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开国大典》评课

小编:

【课堂实录】

一、顺学而导,巧示课题

师:老师在黑板上写个特殊的日子。

板书:

1949年10月1日。

指名读──全班齐读。

师:特殊在哪呢?

生:它是新中国成立的日子。

师:老师在黑板上再写个特殊的地点。

板书:

北京。

生:这是我们的首都。

(师评:说得对。北京是首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心脏啊!)

师:最后老师要写的是“开国大典”。请大家注意“典”字。

指名生读课题。

师:同学们,试着来说一句话,这句话中要有这3个内容。

师指板书:

1949年10月1日 北京 开国大典

生: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举行。

(指名2人。)

师:再说一句话,在刚才的基础上,在“开国大典”前加上一个词。

生1:1949年10月1日,盛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举行。

(师点拨:大典就包括盛大的意思。)

生2:1949年10月1日,隆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举行。

生3:1949年10月1日,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举行。

师:带着一份隆重,一份庄严,再读课题,谁来?

指名──齐读(学生读得很有气势。)

二、感知整体,梳理学路

师:开国大典场面大,参加的人员多,要写好不容易。现在请同学们翻到26课,快速默读课文。

思考:开国大典写了几个激动人心的场面?

生默读课文,指名交流,师梳理板书。

师板书:

典礼

阅兵式

群众游行

三、读中感受,提升能力

师:轻声读读3个场面之前的内容,大典之前哪些内容必须要写?

生自由读课文,指名交流。

生1:地点和出席的人员应该要写。

生2:还有会场的布置。

师:通过读,了解了有哪些人参加了开国大典 参加开国大典的有领导,有……

(师生合作读。)

师:谁能读出人们参加开国大典时的心情。

指名生读。(师指导朗读:要读好关键词“直奔”“赶”等。)

男女生合作读。男生读描写工人的句子,女生读描写农民的句子。──男女生交换。

师:是啊!人们的心情是那样激动,久久不能平静啊!读好它。

齐读:到了正午,人们……

师:现在让我们去了解会场。

师生合作读的同时,师简笔画会场的示意图。

(边合作,边指导学生读好关键词“高高耸立”等……)

师:看着图片,读读课文,把会场的布置记在脑海中。

(生自读。)

师指名1人到黑板前看着示意图介绍开国大典会场的布置。

师:人们有的焦急期盼,有的激动万分,下午3时,典礼终于开始了。典礼是从第几节到第几节。

生:5~10节。

师:高声朗读这部分内容,肯定会有一节映入你的眼帘,抓住这一小节,加上自己的感受再读一读,老师叫停才停。

生自由读这部分内容。

指名交流。

生1:交流第6小节。

师:你为什么选这一节?

生1:因为毛泽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刻是最令人激动的!

师评:“宣布成立”是让你最有感受的。谁再来读这一节!

指名读2~3人。

师:接着毛泽东宣布──……成立了!

(指导朗读:声音应该是高亢,洪亮的。)

师:让我们亲眼来见证这激动人心的一刻!

(媒体播放:开国大典的录像2遍。)

男女生读。

师: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在场的30万人和全中国人民的心欢呼起来!谁来读第7节(指名1生读)

师生合作读第7节,同时画中国版图,帮助学生了解“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白山黑水之间”等词。

女生读第1句,男生读第2句 师读毛主席的宣告,男女生背第7节。

师:激动吗?有话要说吗?

生(情绪激昂):毛主席万岁!

师:一起来!(生齐说)

观看“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录像。

师:这两部分的内容放到下节课去学。

四、巧设语境,总结升华

师:如果你是一位新闻记者来报导开国大典的过程,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新闻稿,哪些内容不能不写?

生1:时间地点。

生2:参加人员的心情,都是非常激动的。

生3:会场的布置。

师点拨:要抓住重点,简洁些。

师:时间关系,我们在课堂上来不及写,就来交流交流你的新闻稿题目吧!

(生略做思考后交流。)

生1:新中国成立了!

生2: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生3:啊,中国!

生4: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来了!

生5:激动人心的一天!

师:此时,老师也是心潮澎湃,我也用一个题目来表达:开天辟地的一天啊!

【评析】

听完卢老师激情四溢的《开国大典》,我禁不住啧啧赞叹:这才是一堂真正的语文课,一堂让人回味无穷的课。卢雷老师抑扬顿挫的语言,恰当得体的肢体动作,扎实的语文教学基本功,自然而极富感染力的教态,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整堂课中他始终洋溢着激情,传递给学生浓浓的爱国情感,使他们自然而然地沉浸到课文描绘的场景中。特别是通过齐声朗读文中充满激情的句子,使爱国主义情感得到了更深层次的激发,在教会了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更激发了学生浓厚的爱国主义热情,将两纲中的民族精神教育自然而然地渗透于教学过程中,使整节课师生心潮澎湃,学习热情高涨。纵观整堂课,亮点无数,只能撷取其中一、二作简单点评。

一、教学目标集中明确,三个纬度相互渗透,自然交融,重视情感渲染

卢老师既尊重学生的已知,又想方设法引领学生作深层次的体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一切都依托于文本语言文字中,动态达到教学目标。

二、教学设计遵循语文学科特点和规律

1、加强朗读训练,丰富学生体验:

卢老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加强朗读训练,以读为本,丰富学生体验,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特点。无论是轻声读,高声读,还是男女声读,引读,卢老师都有目的的为帮助学生体验文本而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加以体会。并且卢老师以自己充满感染力的引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完全把学生的感情引入高潮,使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如:“工人农民赶来,直奔会场”的“直奔”,文字很平实,但感情很浓烈,卢雷老师抓住关键词语,有意识地指导点评,层层递进,让学生体会普通平凡的语言所表达的内涵,表达的人的情感,读出感受,读出内涵,读出激情。又如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卢老师调动一切手段,重现当时真实场景,激发学生内在情感,读出骄傲自豪感情。

2、合理运用教学手段,解决重难点:

整堂课,教学过程围绕语言文字有序展开,多媒体制作简单,但是课堂的时效性较强。如“会场的布置”是一段比较枯燥的文字,而且学生很难记住,但卢老师运用传统的板书,画场景图,使学生很快记住了怎样的丁字街,怎样的五座白石桥,北边是什么,南边是什么,旗杆在哪里,尤其运用简单有力的动作,帮助学生记住八面旗帜怎么迎风招展,让学生看起来一目了然。他把这段说明文字教活了,字印在学生脑子里了,读起来顺序清楚,说起来条理清晰。又如在讲着声音传遍了大江南北,传到了黑河……这时,卢老师画了一幅中国的地图的简笔画,当学生念到某个地方,他就在地图上画个标记,既让学生体会到排比句的渲染力,又使学生熟读成诵,积累了语言材料,激发了学生的思想感情。还如当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卢老师运用简单而有效的声响媒体,引导学生反复读,反复体会,以读生情。

短短的四十分钟课,令我对卢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佩服不已,同时也带给我许多启示。我想,要当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首先要上好每一堂课,而要上好每一堂课,就要不断学习,刻苦钻研,挖掘文本中的语言因素,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同时,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还少不了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师德。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成为一个好老师。

    相关推荐

    《开国大典》说课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4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说课稿 4 开国大典 4《开国大典》 4 开国大典 4 开国大典 7《开国大典》 26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课文导学 《开国大典》课文题解 《开国大典》课文原文 开国大典大事记 《开国大典》说课教案 《开国大典》说课设计 《开国大典》课堂实录 《开国大典》说课设计 《开国大典》说课设计 《开国大典》课文结构 《开国大典》课堂实录 《开国大典》课后反思 《开国大典》课堂实录 《开国大典》课堂实录 《开国大典》课文简说 开国大典大事记 《开国大典》词语 《开国大典》教案 《开国大典》教案 《开国大典》简案 语文 -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教案 《开国大典》教案 《开国大典》教案 《开国大典》教案 《开国大典》教案 《开国大典》教案 《开国大典》教案 《开国大典》说课一席谈 《开国大典》教案2 《开国大典》教后感 开国大典导学案 《开国大典》教案2 《开国大典》教案1 《开国大典》导学案 读《开国大典》有感 教《开国大典》反思 26 开国大典(3篇) 《开国大典》一课教学反思 《开国大典》第二课时说课稿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