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的焦灼 浮生何所寄”阅读试题及答案

小编:

论述类文本(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小题。

国学的焦灼 浮生何所寄

中华民族的强国梦,已经断断续续做了一百六十多年。到了国力日益强盛的今天,每个人都在迫切地期待着民族的复兴。各种宣传广告上“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一类不学无术的说词,就是当今“民族复兴”一词被肤浅理解的注脚。而一个渴望复兴的古老的民族面对现实和外来的焦灼心态,也日趋明显。从1840年至今,我们每个人所能创造出的文化资源,必然受到西方外来文化以及1840年以后本土新思潮二者的影响。按一些激进国学家的安排,纯然依照孔孟之道来认识社会、解决问题,已经不可能。而一旦接受了外来与新生,又害怕失去本民族的特色,成为了没有文化主体性的精神殖民地。一个有着过于灿烂光辉历史的民族,在面对现实的困窘时的确没有日本、韩国那样容易放得下。现在特定语境当中的“国学”观念与理论,所折射出的就是这样一种焦灼。

此故,在“国学热”当中,有种论调颇有代表性:“我们天天在要求现代化,现代化不就是西化吗?把整个的思想按西方的观点来大卸八块,中华文化不但没有复兴,反而越发地死得快……整个20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西洋的影响,没有能真正掌握中华文化的灵魂。”

以上的观点说白了,就是将“从西方传入”当成了本质上的“西方”,与中华文化不可调和的“西方”,而忽视了一些社会基础性价值的普适性,也忽视了文化的包容性和交流。世界上最大的、最有活力的水域不是娃哈哈公司的纯净水储存池,而是有污泥、有毒菌、有浊浪,时时刻刻被海洋生物代谢物污染着的大海。一个文明得以保存和发展的动力不是一种精神洁癖,那种洁癖只能说明一个文明已经虚弱到了免疫机能低下的地步。而在相当数目的国学家眼里,西方传来的文化与思想就只能起到破坏和摧毁中华文明的作用。这其间折射出的对自我民族的不自信,也是颇值得玩味的。

而事实证明,1840年以来,本土新创造的文化都已经不再是,也不可能是“纯粹”的中华传统,但其中却不乏优秀杰出的成果,以至于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无论是在文学成就还是思想成就上,都创造了令今人难以企及的高峰。很多20年代初的知识分子,比如鲁迅、胡适、李大钊等,自然是鼓吹自由、民主、科学等“西方观念”的代表,也是“没有能真正掌握中华文化的灵魂”的知识分子。但是,《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和《爱弥儿》相比,《尝试集》与《神曲》相比,《庶民的胜利》与托马斯•潘恩的《常识》相比,在精神内核和社会效果上,真的能一致?

就像黑格尔说的,“你走吧,你走不出你的皮肤!”吸收了西方的观念之后,那些中国文化、思想巨人的创造仍然植根于中国,属于中国。自此以后的中国人恐怕也只能随之前进,因为中华文明独立、自然演进的历史早在鸦片战争时期就被打破了。

往者不可谏,学习西方也没什么丢脸的。日本从1865年就一心一意地跟着西方闹geming,到头来,鲜明的民族特色不张嘴都能从一堆黄皮肤黑头发的人里冒出来。

其实只要中国这个人口基数还存在,民族和民族特色是不会消亡的,只是其消极面和积极面会随着不同的历史时期相互替换,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中国人的聪明成了投机取巧,家庭观念重成了任人唯亲,这并非西方导致的民族特色的“消亡”,而恰恰是消极面在社会转型和制度缺失之下的爆发。

以日本为鉴,以中国现代思想史为鉴,担心成为西方的精神殖民地这样虚弱的焦灼心态,不仅是一部分“国学家”对自我民族不自信的体现,也是缺乏历史和现实依据的。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错误的两项是(5分)

A.在国力日益强盛的今天,国人都怀有一种对民族复兴的强烈期盼,但是在对“民族复兴”的理解上却存在偏差。

B.在当下的“国学热”中,一些学者错误地把“从西方传入”误解为“全盘西化”,因而视西方文化为洪水猛兽。

C.一种有活力、能不断发展的文明,必然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而那些排斥外来文化的文明,则必定是虚弱的文明。

D.在中国历史上,从来就没有独立的、自然演进的文化,但却在文学、思想成就上创造了令今人难以企及的高峰。

E.在精神内核和社会效果上,《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尝试集》《庶民的胜利》无法与《爱弥儿》《神曲》《常识》相比。

F.只要人口基数还在,西方文化不会导致民族特色的消亡;而社会转型与制度的缺失,则会突显民族文化的消极面。

13.以下论据中,与“你走吧,你走不出你的皮肤”的观点相一致的一组是(3分)

A.《尝试集》《常识》

B.《尝试集》《庶民的胜利》

C.《爱弥儿》《神曲》

D.《常识》《庶民的胜利》

14.作者认为,当下的“国学热”折射了一种“焦灼”心态。在文本中,这种“焦灼”心态具体指什么?(4分)

15.作者对“国学家”们的“焦灼”是持否定态度的,试分点概述作者否定的理由。(4分)

参考答案:

12.DE  

13.B

14.担心民族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影响(冲击)下,失去自身特色,沦为没有文化主体的西方的精神殖民地,从而影响中华民族的复兴。

15.①这种“焦灼”其实是对本民族缺乏自信的表现这种“焦灼”忽视了社会基础性价值的普适性,忽视了文化的包容性和交流

②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产生了一批杰出的文化成果,这批文化成果虽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但仍植根于中国。

③日本学习西方,实现了强国之梦,而鲜明的民族特色并不因此而消亡。

解析:

12.D.原文的表述是“1840年以来”,而非“在中国历史上”。E.原文的表述是“在精神内核和社会效果上,真的能一致?”意思是说,《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等虽然从西方的《爱弥儿》等吸取了思想文化养分,但前者并非后者的翻版,它们“仍然植根于中国,属于中国”。A.见原文第一段前半段。B.见原文第二、三段。C.见原文第三段。F.见原文倒数第二段。

13.作者引用黑格尔的话是为了说明,鲁迅、胡适、李大钊等文化、思想巨人的创造虽然是在“吸收了西方的观念之后”,但“仍然植根于中国,属于中国”这一观点。而文中所列举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尝试集》《庶民的胜利》,就是为了说明这一观点。而《爱弥儿》《神曲》《常识》则是西方文化的代表作。

14.“西方文化的影响”1分,“民族文化失去自身特色”1分,“沦为精神殖民地”1分,“影响中华民族的复兴”1分。

15.无

    相关推荐

    国学的焦灼 阅读答案 国学的焦灼阅读答案 《国学的焦灼》阅读附答案 “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为?”阅读试题及答案 生物几何学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60年来中国为何不出文学大师?阅读试题及答案 寄远阅读试题及答案 “朱熹说:所谓天理,复是何物?” 阅读试题及答案 生态美学阅读试题及答案 “焦菊隐与老舍的两部戏”阅读试题及答案 《何为国学》阅读答案 周国平“好梦何必成真”阅读试题及答案 “钱学森在美国”阅读试题及答案 《高处何所有》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阅读试题及答案 诊所里的母亲阅读试题及答案 《作家寄语中学生写作》阅读及答案 “陈寅恪:为学术的一生”阅读试题及答案 “鼠标、笔杆与国学”阅读试题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试题及答案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阅读答案 生物几何学阅读答案 “文学展示国家形象”阅读试题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试题及答案 “我所认识的盖茨”阅读试题及答案 “赤日炎炎的火烧,野日禾稻半枯焦。”阅读试题及答案 《何为国学》语文阅读答案 大学生怎样离校阅读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学经典之“道”观”阅读试题及答案 “寄左省杜拾遗”阅读试题及答案 初三生如何学好语文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阅读试题及答案 李白“寄崔侍御”阅读试题及答案 “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为?”阅读答案 “何武传”阅读试题及答案 及译文 阅读《周南.桃天》,回答问题。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①于归②,宜 “寒食寄京师诸弟”阅读试题及答案 “信仰危机是社会浮躁的根源(节选)”阅读试题及答案 浮生半日闲的阅读附答案 汉士择所从阅读试题及答案 诉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赏析阅读附答案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阅读试题及答案 大国的随想阅读试题及答案 《复旦学生打赢“空调战”》阅读试题及答案 中国民居文化哲学思考阅读试题及答案 生命的灯阅读试题及答案 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 “自传:文学生活五十年”阅读试题及答案 中国民生建设的理论基础与理论主题 阅读试题及答案 莱茵河为何总是清的阅读试题及答案 《“国学”如何“新视野”》阅读附答案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阅读试题及答案 《钟陵禁烟寄从弟》阅读试题及答案 龙应台《焦急》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何处是江南”阅读试题及答案 《何远,字义方》阅读试题及答案 《李寄》教学导学案 文学的安静阅读试题及答案 父亲的大学阅读试题及答案 汉士择所从阅读试题及答案 及翻译 一钵了却谁的浮生的阅读附答案 “中国传统思维与近代科学”阅读试题及答案 “有文学卒史王先生者”阅读试题及答案 及翻译 浮生半日闲阅读答案 初中生如何学好文言文呢? 《浮生若茶》阅读附答案 《浮生六记》阅读附答案 诗歌鉴赏:杜牧“寄远”阅读试题及答案 学弈阅读试题及答案 太学生何蕃传(韩愈)阅读答案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阅读试题及答案 及赏析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阅读试题及答案 德国小学生的“绿色记事本” 论儒学的复兴阅读试题及答案 一钵了却谁的浮生 阅读答案 《生命的声音》阅读试题及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消失 马国福”阅读试题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基础训练试题及答案 水浮莲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儒学”阅读试题及答案 何武传阅读试题及答案 附翻译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阅读试题及答案 “一生的戒指”阅读试题及答案 《大师的学生》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国学”这一概念随着“国学热”而为人们所熟知..阅读附答案 浮生半日闲 阅读答案 中国古代的天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的“罢市”》阅读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的重建阅读试题及答案 “中秋的中国含义”阅读试题及答案 “贵生”阅读试题及答案 “酬曹侍卿过象县见寄”阅读试题及答案 “江陵愁望有寄 鱼玄机”阅读试题及答案 中国画的白描法阅读试题及答案 中国的娱乐比重阅读试题及答案 钱学森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中国高才生 阅读答案 《高处何所有》阅读答案 《聚焦“PM2.5”》阅读及答案 “哲学草”阅读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