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科学史上的异端(陈蓉霞)阅读答案
回望科学史上的异端 陈蓉霞
⑴前不久,中世纪的意大利天文学家布鲁诺不经意间出现在公众视野当中。
⑵依据通常的讲述,布鲁诺是因宣扬日心说而被教会烧死的;与布鲁诺同时代的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因拥护哥白尼的日心说而被教会审判。这样的讲述在受教育者的心中形成了这样的定论:科学代表真理,宗教代表迷信;这些历史证明了科学与宗教是水火不相容的。
⑶如此简单化的结论能涵括复杂的历史现象吗?
⑷要知道,在中世纪的欧洲,教会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占据多么重要的地位。一个欧洲人,生来就是基督教徒,他自小就继承了父母的文化传统。难以想象,如伽利略、布鲁诺等人居然能完全摆脱基督教信仰。
⑸就伽利略而言,他一直深信这一命题:上帝有两部作品——《圣经》和自然界。前者是上帝的间接作品,因为出自人之手;而后者却是上帝的直接作品。显然,研究上帝的直接作品更加可靠。在某种意义上,这就是伽利略从事科学研究的动力所在。
⑹《圣经》是一部用文字写成的作品。在中世纪,普通百姓多是文盲,接受教育差不多是神学家的特权。教会人士差不多垄断了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力,普通信徒只能通过神父的传教来领会神意。
⑺伽利略的出场却对教会构成了威胁,因为要读懂上帝的直接作品——自然界,可不像读懂《圣经》那么容易。读懂自然界恰是伽利略的专长。在他看来,上帝创世所用的语言就是几何符号,如圆、三角形之类,通过数学或几何学的方法,我们就能描述或解释自然现象。把数学与实验方法相结合,这正是伽利略的首创,他也因此成为近代科学的设计师。
⑻但他却因此冒犯了当时的学术权威。他们能熟读《圣经》及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却难以读懂伽利略的数学语言及其实验思路,更何况伽利略得出的结论与他们向来熟悉的世界观针锋相对。不仅如此,伽利略还支持已被教会取缔的日心说,这正是他们控告伽利略的最好证据。伽利略最终受到教会审判,压力之下,他违心地放弃了日心说。
⑼这自然让人联想到布鲁诺。他因宣扬日心说而受到教会的审判,但坚贞不屈,最终将自己奉献于教会的火刑柱上。因此,习以为常的说法是把布鲁诺看作为科学真理而牺牲的烈士。
⑽果真如此吗?与其说布鲁诺是为科学真理而献身,还不如说,他是为自己的信仰而献身。
⑾ 接下来的推论就是,一个无限的宇宙怎么可能只有一个孤零零的太阳存在,因此宇宙中必定有无数个太阳以及无数个围绕太阳而运转的行星系。那无数个太阳就是夜空中的繁星点点。
⑿这点恰好被布鲁诺猜对了。相对于无限而言,无所谓中心,因此地球并不处于宇宙的中心,而只是我们周围空间的中心。或许正是出于上述理由,布鲁诺成为日心说的忠实“粉丝”。因为日心说的实质也在于打破了地球作为宇宙中心这一传统观点。
⒀如此说来,布鲁诺更像是一个神秘主义者,他对太阳及其无限宇宙的崇拜,正是这种神秘主义教义的一部分,甚至谈不上是重要的部分。这种神秘主义信仰却为当时的教会所不容。因为在一个无限的宇宙里无所谓中心,那么,人的地位放在哪里呢?人若失去在宇宙中的中心地位,又何以解释上帝对人的眷顾?
⒁理所当然,布鲁诺被罗马教会视为异端,在经过长达七年审讯之后,1600年,他被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著名俄裔科学史家柯瓦雷对布鲁诺的评价是:他或许是一位好的哲学家,但却是一名糟糕透顶的科学家。
⒂将近四百年后的1992年,罗马教廷做出决议,为布鲁诺平反昭雪。今天,我们怀念伽利略和布鲁诺,理由并不在于他们是科学史上的异端或殉道士,而是他们的遭遇昭示了两点: 。
1.标题中的“异端”在文中的意思是与中世纪罗马教会支持的“地球中心说”相悖的观点或学说(2分)
2.分析第⑶段的作用。(3分)
承上文对“科学与宗教是水火不相容”的定论表示质疑,引出下文对“科学和宗教关系”的重新审视。
3.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⑾段方框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A)(3分)
①布鲁诺认为,上帝别无选择地创造了一个无限宇宙
②宇宙是有限还是无限
③身为基督教徒的布鲁诺,却持有与当时教会不同的上帝观
④这不仅是一个哲学问题,更是一个神学问题
⑤上帝的完美,意味着,他必须创造一个能够容纳无限世界的无限空间
A.③, ②, ④, ①, ⑤。 B.①, ⑤, ④, ②, ③。
C.③, ①, ⑤, ②, ④。 D.②, ①, ⑤, ③, ④。
4.文中用大量篇幅介绍伽利略的用意是阐明“异端”对教会构成威胁的原因;结合布鲁诺例子,阐明科学研究与基于宗教信仰的推论可能得出相同的结果(3分)
5.下列对第⒁段画线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2分)
A.布是神秘主义者,不能算作为科学真理献身的科学家。
B.布的观点来源于哲学的推论,不属于科学研究的结果。
C.布坚持“日心说”被烧死,因而被称为糟糕的科学家。
D.布崇拜“日心说”但没有科学实证,不是好的科学家。
6.根据你的理解续写一段文字,填在文末空白处。(4分)
权力终究代表不了真理;要营造宽容、理性的学术环境,尊重不同的学术见解。
上一篇:《李太虚》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