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回延安教案设计 回延安教案设计一等奖

小编: :YJ叶

《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体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七年级语文回延安教案设计,希望大家喜欢。

一、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所深寓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难点

拟人、夸张、比兴等手法的运用及作用。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1.指名学生说一说所知道的“信天游”。

2.指明3-5名学生朗读诗歌。要求读准每个字音。

目标展示

体会诗中运用拟人、夸张、比兴等手法作用及诗歌所深寓的思想感情。

新知研习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要求学生参看注释,理解词义、句意、全诗大意。

2.走近作者

贺敬之(1924-)现代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今枣庄市)人。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 1945年,鲁艺集体创作了歌剧《白毛女》,文学剧本由贺敬之、丁毅执笔。主要诗歌集有《朝阳花开》、《乡村的夜》、《放歌集》、《雷锋之歌》、《贺敬之诗选》等。

3.创作背景及特色简介

诗人说:“1956年,我跟随当时团中央的一位领导回延安,参加西北五省青年工人造林大会。这时我已经离开延安11年了,回去以后感觉很不一样。我本打算写几篇报告文学和一点新闻报道,青年大会要举行一个联欢晚会,说要我出个节目,我说我用信天游的方式写几句诗,抒发一下感情。夜里我就一边唱,一边写,写了一夜,……当时我是在窑洞里面走着唱着,还流着眼泪。”

信天游,也叫“顺天游”,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有的一节表达一个简单独立的意思,有的几节构成一组,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信天游形式自由,常用来抒情、亦可叙事。注意运用比兴手法,贴切、自然,增强了诗的音乐性;联想丰富,感情深切。

4.整体分析诗歌

学生自行回想诗歌整体内容,然后思考:这首诗的结构层次该如何划分?

第一部分:抒写久别重逢延安的感触。

第二部分:追忆当年延安的战斗生活。

第三部分:描绘会见亲人的热烈场景

第四部分:描画延安城的崭新面貌。

第五部分: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展示继续革命的征程。

5.指定学生朗读全诗

要求读音准确,读出节奏。其他学生进行点评。

6.你认为洋溢于全诗中的感情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作者抒发思想感情的线索是什么?

三、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学生讨论探究本课的重要内容。

1. 诗歌第一部分,作者是怎样表达他回延安时的激动心情的?(富有力度的动词,“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省略号的运用,启发想象、体味、联想。拟人化的环境描写)

2. 在第二部分中,延安母亲到底教会了作者些什么?诗歌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诗不宜直说。内容、文字要概括,形象与思想要具体,所以,作者运用诗歌传统表现手法——比兴、借代、拟人等方法,揭示了诗人对于延安热爱、感激的原因。)

3. 读了第三部分,我们看到了亲人相见的热烈、真挚之情,看到了延安人的成长和美丽、淳朴的心灵,逐层琢磨一下,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内容的?(环境的烘托、渲染;三代人的典型;夸张、比喻)

4. “母亲延安换新衣”是怎样的写作方法?诗歌第四部分,是怎样来具体写“换新衣”的?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拟人;排比、铺陈、复叠;写延安的变化,一个“新”字,跃然眼前)

5. 结尾一部分,写到了杨家岭、宝塔山、枣园。想一想,这些内容为什么放在最后一部分写?(作者赋予革命历史以色、形、光的鲜明形象,将红旗、脚印、灯光等具体而富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写入诗中,在形象中感受到,革命的力量无比巨大,跟着党,沿着党指引的道路,星星之火,定能燎原。)

6. 诗歌结尾说:“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当时作者并没有离开延安。那么,这样的结尾,是不是有问题呢?(紧扣开头和题目;富有浪漫色彩;延安必飞速发展,大步前进;言简意深,情深)

7. 探究体会诗中真挚炽热的感情,诗人的思想感情是如何升华的?(激动、喜悦——爱延安、爱革命、爱人民——难舍难分的惜别之情)

8. 这首诗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采用“信天游”格式

每小节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富于变化:比兴关系、并列关系、顺承关系

夸张手法的运用

注重炼字,选用恰当的动词

四、再读课文,品味诗歌的语言

由于这是一首民歌体裁的诗歌,在语言上有它自身的特点,请同学们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认真体会。体会时注意结合前面有关的介绍。

【归纳总结】

这首信天游表现了诗人对延安的深厚情谊。全诗除了真切的情感构成了诗的源泉,就是诗人对陕北风土人情的意象组合描写,它更增添了这首诗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美感,以及从朴实中流露出来的民族音乐般的美。

【巩固拓展】

1.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刚回延安怎样的心情?

2. 诗歌第一部分中选用了一连串的动词“抓”“贴”“搂”“放”“抱”“拥”好不好?请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3. “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你怎样理解这句诗的含义?

【预习指导】

1. 背诵全文,品味凝练语言。

2.熟读《再别康桥》

五、板书设计

回延安

贺敬之

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祝延安

写作特点:

1.“信天游”

2.每小节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富于变化:

比兴关系、并列关系、顺承关系

3.夸张手法的运用

4.注重炼字,选用恰当的动词

以上就是小编收集的七年级语文回延安教案设计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知识,请多多关注本网站。

【七年级语文回延安教案设计 回延安教案设计一等奖】相关推荐文章: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教案设计2021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教案一等奖

自己之歌教案设计2021 自己之歌教案设计一等奖

六年级上册语文花之歌教案设计 花之歌教案设计一等奖

客至教案设计 客至教案设计一等奖

黄鹤楼送别教案设计 黄鹤楼送别教案一等奖

    相关推荐

    回延安 回延安 回延安 回延安 回延安 回延安教学设计 回延安教学设计 《回延安》导学案5 回延安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初中语文《回延安》教学设计两篇 回延安重点语句分析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5课《回延安》教案 回延安的相关资料 语文A版《延安》教学设计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设计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设计 延安,我把你追寻 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下《现代诗二首》(回延安、再别康桥)导学案2(含答案)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 四年级教案: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新设计)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 六年级教案:延安,我把你追寻 六年级教案: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之一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新设计) 《延安,我把你追寻》板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下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六年级语文下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新设计)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六年级语文《延安,我把你追寻》精彩教案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新设计)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新设计)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2021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一等奖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之四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之二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一等奖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教案 《延安,我把你追寻》课文 18 延安,我把你追寻参考教案一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之三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之五 延安,我把你追寻 1 5、延安,我把你追寻 六年级教案:人教12册 延安,我把你追寻 《安塞腰鼓》知识延伸 5《延安,我把你追寻》 5、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1 5《延安,我把你追寻》 长春版《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最新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一等奖 18 延安,我把你追寻参考教案二 18 延安,我把你追寻参考教案二 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2021 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一等奖 七年级语文《安塞腰鼓》教案设计 部编版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一等奖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一等奖优质课2021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人教12册 延安,我把你追寻 人教12册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实录 四年级下语文燕子教案设计 燕子教案设计一等奖 六年级教案:18 延安,我把你追寻重点问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