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原文翻译和课文分析

小编:

六国论 (苏洵)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翻译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比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实际多到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与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并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他送给别人,好像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得很正确。

齐国并没有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避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够守住他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最后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对秦国五次作战。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他们的)智谋和力量都很单薄,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护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来)呢。

字词解释

1.率:一律,一概。

2.判:确定,断定。

3.“以地事秦……火不灭”:语见《史记 魏世家》和《战国策 魏策》。

4.终:最后。

5.与:亲附、亲近。

6.既:已经。

7.免:幸免。

8.义:形容词作名词,坚持正义。

9.速:招致。

10.再:两次。

11.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

12.洎:及,等到。

13.谗:小人的坏话。

14.殆:几乎。

15.智力:智谋和力量。

16.使:假如。

17.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负存亡的命运。数,天数。理,命运。

18.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用。

19.事:侍奉。

20.礼:礼待。名为动。

21.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下:吞下。名为动。咽:咽喉。

22.势:形势。

23.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却。

24.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每天,名为状。 月,每月,名为状。以,而。

25.为:治理

26.劫:胁迫,挟制。

27.势弱于秦。 于:比。

28.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可以:可以凭借。

29.苟以天下之大 以:凭着。

30.故事:旧例。

课文分析

1.借古讽今,针砭时弊

战国时代,七雄争霸。为了独占天下,各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最后六国被秦国逐个击破而灭亡了。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秦国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确立了先进的生产关系,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军事实力超过了六国。同时,秦灭六国,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走向统一的大势,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本文属于史论,但并不是进行史学的分析,也不是就历史谈历史,而是借史立论,以古鉴今,选择一个角度,抓住一个问题,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地确立自己的论点,进行深入论证,以阐明自己对现实政治的主张。因此我们分析这篇文章,不是看它是否准确、全面地评价了历史事实,而应着眼于其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现实,点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

2.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本文为论说文,其结构完美地体现了论证的一般方法和规则,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如果不赂秦则六国不至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论断;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既深入又充分,逻辑严密,无懈可击。全文纲目分明,脉胳清晰,结构严整。不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有紧密的逻辑联系,而且首尾照应,古今相映。文中运用例证、引证、假设,特别是对比的论证方法。如“赂者”与“不赂者”对比;秦与诸侯双方土地得失对比,既以秦受赂所得与战胜所得对比,又以诸侯行赂所亡与战败所亡对比;赂秦之频与“一夕安寝”对比;以六国与北宋对比。通过对比增强了“弊在赂秦”这一论点的鲜明性、深刻性。

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在语言方面,本文除了具有一般论说文用词准确、言简意赅的特点之外,还有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在论证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引古人之言来形象地说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文章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流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再加上对偶、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修辞方式的运用,使文章“博辨以昭”(欧阳修语),不仅章法严谨,而且富于变化,承转灵活,纵横恣肆,起伏跌宕,雄奇遒劲,具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

通假字

1.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通 餍 满足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通倘 如果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通毋 不要

一词多义

以:

1.秦以攻取之外 ( 用,凭 )

2、以有尺寸之地 (才,可用而代替)

3、举以予人 ( 来)

4、以地事秦 ( 用)

5、苟以天下之大(凭借)

之:

1、较秦之所得(结构助词,的)

2、秦之所大欲(结构助词,的)

3、以有尺寸之地(的 )

4、子孙视之不甚惜 (代词,土地)

5、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的 )

6、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前一个“之”指奉秦之物,后一个“之”指赂秦各国。都是代词。 )

7、此言得之 (代词,指代上面的道理)

而:

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因果承接)

2、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可是,表示转折)

3、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就,承接关系)

4、二败而三胜(递进)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然后: 这样以后。

兵:

1、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

2、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

3、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

暴:

1、暴霜露(动词,曝露)

2、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凶暴,残酷)

事: 

1、以地事秦 (动词,侍奉)

2、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名词,事情)

犹: 

1、犹抱薪救火(动词,像,好象)

2、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副词,仍然,还)

始: 

1、始有远略(名词,起初)

2、始速祸焉(副词,才)

向: 

1、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副词,假使,如果)

2、并力西向(动词,朝着,对着)

古今异义

1、其实:古义:它的实际数量 今义:实际上

2、祖父:古义:祖辈和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

3、至于:古义:以至于。今义:表示到达某种程度

4、可以: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

5、故事:古义:旧事,前例 今义:文学体裁的一种

6、智力:古义:智谋与力量 今义:指人类思考能力与认知水平

7、然后: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用于顺承复句的后一分句的句首,或一段的开头,表示某一行动或情况发生后,接着发生或引起另一行动或情况,有的跟前一分句的“先”、“首先”相呼应

8、与:古义:结交 今义:和

 

 9、速:古义:招致 今义:速度

10、不行:古义;到```地方去 今义:不可以

词类活用

义不赂秦,坚持正义。名词作动词

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译为打退。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礼待。名为动。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名为动。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月:每天 、每月。名作状。

以地事秦:事,侍奉。名词作动词。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终,坚持到底。形容词作动词

不能独完:完,完好保全;形容词作动词.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理:名作状,按理来说。

始速祸焉。速:形容词作动词,招致。

成语

如弃草芥:芥,小草。 就像扔掉一根小草那样。形容毫不在意。

抱薪救火:薪:柴草。 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补充

对苏洵《六国论》的评价

苏询的《六国论》,不属于写的自由潇洒或错综起边的类型,而是在行文结构方面带有规范性的作品,体现了议论文论证严谨的特点。因为头绪清楚,变化较少,通过提要钩玄,逐段逐层梳理归纳,很容易搞清楚文章脉络和主要思想内容。

在文章结构上便于学习。

但另一方面,苏洵的《六国论》把六国灭亡的原因归结于“赂秦”,尽管文章在论证上、语气上给人势如破竹的感觉,但今天看来显然失之偏颇。因为从本质上讲,六国灭亡是由于不思改革进取,不采取富国强兵之策,从而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被历史所淘汰。当然也有战略、策略(包括“赂秦”)等方面的种种具体原 因。单从某种视角看到了某些事实,便以为抓住了事物的全部,这是人类很容易陷入的误区。(节选自《应用写作》2006年第5期《事实论证——雄辩与僭越》)

    相关推荐

    《荀子.天论》原文和译文 《论语》原文及翻译 《论毅力》原文及翻译 《过秦论》原文及翻译 《六国论》课内精练 过秦论原文及翻译 《子鱼论战》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六国论》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曹刿论战原文及翻译 曹刿论战原文及翻译 曹刿论战原文及翻译 苏辙《六国论》阅读答案(附翻译) 《论修身》阅读分析及翻译 黄宗羲《原君》原文和译文 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原文、译文与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 李生论善学者原文及翻译译文、阅读答案 徐文长传阅读附答案和原文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 越国大饥,王恐.....原文附翻译 曹刿论战原文及翻译、曹刿论战训练题 师旷论学原文及翻译、阅读答案 黄庭坚论书法原文、翻译与练习 毛泽东诗词《十六字令三首》原文、译文与赏析 苏辙《六国论》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附翻译) 课内文言文阅读(12分)《论语》十则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原文及翻译 《短文两篇》原文及翻译 口技原文及翻译 《大学》原文及翻译 咏雪原文及翻译 春望原文及翻译 毛泽东《七律·到韶山》详解:原文、译文和赏析 古文翻译《白云先生传》原文及翻译 中考议论文六大考点解析 为学原文及翻译 曾巩《论习》 原文、翻译、阅读训练附答案 《三国志•魏书•邴原传|邴原戒酒》中考语文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解析理解 观潮原文及翻译 为学原文及翻译 《饮酒》原文及翻译 “马说”原文及翻译 渔家傲原文及翻译、渔家傲赏析 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10分)《狐假虎威》附翻译 李生论善学者原文及翻译译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出师表和三国志·诸葛亮传节选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陈涉世家 课文分析精讲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 “木兰诗”原文及翻译 “伤仲永”原文及翻译 毛泽东《七律·和郭沫若同志》原文、译文及赏析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原文及翻译 《石壕吏》原文及翻译 《短歌行》原文及翻译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石壕吏”原文及翻译 出师表原文及翻译译文、出师表教案课件、出师表训练题 《木兰诗》原文及翻译 《木兰诗》原文及翻译 《核舟记》原文及翻译 观沧海原文及翻译 “长歌行”原文及翻译 龟虽寿原文及翻译 核舟记原文及翻译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琵琶行原文及翻译 《逍遥游》原文及翻译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 “右溪记”原文及翻译 “出师表”原文及翻译 屈原楚辞《招魂》原文及翻译 《陌上桑》原文及翻译 观沧海原文及翻译 琵琶行原文及翻译 苏洵《谏论上》阅读试题答案解析翻译译文高考文言文 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原文和译文 吴兢《贞观政要.求谏》原文和译文 师旷论学原文及翻译、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绍圣初御史论轼掌内外制日原文附翻译 《越国大饥,王恐,召范蠡而谋》原文附翻译 前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庖丁解牛”原文及翻译 陈涉世家原文及翻译 《诗经·采薇》原文及翻译 “穿井得人”原文及翻译 水调歌头赏析、水调歌头原文及翻译 [阅读指导]《议论文论据分析的方法》 歧路亡羊原文及翻译 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 丰乐亭记原文及翻译 《病梅馆记》原文及翻译 《兰亭集序》原文及翻译 孙权劝学原文及翻译 水调歌头原文及翻译 “后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楚人学舟原文及翻译 丰乐亭记原文及翻译 初中课外文言文导读《唐太宗论弓矢》阅读答案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