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走进文本,与文中人物感同身受──评单志明老师执教的《画杨桃》

小编:

──评单志明老师执教的《画杨桃》 浙江省温州市水心集团学校 李园园 2006年6月9日,我有幸聆听了永嘉实验小学单志明老师执教的《画杨桃》一课。他上的是第一课时,年轻的他自信、大方、随和、老练,他对教材独特的处理,对学生适时的引导和充满激情的语言,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这一方面,我认为单老师可以再加雕琢,做得更好。下面,我将结合单老师的课,谈谈自己的想法。

在学习课文时,单老师提了这样几个主问题:

1、“我”是怎样画杨桃的?

2、你是如何理解“我”老老实实地作画的态度的?

3、同学们是怎么评价“我”画的杨桃的?

根据这3个问题,单老师引导学生重点学习了课文1、2自然段和7~10、13~16自然段。我认为,这几个问题的设计值得商榷。

原因一,第一和第三个问题,学生可以轻易地从书中找到答案,这样的问题没有达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目的。第二个问题可以引起学生的思考,但学生只能用非常是生硬的语言来回答,并且思维空间显得特别狭小。

原因二,我认为,学习语言文字,一定要让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同喜同悲,与文中人物近距离对话。而这三个问题的设计,完全是非常理性地“站在作者的教室门口进行观望、评价”的感觉。

如何让学生走进文本?我认为,应让学生把自己当成作者,想作者所想,做作者所做。学习1、2自然段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你就是作者,当你发现一端对着你的杨桃是五角星的形状时,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学生会说:“真奇怪啊!我看到的杨桃竟然是五角星的形状的。我该怎么画呢?画平时看到的样子,还是画成五角星的形状呢?还是画成五角星的形状吧!爸爸平时不是总叮嘱我,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的嘛!”还有的会说:“我看到的杨桃为什么是五角星的形状呢?大概是跟我坐的位置有关吧!爸爸说过,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绝不能想当然,我就这样画吧!”……把自己当成作者来想当时的情景,学生就能理解“我”为什么会“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了,学生也就能很自然地像作者一样,想起父亲千叮咛万嘱咐的那句话了!

在学习7~10与13~16自然段时,我对单老师能将这两部分提出来对比的做法大声叫好。但同时,我又觉得,由于情境创设不够,学生并没有真正走进文本,他们的朗读并没有体现出前后这鲜明的对比感。单老师说,他准备把对“老师”实事求是的品质的学习放到下节课,但我并不认为这是恰当的做法。尽管因为时间关系,可以把这个重点放到下节课,但在学习7~10与13~16自然段时,老师的行为是学生改变的直接原因,抽掉了老师的部分,我们的学生怎么可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当时的氛围?我认为,应把老师的部分加进去,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假如你也是同学中的一个,看到作者画的杨桃竟然是五角星的形状,你会怎么想?怎么说?学生会说:“哈哈!他竟然把杨桃画成这样!”“他到底会不会画画,会不会看啊!”……等学生能体会到当时文中同学们的感受时,教师再引导:对,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同学们会怎样回答老师的提问,自己读读7~10自然段。我相信,这样的教学效果,一定比先让学生读,再说“你为什么这样读”的效果好。同样,第13~16自然段,同学们之所以讲话断断续续,是因为他们在作者的角度,亲眼看到了杨桃确实是像五角星,他们感到惭愧,感到不好意思。所以我认为,第一课时不管学到哪儿,随意打乱文章的内在结构是不可取的,学生只有在体会到“哦,坐在他的角度看,杨桃真是像五角星”之后,才可以去读后面那段结结巴巴地说出来的话,才能与那群同学感同身受。

另外,文中的老师是请几个同学轮流坐到作者的座位上,让他们亲眼见识了杨桃也有“五角星”的一面,但单老师是直接拿着杨桃一端对准所有学生问:你看到了什么?学生齐声回答:像五角星!然后单老师让学生写一写:如果你就是刚才发出嘲笑声的同学,你想说些什么?这个写的环节设计得好,但请学生轮流来到前边的座位上看,与直接拿杨桃像五角星的一端对准学生,让他们发现杨桃像五角星,这两种不同的做法,对学生产生的心灵震撼是完全不同的。我想,这里是否遵守原文更好?!

给单老师提了许多建议,那是因为我是个有话憋不住的人。其实,单老师的课中还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都一一铭记在心。之所以写这个,那是因为这是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曹老师说要抓一个点来评,对吧?!)。不当之处,还望多多谅解。)

    相关推荐

    众里寻“她”千百度──听单志明老师执教《画杨桃》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听单志明老师执教的《画杨桃》有感 用“心”追求“实事求是”──听单志明老师执教的《画杨桃》一课有感 走进文本,走出文本——评潘老师执教《矛盾》徐霭 《老杨同志》中的人物描写_语文论文 走进智慧课堂 感受本色语文──观于秀芳老师执教《金色的草地》有感 走进智慧课堂 感受本色语文──观于秀芳老师执教《金色的草地》有感 老杨同志 老杨同志 老杨同志 走进“野”,感受美──听执教《索溪峪的“野”》有感 走进“野”,感受美──听执教《索溪峪的“野”》有感 画杨桃与《画杨桃》 走近──走进,感受──感动 《画杨桃》文本链接 《画杨桃》简评 评周文艳老师执教的《石榴》 《老杨同志》教学设计 植根文本 伸枝哲思──观《画杨桃》有感 《画杨桃》课文中心 在比较中感悟《画杨桃》 走进新课程 感受新理念──评瓯北五小李仙伟老师之《小小的船》 走进作者 走进文本 感受自然——《走进秋天》 走进新课程 感受新理念──评瓯北五小李仙伟老师之《小小的船》 “平淡”中的“启蒙”——观摩贾志敏老师执教的《月光启蒙》有感 《画杨桃》课文 《画杨桃》课堂简评 《画杨桃》课堂简评 《画杨桃》同步辅导 《画杨桃》同步辅导 《画杨桃》语言感悟 画杨桃同步习题 《画杨桃》 教师语录 画杨桃同步练习题 《画杨桃》一文的教学案例与反思 《画杨桃》同步练习题 评徐石老师执教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画杨桃》课文原文 《画杨桃》 走进乐园 享受语文 走近名人 感受名人 画杨桃 《画杨桃》 画杨桃 画杨桃 听王玲湘老师执教的《搭石》有感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画杨桃》评课稿 画杨桃 画杨桃 画杨桃 画杨桃 画杨桃 《交流物品,谈感受》教学纪实与评析 走进文本,“亲密”对话──《丑小鸭》教学实录与评析 《画杨桃》 整体阅读感知 《画杨桃》 范文习作 《画杨桃》课文结构 《画杨桃》的三“妙” 听竺老师执教的《蜗牛的奖杯》有感 听戚月老师执教的《剪枝的学问》有感 走进乐园  享受语文 对身体的感受和理解 23《画杨桃》 23.画杨桃 《画杨桃》的三“妙” 画杨桃(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人文教育”——兼谈杨明明老师的教学思想 《画杨桃》教案 走进文本发展思维 感受郭敬明 小学语文《画杨桃》教案 对支玉恒《画杨桃》课堂简评 画杨桃 习题 听董君梅老师执教《七步诗》有感 透过语言文字 感受人物形象 《画杨桃》反思 《画杨桃》反思 《画杨桃》说课 《画杨桃》反思 评张丽萍老师执教的《登鹳雀楼》一课 听陈蕾老师执教《台湾的蝴蝶谷》有感 听刘燕老师执教《牧场之国》有感 听刘燕老师执教《牧场之国》有感 《半截蜡烛》走进人物的内心 《画杨桃》说课 自然与和谐之美──评蒋春研老师执教的《爷爷和小树》 《画杨桃》同步训练题(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语文《画杨桃》教案 让课堂沐浴在人文的阳光里──评陈英老师执教的《路旁的橡树》 “激情·本色”的语文课堂──听王雷英老师执教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有感 走进文本,走出文本──《永生的眼睛》综合性学习案例 简简单单教语文,翼然一笑是生命──有感于武凤霞老师执教的《生命生命》 走进人物的内心《半截蜡烛》 走近叶老 感悟语文—读《语文:回望与沉思》有感 《画杨桃》同步辅导、作业设计2 情感与想象齐飞 人本共个性一色──评刘美钗老师之《丑小鸭》 走进文本,走出文本──《永生的眼睛》综合性学习案例 情感与想象齐飞 人本共个性一色——评刘美钗老师之《丑小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