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高一语文第一册《致橡树》教案

小编:

高一语文第一册《致橡树》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语文第一册《致橡树》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教材分析

1、知识内容

本课包括的主要内容有《致橡树》内涵的把握,象征手法的运用。

2、地位和重要性

《致橡树》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第一册的必修内容,是高考考查的内容范围;通过对这一节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关于舒婷关于朦胧诗的知识,又可以加深对意象概念、象征手法的理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

3、教学目标

根据《致橡树》一课的教学大纲及它在高中语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按照三个维度设计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初步了解作家作品,加深对当代诗特点和发展趋势的认识。

(2)能力目标:

继续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仔细品味意境与情感的能力及作品评价能力。

(3)情感目标:

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培养独立自尊的伟大人格及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理解诗歌中鲜明而又各具特色的意象。

理解诗歌中蕴含的丰富而又深刻的哲理。

难点:

体会诗歌物中含情、情景交融、意味隽永、质朴晓畅等特色。

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与主题。

5、课时安排

1课时

二、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取诵读感悟法、探究式阅读法以及多媒体教学方法。

这一节属于意象比较强的一节课,因此首先我布置学生预习,对有疑问的地方划上着重号,在上课开始时通过放配乐朗诵、学生齐读、个别同学单独读等方式使学生对诗歌大意有初步的了解。

然后提出问题,与学生共同探讨。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师生共同讨论的学习方法;运用设问、反问、疑问的教学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思维活动紧跟上老师的教学思路,学生才有可能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习的“主导”。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思维充分调动起来,对问题产生深刻的思考、探索,在此时教师再稍作一点点启发、点拨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体现了素质教育中能力的培养。

多媒体投影可以加大一堂课的信息容量;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鲜明地得到展示。

三、学习方法

诗歌可以点燃生命的激情,升华人的的情感价值和理想境界。基于此,中学阶段必须帮助学生掌握科学鉴赏新诗的方法,培养学生通过意象解读新诗的能力。

“重美读”是新诗的重要学习方法。诗歌的美感是自己体会出来的。学生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过程中通过阅读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来不断加深、强化,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始找出意象、分析意象。

诗通过意象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所以解读诗歌的关键在于意象的准确把握与深刻理解。意象即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同一种事物在不同诗人眼里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凌霄花”在舒婷的诗中是攀附权贵的象征,是被完全否定的,但其有向上攀缘的特征,完全可以作为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的象征。意象掌握了,诗歌的大意就可以把握了。

诗歌往往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的含义,挖掘出意象的象征意义,诗歌就完全解读了。要结合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类比式联想,领悟诗歌的情感与主旨。

四、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分四个阶段即新课导入、新课讲解、拓展阅读及结束阶段。在每一阶段教学中,我力求发挥学生主动作用,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以启发、引导为教师的责任。

(一)导入阶段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有人说:亲情是根,让生命延续;友情是叶,让生命舒展;爱情是花,让生命绚丽。他把人生最绚丽的部分归结于爱情的美好。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极尽才情歌颂它的美好或抒发失意的爱情给自己带来的痛苦与煎熬,表达自己的爱情观。“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就是其中精彩的几笔。那么当代诗人舒婷又是怎样看待爱情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倾听这位不平凡的女性发出的爱情宣言《致橡树》吧。

(二)新课讲解阶段

1、诗人否定了什么样的爱情观?

通过六个意象分成三组,通过凌霄花否定了攀附式爱情,通过鸟儿否定了痴恋式爱情。不满足于泉源、险峰、日光、春雨的一味奉献,为下文提出崭新的爱情观做铺垫。

2、诗人提出了什么样的爱情观?

诗人通过橡树与木棉两个大的意象,正面提出了崭新的爱情观。她认为精神上的独立与平等是双方相爱的基础,双方应该心灵相依、互相扶持、互相尊重、心有灵犀,双方要以独立鲜明的个性出现,要能够命运与共。同时提出爱的最高境界应该是爱对方坚定的信念、执著的追求与灵魂深处动人的美丽。

3、通过比较阅读《致橡树》与《我愿意是急流》,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致橡树》以女性视角否定了攀附、依恋式爱情,不满足于一味奉献式爱情,她所追求的爱,是双方的彼此平等。而且认为只有在人格价值各自独立上,才能有真正平等基础上的互相理解。

《我愿意是急流》有比较明显的男性视角,在两个系列的意象群中,他始终把男性作为时代的挑战者、社会的主宰者,为了心爱的人可以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三)拓展阶段

1、指导学生阅读舒婷的另一首代表作《双桅船》

本诗同样运用了象征手法,以“双桅船”与“岸”象征相爱的双方,认为人在追求坚贞爱情的同时,崇高的理想更不能放弃。

2、指导学生阅读中国传统文学中关于爱情观的描写。

以白居易的《长恨歌》和李商隐的《无题》为例,加深对本诗和传统诗歌的了解。

(四)结束阶段

让学生做课本P14第二题。通过作业反馈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效果,以便课后解决学生尚有疑难的地方。

总之,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抓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是“主导”,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优化整个教学。

附:板书设计:

攀附式爱情

否定痴恋式爱情

一味奉献式爱情

致精神独立、人格平等崭

橡心灵相依、互相扶持新

树肯定共同语言、心有灵犀的

各具特色、形象鲜明爱

同甘共苦、命运与共情

    相关推荐

    高一语文《致橡树》教案设计 高中语文致橡树教案 致橡树教案优秀教案 《致橡树》教案 (一课时) 《致橡树》教案 《致橡树》教案 致橡树 致橡树 致橡树 致橡树 致橡树 致橡树 高中语文《致橡树》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致橡树》教学设计 《致橡树》教案设计 致橡树教学教案 《致橡树》赏析 高中语文:《致橡树》课堂实录(3篇) 《致橡树》教学设计 《致橡树》课堂实录 《致橡树》课后练习答案 27 一棵橡树 一堂成功的诗歌鉴赏课----《致橡树》教学纪实 一棵橡树 教案教学设计 《一棵橡树》教学设计 《一棵橡树》教材理解 中国当代诗三首之二:致橡树(教案) 一棵橡树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一棵橡树》同步练习(上册) 《一棵橡树》探究感悟 《一棵橡树》同步练习 冀教版语文第一册《柳树》教案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一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一 小学语文《路旁的橡树》教案 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教案 小学语文第一册《树和喜鹊》教案 跨过爱情——舒婷《致橡树》主题再认识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之一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之一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之一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之一 《路旁的橡树》教案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之一 《路旁的橡树》教案 《路旁的橡树》教案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学案 语文高一开学第一课教案 高一开学第一课语文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路旁的橡树》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路旁的橡树 冀教版第一册《柳树》教案 陈钟梁执教《致橡树》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语文S版第一册)《树叶》 教案教学设计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一棵橡树》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路旁的橡树教案 《路旁的橡树》课文 橡树的自述──读《路旁的橡树》后感 《中国当代诗三首》之《致橡树》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路旁的橡树—教案4 《路旁的橡树》课文 一年级语文下册《演一课大树》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爷爷和小树》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爷爷和小树》教案 冀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14课《柳树》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案《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一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爷爷和小树》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爷爷和小树》教案 路旁的橡树 路旁的橡树* 2015年高一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 主谓一致教案反思 主谓一致教案设计 路旁的橡树 高一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路旁的橡树 路旁的橡树* 高一新生开学语文第一课教案 《路旁的橡树》 教师语录 《路旁的橡树》精品教案 路旁的橡树教案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路旁的橡树 高中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第一练) 高一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检测练习题 高二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一) 高一语文新教材第一单元教案1 一年级语文下册《小树谣》教案 高一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检测练习题 人教版高一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 高中语文第一课教学教案 《路旁的橡树》课文原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路旁的橡树优秀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检测练习题 《路旁的橡树》随堂练习 提高篇 三年级语文上册《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第一课 三年级语文下册:《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