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白杨》教学反思

小编:

《白杨》是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作家袁鹰文笔清新流畅,人物描写生动。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继续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二是体会课文是怎样借物喻人,赞颂边疆建设者的;三是进一步加深对西部的了解。

在本课的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行文线索。我让学生默读课文,说说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并画一画文中直接描写和谈论白杨的句子,知道作者以白杨为线索,从开始西行列车上看见窗外的白杨,到讨论白杨的特点和爸爸借白杨言志,最后画面又回到窗外的白杨。从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初步感知白杨的象征意义。然后,我又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新疆建设者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我让学生先自读,画出自己认为含义深刻、耐人寻味的语句,并反复研读;然后在小组和全班交流,体会树的形象与人的形象是如何合二为一的。如这些语句:“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对这些句子,要联系上下文,前后贯通地反复研读,理解后抄写下来。在讨论和朗读中,学生逐步清晰地认识到,在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的茫茫戈壁上,白杨树在此生根,并长得高大挺秀,成为毫不动摇的“戈壁卫士”;在经济、文化落后,生活条件艰苦,自然环境恶劣的西部某些地区,建设者们放弃各方面条件相对优越的家乡,代代扎根于此,奉献青春,是坚强不屈的“新疆战士”。他们同样不择环境、不讲条件,哪里需要哪里安家。树似人,人如树,二者的形象叠印在一起,借此体会到文章在表达上的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特点。但是由于上课时间有限,我并没有对所有的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行相接,而是抓住了2、3个方面进行详讲,以面代全。

例如“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这是本文的又一个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教学中,通过让学生看三组画面,思考其中的联系;读课文有关段落,注意其中的联系,从而使学生不仅懂得了爸爸的心,也理解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于下文爸爸的“沉思”“微笑”,也容易领悟了。

不足之处:

课后练习题中,要求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夸夸像课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一开始学生想不出什么例子,我就举了一个例子引导,谁知他们后来造的句子也跟我的很相近,感觉上限制了他们的想像力。

    相关推荐

    白杨教学反思 白杨课后反思 课文《白杨》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白杨教学反思 《白杨》中心思想 《白杨》 白杨 白杨 白杨 白杨 白杨 白杨 白杨 《白鹅》教学反思 《白鹅》教学反思 《白杨》教学 《白杨》 白杨 白杨 白杨 白杨 白杨 《白杨》, 白 杨 《白鹅》教学反思 《白鹅》教学反思 《白鹅》教学反思 《白鹅》教学反思 《白杨礼赞》教学思路设计 白杨 白杨 白杨 《白杨》 《白鹅》教学反思 《白鹅》教学反思 白鹅教学反思 《白杨礼赞》教学思路设计 《白杨》 白杨 白杨 白杨 白杨 白杨 白杨 白杨 《白杨》 白杨 白 杨 白杨 白杨 白杨 《白杨礼赞》教学思路设计 《白鹅》教学反思 画杨桃教学反思 《画杨桃》教学反思 《白杨》重点字词意思 《画杨桃》反思 《画杨桃》反思 《画杨桃》反思 《白杨》教学谈 《白杨》教学谈 《白公鹅》教学反思 《白杨》教学谈 《白杨》教学谈 19白杨 《白杨》反义词对比记忆 《白公鹅》教学反思 《白云飘》教学反思 《白公鹅》教学反思 19白杨 白杨3 白杨3 《白公鹅》教学反思 《杨氏之子》教学反思 《杨树之歌》教学反思 《白杨》教案 白杨教案 《杨氏之子》教学反思 《西风胡杨》教学反思 杨氏之子教学反思 《白杨》2 白杨3 白杨3 《杨氏之子》教学反思 《杨氏之子》教学反思 《白杨》教案 《白杨》教案 《白公鹅》教学反思 《白鹭》教学反思2 白公鹅教学反思 《杨修之死》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