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春夜洛城闻笛教案设计 春夜洛城闻笛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编: :XZR许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诗人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条理通畅,感情真挚,余韵无穷。下面是关于春夜洛城闻笛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快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春夜洛城闻笛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鉴赏诗歌。

2、积累“月”“折柳”和“笛声”三个意象。

3、讨论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

1.通过停顿、重音、语速、语气、语调的朗读训练,提升诗歌的阅读能力与水平。

2.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

1.了解古曲《折杨柳》的意义,理解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2.用文字改写古诗。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以初夏的天气炎热作为引子,自然贴切,引入对春天的回忆,跟随李白去洛阳城走一走。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李白作品《峨眉山月歌》、《静夜思》等,自然转入对李白的介绍,ppt呈现李白的简介。明确李白是个好喝酒,爱交朋友的人。

活动一:跟随李白,走入洛城

学生自读诗文,读准字音。让学生读后简单描述诗文内容,师总结后明确内容可以从题目入手,即题解(时间、地点、事件)。

学生齐读诗文,读出节奏。第一遍后请同学点评,师明确诗文的节奏和重读,停顿等,然后小组组织自读,再全班齐读。

师提问:洛阳城的笛声到底怎样让李白忘不了?引入下一活动。

活动二:聆听笛声

学生:玉笛。

师:玉笛是什么样的笛子?

生:精美的笛子。

师:“暗飞声”呢?

生:笛声听得不明确,隐隐约约婉转悠扬。

师:笛声既然听得不真切,那为何能“满洛城”?小组讨论后回答。

师明确:夜晚安静的洛阳城春风带着笛声一路飘散,作者的心里全是这样的笛声。

师:为什么作者心里全是笛声?

生:因为这是折柳曲。

师:折柳曲代表着什么?

生:离别,哀怨。

师呈现ppt,“三句点出《折柳》曲。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来归也折柳。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明确折柳曲与送别有关。

师小结:原来在春夜的洛阳城,李白听见了代表离别的折柳曲,勾起了他的思乡之情。

全班有感情地朗读李白的这一首思乡之作。

活动三:离开洛城

老师配乐,全班同学在古典的音乐中尽情读出李白的思乡之情。

师呈现仿句,“离愁是洛城的折柳曲,飘不回太白遥远的家乡;离愁是泪湿的双袖,擦不干岑参东望的故园。”生齐读。

师:离愁还是什么呢?

呈现诗文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范云)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 苏轼”

生自读,小组交流后自己选择喜欢的两句话来仿写。

课堂展示并修正。

作业:背诵并默写全文。

春夜洛城闻笛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句话特别指出了诵读的地位。就是因为有了诵读教学,学生才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诗文极具感染力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的美,可以和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产生千古共鸣。可以说,在古诗教学中,诵读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必要教学手段。由此可见诵读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要把诵读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到底,让诵读教学在大放灿烂之光! 所以在《春夜洛城闻笛》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不同层次的读,让学生由读准、读流利——读出节奏——读出味道——读出感情,让学生在层层递进的读中,达到诵读、理解的目的。

在朗读环节中,我感觉在初读(要求学生读准、读出节奏)这个环节时,学生读得很充分。首先我提出要求(自读两遍,注意把古诗读准,读流利,后注意读出古诗的停顿,争取读出节奏。)让学生自由朗读,给足了学生的自读时间。接着,开始检测,首先是指名读,对听的学生提出要求:注意听他读准了吗?于是我又点了一个同学读,这一次,我又提出了听读要求是:注意听他的停顿。读完后,我请同学一起打节奏读,划出节奏线,再让全体同学齐读。在这一部分同学们读得很多,兴趣也很浓。我想让学生有感情的去朗读这首古诗。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首先让学生自读这首古诗,争取读出这首古诗的感觉,然后我问学生这首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是什么勾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学生提到故园情,进而体会出思乡之情。

我又通过语速、语调、朗读小技巧、视频泛读、背景等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人情感,读出韵味,读出情感。

音乐烘托,入境朗读。音乐是生命的节奏和感情的旋律,是人类内心深处的情绪活动,是融合思想与感情的一种艺术境界。在教学中适当运用音乐可以有效地创设情境,让音乐走进作品,用音乐诠释古诗,烘托气氛,也能进入审美境界。

在赏读环节,我先教给学生方法,然后让学生合作赏析,再展示交流。学生交流时我相机补充。最后拓展诗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但在赏读环节中我没有想到学生会有怎样的表现,对于一些问题也没有及时进行点评总结引导。

反思自己的这一环节,到底是什么出了问题?是学生吗?答案是否定的。是我自己的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出了问题。我只考虑了学生的主动性,却没考虑教师的作用,以致学生唱独角戏。

并且教师的过渡语,总结性的语言过少,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条件。

所以要想上好一节诗文课,真正能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语文课,需要老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磨练,不断进行阅读积累,使课堂教学最终的目的达到学生受益于古典诗词的滋养,陶冶性情,积累古风雅韵,为他们终生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根基。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春夜洛城闻笛教案设计 春夜洛城闻笛教案及教学反思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想了解更多优秀的教学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多多关注查字典语文网。

    相关推荐

    春夜洛城闻笛教案 春夜洛城闻笛教案及教学反思 《春夜洛城闻笛》赏析 《春夜洛城闻笛》教学实录 《春夜洛城闻笛》教学设计2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 》 《塞上闻笛》译文及赏析 关于“闻笛赋”“烂柯人” 关于“闻笛赋”“烂柯人” 《木笛》教学反思 《木笛》教学反思 《春夜喜雨》教学反思 笛声教案设计 《泉城》教学案例及反思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与反思 《春夜喜雨》教案设计 古诗两首 《春夜喜雨》、《春晓》教学反思 《小珊笛》 教案教学设计 《泉城》教学及反思 《静夜思》教学案例及反思 《静夜思》教学案例及反思 柳笛声声教案 柳笛声声教案 《春夜喜雨》教学案例 《春夜喜雨》教学案例 《春江花月夜》教案 《木笛》教学设计 《春夜喜雨》教学案例 笛福的思想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苏教版《春夜喜雨》教案设计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长城》教学反思 教案教学设计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爷爷的芦笛 教案教学设计 《爷爷的芦笛》 教案教学设计 《柳笛和榆钱》 教案教学设计 柳笛和榆钱 教案教学设计 爷爷的芦笛 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春江花月夜》教学反思 《夏夜多美》趣闻故事 爷爷的芦笛教案 《泉城》案例反思 爷爷的芦笛 教案教学设计 爷爷的芦笛 教案教学设计 《柳笛和榆钱》 教案教学设计 《长城》教学案例与反思 静夜思教学反思静夜思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长城教案四教学案例反思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长城》教学反思 《长城》教学反思 《泉城》教学反思 《长城》教学案例与反思 语文教案-春江花月夜 春酒教学设计及反思 《长城》教学反思 泉城教学反思 泉城教学反思 《春江花月夜》导学案 长城教案三教学案例反思 《长城》教学案例与反思 长 城教案一 教学案例反思 长城教案五教学案例反思 长城说课设计教学案例反思 《长城》教学反思 《长城》教学反思 《长城》教学反思 泉城教学反思 《春夜别友人二首》教案 《泉城》教学反思 长城教学反思 《长城》教学反思 《夜莺的歌声》趣闻故事 《春夜喜雨》中心思想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及反思 古诗两首 《春夜喜雨》、《春晓》教学设计 《爷爷的芦笛》教学设计 《爷爷的芦笛》教学设计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 书《洛阳名园记》后教案 《春江花月夜》导学案4 17长城教案二教学案例反思 春望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 夏洛的网 《小珊笛》 《长城》教后反思 柳笛和榆钱 教学设计 静夜思教案设计 《春江花月夜》.. 静夜思教案设计 《长城》教后反思 《长城》教学与反思 长城赞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