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六 朋友
这一次旅行使我更加明白了一个名词的意义,这个名词就是朋友。
七八天以前我曾对一个初次见面的朋友说:“在朋友们的面前我只感到惭愧。他们待我太好了。我简直没有方法可以报答他们。”这并不是谦逊的客气话,这是真的事实。说过这些话,我第二天就离开了那朋友,并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和他再见。但是他所给我的那一点温暖至今还使我的心在颤动。
我的生命大概不会是久长的罢。然而在那短促的过去的回顾中却有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的黑暗,使我的生存有一点光彩,这明灯就是友情。我应该感谢它,因为靠了它我才能够活到现在,而且把家庭所给我的阴影扫除掉的正是它。
世间有不少的人为了家庭弃绝朋友,至少也会在家庭和朋友之间划一个界限,把家庭看得比朋友重过许多倍。这似乎是很自然的事情。
朋友是暂时的,家庭是永久的。在好些人的行动里我发现了这个信条。这个信条,我实在是不能也许我也会讨一个老婆,生几个小孩,整日做着发财的梦,抛弃了事业昧了良心去做一个现实社会制度的忠实的拥护者吧。
然而朋友们把我救了。他们给了我家庭不能够给的东西。他们的友爱,他们的鼓励,几次把我从深渊的边沿挽救回来。他们对于我常常显露了大量的慷慨。
我的生活曾是悲苦的、黑暗的。然而朋友们把大量的同情、大量的爱、大量的欢乐、大量的眼泪都分给了我,这些东西都是生存所必需的。这些不要报答的慷慨的施舍,使我的生活里也有了温暖,有了幸福。我默默地接受了它们。我并不曾说过一句感激的话,我也没有做过一件报答的行为。但是朋友们却不把自私的形容词加到我的身上。对于我,他们是太大量了。
这一次我走了许多新的地方,看见了许多新的朋友。我的生活是忙碌的:忙着看,忙着听,忙着说,忙着走。但是我不曾感受到一点困难,朋友们给我预备好了一切,使我不会缺乏什么。我每走到一个新地方。我就像回到了我的在上海的被日军毁掉的旧居。而那许多真挚的笑脸是在上海所不常看见的了。
每一个朋友,不管他自己的生活是怎样困苦简单,也要慷慨地分一些东西给我,虽然明明我不能够给他一点报答。有些朋友,甚至他们的名字我以前还不知道,他们却也关心到我的健康,处处打听我的病况,直到他们看见了我的被日光晒黑的脸和手膀,他们才放心地微笑了。这种情形确实值得人流泪哟。
有人相信我不写文章就不能生活。两个月以前的一个同事的上海朋友寄稿到广州《民国日报》的副刊,说了许多关于我的生活的话。他也说我一天不写文章第二天就没有饭吃。这是不确实的。这次旅行就给我证明出来,即使我不写一个字,朋友们也不肯让我冻馁。世间还有许多大量的人,他们并不把自己个人和家庭看得异常重要,超过了一切的。靠了他们我才能够生活到现在,而且靠了他们还要生活下去。
朋友们给我的东西是太多太多了。我将怎样报答他们呢?但是我知道他们是不需要我报答的。
近来我偶尔读朋友的书,看见了这样的话。消费乃是生命的一个条件……世间有一种不能与生存分开的消费,要是没有了它我们就会死,就会内部干枯起来。他们必须开花。道德,无私心就是人生之花。
在我的眼前开放着这么多的人生的花朵。我的生命要到什么时候才会开花?难道我已经是“内部干枯“了么?
一个朋友说过:“我若是灯,我就要用我的光明来照彻黑暗。”
我不配做一盏明灯。那么就让我来做一块木柴罢。我愿意把我从太阳那里受到的热发散出来。我愿意把自己烧得粉身碎骨来给这人间添一点温暖。
1.结合本文谈谈对“道德,无私心就是人生之花”一句的理解。
2.读完此文,结合自己的认识,用一组排比句描述你对“朋友”的理解。
3.有人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然而巴金的朋友常常显露了大量的慷慨,又不需要报答。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两种人生观的认识。
六、朋友 答案1.提示:从“品行修养、奉献精神”两个角度来作答。 2.提示:形式上有三个分句,内容上与“朋友”相关,观点正确。 3.提示:观点正确,言之成理(观点不正确,算全错)。
上一篇:向生命鞠躬阅读训练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