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老舍纪念馆

小编:

老舍纪念馆 - 简介

老舍纪念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院,原为老舍故居,即“丹柿小院”,1999年2月1日正式开放。

纪念馆是一座普通三合小院--丹柿小院,北房前两棵高大的柿子树为老舍先生亲手栽种,至今仍格外茁壮,年年硕果累累。北房三间和两侧耳房作原状陈列,向人们展现老舍先生当年的生活原貌。


院内东、西厢房,现辟为纪念性展室,通过大量珍贵的图书馆、照片、手稿及生前遗物等,展示了老舍先生的童年和创作历程,老舍先生各个时期不同版本和各类文字的作品荟萃期间,仅《骆驼祥子》就有30多种译本,虽然展览规模不大,但也足以让人领略到老舍先生一生的创作成就,进一步感受到他作品的独特魅力,及对后人的影响。纪念馆现有图书、字画、木质家具及其他生活用品数千件,对外开放以来,已有国内外观众数万人前来瞻仰。[1]

老舍纪念馆 - 概况

丰富胡同属东城区东华门地区,是灯市口西街路北从西往东数的第二条胡同,自北向南沟通大草厂胡同和灯市口西街,长170余米。清乾隆时称“风筝胡同”,宣统时称“丰盛胡同”;1965年整顿地名时,因与西城区的“丰盛胡同”重名,遂改称“丰富胡同”。


丰富胡同19号,旧时的门牌是丰盛胡同10号,在胡同南口内西侧,是一座二进四合院,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街门面东,是一座随墙“小门楼”①,街门内迎面是一座贴着里院东厢房南山墙向南砌成的“一字影壁”,遮挡住通往里院的二门,街门南侧有两间南房,为外院。二门建在里院南房与东厢房之间,里院有北房3间,北房两侧各有耳房1间,有东、西厢房各3间和两间南房。院内房屋的屋面虽然是合瓦清水脊,但墙体却不是整砖到顶的清水墙,而是被称为“四角硬、棋盘心”的墙体,即:墙体上下左右四周用整砖砌成,中间则是外罩灰皮的碎砖墙。

小院的规格和布局透露出它最初的主人应该是户“小康人家”,且具有一定的文化品位。小门、小院、“小门楼”和“四角硬”的墙体揭示出其主人决不是高官富贾,既没有值得炫耀的社会地位,也没有更多的富余钱财。小院只能因地制宜,不过,小院的布局却是中规中矩,甚至可以说是颇具匠心。

二门建在里院的东南角,占据里院的“巽”位;街门建在外院东院墙的北部,将外院作为坐西朝东的独立院落观之,亦占据“巽”位,此谓中规中矩。“巽”,八卦之一,为木、为风,卦形为 ;位在东南,时寓晚春,意为吉顺。“巽”位开门在北京四合院中实为定例。外院狭长,在东南部位仅有两间南房,然而,里院的两间南房则占据外院的西北部位,使人疑为外院的北房;东南、西北部位的4间房屋与西南、东北部位的两块空地使狭长的外院虚实结合、错落有致,亦可理解为八卦图中间的“阴阳鱼”,只不过由圆形变成了长方形,此谓颇具匠心。


“风水”是一种古老的迷信,古人也曾以“风鉴先生惯说空,指南指北指西东,若是真有龙虎地,何不当年葬乃翁”进行讥讽。然而,对一所小院的营造却如此讲究“风水”,就不能不承认当年的营造者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老舍纪念馆 - 景观集萃


老舍先生“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死在北京,他写了一辈子北京,老舍和北京分不开,没有北京,就没有老舍”。老舍在北京解放前后住过的地方共有十处,其中解放前九处,解放后一处。小羊圈胡同(现为小杨家胡同)8号是他的出生地,北京师范学校(今育幼胡同)、第十七小学(今方家胡同小学)、翊教寺公寓、西山卧佛寺、西直门儿童图书馆、缸瓦市基督教堂、教育会(今北长街小学)、烟筒胡同6号(今9号)是解放前居住过的九处。迺兹府丰盛胡同10号(今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是解放后居住的地方,直至辞世,老舍先生在这里住的时间最长,人生成就最辉煌。

现纪念馆所在的“老舍故居”是北京市人民政府1987年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也就是老舍先生1950年由美国归国后,自己花钱购买的位于北京市东城区迺兹府丰盛胡同10号的一个普通的四合小院。

老舍纪念馆是座普通的北京四合院,硬山隔檩,纯木结构,整个院落布局紧凑。正门坐西朝东,灰瓦门楼,门扇为黑漆油饰。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座砖砌影壁,中心贴个大红福字做装饰。往里走是个不大的小院,只有两间南房,是为门房;往西还有个狭长小院,是老舍之子舒乙的住房;往北是一座三合院,这是故居的主体部分。

老舍纪念馆是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建筑格局,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内容丰富多彩的《走进老舍的世界》展览,形成老舍纪念馆自有的显著特色。老舍纪念馆的大门坐西朝东,一进大门有一座灰色砖影壁和两间南房;进二门,迎面是一座北京现在已少见的五彩小木影壁。转过影壁,便到了纪念馆的主要部分。院中正房三间,明间和西次间为客厅,东次间是老舍夫人胡絜青的卧室兼画室。西耳房是老舍先生的卧室兼书房,现已按原貌对观众开放。院中的西房和东房现为第一、二展厅,主要通过大量珍贵的手稿、图书、照片及生前遗物,展示老舍一生的生活与创作历程。老舍纪念馆以保护故居和藏品为基本工作任务,紧紧围绕老舍先生“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死在北京,写了一辈子北京”这个主题,推出适合中小学生的临时展览,以丰富展览内容。[2]

老舍纪念馆 - 文化传承


进入老舍纪念馆,书房的书桌上依然摆放着老舍生前用过的眼镜、钢笔、墨水瓶、烟灰缸、台灯、收音机和台历等,台历仍然停留在1966年8月24日那一天。就在这间小屋子里,老舍写了著名话剧《方珍珠》、《龙须沟》、《茶馆》、《西望长安》及《全家福》等,还有为纪念其父而作的《神拳》等23部著作。此外还有大量的曲艺、散文、诗歌、论文、杂文以及未完成的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客厅中陈列着沙发、条案、硬木雕花圆桌、凳及多宝阁。南面向阳的窗台、茶几上摆着各种盆景、盆花。西墙上挂着著名国画家赠送的老舍喜爱的字画。据老舍夫人胡絜青说,原来这些字画几天就换一次,每换一次,老舍总要细细地看上半天。在这里,老舍曾接待过许多著名艺术家和中外友人。东西各有三间厢房,东厢房为老舍女儿们的居住地,西厢房是就餐的场所。1954年春天,老舍先生在小院中亲自栽下了两棵柿树。每逢深秋时节,柿树缀满红柿,别有一番诗情画意,为此胡絜青美其名为:“丹柿小院”。丹柿小院纪念馆里陈列着老舍先生生前所用的物品,主要通过大量珍贵的图书、照片、手稿以及生前遗物,展示老舍先生的生平与创作历程。[3]

老舍纪念馆 - 历史沿革


1949年12月9日,老舍应周恩来总理邀请由美国回国抵天津,两天后到北京,受到周总理的接见。1950年4月,老舍购置了东城迺兹府丰盛胡同10号(即今丰富胡同19号)的一所普通的四合院,即今天的老舍纪念馆馆址。老舍先生在这里生活、工作了16年,曾几次接待周恩来总理和末代皇帝溥仪来访,还接待过巴金、曹禺、赵树理等许多文化名人,并写下了《龙须沟》、《茶馆》、《方珍珠》、《正红旗下》等24部作品。1984年5月1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将老舍故居公布为北京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老舍夫人携子女向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市长李其炎写信,提出将老舍故居连同老舍收藏的部分字画、古董捐献给国家,同时胡絜青也愿意将她本人创作的美术作品捐献给国家。

1997年7月老舍家属有偿将老舍故居捐献给国家。捐献交接仪式在北京市政府举行,市委书记贾庆林等市领导出席,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老舍夫人胡絜青携子女出席。

1998年北京市文物局对故居进行落架修缮。

1998年5月18日“老舍故居筹建处”开始组建,1998年6月4日召开第一次老舍纪念馆筹建会。随后进入紧张的筹建工作。

1998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批示“同意将老舍故居改建成老舍纪念馆”。

1999年2月1日,老舍诞辰100周年前夕,老舍纪念馆正式对社会开放。

老舍纪念馆对外展示内容:故居原状陈列(北京四合院),《走进老舍的世界》展览。

老舍纪念馆 - 老舍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曾任小学校长、中学教员、大学教授。抗战期间,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工作,为团结广大文艺工作者参加抗日宣传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解放后,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务。1951年12月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茶馆》、《龙须沟》等。

老舍纪念馆 - 周边景观

中国美术馆、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王府井天主堂、北京工艺美术馆、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博物馆。

老舍纪念馆 - 景观游览

行车路线:乘104、108、103、111、803、420路灯市西口站下车往西走或2、60路妇产医院站下车往东走。

开放时间:9:00--16:00(15:40停止进入),周一闭馆。参观请预约,团体观众务必提前一天以上预约。

预约咨询电话:010-65142612

    相关推荐

    冰心纪念馆 丰子凯纪念馆 洪子诚:老舍的《茶馆》 老舍《茶馆》的独特地位 以色列二战纪念馆 王安石纪念馆(图文) 第八单元 老舍与《茶馆》备课资料 琅琊山|醉翁亭|欧阳修纪念馆 老舍 老舍 老舍 灰色背景中的绚烂──写在纪伯伦纪念馆前 农家宅改成孔雀东南飞纪念馆 老舍 简介 老舍故居 作者老舍 老舍简介 老舍之死 作者老舍 作者老舍 老舍自传 老舍简介 作者老舍 老舍的资料 老舍的出生 老舍的处女作 老舍为何投湖? 老舍北京足迹 纪念傅雷 老舍生平简介 老舍《草原》教案 老舍和“邻居们” 老舍的《草原》赏析 老舍的写实小说观念与英国文学的影响 解读老舍《邻居们》 老舍的语言风格 珍贵的纪念 珍贵的纪念 老舍《想北平》赏析 伦敦的老舍故居 老舍的小说浅介 老舍笔名的含义 珍贵的纪念 珍贵的纪念 珍贵的纪念 珍贵的纪念 老舍的《草原》原文 济南的冬天(老舍) 让学生到叶欣纪念馆去——《永远的白衣战士》教学思考 老舍散文中的济南 老舍《草原》教学分析 纪念刘和珍君 纪念刘和珍君 纪念刘和珍君.. 《纪念》电子教材 《纪念》教学设计 《纪念》教学设计 《纪念》说课设计 《纪念》说课材料 《纪念》教案之一 老舍怎样教育孩子 老舍《草原》教学反思 《纪念》说课材料 纪念刘和珍君 《纪念》教学设计 《纪念》教学札记 《纪念》教案之一 老舍的戏剧曲艺作品 作者老舍及相关资料 老舍与茅盾的比较 老舍《草原》教学设计 12 济南的冬天老舍 老舍《我的母亲》赏析 《纪念》教学反思 纪念刘和珍君 五年级教案:作者老舍 老舍十年笔墨与生活 老舍:《红楼梦》并不是梦 老舍的作品《邻居们》的知识点(要详细)以及老舍的简介 《骆驼祥子》[老舍作品] 介绍 老舍作品中的北京方言 老舍先生是怎么一个人 老舍论鲁迅:前无古人 论“京味小说派”与老舍 关于老舍语言的研究 老舍《我的母亲》教案3 老舍《猫》 教案教学设计 纪念“九·一八”事变 老舍《断魂枪》人物赏析 《纪念日》教学设计 《纪念白求恩》教案 《纪念日》教学设计 老舍先生是怎么一个人? 人物阅读素材:老舍先生 老舍名言、经典语录10条 老舍《我的母亲》原文阅读 关于老舍身份的再认定 浅析老舍语言特色(高三) 丹柿小院——老舍故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