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阅读:“美与自然”阅读答案

小编:

美与自然

什么叫做美呢?在一般人看,美是物所固有的。有些人物生来就美,有些人物生来就丑。比如赞一美人,你说她像鲜花,似轻燕,你决不能说她像布袋,或者像癞虾蟆。这就分明承认鲜花和轻燕原来是美的,这种见解并不限于一般人,许多哲学家和科学家也是如此想。所以他们费了许多心力去探寻最美的颜色是红色还是蓝色,最美的形体是曲线还是直线,最美的音调是G调还是F调。但是这种普遍的见解显然有很大的难点。如果美本来是物的属性,则凡是长眼睛的人应该都可以看到,应该都承认。但是美的估定却没有公认的标准。假如你说那人美,我说她不美,你用什么方法可以说服我呢?有些人喜欢辛嫁轩而讨厌温飞卿,有些人却正好相反,究竟谁是谁非呢?同是一个对象,有人说美,有人说丑,由此可知美本在物之说有些不妥。

因此,有一派哲学家说,美是心的产品。美如何是心的产品,他们的说法却不一致。康德以为美感判断是主观的却有普遍性,因为人心的构造彼此相同。黑格尔以为美是在个别事物上现出“概念”或理想。比如你觉得峨眉山美,由于它表现“庄严”、“厚重”的概念。你觉得《孔雀东南飞》美,由于它表现“爱”与“孝”两种理想的冲突。托尔斯泰以为美的事物都含有宗教和道德的教训。此外还有许多其它的说法。说法既不一致,就只有都是错误的可能而没有都是不错的可能,好比一个数学题生出许多不同的得数一样。大约哲学家们都犯过信理智的毛病,艺术的欣赏大半是情感的而不是理智的。在觉得一件事物美时,我们纯凭直觉,并不是在下判断,如康德所说的;也不是在从个别事物中见出普遍原理,如黑格尔,托尔斯泰一般所说的。因为这些都是科学的或实用的活动。

还不仅此。美不完全在物,却亦非与物无关。你看到峨眉山才觉得庄严、厚重,看到一个小土墩却不能觉得庄严、厚重。从此可知,物须先有使人觉得美的可能性,人不能完全凭心灵创造出美来。

依我们看,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美感起源于形象直觉。形象属于物而却不完全属于物,因为无我即无由见出形象;直觉属于我却又不完全属于我,因为无物则直觉无从活动。美之中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二者缺一都不能见出美。再拿欣赏古松来的例子来说,松的苍翠劲直是物理,松的清风亮节是人情。从“我”的方面说,古松的形象并非天生自在的,同是一棵古松,千万人所见到的形象就有千万不同,所以每个形象都是每个人凭着人情创造出来的,每个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就是每个人所创造的艺术品,它有艺术品通常所具的个性,它能表现各个人的性分和情趣。从“物”的方面说,创造都要有创造者和所创造物,所创造物并非从无中生有,也要有若干材料,这材料也要有创造成美的可能性。松所生的意象和柳所生的意象不同,和癞虾蟆所生的意象更不同。所以松的形象这一个艺术品的成功,一半是“我”的贡献,一半是松的贡献。

——选自:朱光潜《谈美书简》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美是物所固有,特此观点的人不止于一般人,而且还有许多哲学家和科学家,可见此观点的正确性。

B.对于“美是心的产品”的问题上,康德、黑格尔、托尔斯泰的说法都不一致,这些说法不可能都错误,但可能都正确。

C.康德认为审美是“在下判断”,这和托尔斯泰主张审美是“从个别事物中发现普遍原理”有着本质区别。

D.峨嵋山有“庄严”、“厚重”的概念,但是它也须先有使人觉得有这种概念的可能性,人们才能欣赏到它这样的概念。

E.直觉与形象一样,都离不开物,没有物,直觉就不能活动,没有形象的直觉也就没有美感。

13.根据文章,下列推断合理的一项是(3分)

A.人们之所以热心寻找最美的颜色、形体、音调等审美对象,是因为他们在努力寻找美的本质属性。

B.由于艺术的欣赏大半是情感的而不是理智的,因此信理智的哲学家都不能欣赏艺术。

C.人先能够凭心灵创造出美来,物然后才有使人们觉得美的可能性。

D.美之中有人情也有物理,因而美是心物相结合之后所产生的结果。

14.文中说“松的形象这一个艺术品的成功,一半是‘我’的贡献,一半是松的贡献”。请指出“我”的贡献是什么,松的贡献又是什么?(4分)

15.人们常说“情人眼底出西施。”依据文意,分析“情人眼底”为什么会出“西施”?(4分)

参考答案

12.【理解、分析文意】DE(5分)A“可见此观点的正确性”理解错误,应为“此观点具有普遍性”。B它们不可能都正确,但可能都错误。C“本质区别”错,从“因为这些都是科学的或实用的活动”可知道它们本质相似。

13.【分析综合】D(3分)A是因为他们坚信美是物所固有的。B过于绝对。C错在“先”

与“然后”,据第三段“从此可知物须先有使人觉得美的可能性,人不能完全凭心灵创造出美来”可知。

14.【理解重点语句的含意】我的贡献是,松的形象是凭着我的人情创造出来的;松的贡献是,松的形象不能无中生有,松为我贡献了可以创造成美的物。(4分)

15.【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1)美不完全在物,却亦非与物无关。(2)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4分)

    相关推荐

    《自然美与艺术美》语文阅读答案 《美与自然》阅读答案 高考语文阅读天天练:《大自然的礼赞》 自然作为环境与自然作为其自身是完全不一样的。……阅读答案(2012高考语文辽宁卷) 高考语文阅读:“联想与审美”阅读答案 高考语文阅读天天练:《晕——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 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广东卷《美和美的东西》阅读与答案 中考语文阅读:《大自然的语言》练习及答案 论自然美 阅读答案 高考语文阅读训练: “认识自我” 语文阅读:自然作为环境与自然作为其自身是完全不一样的……(含答案) 《身心融入自然,实现审美人生》语文阅读答案 高考语文阅读:“最美的音乐就在自己的国土上” 阅读答案 敬畏大自然 语文阅读答案 大自然之歌 语文阅读答案 (2011广东佛山中考语文试题) 高考语文阅读:“沙坪的美酒”阅读答案 高考语文阅读训练:温润如玉朱自清 《自然与艺术》阅读答案 2012高考语文考试阅读解读与应对策略 高明的大自然 阅读答案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分类记叙文:大自然之歌 高明的大自然 阅读答案 2014高考语文北京卷《废墟之美》阅读答案 《论中国山水画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语文阅读答案 高明的大自然阅读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高明的大自然》阅读答案 “美和美的东西” 阅读试题及答案 (2011高考语文广东卷) 高考语文专题训练之科技文阅读与答案 阅读答案:《自 然》(2010高考四川卷)(含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阅读训练: 人与石头的厮磨 《刚性美与柔性美》语文阅读答案 高考语文阅读题 《高明的大自然》阅读附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的说明对象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理解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阅读:“黄河入海流”李康美 阅读答案 选自宗自华《美学散步》语文阅读答案 高考语文阅读天天练:《贾平凹书画集》自序 “人与自然的交流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语文阅读答案 人教版语文八下《敬畏自然》课文导学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 大自然之歌 阅读答案(2011广东佛山中考语文试题)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 2009年高考语文福建卷《张自新传》阅读及答案 高考语文阅读:“莫言 自然世界是由纯粹的自然事实和事件所构成 阅读答案(2015天津高考试题) 语文阅读:《读书方法与思想方法》(2013年高考语文广东卷) 高三语文导学案《高考考点之文言虚词3》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理解题及答案2021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理解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易错考点一:筛选与整合(3) 2014届高考语文考前精讲 艺术与模仿自然 阅读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 “自然作为环境与自然作为其自身是完全不一样的”阅读答案 语文阅读:《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2013年高考语文新课标Ⅰ卷) 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万贞文先生传》阅读与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 高考语文阅读题天天练:博客的“看”与“被看” 高考语文传记阅读:死 语文阅读:美学、艺术与宗教 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浙江卷《张文瓘传》阅读与答案 高考语文阅读:“ 追寻那遥远的美丽”梁 衡 阅读答案 2011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试卷《信使》阅读与答案 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湖南版《想飞》阅读与答案 人类应与自然共济阅读答案 论自然画与人物画 阅读答案 中考语文阅读:《节约是自然界的神圣法则》练习及答案 “自然作为环境与自然作为其自身是完全不一样的”阅读试题及答案 《大自然在反抗》语文阅读答案 及解析 大自然的语言课内说明文阅读答案 《高明的大自然》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人与自然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附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附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附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 阅读附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题答案 为你自己高兴 阅读答案(2011年烟台中考语文试题) 高考语文阅读天天练 :《 高山流水 》 《大自然的文字》阅读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二年级 语文阅读:《瓦》(2013年高考语文福建卷) 摘编自沐斋《登高》语文阅读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训练5篇 高明的大自然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2017中考语文备考:经典美文 阅读附答案 语文阅读:《活着》(2013年高考语文山东卷) 《艺术与中国社会》阅读答案(2014年湖北高考语文)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附答案 2016年中考语文美文阅读备考善待遗憾 2013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探讨与实例:收藏阳光 《论自然画与人物画》阅读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