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小编:

教材简析

本文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为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写的序言。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全文的文眼,“冬阳”为文章创设了一种感伤与温暖交织的情绪基调,“童年”揭示了本文的内容主旨,而“骆驼队”则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三个词语的结合,勾画出一幅记忆深处的童年印象,营造出了一种深沉广阔的意象空间和情感空间。全文语言平实质朴,通过怀想童年趣事,使我们在感受到童心、童真、童趣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那份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情。

学习这篇课文,要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懂得珍惜童年、珍惜时光;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传达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围绕“骆驼队”,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

设计理念

本文为学生把握文章写作结构,体会文章思想情感,习得文章写作方法提供了很好的典范。教学中,可从课题入手,把握全文主要内容,营造情感基调;通过自主学习一件件趣事,理清文章脉络;抓重点词句进行品读感悟,逐渐加深情感体验;同时,结合生活实际,回忆自己曾做过的傻事、趣事,曾有过的奇思、妙想,充分体验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9个认识的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喜爱,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3.背诵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小说《城南旧事》。

教学重点

能从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两段。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歌曲《送别》

简单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营造氛围

1.时光悄悄流逝,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藏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深处。你还记得小时候哪些有趣的事呢?(《送别》的音乐轻轻响起)

[深情的音乐在教室里缓缓流淌,营造出淡淡的怀旧情思。教师细腻真挚的语言,“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敞开心扉,或是一件傻事,或是一个教训……都如同一坛陈年老酒,历久弥新,不经意间,把大家融进了课文的意象和情感空间。]

2.看来,幸福的童年真是各有各的幸福。这节课,我们再一起走进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童年。(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

冬阳,童年,骆驼队,三个词组成了文章的题目。从这三个词语当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借这三个意象鲜明的词语,学生联想到冬日的暖阳,一队队的骆驼,清脆的驼铃,好奇的孩子……虽说与真正理解课文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为下面的深入学习作出了铺垫。]

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回忆他那充满稚气的童年往事吧。

二、交流信息,了解作者与背景

1.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

2.结合“资料袋”,总结出示。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思.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借助文中注音和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思考: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分别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

2.汇报、交流(教师及时板书)

(1)注意“嚼”字的读音和写法。

(2)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这四个片断。

四、品读课文,体会童年趣事

刚才我们一起说了作者童年的往事,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那就拿起笔来,把你觉得最有趣的一件事用笔划一划,然后在旁边用简单的一两句话或一个词写下你的感受。

(1)再读课文,边读边划,体会感悟。

(2)汇报、交流

A.“学骆驼咀嚼”

①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从骆驼咀嚼的样子中体会作者观察仔细、描述生动。)

②“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想到这时候我龇牙咧嘴的样子,怪怪的、傻傻的,体会我看得很投入。)

③教师范读,学生想象。

④生交流:想象到的“我”学骆驼咀嚼的画面。

[随着老师舒缓的朗读,学生身临其境。把自己当作文中的“我”,就站在骆驼的面前,看着骆驼咀嚼草料。有的觉得好笑;有的觉得很有趣;有的觉得很傻,却又傻得可爱,深刻体会“我”看得入神,喜爱之情也就不言而喻了。]

⑤带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B.“想象驼铃用处”

①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

②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体会“我”对骆驼的关注。)

③“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从“想象铃铛用处”体会“我”大胆丰富的想象力及童心的天真、幼稚。)

④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在这里,爸爸会想些什么?笑的是什么?

[女儿的话可能也勾起了父亲的童年回忆,天真、可爱的想法可能也令他似曾相识。所以,从他的话中体现出对女儿的宽容、呵护。]

⑤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想一想:“我”为什么会有和大人不同的想法。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多角度地去理解。因为上文学习已明白了“我”对骆驼的喜爱,所以这里才会有不同于大人客观实际的想法,可能出于对骆驼的喜爱,而更多地加上了自己的主观情感,如:不希望骆驼遇到危险;不希望骆驼旅程太孤单;希望铃铛可以给骆驼和拉骆驼的人增加情趣等等,进一步说明了“我”对骆驼的喜爱。同时,也令人深切感受到了“我”的天真、可爱。]

⑥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五、总结学法,布置作业

学生归纳,教师总结:反复品读→画词句、谈感受→感情朗读。

2.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写自己观察小动物的一个场面。

    相关推荐

    《冬阳·童年·骆驼队》 冬阳·童年·骆驼队 冬阳· 童年 ·骆驼队- 《冬阳·童年·骆驼队》 冬阳·童年·骆驼队 《冬阳·童年·骆驼队》2 《冬阳·童年·骆驼队》1 冬阳· 童年 ·骆驼队教学 冬阳· 童年 ·骆驼队-2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 冬阳·童年·骆驼队- 教案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3 冬阳童年骆驼队说课 《冬阳·童年·骆驼队》片断 《冬阳·童年·骆驼队》课文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2 《冬阳·童年·骆驼队》有感 《冬阳·童年·骆驼队》赏析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2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谈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设计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5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2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4 《冬阳·童年·骆驼队》片断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谈 《冬阳·童年·骆驼队》练习设计 《冬阳·童年·骆驼队》说课设计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1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2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1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2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2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4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5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4 《冬阳·童年·骆驼队》说课设计 《冬阳·童年·骆驼队》导学案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1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5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4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2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2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2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5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二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1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2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一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三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设计(一) 《冬阳·童年·骆驼队》A、B案 《冬阳·童年·骆驼队》A、B案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反思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实录 《冬阳· 童年 ·骆驼队》教学札记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案例 《冬阳·童年·骆驼队》A、B案 《冬阳·童年·骆驼队》说课稿 冬阳·童年·骆驼队说课稿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杂谈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实录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札记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建议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札记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札记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设计(二)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实录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建议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札记 《冬阳·童年·骆驼队》A、B案 读《冬阳·童年·骆驼队》有感 《冬阳·童年·骆驼队》说课稿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