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教《路旁的橡树》有感

小编:

连续两天上了同样的公开课,感觉第一堂课上得更加自如(虽说不是自己班的学生),自我学习、合作学习这两个环节设计得合理,学生学习主动,学习效果显著,,评课老师们提出这堂课中缺少的语言文字的积累,文本的重点段落挖掘得还不够深。当天晚上连夜修改,第二天上课时(是自己班),感觉上得有点急,急于想进入重点段落的探讨,把学生互相检验是否读通课文这一重要环节疏忽了,在合作学习重点段落时问题过于琐碎,内涵挖掘太深,超出了学生的理解水平,学生学得很牵强。但两堂课中值得积累的东西也不少。

1、读得巧妙:

读有很多种自读,互读,齐读等等,对于不同的文本要采用合适的读,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的特点采用恰当的读,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钻研《路旁的橡树》时发现第四自然段是值得细细品位的“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他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工人们也沉默不语。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通过人物的表现来揣摩人物的心理。为此我设计了交叉读,一部分同学读工程师表现的语句,一部分学生读工人表现的语句。这一环节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取得很大的成功,学生通过这种朗读方式一下子感受到了当时工程师和工人那种左右为难,犹豫不决的矛盾心情。这就是抓住文本特点采取独特朗读的显著效果。

2、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的认知活动,往往忽视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某些精神需要得不到满足。其实,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形式不仅仅包括认知,还包括感受、体验、内省等多种形式。这就提醒我们,课堂教学不仅要在内容上反映生活,更要注意从学生的思想、感情、愿望的角度来理解生活。因此,我在教《路旁的橡树》一课时,努力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并重视学生与老师、学生与课文之间心灵的共振和情感的共鸣。

片段一:师:(出示图)这是一棵怎样的橡树?

生: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师:看到这样一棵树,你会怎么想?

生:这棵树肯定生长了好多年了。

生:这棵树肯定经历过不少风吹雨打。

生:这棵树长这么粗这么高真不容易!……

师:(欲情故纵)现在要在这儿修公路,可这棵树挡住了去路,我决定把它砍了!

生:(都很着急)不行!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

生:你这是破坏绿化!

师:哦!(做惊恐状)

生:这棵树已经年纪很大了,你忍心砍吗?

师:不忍心。我有点被你说动心了。

生:如果每次修路都要砍树的话,那树不就越来越少了吗?总有一天会砍完啊!

师:对啊,看来我的做法有问题啊。

生:树是人类的朋友,它能净化空气。……

师:你们说得真有道理,我要向你们学习。好,我不砍了!

师:可是路是一定要修的,这棵橡树的命运如何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篇令人感动的文章《路旁的橡树》。(板书课题)

对于理解“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这个问题,学生都能用一句话回答出来。但是,这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只有用心体会、用情体验,自觉自动地感悟,与教材产生共鸣,才能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谈谈对橡树的印象,从而对橡树产生感情,为下文作好情感铺垫;接着,教师态度来个大转变,决定砍树,即刻引起学生的“激愤”。学生的回答正确有理,很有力度,不知不觉中,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又真正掌握了本段的教学重点;最后,学生明白自己的做法和教材中人物的做法一样后,身心就更愉悦了,情感也就得到了最充分的肯定。同时,在这种谈话式的交流中,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对于如何上好三年级的略读课文有了思路:

听过很多的公开课,上略读课文的少得可怜。平时并没有真正的研究过如何上好略读课文,总认为略读课文只不过是个补充,学生读一读,议一议就行了,有点小瞧它。这次上课后我领悟到要上好三年级的略读课文就要做到“读通、积累、读懂”。所谓的读通就是学生能够自主地读通课文,能具备检验他人是否读通课文的能力。积累,在读通的基础上学生能够主动找到并积累文本中的值得积累的词句,通过读一读,背一背,摘一摘等各种方式积累在心。读懂,学生在自读时产生疑问,在小组互助学习中解决一部分疑难,对于共同的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全班合作学习研究,其实往往就是在突破教学重难点。这样既解决学生心中疑惑,又使学生充分利用了身边的资源(工具书,同学),体现了“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才是真正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其实,上公开课真的是一种残酷,是在残酷的进行自我改造、自我提高、自我锻炼、自我折磨、自我的不满足,促使自己实现艰难的蜕变……开放的课堂是千差万别的,所以就需要教师有适应不同情况的能力。在每一个班讲的情况都不一样,可以积累的东西就只有用心体验这种差异,随时把握这种差异。

    相关推荐

    橡树的自述──读《路旁的橡树》后感 路旁的橡树 路旁的橡树* 《路旁的橡树》语言感悟 路旁的橡树 路旁的橡树 路旁的橡树* 11《路旁的橡树》 11 路旁的橡树 评《路旁的橡树》 《路旁的橡树》教案 《路旁的橡树》教案 《路旁的橡树》教案 《路旁的橡树》课文 《路旁的橡树》课文 《路旁的橡树》 整体阅读感知 《路旁的橡树》|人教版 路旁的橡树—教案4 《路旁的橡树》说课稿 《路旁的橡树》 教师语录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案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杂谈 《路旁的橡树》教学片断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精品教案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建议 《路旁的橡树》教材简说 11《路旁的橡树》|人教版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建议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 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词语解释 《路旁的橡树》文本链接 《路旁的橡树》案例分析 《路旁的橡树》听课随笔 《路旁的橡树》课文原文 《路旁的橡树》案例分析 《路旁的橡树》听课随笔 《路旁的橡树》 趣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