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小编: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充分体会和感受亲情的可贵,受到熏陶和感染,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领悟课文中一些重点语句语言运用的特色。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父亲对儿子的爱。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四年级时我们曾学到过一篇《麻雀》的课文吗?那只大麻雀为了保护自己的小麻雀,毅然地用自己的身躯挡在了猎狗的面前,那是一股什么样的力量在支撑着它做出这样的举动啊?

(是母爱的力量)

师: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篇同样让我们感动的文章。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读题提问。读了题目,你想从课文中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了解全文

1、初读全文,要求:

(1)初读一遍课文,用几句话说说课文写一件什么事。

(2)自学生字,利用词语手册等工具书理解文中的一些词句。

2、检查自学情况

(1)请同学回答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引导学生讲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关系)

(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求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

(2)学生汇报自学字词情况。

在你自学生字的过程中,你有哪些生字想要提醒同学注意的吗?

(学生交流:如“爆、墟、颤”等字)

(3)再读一遍课文,说说课文所写的是怎样的一对父子。答案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勇敢、坚强……)

(4)文中也用了一个词来概括,请你来找一找。(师板书:了不起)

(三)精读课文

1、深读课文,划划课文中从哪里看出父亲和儿子的了不起。

2、展开想象,品读父亲的了不起:

(1)“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A、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样的体会?

B、在漫长的36小时当中,父亲是怎样在经历着煎熬,每一分每一秒对他来说都是折磨,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你能体会当时父亲的心情吗?(同学交流)

C、是啊,尽管父亲的脸上已是尘土满面,他的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但是他想过放弃吗?(生:没有)在此,我们不得不佩服地说-----您真是一位(生接:了不起的父亲)

D、小练笔:

让我们把境头回放到父亲挖掘时的场景吧!看,当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他的手指已经( ),他的肚子已经( ),衣服( ),他的脸上( ),但是他想到了( ),于是( )。

①学生进行小练笔,师巡视指导。

②学生交流小练笔。

③优秀作品展示。

E、指名朗读此句,交流如何把握朗读时的感情,体会“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这样写的好处。

F、齐读本段。

(2)抓住“没人再来阻挡他”引读描写其它人的态度的句子,对比中突出父亲的了不起。

A、思考:哪些人不再来阻挡他?(警察、消防队长、好心人)

为什么别人都不来阻挡了呢?(他们都以为他失常了)

B、父亲失常了吗?

失常了:一是两眼直直,二是只有一个念头,三是挖了38小时

没有失常:父亲的这些举动都来自于强烈而伟大的父爱。

(通过父亲与其他人的一些行对比来体会父亲救儿子的坚定信念)

C、老师小结:孩子们!38个小时,不吃、不喝、不睡!再加10个小时就是两天两夜,想想看,这是多么的惊人!说他失常吗?确实失常,他失去了和一般的正常人一样的举动。说他不失常吗?的确不失常。因为一种伟大的父爱的力量充溢着他的全身。所以,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我要求我的儿子!我要求那些和我的儿子一样压在废墟底下的可怜的孩子们,他们在等着我!所以,他失常,但失常的伟大;他不失常,不失常的惊人!这就是爱,伟大的父爱!同意吗?

D、齐读5-10自然段。

(四)有感情朗读1-12自然段

1、四人小组合作读1-12自然段。

2、请几组展示朗读。

3、男女分角色朗读。

(五)教师小结:

1、同学们,这节课中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位了不起的父亲正不顾一切地拯救着他的儿子,下节课我们将看到一位了不起的儿子带给我们的不凡经历。

2、齐读课题,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