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册9月月考检测试题(有答案)

小编: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共4页,22道题

注意事项:

1.请将1至6,15至18题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其它题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馆,仿佛看到鲁班的身影

在东方的晨曦中,巍峨的“东方之冠”中国馆就像矗立于高天厚土间的一位巨人,在美轮美奂的世博园中,发出最耀眼的中国红。

斗拱、卯榫……这些是中国传统建筑最重要的元素。

驻足中国馆前,仰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的大门,一个巨型“斗拱”腾空展现在面前。要进入中国馆参观,游客要步行走过76级大台阶。大台阶宽达72米,全部采用花岗岩“华夏灰”制作而成,每个台阶石材表面呈现出细密美观的凹槽,既光滑平整又肌理生动,既美观又舒适实用——做到这一切的,是古老的手工技艺“三斩斧”。

“三斩斧”是一种只流行于浙江、福建一带的古老的纯手工石材表面处理方式。因其人工剁斧的时候需要经过初斩、细斩、终斩三个工序才能出现最终的纹理效果,故取名“三斩斧”。中国馆的76级台阶全部采用纯手工剁斧的方法,一刀一刀地剁出来。一块1米见方的石头上,斩斧要达到上万刀之多,而整个中国馆的大台阶加起来更是超过5400多万刀。行走在这里,人们仿佛看到“木工祖师”鲁班精王细作、巧夺天工的身影。

中国馆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用“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文化理念,来形容中国馆的文化内涵。他介绍,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的中国馆,创作理念源于中国的文化、中国的特色、中国的元素。

数千年来,充满“天人合一”文化意味的中国木结构体系的建筑,对中国文化的建树与传播起着标志性作用。中国古代建筑屋身的最上部分,在柱子上梁枋与屋顶的构架之间,有一层用零碎木料拼合的构件,它们均匀地分布在梁枋上,支挑着伸出的屋檐——这就是中国木结构建筑的精灵——斗拱。

“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和谐观念主要表现在自然和社会的适应方面,并形成鲜明的形态特征。我们的城市是方形结构,我们的结构体系是木构造体系,与西方的石头斗拱体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系统,这是我们东方建筑的特点。东方建筑有很多很有价值的构建,其中一个最有代表性的独拱,既是一个受力的构建,还是一个艺术的构建,把受力和艺术完美地结合起来。”何镜堂说。

“其实,这个建筑只是外形像斗拱,并没有相互穿插依托的梁、拱等部件,它是一个整体。”世博集团董事长戴柳介绍说:“它有四根粗大的方柱,托起斗状的主体建筑。远处眺望或在下面仰视的话,也会发现它像一个古代的冠帽,也像一个装粮食的斗。它从中国古代建筑的斗拱中直接获得了艺术灵感和精神依托。斗拱是层层叠加的,秩序井然,越抱越紧,看似零碎的部件,却有难以估量的承载力,可以托起千钧重量。

中国传统建筑体现的是围墙思维,内敛而封闭的文化暗示影响深远,但耸立在万国建筑群中的中国国家馆突破了这个数千年来的“城墙”,它的挑空设计为民众进入与穿行提供了极大自由与方便;它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场馆,更没有“行人止步”的不便,红色的斗拱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与包容,向全世界展示着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的亲和、自信和魅力。

(选自《光明日报》)

1.从原文看,下列对上海世博园中“中国国家馆”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发出最耀眼的中国红的中国馆,不仅有来自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更体现了中国文化和中国特色的创作理念。

B.国家馆独特的外形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像一个古代的冠帽,也像一个装粮食的斗,意味着“鼎盛中华、富庶百姓”。

C.耸立于世博园的中国国家馆造型独特,挑空设计使它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场馆,为民众进入与穿行提供了极大自由与方便。

D.中国馆屋身的最上部分,均匀地分布在梁枋上并支挑着伸出的屋檐的斗拱,充满着“天人合一”的文化意味,是最有代表性的特征。

2.下列关于传统手工技艺“三斩斧”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三斩斧”作为一种古老的纯手工石材表面处理方式,主要流行于浙江、福建一带。

B.其名称源于为取得最终的纹理效果而需要的人工剁斧的初斩、细斩、终斩三个工序。

C.在中国馆台阶的一块1米见方的石头上,斩斧达上万刀之多,可见其技艺之精细。

D.石材表面凹槽细密美观,光滑平整又肌理生动,这种传统手工技艺堪称巧夺天工。

3.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号称“东方之冠”的中国馆能体现“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的主题,凭靠的就是其特有的建筑构建和艺术外观。

B.我们的木构造体系与西方的石头斗拱体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系统,是因为西方的斗拱只是一个受力的构建,而非一个艺术的构建。

C.中国国家馆的挑空设计突破了数千年来的“城墙”思维,代表着内敛而封闭的文化的积极调整,也代表了改革开放30年的有效成果。

D.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完全得益于各国国家馆的建筑都做到了传统手工工艺与现代先进技术的完美融合。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材料,完成4—6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

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颐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

光和末,黄巾起。拜骑都尉,讨颍川贼。迁为济南相,国有十余县。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久之,征还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乡里。

金城边章、韩遂杀刺史郡守以叛,众十余万,天下骚动。征太祖为典军校尉。会灵帝崩,太子即位,太后临朝。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未至而进见杀。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其姓名,间行东归。出关,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邑中或窃识之,为请得解。卓遂杀太后及弘农王。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冬十二月,始起兵于己吾,是岁,中平六年也。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

注释:邑中,指县里或地方上。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莫能审其生出本末 知道

B.故世人未之奇也 奇特

C.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 授官

D.光和末,黄巾起 起事

5.下列各句,都能表现曹操做事“有权数(有谋略)”的一组是 ( )(3分)

①不治行业 ②奏免其八,禁断淫祀 ③奸宄逃窜,郡界肃然

④太祖乃变易其姓名,间行东归 ⑤始起兵于己吾

⑥出关,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

A.①③⑥ B. ②③⑤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曹操的身世不为人所知,但他是汉朝相国曹参的后代。

B.东汉乱世,梁国的桥玄和南阳的何颐很看重曹操。

C.二十岁开始,曹操相继担任了郎官和济南相等职务。

D.曹操回到故乡陈留,就立即筹资招兵买马,准备讨伐董卓。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①不就,称疾归乡里。(3分)

译文:

②邑中或窃识之,为请得解。(3分)

译文: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课内部分4分)

译文: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8-9题。(8分)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①辞凤阙②,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①牙璋:调兵的符信,分两块,合处凸凹相嵌,叫做“牙”,分别掌握在朝廷和主将手中,调兵时以此为凭。②凤阙:是皇宫的代称。

8、第三联分别从哪两个角度描写战争场面的?写出了战争的什么特点?(4分)

9、最后两句采用何种抒情方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恰同学少年, 。书生意气, 。

(2)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 , , 。

(3)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完成11—14题)

月饼消费要讲文明

江南客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一年一度中秋节,是人们寄托祝福、共享天伦的日子。那圆圆的月饼,那酽酽的月饼,人们品尝了多少年。而今政通人和、国泰民安,老百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在月圆之日阖家吃饼赏月。

然而,近年来月饼的味儿有些变了。

月饼一改简单、纯朴的传统样式,不仅让人眼花缭乱,而且有点匪夷所思。比如月饼的包装花样繁多,木盒、锦缎盒、铁盒,十分精致,近于奢华。盒里也不光是月饼,还有洋酒、金银饰品,甚至一套住房钥匙。而月饼的售价则令人咋舌,动辄上百、上千元以上,令寻常百姓不敢问津。月饼的如此“变异”,并不是为了吃。有人说,如今的月饼是形式大于内容。仅拿一种木盒包装来说,据环保部门专家测算,平均每生产100万盒木盒月饼,就要消耗50棵左右直径10厘米的树木。而大量的诸如不锈钢、镀金、仿红木等等的盒子,吃完月饼,除了扔掉,别无它用。正像一位月饼销售商所说,有的月饼真正值钱的是包装而不是月饼本身。中秋节前后,人们看到许许多多精美无比的包装盒被丢弃,无不感到心痛。

“买的人不吃,吃的人不买”,月饼“大旅行”,又是一个怪现象。如今送礼成风,佳节来临,有的人希望借此表达一份人情,疏通一下关系,月饼便成为适时出现的最佳礼品。在一些人的心里,似乎只有包装的豪华、价格的昂贵,才能表达出一份情意,显示一种档次。流风所及,导致了月饼的礼品化、高档化。有人说,美好的节日成为人们的沉重负担,一些困难家庭因此而变得不堪重负。月饼也就偏离了人们一般的礼尚往来,成为一些人拉关系的“敲门砖”。

小小的月饼,折射出社会的变化和时尚。变化是说,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大城市已经从温饱有余向更宽裕的小康迈进。时尚则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怎样才是追求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应该看到,我们的国家刚刚实现总体小康,有不少城乡居民生活还很困难。在生活方面,追求高档,追求铺张,甚至竞豪赛奢,实在是很不应该的。这样做既不符合国情,也不符合民意。诚然,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有买的就有卖的,买卖两便。特别是扩大内需也需要促进消费。但消费要讲文明。我们应该记住浪费不是消费、消费不该浪费的道理。我们提倡的是,物尽其用,最大限度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但绝不是提倡花钱越多越好,物耗越多越好。我国是个资源紧缺的国家,那么多的纸张、木材、金属,付之一炬,这无论如何也不能看作是正常的消费。

年年月圆,岁岁中秋。老百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心气儿很高。此时此刻,我们更应该清醒地看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不断奋斗的过程。越是在国民经济顺利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形势下,各级领导干部越是要牢记“两个务必”,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勤俭持家、勤俭建国的教育。现在要坚持这样做,将来生活更好了,仍然要坚持这样做。古往今来的历史证明,一个善于勤俭节约、不懈艰苦奋斗的民族,才是一个拥有远大前程的伟大的民族。 (选自2006年10月6日《拂晓报》)

11.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判断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本文关注的是月饼消费不文明的现象。提出的观点是:月饼消费要文明。标题就是全文的重心所在。

B.作者撰写的是一篇时评,一事一议,内容集中,针对性强。号召人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坚决与腐败分子斗争到底。

C.文章以小见大。“小”指的是作者从众多的消费现象中选取到了月饼消费的种种不文明现象这些平凡小事,从小处着笔。

D.本文的“大”指的是反映出了大问题,就是:这些平凡小事的本质是人们消费中存在着追求铺张浪费、奢华等等错误思想。

E.作者重点针对奢华消费观的实质作了深层意义的揭示和分析,批评了大众们的错误消费观念,给人以深思。

F.开篇引出话题,随后列举现象,提出问题,展开分析论证,挖出思想根源,向人们发出号召从而解决问题,可谓思路清晰,论证严密。

12.去掉文章前面两段,开篇就列举现象,好不好?请分析原因。(6分)

13.“近年来月饼的味儿有些变了”中的“味儿”是指什么?(6分)

14.阅读本文后,请你结合个人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章所渗透的内涵的认识。(6分)

五、语言基础知识 (共12分)

15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漫溯(shuò)    挥斥方遒(qiú) 惆怅(chànɡ) 百舸争流(ɡě)

B.彳亍(chí chú) 哀怨彷徨(pánɡ) 寂寥(liáo) 忸怩不安(ní)

C.青荇(xínɡ) 冰屑悉索(xiè) 火钵(bō) 凝重隽永(juàn)

D.瓦菲(fēi) 浪遏飞舟(è) 糯米(nuò) 矫健有力(jiǎo)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上赛季的新泽西网队战绩糟糕,赛季初经历了18连败后,教练弗兰克被炒了鱿鱼;赛季结束,换了俄罗斯老板的新球队成了观众的笑柄。

B.11月24日,广州奥林匹克中心田径场,刘翔以13秒09的成绩夺得亚运会男子110米栏金牌,史无前例地实现了该项目三连冠并刷新亚运会纪录。

C.2010年,中国政府几乎所有的重点工作都是围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行部署,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可理喻。

D.著名文物专家、收藏家王世襄的藏品从审美来看,几乎件件惹眼,收藏的门类之多、品位之高,至今没有人能望其项背。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冰人奥茨”是迄今为止让人浮想联翩的古代干尸之一:这位古人左肩负有箭伤,带着披挂长眠于高山,寂寞地度过了5000年的时光。

B.2018年和2022年世界杯主办权落下帷幕,英格兰落选和卡塔尔获得主办权都令人感到意外,不过对于球迷来说,在哪里举办都无所谓。

C.来自高校的志愿者们看到,虽然几个学校的图书管理员都由任课老师兼职,但图书室书籍摆放整齐,学生阅读秩序井然。

D.雕塑《时空跨越》勾勒出战国时期古中山国人与现代人手拉手,踏着皎洁的月光,遨游太空,表达出石家庄人承载历史、放眼未来的精神。

18.下面的句子顺序已打乱,把这些句子组成意思完整、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的一项是(3分)

①捕捉器的三个部分陡然张开,把末端的硬钩抛到远处,勾住猎物后就往回收,把猎物抓到它的两把钢锯之间。

②不管它们是拼命扭动,还是趵蹶子,那可怕的器具就是不会松开。

③这下它又是祈祷的昆虫了。

④接着,手臂弯向前臂,就像老虎钳夹紧了;之后,一切就结束了:不管是蝗虫、蝈蝈儿,还是别的更强壮的昆虫,一旦被那四行尖刺铰住,就彻底没命了。

⑤休息的时候,螳螂把捕捉器折起来,举在胸前,看起来毫无伤人之意。

⑥但是一旦有猎物经过,祈祷的姿势就不见了。

A.④②⑥①⑤③ B.③⑥②①⑤④ C.⑤③⑥①④② D.⑤③②①④⑥

六、语言表达运用 (共14分)

19.请给下面的新闻拟一个标题。(4分)

据了解,为贯彻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国发40号文件精神,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会同有关部门加大粮油市场投放力度,增加市场供应,稳定价格。10月底以来,通过郑州、安徽粮油批发市场共投放国家政策性粮油2550万吨。其中投放玉米540万吨、小麦1350万吨、稻谷630万吨、菜籽油30万吨。11月15日-19日,投放玉米178.4万吨,成交45. 05万吨,成交均价1798元/吨;小麦450万吨,成交147.5万吨,成交均价1915元/吨;稻谷207.1万吨,成交90. 92万吨,成交均价1965元/吨。上周(11月23日-26日)继续向市场投放国家政策性粮油850万吨,保证粮油市场供应稳定。

20、在画线处填上恰当的话,使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手法相同。(6分)

给生命一个微笑,无论你是伫立在成功的颠峰还是 ,无论你是为爱而陶醉还是 。给生命一个微笑。微笑的人并非没有痛苦,只不过他们把痛苦锤炼成绚丽的诗行:微笑的人 , ;微笑的人 , 。

21.下面①②两句话是从下面语言材料中筛选出来的,请你说说依照语言连贯、得体的原则,应把它们放回在何处?(4分)

《光》一文主要是写“光”,但不仅限于“光”,还写了黑暗(黑影)、声音等与“光”紧密相联的事物;而是写出了“光”的不同变体,如晨光、阳光(日光)、月光、闪电、烛光等。譬如日光“不停地把自己蕴藏着的美丽借给别的东西——它把颜色借给云雾,成了晚霞和虹彩,借给瀑布,成了五色的水花,它把温暖借给空气,成了最迷人的熏风,把光借给一个极不足道的小卫星,成了千古为人歌咏的月亮”。

①作者也没有单一地写“光”

②作者显然是注意到了“光”的丰富多样

七、作文 (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西点军校在世界上名气很大,它不仅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军事人才,也培养出无数商界精英。这所学校有许多优良的传统。比如,当军官派你去完成一项任务,但由于种种原因,你没有完成,当军官问你为什么时,如果你为自己辩解,说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导致自己没有完成任务,那就错了。你只能说:“报告长官,没有借口。”除此之外,你不能多说一个字。

对此,有人说,“没有借口”太没人情味了,太冷漠了;也有人说,“没有借口”,可以激起一个人最大限度的潜能。在人生中,不要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寻找借口上,失败也好,做错事也罢,再美妙的借口,对事情的改变又有什么作用呢?

[要求]⑴立意自定。⑵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⑶题目自拟。⑷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D(中国馆外形整体像斗拱,不是仅最上部分;中国木结构体系充满“天人合一”的文化意味)

2、A(原文为“只流行于”)

3、C(A应为“源于中国的文化、中国的特色、中国的元素”。B强加因果。

4. B (“奇”在文中的意思是“认为……奇特”,意动用法。)

5.C(“有谋略”不仅指能对眼前形势看得准确并决定取舍,也指对未来的形势预测恰当。①指曹操不注重修养德行和学业,不合题干要求。②治理地方有胆识和办法,符合要求。③指治理地方的结果,不合题干要求。④指曹操不愿与与董卓同流合污,是有谋略的行动。符合要求。⑤指曹操“东归”的目的,这也是有谋略的表现。⑥描述曹操“东归”时被抓,与题干不符。综合起来,答案为C。本题对“权数”“谋略”词语的理解是关键。)

6.A(原文第一段所描述的是曹操的父亲曹嵩的身世不被人所知,不是曹操的身世。这里张冠李戴。)

7.①他没去赴任,声称有病,回乡静养。

②县里有人暗里认出了他,为其求情,

③见课文

10、略

11.B、E(B“坚决与腐败分子斗争到底”文中没有这个意思,此句属于添油加醋。E不是“大众”,是针对部分或者少数人而言的。)

12.去掉前面两段不好。因为这两段的内容是为了引出环体,先说人们重视吃月饼,然后话题一转谈月饼“变味”,接着引出月饼消费的不文明现象。若是开篇就列举现象,显得太突兀,行文会令读者感到不自然。[若是说去掉它们也行,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13.不仅仅指月饼包装、材质、价格、礼品化等等许多弊端,更指有些人借此机会大肆行贿受贿,败坏社会风气。

14.学习文章,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指摘时弊的精神,告诫我们要培养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优良作风。

15.D(A.溯:sù,B.彳:chì,亍: chù,C.荇:xìng)

16 C(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蛮横或固执,不通情理。应用“不言而喻”。)

17 A(B搭配不当。 C有歧义,“几个”限制不明。D成份残缺,“勾勒”缺少宾语。)

18 C(时间顺序)

19 国家投放3400万吨粮油稳定价格 /国家加大粮油投放力度稳定价格 (3分)

20、例句:

微笑,无论你是伫立在成功的颠峰还是徘徊在失败的低谷,无论你是为爱而陶醉还是为恨而伤怀。

给生命一个微笑。微笑的人并非没有痛苦,只不过他们把痛苦锤炼成绚丽的诗行:

微笑的人并非没有失败,只不过他们把失败编写成高亢的乐章;

微笑的人并非没有挫折,只不过他们把挫折转换成全新的起点。

21.①句放在“声音等与“光”紧密相联的事物”一句的后面;②句放在“如晨光、阳光(日光)、月光、闪电、烛光等”一句的后面。

22、略

    相关推荐

    2012年高一语文下册3月月考检测试卷(有答案) 2012年龙州高中高一语文上册9月月考试题 2012年高一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检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下册拓展精练检测试题(有参考答案) 2012年高一语文上册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 高一语文下册拓展精练检测试题(有答案) 高一语文下册拓展精练检测试题(有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模块检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下册拓展精练检测试题(有答案) 高一语文下册拓展精练检测试题(有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下册拓展精练检测试题(有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下册拓展精练检测试题(有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下册拓展精练检测试题(有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下册拓展精练检测试题(有答案) 高一语文下册拓展精练检测试题(有答案) 高一语文下册拓展精练检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下册拓展精练检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下册拓展精练检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下册拓展精练检测试题(带答案) 高一语文下册拓展精练检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下册拓展精练检测试题(带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下册拓展精练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下册拓展精练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下册拓展精练检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下册拓展精练检测试题(带答案) 高一语文下册拓展精练检测试题(附答案) 高一语文下册拓展精练检测试题(附答案) 高一语文下册拓展精练检测试题(带答案) 高一语文下册拓展精练检测试题(带答案) 高一语文下册拓展精练检测试题(附答案和解释)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题及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模块考试试题(有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2年高一下册期末质检语文试题(带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3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闻公有一册历 阅读答案(2013上海中考语文试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测试(有答案) 甘肃省2015—2016学年高三第一次检测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2年北海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与答案 2018年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题附答案 2012年高一语文下册第一次考试试卷(附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诗两首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广东省中山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一)及答案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高考语文试卷月考阅读试题答案 八(上)语文五六单元文言文测试题(有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下册林黛玉进贾府达标训练试题(有答案) 中考冲刺:语文记叙文试题精练(9) 浙江省慈溪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学期10月份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家》高考测试题 与答案 安徽省安庆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 《出师表》检测题 语文阅读:《一丸冷月的韵味》(2013年高考语文山东卷) “第9车厢” 阅读试题及答案 (2011高考语文浙江卷) 成都外国语学校2012年高一语文下册期中调研考试题(带参考答案) “月球上是否有水”语文阅读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2016届新高三年级调研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雷雨》高考测试题与答案 高一语文下册期末复习基础知识精练试题 安徽省“江南十校”2014届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虽有佳肴》 过关检测题与答案 宋琬《蝶恋花•旅月怀人》阅读答案高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 王冕《白梅》阅读检测试题及答案 2016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成语运用技能检测性评估 及答案 《元吏|月鲁不花传》阅读答案翻译译文高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 《陈涉世家》检测题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训练9 《史弼传》 阅读答案(2013上海高考语文试题) 西地平线上达标测试题(有答案) 山西省太原五中2013—2014年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月考(10月) 语文(含答案) 《满井游记》检测题 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高考月考语文试卷试题鉴赏阅读赏析答案 《董宣传|强项令》初中考试月考中考古文试题答案 诗歌赏析练习测试题:苏轼《西江月》(附答案) 高考语文阅读试题之痛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附答案 吴敏树《君山月夜泛舟记》阅读答案翻译译文高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 臧克家《海》阅读赏析检测试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复习检测题 月光手帕 阅读答案(2014湖南娄底中考语文试题) 高中语文必修1—5背诵默写过关测试题 闻公有一册历,自记日行事,纤悉不遗 阅读答案(2013上海中考试题) 黄庭坚《鹧鸪天》高考语文月考鉴赏阅读赏析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台阶》配套练习册参考答案 文言文“观刈麦”和“破阵子”考点检测及答案 高考语文阅读 “燃烧的月亮”迟子建 阅读答案 草原八月末阅读解析2021 草原八月末阅读答案六年级上册 河西走廊的月亮 阅读答案(2015威武中考语文试题) 我与地坛达标检测(有答案) “月在青草榻上”阅读试题及答案 语文阅读:书窗上的那轮明月 月亮上有山没有水阅读答案 “塔上的树”阅读试题及答案 (2011高考语文天津卷) 高中文学名著《子夜》阅读测试题 《有月亮的晚上》阅读答案 有月亮的晚上阅读题阅读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