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蹲下身来,倾听孩子的心声──《葡萄沟》课例反思

小编:

【教学案例】

人教版《葡萄沟》教学片段:

师:葡萄的种类、颜色这么多,我们该怀着什么样的心情来读?

A生:激动。

B生:兴奋、惊喜。

师:这两位同学都说得非常好。谁能带着这种心情试着读一下?

A、B生有声有色地读完了。

师:谁能评价一下他们读得怎么样?

(学生评价)

师:谁能比他们读得更好?

(学生群情高涨,跃跃欲试,可A、B生脸上的笑容却消失了,他们红着脸低下了头)

【教学反思】

课堂上,教师注重让学生质疑、解疑,这本没有错。但在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质疑能力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为了发挥大家的积极主动性,经常让学生质疑和评价他人的读书情况。毋庸置疑,这种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关键在于教师怎样引导。试想,假如是我们,当别人说“谁能比他读得更好”时,我们心中的痛苦该有多深啊!在公众面前,我们还怎能抬起头来呢?

课后,我主动找朗读课文的两个小男孩谈话,他们受到的伤害比我想象的还要深。案例中的两个男孩说:“事实上,我们认为自己读得很好,这是我们的最高水平。可老师为什么要拿我与别的同学比呢?只要进步了,就应该表扬。人比人,气死人。”

听了他们的话,我满脸愧色,沉思良久,然后豁然开朗:是啊,很多时候,我们总是用成人的眼光来衡量孩子,根本不会考虑他们的心情如何。我们这些为师者总是把自己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对学生耳提面命,却忘了蹲下来倾听一下孩子的心声。新课程指出:我们的教育应该从用“一把尺子”来评价和管理所有的学生中走出来,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模式,在评价和管理学生时,既要看学生的学科成绩,也要看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更要看学生的特长发展。教育者的职责是挖掘孩子的潜力,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有所发展。只要孩子有进步,就应该得到老师的表扬。人人都是有自尊心的,我们怎能不顾及孩子的内心感受而妄下结论呢?任何时候我们都要记住:“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嘲笑中有爱迪生。”

我想,如果这样处理,效果可能会好一点:案例中教师可以对孩子说:“与以前相比,你们进步很快。老师也为你们的进步感到高兴。但如果把需要重读的地方读出来,你会读得更好。还想试一次吗?”温柔的话语如三月的春风吹进孩子的心田,学生一定会更加努力地回报他们最尊敬的老师。正如有句话所说:“给点阳光,我就灿烂。”孩子是最容易满足的,只要你愿意时时用心去呵护他、关心他。为师者只要蹲下来,放下师长的架子,与孩子平等相处、用心交流,就会从中发现很多乐趣。

    相关推荐

    《葡萄沟》课后反思 《葡萄沟》教学反思 徜徉葡萄沟——葡萄沟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 《葡萄沟》教学反思 《葡萄沟》教学反思 《葡萄沟》教学反思 《葡萄沟》教学反思 《葡萄沟》教学反思 葡萄沟教学反思 徜徉葡萄沟——《葡萄沟》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 徜徉葡萄沟——《葡萄沟》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 《葡萄沟》 《葡萄沟》 葡萄沟 《葡萄沟》 葡萄沟 《葡萄沟》案例分析 葡萄沟教学案例 葡萄沟 葡萄沟 《葡萄沟》 葡萄沟 葡萄沟 葡萄沟 《葡萄沟》 《葡萄沟》说课 《葡萄沟》说课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反思案例 葡萄沟 葡萄沟 葡萄沟 《葡萄沟》 《葡萄沟》 葡萄沟 葡萄沟 《葡萄沟》教学设计与反思 《葡萄沟》教学设计与反思 《葡萄沟》教学设计与反思 《葡萄沟》教学设计与反思 《葡萄沟》评课稿 倾听来自世界的声音 二年级下册语文《葡萄沟》教学反思 :11《葡萄沟》教学案例 《葡萄沟》说课稿 《葡萄沟》说课稿 《葡萄沟》评课稿 葡萄沟说课设计 葡萄沟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以读品文──《葡萄沟》教学反思 《葡萄沟》第二课时 《葡萄沟》说课设计 迷人的葡萄沟 《葡萄沟》教案 《葡萄沟》第一课时 《葡萄沟》第二课时 《葡萄沟》说课设计 《葡萄沟》课堂实录 《葡萄沟》同步作文 家乡的葡萄 《葡萄沟》第二课时 《葡萄沟》课外拓展 葡萄沟(第一课时) 吐鲁番的葡萄沟 《葡萄沟》第一课时 《葡萄沟》课后题解 葡萄沟(第二课时) 《葡萄沟》说课设计 葡萄沟说课设计 葡萄沟(第二课时)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反思 《葡萄沟》第二课时 《葡萄沟》一课一练 《葡萄沟》课文原文 《葡萄沟》说课设计 葡萄沟说课设计 葡萄沟说课设计 《葡萄沟》地理及葡萄常识 《葡萄沟》教案 《葡萄沟》教案 《葡萄沟》教案 《葡萄沟》教案 《葡萄沟》教案 《葡萄沟》教案 《葡萄沟》教案 《葡萄沟》教案 《葡萄沟》教案 滴水葡萄沟 葡萄沟简介 《葡萄沟》教案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反思 《葡萄沟》教案 《葡萄沟》教案 葡萄沟记趣 葡 萄 沟(教案) 《葡萄沟》 教案 葡萄沟简介 《葡萄沟》教案 《葡萄沟》说课设计二 《葡萄沟》说课设计一 《葡萄沟》近义词反义词 课上吃葡萄干──《葡萄沟》课后教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