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训练之科技文阅读与答案

小编:

社科类阅读专项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历史上存在1300年的科举制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由于科举制影响巨大,人们的评价向来都有很大的差异。

现在多数学者都赞同唐宋时期的科举在历史上起了进步作用,分歧主要在对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评价。过去对科举的认识往往以偏概全,例如,很多人到现在还以为明清科举只考八股文。其实,科举考试内容繁多,即使是明清时期的科举,八股文也仅为多种考试内容的一部分或者一科,只是其重要性有点像当代高考或研究生考试中的英语,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罢了。但明清两代科举也要考三场,除头场考八股文以外,第二场考论、判、诏、表等当时政府的应用文,第三场考经史时务策,只通八股文而不懂其他知识,也是无法考上的。

在1300年的中国科举史上,无论哪个朝代,策问与对策都是重要的考试题型。策问的内容也非常丰富,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教育、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或经史典籍中的问题,都可以作为策问题目,统治者也往往通过举子的对策来了解民情、征询解决问题的对策。同时,策试这种形式可以考查应试者的德、识、才、学以及对"时务"即现实问题的见解。特别是时务策,主要是与国计民生有关的问题。

在传统社会,教育和考试以人文知识为主要内容,西方的中世纪大学和东亚的书院、科举皆然。只有到文艺复兴、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教育的内容才逐渐转到自然科学方面来,注重自然科学,即所谓的实科,是工业文明时代教育的重要特征。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坚船利炮强劲东来的西学代表先进的工业文明,而当时的中国还处于农业文明的时代,科举考试内容基本上还停留在古代的古典人文知识,自然逃脱不了被停废的命运。

科举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然而,在现代中国人对传统事物的看法中,科举大概也是被误解最深的制度。我们不应忽略科举制的历史性。评价历史制度,需将其还原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这样才不至于使讨论脱离了历史实际。试想在传统社会,能构想出其他更好的选才制度来吗?古代的中国统治者和许多文化巨人并不是没有看到科举制的局限和弊端,也不都是因循守旧之辈。但经过反复比较,最后还是选择了科举制,这实际上是一种择善而从。古代一些学者批评科举取士并不等于反对科举制度。从古代到近代的学者对科举制的批判主要是对应试现象、对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批判,特别是对八股取士的批判,很少有人否定科举制本身。如朱熹批评只重举业而忽略真实学问的现象,顾炎武严厉批判八肢文,但都没有否定科举制本身。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两位文人久困科场,屡试屡败之后转而撰写的抨击和讽刺科举的文学作品。其中的《范进中举》等篇章长久以来作为中学教材,主导着对科举制的看法。但是,你找得到从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欧阳修、苏东坡、辛弃疾到文天祥、林则徐、纪晓岚等成千上万进士出身的人才对科举制的否定评价吗?科举是有很多弊端,也对古代教育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但古人始终没有找到更加公平合理而可操作的办法来替代它。因此,一千多年中伴随着连绵不断的批评,科举还是在选拔官员中起主要作用。

(选自《新华文摘》08年20期)

1.下列对"中国科举制度"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科举制在唐宋时期有进步作用。而明清时期,由予考试内容的单一化,其弊端就越来越明显。

B.八股文在明清科举考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八股文过关了。也就意味着科举考试过关了。

C.策问始终是科举考试重要的考试题型,时务策考查了应试举子对与国计民生有关的的现实问题的见解。

D.20世纪初,科举制度没有逃脱被停废的命运,说明这一制度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现代中国人对科举制度的误解,是由于脱离了当时的历史环境,受了《儒林外史》等文学作品的影响。

B.考试内容停留在古典人文知识的科举制度被停废,意味着它抗衡不了代表工业文明的西学东进。

C.科举制度不注重自然科学,其根源在于它是农业文明传统社会的产物,是排拒新事物和现实问题的。

D.尽管长期以来,科举制度伴随着连绵不断的严厉批评,但它一直在中国古代1300年的人才选拔中起着重要作用。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历史上存在1300年的科举制度,为社会选拔了大量的治国之才,在历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B.明清科举制在考试内容和形式上存在不少弊端。但也绝非仅考八股文一科。其三场考试还是较全面的考查了应试者的人文知识。

C.科举制度被古代统治者择善而从,是因为考试选才制度要优于其他传统的人才选拔制度。

D.一些有真才实学却在考场上屡试屡败的学者,如朱熹、顾炎武、蒲橙龄、吴敬梓等都对科举制度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和讽刺。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借“申遗”扩大书法世界影响

前不久,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有关负责人在北京宣布,书法“申遗”的正式文本已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义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这标志着具有中国文化代表性的书法,踏上了申请成为“人类口头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旅程。

中国是书法艺术的母国,如果以殷商的甲骨文为发轫,已有3000多年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而流派纷呈,名家辈出而佳作荟萃。书法,可以说是中国艺术最经典的表现形式,体现着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和本质精神。中国书法的笔墨元素、线条符号、结构造型及章法图式等艺术元素,拥有走向国际的物化形态和审美要素,欣赏功能和解读意趣。当年毕加索在博物馆见到中国书法时震撼不已,他沉浸在那“带燥方润,将浓遂枯”的点画纵横中,在“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的墨色气象中,发出了“这是艺术中的艺术”的惊叹。而日本书法艺术界把中国书法称为“思想与造型的艺术”。日本早在我国汉代时,即派遣使者来学习汉字书法和儒学。日本书法史上的第一块里程碑——圣德太子所书的《法华义疏》,就直接取法我国隋朝书法。及至唐代,来中国学习书法的遣唐使更是众多,日本书法史上的一代大师空海即是其中的代表。朝鲜、越南、马来西亚等国也派遣过来中国学习书法的使者。

然而,由于中国书法的历史过于悠久,艺术资源过于深厚,名篇佳作过于丰富,由此产生出一种书法文化“老祖母”心理,自认为是最老的、最正宗的,别人肯定会尊重的。于是对外交流趋于封闭,对外展示趋于停滞,对外宣传趋于低迷。这种心理阻碍了中国书法向世界推广发展的前景,遮蔽了中国书法向世界辐射传播的空间。而日本却在书法国际化方面做了很大努力和积极开拓。结果,不少欧美人认为书法是日本的艺术。

先前我国书法界对书法艺术国际化缺少作为,以致中国书法在国际上的影响有时是缺席的。而近些年,我们依然没有让中国书法走向世界的强烈意识和心理准备,去国外办的书法展既不多,又主要集中在东南亚,而对艺术人气颇高、注重多元创作的欧美很少光顾,所以,我国不少名气很大、功力精深的书法大家如沈尹默、吴湖帆、丰子恺、马公愚等在欧美鲜为人知。于是,日本对其当代书法在国际上的地位颇为自信、自足;而韩国,尽管政府没有把书法“申遗”的打算,但一些民间团体或个人却可能提出这种主张。

如今,中国书法“申遗”的步子已经跨出,但这仅是良好的开始,我们在书法教育、书法传承、书法创作乃至书法保护上更有许多具体的工作要做。同时,推动中国书法国际化,我们既要有扎实的推介措施,又要有系统的策展计划,要多搞一些国际性的交流展和巡回展。这样才能达到提升中国书法艺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地位,使古老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中国书法在国际艺苑上光彩照人的目的。

(摘自12月9日《文汇报》)

4.下列对书法文化“老祖母”心理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种心理是基于中国书法的历史悠久,艺术资源深厚,名篇佳作丰富而产生的。

B.这种心理认为中国书法是最老的,最正宗的,别人肯定会尊重。

C.这种心理直接导致了中国书法的衰落以及在国际影响上的缺席。

D.这种心理阻碍了中国书法国际化的前景。

5.下列对“中国书法的笔墨元素、线条符号、结构造型及章法图式等艺术元素,拥有走向国际的物化形态和审美要素,欣赏功能和解读意趣”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是针对中国书法的笔墨元素、线条符号、结构造型及章法图式等而言的,不是针对中国书法艺术本身而言。

B.中国书法在笔墨元素、线条符号、结构造型及章法图式等方面,拥有走向国际的物化形态和审美要素,欣赏功能和解读意趣,这是中国书法国际化的重要基础。

C.中国书法“带燥方润,将浓遂枯”的点画纵横和“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的墨色气象就具有符合国际审美的物化形态和审美要素,欣赏功能和解读意趣,所以得到了毕加索的赞叹。

D.日本、朝鲜、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在历史上派遣使者专门来学习中国的书法,从侧面证明了中国书法艺术具有国际的物化形态、审美要素、欣赏功能和解读意趣。

6.下列表述完全 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书法是以殷商的甲骨文为开端的艺术形式,是中国艺术最经典的表现形式,体现着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和本质精神。

B.日本书法艺术界高度评价中国书法,日本和朝鲜、越南、马来西亚在历史上一直派遣使者来中国学习书法。

C.当我国的书法在国际上的影响有时缺席的时候,日本在书法国际化方面做了很大努力和积极开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以日本对其书法在国际上的地位很自信。

D.近年来我国在国外举办的书法展不多,而且很少在艺术人气颇高、注重多元创作的欧美举办书法展览,导致我国很多书法大家在欧美鲜为人知。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转变。此前世界处于相对隔绝状态下的国家发展传统模式将被彻底打破,从此,任何国家和民族都必须在参加普遍交往和国际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也就是说,愈来愈多的民族、国家和地区间的闭塞或半隔绝状态被打破,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一幅全新的世界图景“呼之欲出”。

在这一历史转变的重要关头,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采用全球化视野来考察历史和现实。引人注目的是,全球化观点的主流,认为15、16世纪西方大航海以后开始了全球化的进程,从此中国卷入了世界大潮。

当代美国社会学家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 stein)以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理论、系统论为指导,采用法国年鉴学派的历史分析方法和素材,对16世纪以来的资本主义发展史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世界体系论。这一理论将整个世界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分析整体的发展规律,并从整体发展过程中审视作为部分的国家与社会的发展现象。沃氏认为,在16世纪以前,“世界性体系”表现为一些“世界性帝国”,如罗马帝国、中华帝国等。这些“世界性帝国”有单一的政治中心,但却没有“世界性经济”,即使有也不稳定。到l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才形成了“世界性经济体系”。他提出,“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是以世界范围的劳动分工为基础而建立的”,并据此把世界分为中心区域、半边缘区域和边缘区域,各自承担特定的经济角色。

事实上,近些年来西方学者已展开了对欧洲中心论的批判,为了求证,他们转向研究中国。因此,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遭到了多方面质疑。在这一过程中,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即美国明史学会第一任会长范德(Edward L Farmer)所说:“明史研究在西方学者努力创造一个更平衡的历史观上起了重要作用。”西方学者弗兰克(Andre Gunder Frank)是反对者中最为突出的一位,在他的《白银资本》一书中,对公元1500年以来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作了宏观的论述。与世界体系论的现代世界围绕资本主义中心地带产生和发展完全不同,他提出在现代早期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处于中心地位的不是欧洲,而是亚洲,是欧洲被吸收在一个早已存在的以亚洲为中心的世界体系之中,而不是相反。他认为,在公元1500—1800年,中国是整个世界经济秩序的中心,而白银导致了全世界的商业扩张。虽然中文译者将书名改成《白银资本》,但是原作者却不是从白银货币本身开始论证的,他甚至完全没有注意到,明代中国的白银有着不同寻常的货币化过程。弗兰克的理论不仅使我们思考16世纪以前世界中心区域定位问题,而且使我们加深了对晚明中国社会加强实证研究必要性的认识,更使我们了解实证研究对晚明社会定位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中国学者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声音必须是建立在本土经验的实证基础之上。那么,中国社会变迁以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可能就会与以往所认识的大不相同。

(摘自万明《全球的视角:一个整体概念的确立》)

7.下列对于“世界体系论”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体系论”是建立在各民族、国家和地区已经形成一个统一的历史整体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学说。

B.“世界体系论”由美国社会学家沃勒斯坦率先提出,但这一理论诞生后遭到了全面质疑和批判。

C.“世界体系论”的特点是用体系的观点看待整个世界及其各个部分的发展变化,采用一体化的研究方法研究社会体系的发展变化。

D.“世界体系论”是自16世纪以降,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在欧洲中心论的基础上而建立起来的世界性帝国。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全球化的视角来看,随着世界各国、各民族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愈来愈扩大,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B.《白银资本》一书中关于中国部分的实证研究和分析明显不足,尤其缺乏对明代中国的白银有着不同寻常的货币化过程等方面的实证研究。

C.弗兰克同沃勒斯坦在观点上最大的分歧在于对欧洲中心论认识,弗兰克的世界体系论是建立在对欧洲资本主义为中心质疑的立场上的。

D.如果采用全球化视野来考察历史和现实,那么中国社会变迁以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就不会像以往所认识的那样。

9.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沃勒斯坦“世界性经济体系”的划分,16世纪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应属于世界中心区域。

B.从全球化视角出发,历史研究走出了作为部分的国家与社会的发展现象研究的局限,进

入世界历史整体性的考查和实证研究新视野。

C.世界体系论的反对者认为明史研究为西方学者创造一个更平衡的历史观有重要作用,所以他们把研究中国历史作为建立“世界体系论”根本任务。

D.在全球化视野考察中国历史的过程中,中国学者更应该从中国本土经验的实证出发,探讨全球视角中的历史问题。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敬畏之心与文化自觉

王学泰

古人对文化什么态度?用现代的话说是有点“文化至上论”的。刘勰在《文心雕龙》开篇就写道“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意思是说文化、文章、文采太重要了,它是与“天地”一起诞生的啊。而且他还洋洋洒洒地写道:日月星辰是上天之文。山川草木是大地之文,它们与“肇自太极”的人之文,鼎立为三,合而为一。它也就是“道”。刘勰突出了“人文”、也就是文化的崇高性、永恒性,如江河行地,日月经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这种文化观念来自儒家,自从“独尊儒术”之后,它就占了主导地位。自古以来,凡是与儒家经籍有关、和由此衍生的典章制度、礼乐诗文都受到尊重和敬畏,甚至有点神圣化,

如说“仓颉造字”后“天雨粟,鬼夜哭”之类。

古人不仅相信文化的崇高和永恒,而且把它视作民族凝聚纽带。世界大多数地方依靠种族或宗教的认同作为民族凝聚纽带的,而我们则主要靠文化。所谓“《春秋》之法,中国而夷礼则夷之;夷而中国则中国之”。就是说按照《春秋)大义:哪怕你是“夷”人,一旦采用“中国(中原王朝)之礼”,就按国人对待;如果你是“中国”人,用了“夷礼”。则按照“夷人”对待。可见是否进入中国文化成为判别人群归属的决定因素。在儒家看来,“礼”是文化的核心。

儒家的信徒以担荷道统自命,他们无论从政,还是“立言”,其终极目的就是“行道”,或者说是以“道”化众,使人人都受到文化的熏沐。这样我们就懂得了为什么司马迁把自己坚持在屈辱下生存写作《史记》看得“重于泰山”,也就懂得了曹丕为什么说写作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亨”。这些士人都有充分的文化自觉,他们把创造文化和传播文化视作安身立命的基础。他们相信自己的事业是上通于天的:“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思飘云物动,律中鬼神惊”这些名句就是这种意识生动的概括。

然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农业文明为背景的,可以说在地球上所有的农业文明中它是发展得最精致、最详密、最完美的一个。然而,近百年来我们又处在社会转型和革命振荡之中。传统文化因为代表既往而失去了原有的光环,原有的敬畏心,自然会随之衰减。上个世纪从60到70年代,极“左”思潮高涨,扫荡文化运动一浪高过一浪。此时“文化”乃是一个负面词汇了,传统文化更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遑论敬畏!这时的传统文化成为妖魔。

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情况虽有根本改变,但井非“复旧”,而是被纳入孔方兄的营垒。因此“渎经热”、“古董热”、“收藏热”,乃至种种弘扬“国粹”热都不免与“赚钱热”有或明或暗的瓜葛,与文化关系不大。看到一幅字画,一款文玩,第一判断都是“值多少钱”?过去被“政治的正确”打压扫荡,进而妖魔化;现在足被金钱任意驱使,日益庸俗化。两者虽不同,对文化的蔑视则是一样的。因此,现在人们干的许多事关文化的事,让旁观者看来最没文化。大约都是金钱在当家作主的缘故。

朱熹在《中庸注》中说“君子之心,常存敬畏”。他指的是上面所说永恒不变、天人合一的道或文化,正是这种兢兢业业的态度,肇自孔孟的“道统”延续至今。现在我们努力建设法治社会,这也包含着文化重建。对“道”、“文化”的理解和定位,我们自然会与朱子有很大差别,但文化重建不能完全脱离本土资源也是不争事实,特别是传统的文人士大夫那种质朴的精神、敬畏的态度是我们重建文化、进而形成文化自觉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选自《人民日报》(2008年I0月6日16版)

10.下列说法不属于“文化至上”的一项是 ( )

A.凡是与儒家经籍有关、和由此衍生的典章制度、礼乐诗文都受到尊重和敬畏。

B.儒家的信徒无论从政,还是“立言”,其终极目的就是“行道”。

C.司马迁、曹丕等把创造文化和传播文化视作安身立命的基础。

D.现在,我们正在努力建设的法治社会,这也包含着文化重建。

11.下列说法或行为,不属于文化自觉行为的是( )

A.司马迁把自己坚持在屈辱下生存写作《史记》看得“重于泰山”。

B.曹丕说写作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C.李白写文章追求的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D.朱熹认为对文化要有“君子之心,常存敬畏”的态度。

1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刘勰把人文、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三者合而为 ,突出了人文的重要性。

B.“礼”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判别人群归属的唯一标准。

C.上个世纪将文化妖魔化和庸俗化都是对文化的蔑视,谈不上对文化的敬畏。

D.当下,我们应该学习传统的文人士大夫的质朴精神和敬畏态度,进行文化重建。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生态美学的学科依据 李晓林

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生态学和美学各自研究对象的交叉部分,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的关系,美学研究人与现实(自然、社会、艺术)的审美关系。生态学和美学的结合点在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生态学研究物种之间的共生关系,也包括人与其环境、与其他物种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也是美学的研究对象,生态美学不仅研究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而且研究人和自身的和谐关系。

从学科性质上,生态美学的最终落脚点在美学,而美学的最终依据在哲学,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为生态美学找到其哲学依据。中国《周易》及道家思想、古希腊前苏格拉底哲学、印度《奥义书》等人类早期的哲学、宗教典籍里蕴涵了万物生成的思想。老子认为人和万物拥有同一个来源,那就是“道”,庄子也主张物我合一的自然哲学。人与万物同构、同源、同具有道性或神性,这是生态美学得以成立的哲学基础。首先,人与万物交换能量,人需要阳光、水、空气、食物,如果这些被污染被破坏,必然殃及人类自身。人的生命得以延续,时刻离不开自然界,所以人类应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其次,人与万物交换信息。人情感反映都是在与万物共在中发生、发展的,而不仅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结果。再次,人与万物的关系不可能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在于我与你的关系,是互为主体的关系。万物的欣欣向荣必然使人感觉愉快,万物的肃杀衰败必然使人心生哀戚。从人和万物的生成角度,我们不仅能够找到生态美学的学科依据,也能够找到生态伦理学的学科依据。

西方现代美学所探讨的人与万物之间的审美关系与现代生态学关于人和万物相互依赖关系的观点具有一致性。首先,认识论美学把人和审美对象的关系理解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现代美学认为,在审美体验中对象有了知觉和情感,与人心灵得以沟通,因此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之间不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而是主体间性的关系。其次,传统美学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对立起来,认为只有后者涉及真理,而现代美学认为它们原本就是共生的、同根同源的,思维包含了感性,艺术揭示着真理。

从研究方法上,生态美学可能引入自然科学方法,但是更根本的是人文科学的方法,如现代解释学的体验、表达、理解等。数学可以给我们提供准确的数字,比如某些物种的数量及分布,使我们对于生态状况有直观的了解,但是数学不能解决生态美学的问题。庄子体会到鱼在水中畅游的快乐,现代人体会到藏羚羊趋于灭绝的痛苦,只能进行体验和解释,不能以科学实验来证明。

13.下列关于生态美学特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生态美学研究生态学和美学的交叉部分,即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

B.生态美学最终落脚于美学,它以美学为基础,是美学的一个分支。

C.生态美学研究主体的人与客体的自然的共生、同构、同源的关系。

D.生态美学是以体验、表达、理解等人文科学研究方法为其研究方法的。

14.下列对生态美学得以成立的哲学基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人类早期的哲学、宗教典籍里蕴涵的人与万物同具有道性或神性的万物生成的思想是生态美学得以成立的哲学基础。

B. 老子所说的“道”、庄子的“物我合一”,表达了人与万物和谐共生的思想,这也是生态美学得以成立的哲学基础。

C. 人与万物交换能量,离开自然界,人的生命无法延续,人与万物这种同构、共生的关系,是生态美学得以成立的哲学基础。

D. 人与万物交换信息,人的情感反映源自改造自然万物,人与万物的这种同源关系,但也是生态美学得以成立的哲学基础。

15.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生态美学还要研究人和自身的和谐关系,这是生态学和美学不曾涉及的领域。

B.万物荣,人悦;万物衰,人哀。表明人的情感受万物的支配,随万物的变化而变化。

C.传统美学与西方现代美学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存在。

D.生态美学是属于人文科学的范畴,科学实验的方法是不能解决生态美学的任何问题的。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都市圈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逐渐摒弃那种主要依靠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对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来说,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之路无疑是正确的。笔者认为在生态条件较好的沿海地基推行都市圈化,是一种可持续的人类聚居方式。长期以来,人们常常对城市化充满偏见,他们只看到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环境污染、交通阻塞、社会管理成本上升等问题,而没有充分注意到,城市化不仅具有经济社会进步意义,而且对一个人口密集、耕地资源有限的国家来说,城市化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从宏观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城市不仅是‘生产有效率’的居住方式,也是‘生态有效率’的居住方式,这突出表现在城市人均占用的土地资源大大低于农村,城市的发展,只会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减少对土地的消耗,而不是相反。而且城市的规模效应,也使得环境的治理更加有效”。

作为城市化的高级形式,都市圈化不仅具有上述对整个国家而言的宏观生态效益,为那些生态敏感地区腾出恢复植被和环境容量的空间,而且与大城市树比,都市圈本身就是一个以大城市为核心、大中城市有机结合、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的城乡一体化的空间组织模式,也就是说在都市圈这一中观地域里也是“生态有效率”的。因此,人口都市圈化既具有人口大城市的优势,即在城市聚集经济的作用下,能够在有限的空间里容纳大量的人口、生产大量的经济剩余(地均产出和人均产出同时实现高效率),同时又可避免“大城市病”的出现,实现人口——经济——生态三者之间的平衡,最终实现整个国家以及都市圈内外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都市圈化将在一定程度上消弭城乡之间、沿海与内地之间的体制鸿沟和贫富鸿沟。都市圈在本质上要求打破行政区的束缚,在一个巨大的城乡交融的区域内实现经济社会的整合。因此,困扰我国多年的城乡差别和“三农”问题,将在一体化的都市圈内得到一定程度的消解。都市圈化这一新型的国家城市化战略的提出,必将彻底改变中国城市化的面貌,其作为我国的核心战略之一,必将对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16.下列对“都市圈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都市圈化是一种可持续的人类聚居方式。

B.都市圈化是城市化的高级形式。

C.都市圈化为那些生态敏感地区腾出恢复植被和环境容量的空间。

D.都市圈化是大中城市一体化的空间组织模式。

17.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20世纪80年代,国际社会已经由传统发展模式变为可持续发展模式。

B.文中第1段“相反”的意思是降低土地的使用效率,提高对土地的消耗。

C.都市圈化因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而将成为我国唯一的核心战略。

D.都市圈化要求建立新的相适应的行政区,以便实现经济社会的整合。

1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都市圈化是城市化的高级形式,是能够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模式。

B.都市圈化会增加对土地的消耗,因而使生态有效率降低。

C.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都市圈化会使城乡差别不断扩大。

D.城乡差别和“三农”问题,将在一体化的都市圈内得到彻底解决。

参考答案 社科文阅读

(一)1.C (A项中"明清时期,由于考试内容的单一化"错。明清的科举考试依然不是单一的。三场考试内容也是较全面地考查了应试者的人文知识;B项"八股文过关了""就意味着科举考试过关了"错。"只通八股文而不懂其他知识,也是无法考上的";D项"这一制度本身就是不会理的"错)

2.C (该项中"它是排拒新事物和现实问题的"错,见第二段的论述就可知)

3.D (朱熹、顾炎武不是在科场"屡试屡败"的学者,也没有对科举度本身进行过批判。

(二)4.答案:A,笔墨元素、线条符号、结构造型及章法图式等本身就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组成元素。

5.答案:D,

A项,书法艺术以什么为开端还没有定论,原文是“如果”以甲骨文为开端

B项,日本从中国汉代开始派遣使者学习中国书法,朝鲜、越南、马来西亚等也曾派遣使者来学习中国书法,但都不是“一直排遣”。

C项“日本对其当代书法在国际上的地位颇为自信、自足”,不是对它所有的书法都很自信。

6答案:D,

A项,书法艺术以什么为开端还没有定论,原文是“如果”以甲骨文为开端

B项,日本从中国汉代开始派遣使者学习中国书法,朝鲜、越南、马来西亚等也曾派遣使者来学习中国书法,但都不是“一直排遣”。

C项“日本对其当代书法在国际上的地位颇为自信、自足”,不是对它所有的书法都很自信

(三)7.C A中“已经”的表述不准确,原文强调是“世界处于相对隔绝状态下的国家发展传统模式将被彻底打破”“一幅全新的世界图景‘呼之欲出’”,所以错误;B中错误在于“全面”一词;D中偷换概念。

8.D “中国社会变迁以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就不会像以往所认识的那样”的表述与原文“可能”这一信息不符。另外,“如果采用全球化视野来考察历史和现实”这个条件也不会绝对改变中国社会变迁以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9.C “所以他们把研究中国历史作为建立”世界体系论“根本任务”这一表述属于无中生有。

(四)10.D (对“道”、“文化”的理解和定位,我们自然会与朱子有很大差别,不是文化至上)

11.D (是对文化的一种态度,不是自觉)

12.B (“唯一标准”绝对化)

(五)13.C(“客体的自然”错 )

14.D(“人的情感反映源自改造自然万物”错)

15.A( B “表明人的情感受万物的支配,随万物的变化而变化”错; C “是否承认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存在”错; D “不能解决生态美学的任何问题”错。

(六)16.D(第2段文字说,都市圈化作为空间组织模式包括“以大城市为核心”“大中城市有机结合”“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等三个要素,是一种城乡一体化的空间组织模式。)

17.B(A.原文第1段说“80年代以来”“逐渐摒弃”;C.原文是说“之一”不是“唯一”;D.并没有建立新的行政区的要求,只是会打破行政区的束缚。)

18.A(B.原文第1段说“城市人均占用的土地大大低于农村,城市的发展,只会提高土地的使用率,减少对土地的消耗”从而提高城市生态有效率;C.都市圈化将在一定程度上消弭城乡之间的鸿沟,使城乡差别逐渐缩小;D.根据文意,都市圈化能一定程度上解决城乡差别和三农问题,不能依此推断这些问题会得到彻底解决。)

    相关推荐

    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模拟训练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 中考文言文阅读训练题专题 中考复习之说明文专享训练题 高考语文科技说明文问题设置的常见类型 2012中考语文科技说明文训练题目:海底也有淡水 论述类文本《高科技灾难与科学传播》语文阅读答案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科技文阅读 2013届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题之暗记 2012届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题之妈嫂 高科技污染 语文阅读答案 2012届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题之天衣无缝 中考语文阅读:《纳米科技》练习及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桃花源记》专题训练(附答案) 绚丽的蝴蝶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中考科技说明文训练 综合性学习《“语文与其他学科渗透”专题》阅读答案(2014年贵阳市中考语文) 2013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精讲精练 高考语文阅读训练: 人与石头的厮磨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试题汇总 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精编之文言文阅读专题(四) 高科技污染中考说明文阅读答案 高考语文阅读试题之痛 2012届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题之忆刘半农君(4)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专题模拟训练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选择题技巧2021 高考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语文 高考语文阅读训练:说“木叶” 科技文阅读《核电站》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2012中考语文科技说明文解读:二氧化碳 2014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初中语文解题技巧之勤于思考 中考考前专题突破:文学作品阅读之专家解读考点 梦的科学与科学的梦 阅读训练及答案 (2010年浙江杭州中考语文试题) 中考语文阅读:《路面上的新科技》练习及答案 初中语文解题技巧之精读与博览 初中语文解题技巧之作文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常用术语和答题技巧一览 高考语文阅读训练: “认识自我” 高考语文天天阅读训练:熬药 初中语文科技类说明文的跑题纠编 高考语文阅读训练:木版年画 高考语文阅读训练:古琴的文化内涵 中考语文议论文答题技巧 2013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与实例:阅读是一种孤独 高考语文阅读题天天练:博客的“看”与“被看” 高考文言文复习:古代官职升贬的专用词语 高考语文阅读题 2013年高考语文复习训练材料—论述文本阅读训练23:文化创新与创新文化 高三语文导学案《高考考点之文言虚词3》 2012年中考语文科技说明文解读:海底飞船 初中语文解题技巧之话题作文 科技黑箱语文阅读题阅读附答案 中考语文说明文答题技巧 高科技灾难与科学传播阅读及答案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掌握科学知识 “科技黑箱”语文阅读答案 编钟里的科技与奥秘阅读答案(2011龙东地区中考语文阅读题) 初中语文科技类说明文辅导 梦的科学与科学的梦 语文阅读答案 (2010年浙江杭州中考语文试题) 高考复习专题:现代文阅读题答案汇总(二) 初一病句专题训练与答案 初中语文解题技巧之标题 高考语文天天阅读训练:爱晚亭 2013届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题 —— 叶圣陶在四川 中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知识与技巧 高考语文阅读训练: 六一居士传 高考语文阅读题天天练:《红叶 》 高考语文阅读题天天练:寂寞 初中语文解题技巧之表达技巧 初中语文解题技巧之蝉 2012年中考语文科技说明文解读:神奇的极光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解题技巧之拟题议论文 初中语文解题技巧之议论文文体 初中语文科技类说明文的辅导 2021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方法及技巧 语文小说答题方法 初中语文解题技巧之话题作文文题醒目 中考语文记叙文答题技巧(一) 初中语文解题技巧之话题作文审题 “FE复合酶”——划时代的高科技成果 语文阅读答案 (2011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语文试题) 中考语文阅读训练与答案精选 2011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 2013重庆中考10篇重点课内文言文专题训练(附答案)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 201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阅读例题2 第二代身份证里的高科技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解题技巧之文章线索 中考语文阅读议论文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掌握基本科学知识 201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阅读例题3 201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阅读例题1 2017年高考指导: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 走进“酒文化专题”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解题技巧之增添 高科技灾难与科学传播(蒋劲松)阅读答案 初中语文解题技巧之说明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