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屈突通,雍州长安人……(含答案)

小编: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屈突通,雍州长安人。(隋)文帝遣通往陇西检覆群牧,得隐藏马二万余匹。文帝盛怒,将斩太仆卿慕容悉达及诸监官千五百人,通谏曰:“人命至重,死不再生,陛下至仁至圣,子育群下,岂容以畜产之故,而戮千有余人?愚臣狂狷,辄以死请。”帝寤,曰:“朕之不明,以至于是。感卿此意,良用恻然。今从所请,以旌谏诤。”悉达等竟以减死论。由是渐见委信,擢为右武侯车骑将军。奉公正直,虽亲戚犯法,无所纵舍。时通弟盖为长安令,亦以严整知名。时秦、陇盗贼蜂起,以通为关内讨捕大使。有安定人刘迦论举兵反,有众十余万。通发关中兵击之,师临安定,初不与战,军中以通为怯,通乃扬声旋师而潜入上上郡。迦论不之觉,遂进兵南寇,去通七十里而舍,分兵掠诸城邑。通候其无备,简精甲夜袭之,贼众大溃,斩迦论并首级万余,于上郡南山筑为京观,虏男女数万口而还。

炀帝幸江都,令通镇长安。义兵起,代王遣通进屯河东。既而义师济河,大破通将桑显和于饮马泉,通大惧,留鹰扬郎将尧君素守河东,将自武关趋蓝田以赴长安。军至潼关,为刘文静所遏,不得进,相持月余。通又令显和夜袭文静,显和军溃,悉虏其众,或说通归降,通泣曰:“吾蒙国重恩,历事两主,受人厚禄,安可逃难?有死而已!”每自摩其颈曰:“要当为国家受人一刀耳!”通闻京师平,乃留显和镇潼关,率兵东下,将趋洛阳。通适进路,而显和降于刘文静。遣副将窦琮、段志玄等率精骑与显和追之,遂擒通送于长安。高祖谓曰:“何相见晚耶?”通泣对曰:“通不能尽人臣之节,力屈而至,为本朝之辱,以愧相王。”高祖曰:“隋室忠臣也。”命释之,授兵部尚书,封蒋国公,仍为太宗行军元帅长史。

从平薛举,时珍物山积,诸将皆争取之,通独无所犯。高祖闻而谓曰:“公清正奉国,著自终始,名下定不虚也。”寻以本官判陕东道行台仆射,复从太宗讨王世充。世充平,通功为第一,寻拜陕东大行台右仆射,镇于洛阳。数岁,征拜刑部尚书,通自以不习文法,固辞之,转工部尚书。贞观元年,授洛州都督,赐实封六百户,加左光禄大夫。明年,卒,年七十二。

(节选自《旧唐书·屈突通传》)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悉达等竟以减死论     竟:竟然

B.遂进兵南寇 进:进犯

C.既而义师济河 济:渡过

D.每自摩其颈 摩:抚摸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意义与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朕之不明,以至于是     命释之,授兵部尚书

B.擢为右武侯车骑将军 要当为国家受人一刀耳

C.显和军溃,悉虏其众 每自摩其颈曰

D.岂容以畜产之故,而戮千有余人

通自以不习文法,固辞之

(3)下列对内容表述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帝派屈突通检查陇西放牧的情况,结果查得当地官员隐藏马匹,文帝大怒,要将太仆卿和一千五百多管事的官员处死。后经屈突通力谏,文帝免除了他们的罪责。

B.刘迦论造反后,屈突通发兵征讨,最初表现出怯意,后来才在刘迦论无备的情况下,调用精兵击溃贼兵。

C.屈突通听说洛阳被义兵占领,于是率军去救,被降将桑显和及刘文静副将窦琮、段志玄等追擒,送至长安,太祖以其忠贞,仍授其兵权。

D.突通不爱财货,为高祖称赞,又因讨王世充功居第一,被授陕东大行台右仆射一职,镇守洛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奉公正直,虽亲戚犯法,无所纵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时珍物山积,诸将皆争取之,通独无所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析】 A项“竟”,副词,此处意思为“最终”。文言文实词的考查一直采用的是查字典的方式,即给出词义解释,要求考生根据语境判断其解释的对错。所以,解答该题第一原则就是语境原则,即把该字或词放到上下文中进行分析比较,本题放回原文,很容易判断的。

【答案】 A

(2)【解析】 C项均为代词,相当于“他的”。A项前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后为代词,作宾语,相当于“他”。B项前为动词“做”;后为介词“替”。D项前为介词,相当于“因为”;后为动词“认为”。

【答案】 C

(3)【解析】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选项相关的句子,仔细地进行对照,找出其中的差异。有个别选项是对原文中的某一句中的一个词翻译不对。注意该题是选择正确项。A项原文“悉达等竟以减死论”,只是免于死罪,并非全免罪责。B项“初不与战,军中以通为怯”只是诱敌之法,并非真怯。D项“授陕东大行台右仆射一职”,只是因为“又因讨王世充功居第一”,不包括前面“突通不爱财货,为高祖称赞”的原因。

【答案】 C

(4)【解析】第①句中容易理解错误的词是“虽”,考生容易误译为“虽然”,注意从句意出发。“亲戚”应该译为“内外亲属”;“犯法”可以不译;“……无所……”凝固结构,译为“……没有什么……”。第②句容易理解错误的字词是“山”、“争取”。“山”,名词作状语,译为“象山一样”;“争取”为同形词语,“争”是“争相”的意思,“取”是“拿取”、“抢取”等意思。“犯”,“侵犯”,引申为“获取”、“掠取”。

【答案】 ①(屈突通)秉公执法为人正直,即使是自己的亲属触犯法律,他也不会包庇纵容任何人。

②当时薛举的珍宝像小山一样堆积,诸将都争相抢夺,只有屈突通一点也不掠取。

【参考译文】屈突通,雍州长安人,隋文帝命他审察陇西牧群记录,查出两万多匹隐藏的马。文帝大怒,将要处斩太仆卿慕容悉达和监牧官一千五百人。屈突通对文帝说:“人的生命最重要,死了就不能再生。陛下凭一颗最仁慈的心来治理天下,如儿子般对待群臣,又怎会容忍因牲畜一天所生殖的数量来杀死一千五百人呢?我很猖狂,愿意以死来请求(免除众人的死罪)。”文帝醒悟,说:“朕不明事理,才到了这一地步。感谢你的这种心意,良苦用心。现在就听从你的请求,来表彰你的直言相谏。”悉达等人最终被免除死刑来处罚。从此逐渐被信任,被提拔为右武侯车骑将军。屈突通秉公执法为人正直,即使是自己的亲属触犯法律,他也不会包庇纵容任何人。在这时屈突通的弟弟屈突盖做长安令,也凭借严整而闻名。当时秦、陇两地叛乱纷起,任命屈突通为关内讨捕大使。安定人刘迦论造反,率众十余万占据雕阴。屈突通调集关中兵攻打,驻扎在安定,一开始并不与敌交战,军中都以为屈突通胆怯。屈突通佯言要撤兵,却又派兵偷偷潜入上郡。迦论并未察觉这个情况,率兵向南进犯,距离屈突通的营地七十里驻军,派兵掠夺各城邑。屈突通等他们毫无防备,便挑选精兵连夜突袭他们。贼兵大败,俘虏了数万人回来。在上郡南山修筑京观,俘虏男女数万人回来。

炀帝临幸江都,命令通镇守长安,高祖(唐高祖李渊)起兵,代王派屈突通守河东,不久唐兵渡过了黄河,在饮马泉打败了屈突通的部将桑显和。屈突通很害怕,留下鹰扬郎将尧君素守河东,打算从武关到蓝田赶赴长安,但大军到潼关时被刘文静阻止,不能前进,两军相持有一个多月,通又命令显和夜里袭击刘文静,显和兵败,(文静)俘虏了他的兵众。有人劝他投降,他哭着说:“我蒙受国家厚遇之恩,曾侍奉两个君主,接受别人的丰厚的俸禄,怎能在此危难之际逃走?只有以死相报罢了!”他常常自己摸着脖子说:“应当为了国家来挨别人一刀!”屈突通听说长安已被攻破,便命桑显和镇守潼关,自率主力向东,要去洛阳。屈突通刚走,桑显和便投降了唐军。刘文静派副将窦琮、段志玄等率精锐骑兵和显和一同追赶屈突通,于是擒屈突通押送长安。高祖李渊道:“咱们两个怎会相见如此之晚呢?”屈突通哭道:“屈突通不能竭尽臣子的节义,力量用尽到了这一地步,成为本朝的羞辱呵,愧能相王。”皇帝说:“你是个隋朝的忠臣呵。”命令释放了他,并授他兵部尚书,封蒋国公,让他担任秦王李世民行军元帅长史。

屈突通后来随军出战平定薛举,当时薛举的珍宝像小山一样堆积,诸将都争相抢夺,只有屈突通一点也不掠取。唐高祖闻知此事后说:“屈突通对朝廷如此清正,从头至尾都是如此,他的名声一定不是虚传的呵。”后来屈突通兼任陕东道行台仆射,跟从李世民讨伐王世充。王世充被平定后,通的功劳为第一,不久被授予陕东大行台右仆射,在洛阳镇守。几年后,征拜为刑部尚书。通自认为自己不熟习文法,所以坚持拒绝,转为工部尚书,贞观元年,授予洛州都督,赏赐封邑六百户,加左光禄大夫。第二年死去,年七十二岁。

    相关推荐

    屈突通,其先盖昌黎徒何人,后家长安 阅读答案 屈突通,其先盖昌黎徒何人,后家长安阅读附答案 阅读答案:屈突通……(含答案解析) 屈突通文言文翻译及阅读答案最新 屈突通文言文阅读答案 屈突通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屈突通,其先盖昌黎徒何人”阅读答案 “屈突通,其先盖昌黎徒何人”阅读答案(附翻译) “屈突通,其先盖昌黎徒何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屈突通仕隋为虎贲郎将....阅读附答案 雍陶《长安客感》阅读答案附赏析 酬屈突陕 阅读附答案 阅读答案:苏瑰,字昌容,雍州武功人……(含答案) 语文阅读:吴明彻,字通昭,秦郡人也……(含答案) 语文阅读:薛嵩,绛州万泉人(含答案) 语文阅读:蒋瑶,字粹卿,归安人(含答案) “李靖,雍州三原人也”阅读答案 语文阅读:《袁州州学记》(含答案) 语文阅读: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也(含答案) 语文阅读:傅弈,相州邺人也……(含答案) 张俭,雍州新丰人阅读附答案 语文阅读:苏世长,京兆武功人……(含答案) 张俭,雍州新丰人....阅读附答案 “李大亮,雍州泾阳人”阅读答案附翻译 语文阅读:《文学的安静》(含答案) 语文阅读:魏知古,深州陆泽人(含答案) 语文阅读:刘德威,徐州彭城人也……(含答案) “苏瑰,字昌容,雍州武功人”阅读答案 阅读答案:刘韐,建州崇安人……(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唐临,字本德,京兆长安人……(含答案) 语文阅读: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含答案) 高中语文《长安秋望》阅读附答案 语文阅读: 吴充,字冲卿,建州浦城人(含答案) 语文阅读:安徒生《伤心事》(含答案) 语文阅读:《从棣花到西安》(含答案) “李大亮,雍州泾阳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李靖,雍州三原人也”阅读答案(附翻译) 《太宗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长安人》阅读答案 只是一个普通人 语文阅读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长安秋望 (含答案) “庄子与屈原”语文阅读答案 文言文安重诲,应州人也...阅读附答案 语文阅读:《谈人 》(含答案) “唐临,京兆长安人”阅读答案及译文 宇文士及,字仁人,京兆长安人...阅读附答案 阅读答案:李穆,字孟雍……(含答案) 语文阅读:长沙的抢盐风波……(含答案) 《文化事件中的“话语冲突”》语文阅读答案 中考语文阅读:《让有些话穿耳而过》(2011年·贵州省安顺市)(含答案) 阅读答案:李穆,字孟雍……(含答案解析) 语文阅读:“哈!这模样!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2013江苏苏州中考语文试题) 雷海宗《专家与通人》语文阅读答案 文言文《 可,京兆长安人也》阅读答案附翻译 语文阅读: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含答案) “刘韐,建州崇安人。”阅读 “李大亮,雍州泾阳人”阅读试题及答案 及翻译 张载字子厚长安人翻译 语文阅读:绕不过的“悠悠长水”(含答案) 2012中考语文考前突破 文言文阅读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突破通练 “以屈原为代表的楚文化”语文阅读答案 《言曲突者|曲突徙薪》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长安士人贾子龙阅读答案 文言文崔沔字善冲,京兆长安人.....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崔衍,字著,深州安平人...阅读附答案 阅读答案:叔孙通者,薛人也……(含答案) 庞安时,字安常,蕲州蕲水人阅读答案 别委屈了玫瑰 语文阅读答案 阅读答案:邵雍字尧夫……(含答案) 语文阅读:《摆渡老人》(含答案) 语文阅读:《二人并走》(含答案) 文言文 郑雍,字公肃,襄邑人...阅读附答案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阅读 文言文杨昭俭,字仲宝,京兆长安人.....阅读附答案 “唐临,京兆长安人”阅读试题及答案 及译文 《宋史·庞安时传》“庞安时,字安常,蕲州蕲水人”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韩休,京兆长安人阅读附答案 吕文仲,字子臧,歙州新安人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杜瑛字文玉,其先霸州信安人....阅读附答案 刘韐,建州崇安人阅读答案 一样的渺小 语文阅读答案 (2010年贵州安顺中考语文试题) 泛海怀通州 文天祥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刘珏,字希范,湖州长兴人...阅读附答案 阅读答案:邵雍字尧夫……(含答案解析) 《言曲突者|曲突徙薪》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文言文陈德荣,字廷彦,直隶安州人......阅读附答案 语文阅读:“五条杠”副总队长黄艺博……(含答案) 阅读答案:《苏东坡突围》(含答案) 文言文曹修古,字述之,建州建安人....阅读附答案 漂流长江第一人 语文阅读答案 语文阅读:《一点人情味》(含答案) 阅读答案:李安华语电影……(含答案)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突破方法介绍 安静的阅读阅读答案(2014年苏州市中考语文) 文言文王求礼,许州长社人 武后时....阅读附答案 阅读答案:陈矩,安肃人……(含答案) 语文阅读:臧克家《诗比人更长寿》 文言文苏安恒 冀州武邑人 武后末年.....阅读附答案 “韩令坤,磁州武安人”阅读答案 安重诲,应州人也...阅读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