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扩展

曲阜掌故

小编:

【孔子封谥考】

孔子逝世于公元前479年,鲁国哀公亲制诔文悼念孔子,诔文中称孔子为“尼父”。这是有别于封号的尊称。

孔子有封号始于公元元年,汉平帝刘衍追封孔子为公爵,称“褒成宣尼公”。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十六年(公元492年)改称孔子为“文圣尼公”。北周静帝于大象二年(公元580年)恢复公爵之封,号“邹国公”。隋文帝杨坚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尊孔子为“先师尼父”。

唐太宗李世民与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尊孔子为“先圣”,十一年又改成“宣父”。欠丰元年(公元666年),唐高宗李治尊孔子为“太师”。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执政时恢复公爵,改号“隆道公”。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唐玄宗李隆基升孔子为王爵,是好“文宣”,成“文宣王”。宋真宗于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家好孔子为“选胜文宣王”,五年(公元1012年)又改称至圣文宣王“,元武宗于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加封孔子为“大圣先师”。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加号控制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十四年(公元1657年)又复称“至圣先师”。民国年间“国民政府”派员祭祀孔子四号是跟皇帝或显贵的生前的实际参照《司法》追成。孔子的谥号也是这。据谥法说:“扬善赋简曰圣”,“敬宾厚礼曰圣”“经天纬地曰文”,“道德博文曰文”,“学勤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圣善周闻曰宣”。之于“大成”,是赞扬孔子及古圣贤之大成,“至圣”则是说孔子是最高的圣人。历代王朝都为他的封谥选择了最高赞誉的字,由此可见孔子思想学说的遵崇。

【帝王祭庙考】

历代封建统治者在对孔子追谥加封的同时,还经常派官员到曲阜来祭祀,有时皇帝也亲自来曲阜顶礼膜拜。

皇帝到曲阜祭祀孔子始于汉高祖刘邦。据《史记》记载,汉高祖刘邦于高祖十二年十二月自淮南还,过鲁,以太牢(猪、牛、羊三牲各一)祭祀孔子。历代儒家对此大肆宣扬,认为“汉家四百年命脉全在于此”。至此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竞相效仿,东汉光武帝刘秀于建武五年(公元29年)过阙里,命大司空宋宏祭祀孔子;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明帝刘庄到曲阜祭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并亲御讲堂,让皇太子讲经;元和二年(公元85年),章帝刘、延光三年(公元124年)安帝刘祜先后来曲阜祭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在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也亲临曲阜祭祀孔子。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过曲阜时皆亲祭孔子,玄宗还派礼部尚书苏延以太牢祭孔子墓。五代时,北周太祖郭威在曲阜祭完孔庙,又专程去孔林祭奠孔子墓。宋真宗赵恒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过曲阜,祭完孔庙也去祭拜孔子墓。清圣祖玄烨于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在孔庙祭祀孔子行三跪九叩大礼,到孔林祭拜孔子墓也行一跪九叩之礼。乾隆皇帝八次过曲阜,都在孔庙、孔林祭师孔子,三跪九叩,或两跪九叩,或一跪三叩,格外虔诚。

帝王派官致祭始于东汉光武帝,之后代代沿袭,总计有一百九十六次之多。他们的祭文也丝毫不掩盖其目的:“尚资神化,祚我皇元”,“阐我皇风,四海永清”,目的是维护和巩固他们的封建统治。

【大成圣时】

孔庙的主体建筑命名为“大成殿”,孔庙的第一道大门命名为“圣时门”。这两个名字是从我国古代另一个著名的思想家孟子赞扬孔子的一段话中选出来的。

据《孟子·万章下》载:“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盛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这里,孟子把孔子和几位先生先贤作了比较,找出了“圣”之所在。伯夷,因反对周武王进军讨伐商王朝,逃避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孟子謂其“清者”;伊尹,商初大臣,辅助商王太甲,因这位王破坏法制,被他放逐,自理其政,三年后太甲悔过,又接回复位,孟子谓其“任者”;柳下惠,春秋时鲁国大夫,以善于讲究贵族礼节著称,齐攻鲁,他派人到齐劝说退兵,孟子谓之“和者”;而唯有孔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成,是圣人中最适合于时代者。

【诗礼传家】

孔子教子学诗学礼,历来传为美谈,被称作“庭训”、“诗礼垂询”,孔子后代称此为“祖训”,自称“诗礼传家”。元代孔子五十三代孙、“衍圣公”孔治“坐堂私第,名以诗礼,誓不忘过庭之教”;明弘治年间于孔子故宅内重建诗礼堂纪念孔子,祭祀前在此演习诗礼。清康熙、乾隆皇帝还亲自题写了“则古称先”的匾额和“绍绪仰斯文识大识小”,“趋

庭传至教学礼学诗”的对联,刻制后悬挂在堂内。

孔子教子学诗学礼的事,见于《论语·季氏》。有一次,孔子在家里独自站在庭中,孔鲤迈着小步恭敬地走过时,被孔子喊住了,问孔鲤学过《诗经》没有?孔鲤回答说还没有。因为那时候诸侯国之间主宾的应答,以及上层社会交际场合的交谈都要引上《诗经》中的几句诗。孔子就教育他的儿子说,不学习《诗经》是无法同人交谈的。(“不学诗,无以言”)。于是,孔鲤就退回去认真地学习《诗经》。隔了一段时间,孔鲤从院里过时有被孔子叫住了,问他学习《礼记》了没有?孔鲤说还没有。孔子又教育说,不学习礼是难于立身做人的(“不学礼,无以立”)。于是,孔鲤就去学习《礼记》。这件事的经过,还是孔鲤对陈亢讲的。

【朱元璋怒赶孟子出孔庙】

洪武初年,明太祖朱元璋翻阅《孟子》。当他翻自卷四《离娄章》时,“龙心”大怒。因为这一章里,有这样一段话:“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称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称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称视君如寇仇’”。胆量好大的孟轲,竟敢鼓动人们在皇帝对待他们不好时,就把皇帝当作仇敌贼寇,那还了得。于是,他就诏告天下,说孟子的这段话“非臣子所宜言”,罢免孟子在孔庙中的配享。朱元璋担心大臣们会反对这一做法,又明告群臣,有敢劝谏者,以“大不敬”论罪处死,“命金吾射之”。

当时的刑部尚书钱唐,明知劝阻皇帝有杀头之罪,仍然具本抗旨劝谏,并命役人抬棺随己上殿,“袒胸受箭”。他说:“臣得为孟轲死,死有余荣”。朱元璋看钱唐“情辞剀切,为之感动”,急忙命令太医为钱唐治疗箭伤。过了不久,诏告天下,赞扬孟子“辨异端、辟邪说,发明孔子之道”,又恢复了孟子配享孔子的地位。

【王安石父子被赶出孔庙】

被列宁称为十一世纪伟大的政治改革家的王安石,是我国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他立志改革,实行变法,但由于保守派的阻挠,变法没有成功,王安石也被罢相,于公元1104年抱恨而终。

宋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蔡京执政,借恢复新法为名,呈请皇帝,以王安石配享孔庙,位于“邹国公”孟子之次,将偶像送进大成殿,在当时孔庙中,地位仅次于颜回、孟轲。同时,又把王安石的儿子送进孔庙从祀。

王安石父子从祀孔庙遭到保守派的反对,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右谏议大夫杨时上书皇帝,指责王安石学术荒谬,是邪说淫词。结果取消了王安石的“舒王”封号,诏告天下,毁去王安石配享偶像,将王安氏赶出大成殿,送去两庑从祀。淳熙三年(公元1196年)赵粹中四年李焘先后上书皇帝,要求罢去王安石的孔庙从祀,遭到变法派的反对,最后王安石的儿子当了替罪羊,将他赶出了孔庙。保守派对王安石从祀仍不甘心,淳祐四年(公元1244年),宋理宗终于下令:“王安石谓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为万世罪人,岂宜从祀孔子于庙庭?黜之!”就这样,王安石也被赶出了孔庙。

【鲁壁藏书】

西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皇帝刘启将他的儿子刘馀从淮南迁到曲阜,封为鲁王,史称恭王。鲁恭王好治宫室,传说在扩建王宫拆除孔子故宅时,忽然听到天上似有金石丝竹之声,有六律五音之美,结果从墙里面发现了《尚书》、《礼》、《论语》、《孝经》等书,一共几十篇。这些经典是用蝌蚪文写成的,不同于当时经师们所保存的用隶书书写的经典,人们就把它们称为“孔壁古文”。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古文尚书》,它比《今文尚书》多十六篇。历代的古文经学家认为这是可信的,直到清代的今文经学家魏源、龚自珍、康有为才怀疑是伪造的,但也拿不出确凿的证据。

“孔壁古文”是什么时候进入孔壁的呢?据说是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孔子九代孙孔鲋认为“秦非吾友,……吾将藏之,以待其求”,就将这些经典偷藏在孔子故宅墙壁内,自己就到嵩山隐居去了。孔鲋到死也没有把它们取出,但“竹简不随秦火冷”,这些经典终于保存下来。

为了纪念孔鲋藏书,金代就在孔庙的孔子故宅内修建了殿堂。因传说拆墙取书时天上有金石丝竹之声,故取名为“金丝堂”。明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苏州知府况钟凯曾捐款重建。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重修孔庙时将近四堂迁往孔庙西路,在原址建起了诗礼堂。后来在诗礼堂后又建了“鲁壁”,纪念孔鲋藏书。

鲁壁藏书是历代文人津津乐道的事情,宋代文学家王禹在鲁壁铭并序中说:“文籍不可以久废,亦受之以兴,……其废也,赖斯壁而藏之,其兴也,自斯壁而发之”。将文化复兴归功于鲁壁,清乾隆皇帝也写诗赞颂:“经天纬地存千古,岂系恭王坏宅是”。鲁壁藏书确实保护了中国的文化典籍,是一件值得纪念的事情。

【孔僖巧答汉献帝】

东汉元和二年(公元85年),章帝刘怛到曲阜祭祀孔子,召见孔子后裔六十三人并赏给酒饭。章帝对自己的行为很得意,就对孔子的十九代孙孔僖说:“今日之余,宁于卿宗有光荣乎?”孔僖回答说:“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今陛下亲屈万乘,辱临敝里,此乃崇礼先师,增辉圣德。至于光荣,非所敢承”。皇帝祭祀孔子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形象,孔僖的答话切中章帝的要害,使得章帝不得不大加赞叹地说:“非圣者子孙,焉有斯言乎!”

【孔仁玉中兴祖业】

孔仁玉是孔子的四十三代孙,在孔子的后裔中,他被称为“中兴祖”。

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1年),孔子三十五代孙孔燧之被封为“文宣公”,其后,子孙袭封。但到唐末,社会动乱,四十二代孙孔广嗣在天祐二年(公元905年),只被任命为泗水主簿,失掉了“文宣公”的爵位,至五代后梁乾化三年(公元913年),被洒扫户孔末杀死,孔末取而代之。当时孔广嗣的儿子孔仁玉生下刚九个月,母亲将他抱回外祖母家,被外祖父张温藏匿起来,幸免于难。后唐长兴元年(公元930年),有人上书皇帝,言曲阜县令孔末不是孔子的嫡裔,真正的孔子嫡裔、四十三代孙孔仁玉躲藏在其外祖母家,已经十九岁了。唐明宗下令诛杀孔末,由孔仁玉主持孔子祀事,任曲阜县主簿。长兴三年(公元932年)又加封为“文宣公”。孔仁玉之后,子孙繁衍,先分为五位,又分为二十派,再分为六十户。孔氏子孙为纪念孔仁玉的功德,追称他为“中兴祖”,供奉在家庙中按时祭祀。

【南宗与北宗】

孔子后裔的封号,一向是严格遵守宗法制度,以嫡长子承袭的。宋金时期,南北对峙,由于社会剧烈动荡,“衍圣公”出现了南宗与北宗。

北宋末年,女真族起兵南下,徽、钦二帝被俘,康王赵构“泥马过江”,建立了南宋政权。孔子四十八代孙“衍圣公”孔端友于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离曲阜去扬州陪祀,迁居衢州(今浙江衢州),这就是南宗。金兵入主中原后,建立了伪齐刘豫政权,刘豫为拉拢汉族士大夫阶级,在阜昌二年(公元1131年)将孔端友之弟孔端超的二儿子孔皤,封为“衍圣公”,主持孔庙祭祀。伪齐政权灭亡后,金熙宗天眷二年(1391年),仍封孔皤为“衍圣公”。这就是北宗。

南宋孔端友没有儿子,用他弟弟端超的四子孔王介为继承人,其后子孙孔、孔文远、孔万春、孔洙都享有南宋的“衍圣公”封号。北宗孔皤是南宗孔的二哥,先后传子孙孔拯、孔、孔元措、孔等。到孔时,因孔是孔元措的侄子的小老婆所生,曾随母亲被大老婆赶走改嫁,长大后才被孔元措领会作继承人。因此,被其它孔氏族人攻击为不是孔子的后代,被免去“衍圣公”的封号。

蒙古占领中原后,也需要孔子的思想笼络人心,另封孔子五十一代孙孔元用为袭封“衍圣公”;其后又以孔元用的儿子孔之全为“衍圣公”。这时,金、宋、蒙古各有一个“衍圣公”。蒙古灭金后,取得了金代“衍圣公”,便仍以孔元措为袭封“衍圣公”,而改任孔之全为世袭曲阜县尹。元灭宋后,又取得了宋封的南宗“衍圣公”孔洙。据北宋所修的志书说,元世祖要封孔洙为“衍圣公”,孔洙让位于居住在曲阜的孔子的后代,忽必烈曾称赞他“宁为容而不为亲,真圣人之后也”,便改封他为国子监祭酒,免去“衍圣公”封号,结束了北宗、南宗并列的局面。

    相关推荐

    曲阜孔庙 曲阜孔庙 世界遗产:曲阜“三孔” 鲁迅《故乡》基础字词句掌握 山东曲阜师大附中10-11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质检试题 曲阜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 《掌声》 《掌声》 掌声 《掌声》 《掌声》 掌声 《掌声》 《掌声》 《掌声》 掌声 《仙人掌》 仙人掌 《故都的秋》教案6一曲悲凉的颂歌《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一曲悲凉的颂歌《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一曲悲凉的颂歌《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29《掌声》 22《掌声》 《仙人掌》 仙人掌 仙人掌 掌声给予的自信──我教《掌声》 《掌声》教案 “月光曲”与“烛光曲” 《掌声》教案 掌声 习题 《掌声》》教案 《掌声》教案 《掌声》教案 《掌声》教案 《掌声》背后…… 再听《掌声》 生活需要掌声──《掌声》读后感 《掌声》赏析 《掌声》习题 《掌声》课文 辽宁省阜新市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掌声》练习 《掌声》教案 1 一曲哀婉的乡愁曲 《掌声》的持久 《掌声》说课稿 《掌声》练习题 阜新市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月光曲 月光曲 《月光曲》 《月光曲》 月 光 曲 月光曲 月光曲 月光曲 月光曲 《月光曲》 月光曲 月光曲 月光曲 月光曲 月光曲 《月光曲》 《月光曲》 月光曲 月光曲 月光曲 月光曲 塞下曲 小夜曲 长干曲 《月光曲》 《掌声》评课稿 《掌声》教后记 《掌声》说课稿 《掌声》教后感 仙人掌之歌 仙人掌之歌 《月光曲》 《月光曲》 采莲曲 月光曲 月光曲 月光曲 《月光曲》 《掌声》读后感 读《掌声》有感 向《掌声》道谢 《掌声》说课稿 新疆阜康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阜阳双古堆1号木牍札記二则_语文论文 《掌声》教学设计 《掌声》教学设计 《掌声》教学反思 《掌声》评课稿三 《掌声》教后记三 《掌声》教后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