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原来是诗阅读答案

小编: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段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簪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晨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歌,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晨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B.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C.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

1.A解析:文中说诗三百篇“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选项中“并没有深刻含意”错。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C.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

D.到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2. C解析:子展的意思是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B.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

3. B解析:文中说“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这一些作品不一定被收入诗三百篇中,但都有曲调。

    相关推荐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阅读答案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阅读及答案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语文阅读答案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诗经·采薇》原文及翻译 《诗经·木瓜》原文、注释及解说 “诗经二则”赏析 高考古诗词鉴赏《诗经·桃夭》 氓“诗经&#8226;卫风” 横穿诗经的河流阅读答案 横穿《诗经》的河流阅读题 美丽诗经阅读答案 横穿诗经的河流阅读答案2021 横穿诗经的河流答案 “诗三百”和“孔子删诗”是《诗经》学史上有密切关系的两个关键词。阅读附答案 横穿诗经的河流阅读答案2021 横穿诗经的河流阅读题 《诗经两首》阅读及答案 诗经两首 知识点归纳 诗歌鉴赏备考精讲:《桃夭》(诗经)参考答案 美丽《诗经》语文阅读答案 《〈诗经〉两首》课后练习答案 “木兰诗”原文及翻译 叶燮《原诗》阅读答案 横穿《诗经》的河流阅读答案 美丽诗经阅读试题及答案 美丽“诗经”阅读试题及答案 扶桑花里的《诗经》阅读答案 桃夭《诗经》阅读答案及赏析 话说《诗经》之“风”阅读附答案 《木兰诗》原文及翻译 《木兰诗》原文及翻译 诗歌《氓》原文及译文 (湖南卷)桃夭(《诗经》)阅读答案 美丽诗经阅读题阅读附答案 现代文阅读《诗经》、《楚辞》都是不朽的作品阅读答案 《诗经·周南·桃夭》注释与解说 《扶桑花里的<诗经>》阅读附答案 诗经的文化阐释:中国诗歌的发生研究 阅读答案 横穿《诗经》的河流阅读附答案 《诗经两首·静女·氓 》练习与答案 中国有悠久的诗歌传统。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出现...阅读附答案 《诗经· 蒹葭》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母亲的诗母亲不是诗人”阅读理解答案 美丽《诗经》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食指诗歌《相信未来》赏析 现代诗:穆旦《春》原文与赏析 在当今诗坛,诗学家和诗人们普遍认为诗意主要来自于语言的陌生化...阅读附答案 《诗意是什么?》阅读答案 现代诗:原野牧夫《七月流火》原文与赏析 冯骥才:原来是这么一个人阅读答案 冯骥才:原来是这么一个人阅读理解 叶舒宪《诗经的文化阐释:中国诗歌的发生研究》阅读及答案 天使原来是这样的 阅读及答案 现代诗:白航《兰草》原文及赏析 现代诗:牛汉《冻结》原文与赏析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阅读答案及赏析 原来我是这样一个人 阅读附答案 中考古诗阅读集锦“登飞来峰” 诗歌精神是诗人精神世界的产物...阅读附答案 诗人的死是生阅读答案 《诗学是国学吗?》阅读答案 “《诗经》、《楚辞》都是不朽的作品,说他们不朽”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现代诗:公刘《伤口》原文及赏析 现代诗:北岛《迷途》原文与赏析 现代诗:苗得雨《沙》原文与赏析 现代诗:宫玺《珠贝》原文与赏析 现代诗:舒婷《思念》原文与赏析 躲雨的诗意阅读理解答案 躲雨的诗意李丹崖原文赏析 阅读诗歌,完成下列问题。静女《诗经.邶风》静女其姝①,俟我于城隅 词就其本来性质而言,是歌辞,是广义上的诗歌的一种 阅读附答案 现代诗:海子《亚洲铜》原文与赏析 现代诗:海子《四姐妹》原文与赏析 现代诗:郭沫若《凤凰涅盘》原文、作者介绍与及诗歌赏析 八登飞来峰古诗词鉴赏与答案 画是一首散文诗阅读答案 《画是一首散文诗》阅读答案 他的生命就是一首诗阅读答案2021 他的生命就是一首诗阅读理解 叶舒宪《诗经的文化阐释:中国诗歌的发生研究》议论文阅读题答案 现代诗:冯至《十四行集》原文欣赏 现代诗:徐志摩《偶然》原文与赏析 现代诗:雷抒雁《祖国》原文与赏析 现代诗:海子《女孩子》原文与赏析 现代诗:徐志摩《生活》原文与赏析 毛泽东《沁园春·雪》原诗、注释、翻译 李白、杜甫那样的伟大诗人的出现,是有原因的...阅读附答案 “诗学是国学吗?”阅读理解答案 题画诗和咏画诗阅读答案 题画诗和咏画诗解析 秋怀诗诗词阅读答案 这里是新诗的故乡阅读答案 现代诗:郭沫若《炉中煤》原文与赏析 杂诗诗词阅读答案 论诗诗词阅读答案 我是天生的诗人 阅读附答案 古诗鉴赏练习及答案:陶渊明《问来使》 王冕《归来》阅读答案附赏析-诗词阅读 现代诗:戴望舒《我思想》原文与赏析 毛泽东诗词《如梦令·元旦》原文与鉴赏 己亥杂诗诗词阅读答案 己亥杂诗诗词阅读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诗经》两首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现代诗:徐志摩《沪杭车中》原文与赏析 黄遵宪《人境庐诗草自序》原文和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