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解忧 余光中》阅读答案

小编:

何以解忧

余光中

旅行会改变人的气质,让人的目光变得更加长远。在旅途中,你会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习惯,你才能了解到,并不是每个人都按照你的生活方式在生活。这样,人的心胸才会变得更加宽广。 ——余光中

(1)旅行的目的不一,有的颇为严肃,是为了增长见闻,恢宏胸襟,简直是教育的延长。台湾各大学例有毕业旅行,游山玩水的意味甚于文化的巡礼,游迹也不可能太远。孔子适周,问礼于老子。司马迁二十岁“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沉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遗风……”,也是一程具有文化意义的壮游。 苏辙认为司马迁文有奇气,得之于游历,所以他自己也要“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

(2)值得注意的是:苏辙自言对高山的观赏,是“恣观”。恣,正是尽情的意思。中国人面对大自然,确乎尽情尽兴,甚至在贬官远谪之际,仍能像柳宗元那样“自肆于山水间”。徐文长不得志,也“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恣也好,肆也好,都说明游览的尽情。柳宗元初登西山,流连忘返以至昏暮,“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游兴到了这个地步,也真可以忘忧了。

(3)但是许多人旅行只是为了乐趣,为了自由自在,逍遥容与。中国人说“流水不腐”,西方人说“滚石无苔”,都因为一直在动的关系。最浪漫的该是小说家斯蒂文斯了。他在《驴背行》里宣称:“至于我,旅行的目的并不是要去哪里,只是为了前进。我是为旅行而旅行。最要紧的是不要停下来。”在《浪子吟》里他说得更加洒脱:“我只要头上有天,脚下有路。”至于旅行的方式,当然不一而足。有良伴同行诚然是一大快事,不过这种人太难求了。就算能找得到,财力和体力也要相当,又要同时有暇,何况路远人疲,日子一久,就算是两个圣人恐怕也难以相忍。倒是尊卑有序的主仆或者师徒一同上路,像“吉诃德先生”或《西游记》里的关系,比较容易持久。也难怪潘耒要说“群游不久”。西方的作家也主张独游。吉普林认为独游才走得快。杰佛逊也认为:独游比较有益,因为较多思索。

(4)独游有双重好处。第一是绝无拘束,一切可以按自己的兴趣去做,只要忍受一点寂寞,便换来莫大的自由。当然一切问题也都要自己去解决,正可训练独立自主的精神。独游最大的考验,还在于一个人能不能做自己的伴侣。在废话连篇假话不休的世界里,能偶然免于对话的负担,也不见得不是件好事。一个能思想的人应该乐于和自己为伍。我在美国长途驾驶的日子,浩荡的景物在窗外变幻,繁富的遐想在心中起伏,如此内外交感,虚实相应,从灰晓一直驰到黄昏,只觉应接之不暇,绝少觉得无聊。

(5)独游的另一种好处,是能够深入异乡。群游的人等于把自己和世界隔开,中间隔着的正是自己的游伴。游伴愈多,愈看不清周围的世界。彼此之间至少要维持最起码的礼貌和间歇发作的对话,已经不很清闲了。有一次我和一位作家乘火车南下,作联席之演讲,一路上我们维持着马拉松对话,已经舌敝唇焦。演讲既毕,回到旅舍,免不了又效古人连床夜话,几乎通宵。回程的车上总不能相对无语啊,当然是继续交谈啦,不,继续交锋。到台北时已经元气不继,觉得真可以三缄其口,三年不言,保持黄金一般的沉默。

(6)如果你不幸陷入了一个旅行团,那你和异国的风景或人民之间,就永远阻隔着这么几十个游客,就像穿着雨衣淋浴一般。要体会异乡异国的生活,最好是一个人赤裸裸地全面投入,就像跳水那样。把美景和名胜用导游的巧舌包装得停停当当,送到一群武装着摄影机的游客面前,这不算旅行,只能叫做“罐头观光”。布尔斯廷说得好:“以前的旅人采取主动,会努力去找人,去冒险,去阅历。现在的游客却安于被动,只等着趣事落在他的头上,这种人只要观光。”

(7)古人旅行虽然倍尝舟车辛苦,可是山一程又水一程,不但深人民间,也深入自然。就算是骑马,对髀肉当然要苦些,却也看得比较真切。像陆游那样“细雨骑驴入剑门”,比起半靠在飞机的沙发里凌空越过剑门,总有意思得多了。大凡交通方式愈原始,关山行旅的风尘之感就愈强烈,而旅人的成就感也愈高。三十五年前我随母亲从香港迁去台湾,乘的是轮船,风浪里倾侧了两天两夜,才眺见基隆浮在水上。现在飞去台湾,只是进出海关而己,一点风波、风尘的跋涉感都没有,要坐船,也坐不成了。所以我旅行时,只要能乘火车,就不乘飞机。要是能自己驾车,当然更好。阿拉伯的劳伦斯喜欢高速驰骋电单车,他认为汽车冥顽不灵,只配在风雨里乘坐。有些豪气的青年骑单车远征异国,也不全为省钱,而是为了更深入,更从容,用自己的筋骨去体验世界之大,道路之长。  

(8)当然,再长的旅途也会把行人带回家来,靴底黏着远方的尘土。世界上一切的桥,一切的路,无论是多少左转右弯,最后总是回到自己的门口。然则出门旅行,也不过像醉酒一样,解忧的时效终归有限,而宿酲醒来,是同样的惘惘。

(节选自余光中《何以解忧》,有删改)

13. 下列的说法,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 古人游历名川大山,可谓是尽情尽兴,在遭贬谪之际,仍能恣情山水。

B. 旅行团中有导游介绍异国他乡的美食与名胜,更甚于自己独自出游。

C. 旅人与游客的区别在于能否主动地去探索未知、丰富自己旅游的经历。

D. 许多人旅行只是为了自由自在,逍遥快活,感受旅行更多的乐趣。

14.下列的说法,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 旅行途中最好有旅伴与己同行,有许多交流思想的机会,发现世界的美好。

B. 旅行时选择现代化的交通方式比原始的交通方式让人获得更多的满足感。

C. 有思想的人在旅游的途中即使孤身一人行走在路上,也会感到乐趣无穷。

D. 旅行后归家想起旅行途中的趣事,心中的烦忧自然一扫而空,乐而解忧。

15.“独游”与“群游”有哪两方面不同?请分点概括。(4分)

16.本文作者认为“旅行”会让人的心胸变得更加宽广,请你结合自身的经历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5分)

13.B(根据第6段判断:“要体会异乡异国的生活,最好是一个人赤裸裸地全面投入,就像跳水那样。把美景和名胜用导游的巧舌包装得停停当当,送到一群武装着摄影机的游客面前,这不算旅行,只能叫做“罐头观光”。”作者认为独游比参加旅行团更能深入地体会异国他乡的生活。)

14.C(A.文中说“游伴愈多,愈看不清周围的世界。彼此之间至少要维持最起码的礼貌和间歇发作的对话,已经不很清闲了。”作者认为与游伴的交流对话,是精神上的负担,无法看清周围的世界。B.文中说“大凡交通方式愈原始,关山行旅的风尘之感就愈强烈,而旅人的成就感也愈高。”,作者通过结合自身旅行的经历,认为原始的交通方式更能让旅人有满足感。D.文中说:“然则出门旅行,也不过像醉酒一样,解忧的时效终归有限,而宿酲醒来,是同样的惘惘。”“惘惘”一词体现作者旅行归家后的怅然若失,并没有乐而解忧。)

15.(1)“独游”让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训练独立自主的精神(考验人的意志),

能够做自己的精神伴侣。(1分,第4段:强调“独”的特点,意思对即可)

“群游”难以找到有共同语言的良伴同行,容易陷入废话连篇假话不休的世界里。(1分,第3、4段:强调与同伴难以沟通交流,意思对即可)

(2)“独游”能够深入异乡,全身心体会异乡异国的生活。(1分,第5、6段:强调深入异乡的特点,意思对即可)

“群游”疲于应付游伴,把自己和世界隔开,看不清楚周围的世界。(1分,第5段:强调游伴愈多愈难以看清世界更难以体会异乡生活,意思对即可)

16.旅行能开拓视野,增长见闻,使人的心胸变得更加宽广(观点2分)。如我在暑假期间随父母到北京旅行,曾到长城游览(举例1分),了解到万里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的国家军事性防御工程,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旅行让人见多识广,自然就会心胸豁达,视野宽广。(分析2分,学生能结合自身的旅游经历,对旅游的对象有一定的认识,即可得2分)

    相关推荐

    余光中永在阅读理解答案 余光中永在阅读线索 催魂铃 余光中 塔余光中阅读理解答案2021 塔阅读理解答案 余光中的《乡愁》赏析 余光中《智慧之书》阅读 乡愁阅读答案(余光中) 余光中《乡愁》阅读答案 何为诗人阅读理解答案 何为诗人余秋雨 国潮热何以形成阅读答案 国潮热何以形成阅读理解 《催魂铃 余光中》阅读答案 登楼赋 余光中阅读答案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阅读答案 余光中《催魂铃》阅读答案 黄河一掬(余光中)阅读答案 《诗文大家余光中》阅读答案 茱萸之谜 余光中阅读答案 诗文大家余光中 阅读答案 余光中“乡愁”阅读训练及答案 乡愁阅读训练及答案 (余光中) 宋词赏析 朱敦儒 朝中措·登临何处自销忧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阅读答案 《余光中:中国文字的炼丹人》阅读答案 综合性学习活动 ①《岳阳楼记》中先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后又说“先天下之忧而忧 余光中—中国文字的炼丹人 阅读答案 余秋雨《藏书忧(节选)》阅读答案 《幽默的境界 余光中》阅读附答案 余光中《智慧之书》语文阅读答案 娓娓与喋喋 余光中阅读与答案 余光中《乡愁》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余光中《乡愁》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杨澜”“余光中”访谈录(附阅读答案) 衡中西以相融(何家英)阅读答案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阅读答案及翻译 火光阅读理解答案2021 火光阅读原文以及答案 阅读答案:《诗文大家余光中》(含答案) 余秋雨《黑色的光亮》阅读理解及答案 何以春默阅读答案 “诗文大家余光中”阅读试题及答案 乡愁比较阅读三则(席慕容余光中) 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 阅读答案 ①中华民族在任何内忧外患、艰难险阻面......阅读答案 《梵高的向日葵(节选) 余光中》阅读答案 语文阅读:余光中《乡愁》阅读题及答案 余光中《黄河一掬》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节选阅读及答案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阅读附答案 余秋雨“藏书忧(节选)”阅读试题及答案 唐诗何以繁荣阅读答案 《时髦凌人,甚于暴君 余光中》语文阅读答案 我为何写作 余华阅读附答案 如何解答中考古诗词阅读题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阅读答案附译文 《“令箭”何以成“鸡毛”》阅读答案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①》阅读答案附译文 收藏阳光 余继聪阅读答案 杞人忧天阅读题及答案2021 杞人忧天阅读理解 实用类文本阅读(24分)《诗文大家余光中》有答案 1949年,余光中随父母去香港,后又去 阅读附答案 “衡中西以相融”阅读理解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24分)“诗文大家余光中”有答案 中考语文古诗词思想感情分析--忧国忧民 余光中《记忆像铁轨一样长(节选)》散文阅读附答案 “曹操墓考古发布何以引来众声喧哗”阅读理解答案 鴜鹭湖的忧郁阅读理解答案 鴜鹭湖的忧郁赏析 乡场上阅读理解答案最新 乡场上阅读答案何士光 《财产权何以如此重要》阅读答案 中国首善陈光标阅读答案2021 中国首善陈光标阅读理解 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阅读附答案 1949年,余光中随父母去香港,后又去了台阅读附答案 看花解闷,闻花解忧 郝近大阅读附答案 初中语文病句解题技巧之成分赘余 台湾当代诗人余光中诗《乡愁》阅读赏析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以旧翻新法 《审美救赎何以可能》阅读附答案 阅读答案:《衡中西以相融》(含答案解析) 人生何以“致远” 石万东阅读附答案 如何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动物的忧伤阅读理解及答案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以据定点法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阅读附答案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以点代面法 俭以养德阅读理解答案 俭以养德阅读理解 月光汤阅读理解答案2021 月光汤阅读理解 同柳吴兴何山集送刘余杭(吴均)阅读答案 余谓侯本以中州隽人|洪迈《稼轩记》|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 中考阅读答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013·大理八市联考中考)(含答案解析) 中考阅读答案:余忆童稚时……(2013•南宁市中考)(含答案解析) 初中语文解题技巧之如何写好议论文 如何解答语文阅读题 【甲】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阅读附答案 忧天阅读答案 “衡中西以相融”何家英 阅读试题及答案 (2011高考语文山东卷) 新节俭主义为何在青年中流行阅读理解及答案解析 “微分几何之父”的圆满句号 余玮阅读附答案 中考阅读答案:余幼时即嗜学……(2013•漳州市中考)(含答案解析) 《宋史•杨万里传|杨万里忧国》阅读答案中考语文试题解析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阅读答案 《动物的忧伤》阅读答案及解题分析 书香何来阅读答案2021 书香何来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