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草船借箭》教学实录

小编:

师:我国有很多优秀的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是祖先留下来的文化遗产。知道“四大名著”是指什么?作者分别是谁吗?

生1:曹雪芹写的《红楼梦》、吴承恩写的《西游记》。

生2:施耐庵写的《水浒传》、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

师:你知道《三国演义》中的哪些人物?

蔡皓:诸葛亮、曹操、关羽、张飞……。

师:从哪里知道这么多?

生:看书。

师:真了不起!你看,看书能丰富我们的知识!《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描述了将近400个不同的人物,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周瑜的阴险狡诈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诸葛亮有关的故事──草船借箭。

师:听说过这个故事吗?那你知道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吗?(学生摇头)那你想不想知道呢?请认识听(师简介故事背景)。

听完背景,咱们先来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知道了什么?

生:用草船借箭。

师:还想知道什么?或者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1:谁向谁借?

生2:为什么要草船借箭?

生3:为什么要用草船借箭?

生4:怎样借?

师:(将生1、生2和生4的问题写于黑板上)提了这有价值的问题,想如何解决?

曹奔:我想看书来解决。

师:对,这是个好办法。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吧!除了将字词的音读准、句子读通顺外,还要看看谁最先解决这几个困扰我们的问题?

(学生兴趣盎然地读课文,并思考。)

师:你能解决哪个问题?

生1:第一个。是诸葛亮向曹操。

师:能不能将题目用上去说完整?

生1:(接着说)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生2:周瑜看到诸葛亮非常有才干,心就很妒忌他,于是让他造箭。

师:说得真好。那诸葛亮是怎样借呢?谁来回答第三个问题?

生3:周瑜让诸葛亮十天造好十万支箭,而诸葛亮却说只用三天,并且立下了军令状。暗地向鲁肃借船,利用大雾天向曹操顺利地借到十万支箭,挫败了周瑜的阴谋。

师:箭最后借到了没有?

生:(齐答)借到了。

(对照;黑板让学生说出前因、经过和结果,理清思路。)

师:每一个故事都有它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这样这个故事才有它的完整性。

十万支箭借到了。那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师:“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

许萌:就是非常聪明。(摸头说不下去)

艺丹: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

师:说得这么完整。你是怎么知道的?

艺丹:(接着说)查字典。

师:字典是我们的好帮手。遇到不明白的词可以查阅一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还有什么方法也能理解词语呢?

曹奔:联系上下文。

师:对,这也是一种很好的理解词语的方法。

师:默读课文,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边读边画画。

(学生读课文。)

生:(朗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师:从这个句子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雾很大。

师:对,大得连面对面也看不清。这是第几天出现的大雾?

生:(齐答)第三天四更时候。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引导学生读上一段的句子。)

生:(朗读)第一天,不见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也不见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分,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上。

师:我觉得这个句子有些罗唆。既然前两天什么动静也没有。没有动静有什么好写的,干脆直接改为:第三天四更时分,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上。行不行?

生:(异口同声)不行。

师:为什么呢?

……

(学生表情很茫然,只好让学生读读句子来体会为什么不行。结果还是?)

师:我和同学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因为我感觉只在写出前两天的没有动静,才更能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胸有成竹、从容不迫体现出来。这场大雾是不是凑巧碰上的?

生:(摇头)

师:这说明他在三天之前就预料到有这场大雾,是吧?这说明诸葛亮有什么特点?

生:懂天文气象。

师:对,他精通天文气象。那么从前面哪个地方也能看出来呢?

生:(朗读)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惩罚。”

师:能不能将“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换个说法?

生:就是不敢跟都督开玩笑。

师:非常好。这是军中大事,这种玩笑开不得,于是诸葛亮就立下军令状。什么是军令状呢?

蔡皓:保证书,如果完成不好,就要杀头。

师:理解得不错。这个军令状不同于咱们写的保证书。一般立下了,完成不了,就要依军法治罪,有可能引来杀头之祸呀!猜想一下:诸葛亮会在军令状中写什么?

曹奔:三天之后一定造好,造不好你罚我就行了。

师:从诸葛亮的语言中你能体会出什么?

生1:胸有成竹。

生2:不害怕。

师:他为什么会这样说:

生:他早已预料到三天之后肯定有大雾出现。

师:那你就带有这种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的语气来读读诸葛亮的话,好吗?

(生练读。)

师:我们来合作读。

师:你还从哪个地方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艺丹:(朗读)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放箭,不让他们近前。……又下令掉过来,船头朝东……

师:从曹操的话里,可以得知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1:很谨慎。

生2:多疑。

师:诸葛亮正是抓住了曹操这种谨慎多疑的心理,他看不清虚实,就不敢贸然出兵,只得放箭,使得箭就像下雨一样,诸葛亮才得以成功。“虚实”是什么意思?

生1:真假。

生2:曹操看不清对方的情况。

师:从这里你又能体会到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生:会看人。

师:这就叫识人心。

师:诸葛亮在这里下令将船掉过来,那么原来船是怎么摆的呢?

生:(朗读)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

师:这样摆有什么好处?(画示意图帮助理解)

生:不能丢箭。

师:对,是避免箭走散,不留空当,增加了受箭面积。还有吗?

生:(不知道)

师:还便于统一行动。大声擂鼓呐喊又有什么目的?

生:实际是假进攻,不过让曹操害怕好放箭。

师:你动脑了。理解得很到位。诸葛亮就是为了虚张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让曹操害怕。他虽然害怕但看不清对方的情况,又不也派兵出来,只得放箭,以致于箭像下雨一样。其实还是一点是提示了放箭的方向。

那为什么又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呢?

生:再让这面也有箭。

师:恩。如果不掉过来,只让一面受箭,有什么不好?

生:容易翻船。箭还少。

师:对呀。这样两面受箭,受箭面积增大,还保持了船体的平衡。最重要的是回来是还节省了掉头的时间,以致于曹操知道上当,要追也来不及了。从哪个地方知道曹军上当了?

生:(齐读)

师:那你觉得诸葛亮这样安排得怎样?

生:很巧。

师:通过他巧妙的安排还知道这个人懂什么?

(生一时说不出来,师给归纳:晓地理。)

师:其实课文中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们留着下节课再交流,好不好?下课!

    相关推荐

    草船借箭教学实录 《草船借箭》课堂实录 草船借箭课堂教学实录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 船 借 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 船 借 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实用教案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草船借箭》实用教案 《草船借箭》老师语录 11《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2 10 草船借箭 10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二) 11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二) 10 草船借箭 11《草船借箭》 10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1 草船借箭 2 草船借箭(二) 草船借箭3 草船借箭 2 11 草船借箭 11 草船借箭 2《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1 草船借箭3 《草船借箭》1 《草船借箭》(教案) 《草船借箭》教案 《草船借箭》(教案) 《草船借箭》(教案) 《草船借箭》(教案) 《草船借箭》(教案) 《草船借箭》教案 《草船借箭》教案 我教《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教案 《草船借箭》教案 《草船借箭》(教案) 《草船借箭》(教案) 《草船借箭》教案 《草船借箭》(教案) 草船借箭(教案) 《草船借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