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成帝营陵寝疏” 阅读理解 (2011高考语文湖北卷)

小编:

湖北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谏成帝营陵寝疏

[西汉]刘向

臣闻贤圣之君,博观终始,穷极事情,而是非分明。孝文皇帝居霸陵,顾谓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为椁,岂可动哉!”张释之进曰:“使其中有可欲,虽锢①南山犹有隙;使其中无可欲,虽无石椁,又何戚焉?”夫死者无终极,而国家有废兴,故释之之言,为无穷计也。

孝文寤焉,遂薄葬,不起山坟。

《易》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棺椁之作,自黄帝始。黄帝葬于桥山,尧葬济阴,丘陇皆小,葬具甚微。文、武、周公葬于毕,秦穆公葬于雍橐泉宫祈年馆下,皆无丘陇之处。此圣帝明王、贤君智士远览独虑无穷之计也。逮至吴王阖闾,违礼厚葬。十有余年,越人发之。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天下苦其役而反之,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之师至其下矣。项籍燔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藏椁。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数年之间,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岂不哀哉!是故德弥厚者葬弥薄,知愈深者葬愈微。无德寡知,其葬愈厚,丘陇弥高,宫庙甚丽,发掘必速。由是观之,明暗之效,葬之吉凶,昭

然可见矣。

陛下即位,躬亲节俭,始营初陵,其制约小,天下莫不称贤明。及徙昌陵,增埤为高,积土为山,发民坟墓,积以万数,营起邑居,期日迫卒,功费大万百余。死者恨于下,生者愁于上,怨气感动阴阳,因之以饥馑,物故流离以十万数,臣甚愍焉。陛下慈仁笃美甚厚,聪明疏达盖世,宜弘汉家之德,崇刘氏之美,光昭五帝三王,而顾与暴秦乱君竞为奢侈,比方丘陇,违贤知之心,亡万世之安,臣窃为陛下羞之。孝文皇帝去坟薄葬,以俭安神,可以为则;秦始皇增山厚藏,以侈生害,足以为戒。初陵之模,宜从公卿大臣之议,以息众庶。

(选自《汉书•楚元王传》,有删改)

【注】①锢:用金属溶液填塞空隙。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 离:遭受

B.期日迫卒,功费大万百余 迫卒:急促

C.物故流离以十万数 物故:死亡

D.而顾与暴秦乱君竞为奢侈 顾:回头

【答案】D【解析】顾:只是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写薄葬和厚葬的一组是

【答案】 B 【解析】A项中前一句是写棺椁之葬的起始;C项两句都写厚葬D项后一句不是写厚葬。

1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释之向汉文帝进言:假如有的王陵被人觊觎,即使陵寝修建得十分坚实,终会被人盗挖开。文帝明白了这个道理,最终薄葬。

B.吴王阖闾违背礼制,实行厚葬;秦始皇大建陵墓,山坟高耸,陪葬丰厚。但没过多长时间,他们的陵墓或被人挖掘,或遭人破坏,可悲可叹。

C.文、武、周公、秦穆公,为长久计,实行薄葬,他们都是道德高尚的智者;那些奢靡厚葬的人,实际上都是无德寡知者。

D.王侯丧葬之事,关乎人心向背、天下安危,俭则吉,奢则凶。因此,作者在文末劝说成帝弘扬古帝先人的美德,简俭薄葬,不得效法暴秦乱君。

【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 A中“假如有的王陵被人觊觎,即使陵寝修建得十分坚实,终会被人盗挖开”。这句话不是文帝最终薄葬的理由。

13.请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4分)

(2)其后牧儿亡羊,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藏椁。(3分)

(3)孝文皇帝去坟,以俭安神,可以为则。(3分)

【参考答案】13.(1)古代埋葬死人,用柴草厚厚地把他包裹起来,将其葬于山野之中,既无封土堆,又不树立墓碑,后世的圣人用棺椁来替代这种情况。

(2)在这之后牧童丢失了羊,羊进入墓室的通道,牧童拿火把照着寻找羊,不小心失火烧了始皇棺椁。

(3)孝文皇帝放弃了筑坟的礼节而简单地埋葬,用节俭安定神明,可以把这作为准则。

【解题思路】(1)句的重点词语“厚衣”“封”“树”词类活用。(2)句的重点词语“亡”“求”“其”。(3)句的重点词语“去”“坟”“神”“则”省略句

参考译文

我听说圣贤的君王,广博地观察事物的始终深入地了解事物的本身和情理,这然就能是非分明。孝文帝住在霸陵,回头对群臣说:“用北山的山石作为棺犉,哪里能动得了啊!”张释之进言说:“假使棺犉中有让人想要的,即使用金属溶液填塞南山还是会有空隙,假使棺犉中没有让人想要的,即使没有巨石做成的棺犉,又有什么担忧的呢?”死去的人没有终点,而国家却有兴亡,所以张释之的话,是保证国家千秋万代的计划啊。孝文帝明白了,于是选择薄葬,不修建如山般高峻的陵寝。

《周易》说:“古代埋葬逝者,用薪柴把死者厚厚地盖住,埋葬在原野之中,不起坟堆,不种树木(或做标记),后来的圣人改用棺犉。”棺犉的制作,是从黄帝开始的。黄帝埋葬在桥山,尧埋葬在济水的北边,父母都很小,随葬的东西都很少。文王、武王、周公埋葬在毕,秦穆公埋葬在雍橐泉宫祈年馆下,都不在山势高耸的地方。这些圣明的帝王、贤明的国君和聪明之士,是为国家的千秋万代深远的总体谋划,独到的考虑啊。等到到了吴王阖闾,违背周礼进行厚葬。十多年后,越国人挖开了他的坟墓。秦始皇帝埋葬在骊山的山顶,下面用三泉禁锢,上面堆上高高的坟土,那高度达五十多丈,周边环绕有五里多,他用水银做江海,用黄金做水面的大雁。天下被他的劳役所困苦而反抗他,骊山的墓地修建还没有完成,而周围(一说周章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即周文)的百万军队已经到了骊山脚下了。项羽焚烧了他的宫殿和新修的庙宇,前往的人都进行发掘。之后,放羊的小孩丢了羊,羊进入到了秦始皇的墓穴,放牧的人手持火把照明找羊,失火烧了里面的葬椁。从古到今,厚葬没有像秦始皇那么丰厚的了,然而几年之间,外部遭受了项羽的焚烧的灾难,内部遭受了牧童失火的祸患,这不是太悲哀了吗!因此,道德月崇高的埋葬越是简单,智慧越是高深的埋葬越是微薄。只有那没有道德缺少知识的,他的埋葬越丰厚,建立的坟墓越巍峨,修建的宫殿庙宇越高峻,被挖掘就一定最迅速。从这里看来,明白和蒙昧的不同效果,埋葬的好与坏,非常明显地显现出来了。

陛下即位之后,亲自践行节俭之风,最初修建陵寝,那规模限定很小,天下人没有不称赞君王贤明的。得到迁移到昌陵,增加墓地的高度,积土形成山陵,挖开百姓的坟墓,累计起来要用万来计算,修建起居住的城池,限定时间加速完工,耗费了上亿百万多的钱财,修墓死去的在地下怨恨,活着的在地上愁怨,他们的怨恨之气感动了天地,于是天地降下饥荒,死去和背井离乡的人要用十万来计算,我很是为他们伤心啊。陛下您的慈祥仁爱十分美好而深厚,聪明智慧疏放旷达超过世人,应该弘扬汉朝天子爱民的美德,提高刘姓天子的美政,光大显耀五帝三王的遗风,却只是和残暴秦国暴虐君主竞逐做奢侈的事,比拼谁的墓地更高大,这违背了贤明智者的心意,也失去了国家千秋万代的安宁,我私下里替陛下您感到羞耻。孝文皇帝不起坟堆,实行薄葬,因为节俭而使灵魂安息,可以作为您的榜样;秦始皇增加陵寝的高度,埋下优厚的宝物,因为奢侈产生祸患,足够用来作为警戒的。修建墓地的规模,应该听从大臣们的公议,而让万民得到休息。

    相关推荐

    《谏成帝营陵寝疏》阅读答案 谏成帝营陵寝疏阅读答案 古诗文阅读理解:登 城(2011高考湖北卷)(含答案解析) “才子赵树理” 阅读试题及答案 (2011高考语文湖北卷) 阅读答案:《才子赵树理》(2011高考湖北卷)(含答案解析) “中国建筑的“文法””梁思成 阅读试题及答案 (2011高考语文湖北卷) 2011河北中考语文试卷分析详解 语文阅读:《乡土本色》(2013年高考语文湖北卷) 语文阅读:《罗曼·罗兰》(2013年高考语文湖北卷) 中考语文阅读: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2011年•湖北省武汉市)(含答案) 语文阅读:《廉希宪事略》(2013年高考语文湖北卷) 古诗文阅读理解:晓至湖上(2011高考福建卷)(含答案解析) 古诗文阅读理解:春 暮 西 园(2011高考湖南卷)(含答案解析) “祁连雪”阅读试题及答案 (2011高考语文北京卷) 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湖南版《想飞》阅读与答案 古诗文阅读理解:送邹明府游灵武(2012高考湖北卷)(含答案解析) “严祺先文集序” 阅读试题及答案 (2011高考语文湖南卷) 阅读答案:《想 飞》(2011高考湖南卷)(含答案解析) “想 飞”徐志摩 阅读试题及答案 (2011高考语文湖南卷) 古诗文阅读理解:渡 江(2011高考重庆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祁 连 雪》(2011高考北京卷)(含答案解析) 古诗文阅读理解:骤 雨(2011高考天津卷)(含答案解析) 高贵的捐赠 语文阅读答案 (2011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试题) 古诗文阅读理解:柳 堤(2012高考北京卷)(含答案解析) 古诗文阅读理解:咏 山 泉(2011高考山东卷)(含答案解析) 语文阅读:《御风飞行》(2013年高考语文北京卷) 古诗文阅读理解:好 事 近(2010高考湖南卷)(含答案解析) 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浙江卷《张文瓘传》阅读与答案 2015北京高考最后一卷语文及答案 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广东卷《将略篇》阅读与答案 语文阅读:《浙江的感兴》(2013年高考语文北京卷) 09年高考语文试卷 《董师傅游湖》阅读 古诗文阅读理解:春日忆李白(2011高考江苏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耳边杜鹃啼》(2012高考湖北卷)(含答案解析) 古诗文阅读理解:蝶恋花•出塞(2011高考浙江卷)(含答案解析) 语文阅读:《上〈三国志注〉表》(2013年高考语文湖南卷) 语文阅读:《宋史·曹彬列传》(2013年高考语文北京卷) 语文阅读:《未婚妻》(法) 奥 杜(2013年高考语文北京卷) 《一枚大头针》 阅读理解及答案详解(2011·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中考语文试题) 2014高考语文北京卷《废墟之美》阅读答案 09年高考语文试卷《北史魏德深传》阅读 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说意境》)节选阅读与答案 “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 阅读答案 (2012年高考北京卷) 古诗文阅读理解:关河令(2011高考大纲版全国卷)(含答案解析) “忆韦素园君” 鲁迅 阅读答案详解 (2012高考语文湖南卷) “审 丑”阅读试题及答案 (2011语文高考山东卷) “怪 人 ” 阅读试题及答案 (2011高考语文辽宁卷) 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江西卷《纲鉴易知录》卷十三阅读与答案 “关于价值概念的理解”张曙光 阅读试题及答案 (2011高考语文福建卷) 2009年高考北京卷《西江月 黄陵庙》阅读及答案 2012高考语文北京卷文言文阅读《李疑》附答案及解析附翻译 古诗文阅读理解:题郑防画夹五首(2011高考辽宁卷)(含答案解析) 阅兵之后 语文阅读答案 (2011年湖北荆州中考语文试题) 语文阅读:印第安人喜欢烈酒(2013年高考语文湖南卷) 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四川卷《《南村辍耕录》卷八《隐逸》)》阅读与答案 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万贞文先生传》阅读与答案 “文化时间”阅读试题及答案 (2011高考语文江西卷) 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广东卷《美和美的东西》阅读与答案 阅读答案:《烟花三月下扬州》(2010高考湖北卷)(含答案解析) 2011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试卷《信使》阅读与答案 “论诚意” 阅读试题及答案 (2011高考语文重庆卷) 阅读答案:天文学……(2011高考辽宁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培育一位电影明星……(2011高考湖南卷)(含答案解析) 古诗文阅读理解:菩萨蛮·北固题壁(2010高考重庆卷)(含答案解析) “高铁时代”已到来 语文阅读答案 (2011年湖北仙桃、潜江、天门市中考语文试题) 2014高考语文北京卷温文言文《堰虹堤记》阅读答案 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四川卷《锈损了的铁铃铛》阅读与答案 “陈公弼传”阅读试题及答案 (2011 高考语文江苏卷) “江公皋传”阅读试题及答案 (2011高考语文重庆卷) 汤姆的午餐 语文阅读答案 (2011年湖北荆州中考语文试题) 高考语文语文“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冯友兰 阅读答案(2012(湖北卷) 阅读答案:《文化时间》(2011高考江西卷)(含答案解析) “塔上的树”阅读试题及答案 (2011高考语文天津卷) 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版《针挑土》阅读与答案 “第9车厢” 阅读试题及答案 (2011高考语文浙江卷) “严冬海猎”阅读试题及答案 (2011语文高考广东卷) “没有天堂”阅读试题及答案 (2011 高考语文山东卷) 《鞋》阎耀明 阅读理解及答案 (2011·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 闲话台阶 语文阅读答案 (2011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语文试题) 《平常的沈从文》阅读理解及答案(2013年高考语文江西卷) 阅读答案:《关于价值概念的理解》(2011高考福建卷)(含答案解析) “万贞文先生传” 阅读试题及答案 (2011高考语文安徽卷) 篱笆青青 语文阅读答案 (2011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语文试题) 一枚大头针 语文阅读答案 (2011湖北省恩施州中考语文试题) 苏轼《留侯论》阅读答案高考语文模拟试卷试题解析理解 2011年高考语文山东卷《衡中西医相容》阅读与答案 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山东版《没有天堂》阅读与答案 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江苏版《陈公弼传》阅读与答案 《廉希宪事略》 阅读答案(2013湖北高考语文试题) 语文阅读:《瓦》(2013年高考语文福建卷) “捧与挖”鲁 迅 阅读试题及答案 (2011高考语文江苏卷) 阅读答案:《怪 人》(2011高考辽宁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晚 秋》(2011高考江西卷)(含答案解析) 北京的“大”与“深” 阅读试题阅读附答案[北京2019年高考语文卷] 阅读答案:《湖南文征》序(2006高考湖南卷)(含答案) 《艺术与中国社会》阅读答案(2014年湖北高考语文)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选择题技巧2021 高考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语文 阅读答案:《审 丑》(2011高考山东卷)(含答案解析) 《村落嫁娶图记》阅读理解及答案(2013年高考语文江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