阿取悦以为常套。

我忧郁,我不安,我感受着孤独,我孤独地遭受着今世的困穷。

我即使奄然死去而魂离魄散,也决不肯同乎流俗,屈节卑躬。

鹰和隼不能够和凡鸟同群,原本是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哪有方和圆能够互相通融?哪有曲和直能够一概相量?

我委屈着情怀,抑制着意气,我忍受着谴责,排遣着羞耻,

伏清白之志而死忠贞之节,本是前代的圣人之所称许。

我失悔我的路向是根本走错,我停顿着又打算要路折回头,

把我的车马掉过来走向归路,要趁着这迷途未远赶快罢休。

把马辔解了,让它在兰皋逍遥,让它在椒丘上驰驱,暂时休息,

我不想再上前去以遭受祸殃,我要退回故乡修理我的旧衣。

我要把碧绿的荷叶裁成上衫,我要把洁白的荷花缀成下裳。

没人知道我也就让他抹杀吧,只要我的内心是真正地芬芳。

要把头上的冠戴加得高而又高,要把项下的环佩增得长而又长,

芳香和污垢纵使会被人混淆呀,只我这清白的精神是丝毫无恙。

我忽然又回过头来放开眼界,打算往东南西北去四处观光。

我的花环是参差而又多趣呀,馥郁的花气呵会向四方远飏。

世上的人们任凭他各有所好,而我的习惯是专于爱好修洁。

就把我车裂了我也不肯变更,难道我的心还会怕受人威胁?

(摘录郭沫若先生《译文》)

诵读文本整体感知

l感知文本内容

课文节选部分共13节、52句,表现了屈原志洁行高、执着追求的精神。这部分先从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遭遇写起,叙述作者因洁身自好、坚持原则而爱到周围众人的猜疑和造谣中伤,君主也疏远了他。这时他一度产生了退隐独善的闪念,要借此更加努力地培养自己的美好德行,表明不和蝇营狗苟的小人同流合污的决心。但他最终摆脱了退隐的闪念,面向现实,表明自己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底下,都决不退缩、决不变心的爱国热情。

l梳理文章思路

结构图:

前政治理想:哀民生、遵规矩、施美政

七政治遭遇:灵修不察、众女嫉余、时俗工巧

节非凡心志:屈心抑志、九死未悔

忧国忧民

后退隐闪念:回车复路、退修初服

节爱国决心:好修为常、体解未变

[思路探微]

节选部分,诗人从“长太息”起笔,下面叙述作者“长太息”的复杂原因: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个性与环境的矛盾。自己哀民生、遵规矩、施美政,遇到的却是灵修不察、众女嫉余、时俗工巧。对此,他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坚定自己的信念。同时,他一度对自己前此的行为产生怀疑,后悔没有选准道路,发生了抽身后退的闪念。诗人在犹疑、彷徨之中,苦苦思索。最后,诗人认定,自己的操守是正确的,决心至死不变地坚持下去。这13节诗,曲折地展现了诗人情感的波澜——翻腾起伏,汹涌澎湃。

l感知主人公形象

《离骚》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离骚》为我们塑造了屈原这一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首先,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很多屈原的画像即使不写上“屈原”二字,人们也可以一眼认出是屈原,就是因为都依据了诗中这种具有特征性的描写。

其次,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规矩”“绳墨”),主张举贤授能。第二,他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哀民生之多艰”“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第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这个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也给了他们以力量。

[领悟内涵]

节选部分的诗歌,突出地表现了屈原“好修”、坚持“美政”、至死不渝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鉴赏菜单]

参差的句式

生动的语言

美妙的修辞

深情的述怀

含蓄的比兴

精读课文品析鉴赏

l参差的句式

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大量运用“兮”字,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诗歌婉转动人。

“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它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尽一样。用在句中,表语音的延长;用在句间,表语意未竟,待下句补充;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就课文来看,“兮”均用在句间,表示语意未完,等待下句补充。

骚体诗一般是一句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如: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l生动的语言

1.“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以善淫。”

这几句诗使抒情主人公除了作为政治家和诗人的自我形象出现外,又幻化为一个美丽而遭逢不幸的女子。她有爱美的天性,喜欢用芳洁的东西修饰自己,还亲手栽培了许多芬芳的草木。起初与丈夫(“灵修”有时也可理解为丈夫)缔结了婚约,后来却受到众女的嫉妒和谗毁,终于被抛弃。这一条“美人香草”式的寓意和诗人的政治抒情叠合在一起,造成《离骚》全诗特有的写实与虚拟二重世界相互交融、迷离惝恍的艺术效果,给全诗增添了绰约的风姿和芳菲的情韵。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一句表明屈原志向不改,坚贞不屈。真可说是一条铁骨铮铮的汉子。屈原最不能容忍的是那群无耻小人对他的恶毒诬蔑,一会说他穿着奇装异服,一会又说他面容姣好,肯定是个善淫之辈。这群人追名逐利,篡改法令,歪曲是非,混淆黑白,竞相谄媚,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屈原下决心绝对不和他们合流,他自比不合群的鸷鸟,孤傲、矫健,“自前世而固然”,他不想改变,也无法改变,这就像方圆不能周,异道不相安一样。在这里,屈原清楚地预感到了自己的结局,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句中“虽九死其犹未悔”和同出自于《离骚》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句是后人引以自勉和共勉最多的句子。

3.“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这几句诗所表现出的诗人自知之明、自谋之熟、自勉之严、自决之勇,令人感慨万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不仅又回到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境界,而且感情更加深沉,意志更加坚定。通过这一段情感的抒发,诗人将构成自己心灵世界悲剧性冲突的两个方面——理想与现实的对立、进取与退隐的对立,初步展现出来了,继之又更加坚定地作出了选择。

[点击文学评论]

宋代著名史学家、词人宋祁说:“《离骚》为词赋之祖,后人为之,如至方不能加矩,至圆不能过规。”这就是说,《离骚》不仅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文学领域,而且是中国诗赋方面永远不可企及的典范。

l美妙的修辞

1.大量运用了比喻手法。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戴香草喻保持修洁等。但诗人的表现手段却比一般的比喻高明得多。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第四句中的“芳”自然由“芰荷”、“芙蓉”而来,是照应前二句的,但它又是用来形容“情”的。所以虽然没有用“如”、“似”、“若”之类字眼,也未加说明,却喻意自明。

2.运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地表现政治的、思想意识方面的比较抽象的概念,不仅使作品含蓄,长于韵味,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

3.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而且形式多姿多彩,在错落中见整齐,在整齐中又富于变化。如“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等,将“兮”字去掉,对偶之工与唐宋律诗对仗无异。上两例属于在一个完整诗句里,上下句构成对偶。“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这一例是两个完整诗句的上、下句构成对偶。“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这一例是上、下句内部各自构成对偶,上、下句之间也构成对偶。

l深情的述怀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表现诗人的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情操。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表现诗人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品格。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表现诗人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志向。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表现诗人坚持真理,献身理想意志。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心胸。

诗人在述怀的诗句中表现出高尚的品德和爱国情怀。这些闪光的诗句,给人以无限的精神力量。

l含蓄的比兴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灵修”本意是神仙,这里用来比拟君王。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蛾眉”本意是美貌,这儿用来比拟自己的美德;“众女”本意指相貌一般的女人,这儿用来比拟造谣中伤自己的朝臣。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鸷鸟”本意指鹰、雕一类凶猛的鸟,“鸟”指一般的鸟,这儿分别用来比拟诗人自己和周围群小。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这儿以服饰比拟诗人的美德。

[点击语录]

《三百篇》好的作品,都是写实感。实感自然是文学主要的生命;但文学还有第二个生命,曰想象力。从想象力中活跳出实感来,才算极文学之能事。就这一点论,屈原在文学史的地位,不特前无古人,截到今日止,仍是后无来者。(梁启超《屈原研究》)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这儿以佩饰比拟诗人的美德。

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围绕着楚国的出路何在、自己的出路何在这两个重大问题来写的,就好像一首乐曲中的两个主旋律,这两个问题反复出现,不断地寻求着合理的答案。《离骚》起笔不久就指出了楚国前途的危险:“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之惮殃兮,恐夏舆之败绩。”屈原希望楚王能够离开幽昧的小路而跟他走上国治民强的大道。因为屈原不但是一位诗人,而且更是一位政治家。他的政治理想包括两个方面:对内,他主张“美政”,即举贤授能,修明法度,改革政治,实行德政,缓和阶级矛盾;对外,他主张合纵抗秦,而以德政统一中国。屈原的“美政”集中地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爱国主义精神,尽管屈原执着地坚持由楚国实行统一带有狭隘性,但是这却符合劳动人民的利益与愿望,而且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战国时期,七雄纷争,社会生产力遭到了极大的破坏。首蒙其害的是人民,而救祖国正是为了拯斯民于水火,这在屈原的其他诗歌里也有所反映:“皇天之不纯命兮,遵江下以流亡”(《哀郢》)。屈原以深沉的哀痛画出了一幅国破家残的流民图。而“举贤授能”之目的也正在于减轻人民的苦难;提出“合纵抗秦”也同样是为了减轻战争的威胁与破坏。所以说屈原的“美政”在客观上与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再说战国七雄都有可能统一中国,而其中条件较为优越的齐楚秦三国,当时的形势是:齐国最富,楚国最大,秦国最强,“从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战国策》)。由此观之,屈原“美政”的提出全在于实现从割据状态到封建统一国家的建立的过渡,的确反映了当时历史的发展趋势。屈原的时代与文艺复兴时代有很大相似之处,它也是我国历史上发生空前巨大进步变革的时代。屈原本人就是为了建立新制度而奔走呼号的,他是走在时代先驱者行列中的历史人物,他高唱“来吾导夫先路!”并愿做弃旧图新的开路先导。所以可以肯定地说,屈原是一位代表历史潮流的进步人物,他的“美政”也是符合当时客观要求的进步主张。正是由于屈原“美政”的进步性,以上官大夫靳尚、子兰、郑袖为首的旧势力才竭力地在楚王面前诬陷他。面对“群臣相女石以功,谄谀用事。良臣斥疏,百姓心离,城池不修”(《战国策》),国势如江河日下的情形,从事过政治、“娴于辞令”而又“明于治乱”(《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的政治家屈原,为了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和抱负,同腐朽势力进行了毫不妥胁的斗争。

但是,由于楚王昏庸无能,不能体察他的忠诚,反而听信谗言,任用佞臣,而将屈原放逐,屈原在政治主张得不到采纳,而自己处境又极为不佳的境况下,也不肯放弃对“美政”的追求。在冷酷的现实面前,他追求理想之心反而愈加强烈、执着。女须女劝他明哲保身,与世同流合污,放弃理想。对于女须女的劝诫,用屈原自己的话说就是“余焉能忍与此终古!”他认为“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夫惟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士”才是楚国的出路所在。他决心再一次地努力,来挽救楚国危亡的命运。他被一种新的希望鼓舞着,充满信心地开始了上下求索。他在人间得不到理解,便到天国去求天神。然而,得到的却是帝昏“依阊阖而望余”的冷漠。既然连天国都无好人,哪里还会有是非曲直。屈原的第一次求索失望了;但是,屈原并没有因为上天无路的失望而停止求索,他的可贵之处是能够在失望中看到光明,在痛苦中不断地寻求希望。他又怀着渴望的心情去追求古代的美女,盼望以爱的力量消除痛苦,最终改变“哲王不寤”的现状。他振作精神去“求宓妃之所在”,可是,“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的宓妃骄而无理。故此,屈原只好改变主意弃去而更求他女。他的第二次求索又失望了;屈原看见有女戎国的美女,便托鸩鸟为媒,鸩鸟不肯并且远离了他。接着他又想托雄鸠为媒,但却“心犹豫狐疑”。最后转托凤凰,然而却迟了一步而“高辛之先我”。这样,屈原的第三次求索也失望了;在失望中,他又想趁少康未娶家室之际去追求有虞的两个女儿,但是因为“理弱而媒拙兮”,他的第四次求索又再一次地失望了。一次次地求索,一次次地失望。无论是在天上还是在人间,他的求索都没有结果,因而他的理想也没有实现的机会。所以,苦闷的心情始终得不到解脱,在极度失意的心境下,他又找来灵草、折断小竹枝而“命灵氛占之”。“灵氛”说“九州之博大兮,岂唯是其有女?”并劝告屈原“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指出了屈原“去国求女”的出路。屈原听后“欲从灵氛吉占”,但出于对楚国深挚的爱,他又“心犹豫而孤疑”起来。于是他又去请教“巫咸”,“巫咸”鼓励他说:“苟中情其好修兮,又何必用夫行媒”,还是力劝他“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而“去国事君”。最后屈原终于接受了“灵氛”和“巫咸”的劝告,决心远离楚国到他邦去实现自己的“美政”。“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他探索,他神游,他奔走,他追求。正当他“抑志而弥节兮,神高驰之邈邈”的时候,忽然在晨曦中看见了故乡,就连他的仆从和马也因为眷念故土而悲伤起来,不肯再继续走下去了。屈原在留楚不能、去楚不忍的激烈矛盾斗争中,看到“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的情形,觉得还是楚国最亲,宁可死去也不愿远离楚地一步。因之,他便采取了最后的断然措施,用死来披沥肝胆,显示自己坚如般石石的一颗爱国忠心。……

    相关推荐

    《离骚》备课资料 《离骚》备课资料 《离骚》(人教版高一必修) (粤教版)《离骚》备课资料 离骚(粤教版高一必修) 《离骚》教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离骚》教案(粤教版高一必修) 离骚(节选)(粤教版高一必修) 《离骚》课堂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 学案____《离骚》[粤教版必修一] 高中语文离骚教案 必修二离骚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离骚》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离骚》有关资料 必修二《离骚》学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教案设计 《离骚(节选)》学案[粤教版必修一] 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学案 高一必修三语文离骚教案设计2021 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5)备课资料:《说“木叶”》 教学设计 《离骚》教学设计——例文的教学个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离骚》备课参考 高中语文必修2《离骚》导学案 《登高》备课资料 必修二《诗经》《离骚》 复习学案 《离骚》教案教学设计20(苏教版必修3) 苏教版必修一语文第一模块第一专题教案及备课资料 氓(人教版高一必修) 备课资料 离骚教案一课时 屈原离骚教案 高科技利弊 备课资料 《画》备课资料 离骚教学设计 离骚教学设计一课时 人教版高二语文《离骚》教案设计 人教版必修二《采薇》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囚绿记(人教版高一必修) 释离、离离、离骚 《离骚》训练提高 苏教版必修二第三专题版块三《永志不忘》写作备课资料 囚绿记(人教版高一必修) 《囚绿记》(人教版高一必修) 囚绿记(人教版高一必修)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专题备课记录 短歌行(人教版高一必修) 《离骚》 《落日》备课资料 《背影》备课资料 离骚 《离骚》 《理想》备课资料 《绝招》备课资料 《风筝》备课资料 《松鼠》备课资料 高一语文《离骚》教案设计 离骚 《离骚》 离骚 离骚 离骚 故都的秋(人教版高一必修) 《兰亭集序》(人教版高一必修) 《影子》备课资料 《绝招》备课资料 《边城》备课资料 《离骚》说课稿 荷塘月色(人教版高一必修) 短歌行六(人教版高一必修) 短歌行四(人教版高一必修) 短歌行七(人教版高一必修) 兰亭集序(人教版高一必修) 《诗经》两首(人教版高一必修) 兰亭集序(人教版高一必修) 《离骚》说课稿 人教版第五单元课文复习 备课资料 《离骚》人物形象 必备地理高考复习资料-记忆口诀(2) 离骚 离骚 《离骚》 高二语文离骚教案 短歌行16(人教版高一必修) 兰亭集序(人教版高一必修) 《离骚》 《离骚》.. 离骚 离骚 离骚 离骚 《离骚》 离骚 高中语文:《离骚》课堂实录 高二语文离骚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离骚 人教版第三单元课文复习 备课资料 必备地理高考复习资料-记忆口诀(1) 兰亭集序(鲁人版高一必修) 修辞方法讲解与练习 备课资料 我有一个梦想(人教版高一必修) 氓(粤教版高一必修) 操场上 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