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出走(孙方友 )阅读附答案

小编:

自觉出走

孙方友

(1)赵章原来是镇上的民办教师。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赵文,二儿子赵武,三儿子赵安。赵文是“文革”后的第一批大学生,被留在了省委工作。他先在省委组织部很快就由科级提到处级,晋升处级不到一年,便到基层锻炼了两年,接着,没进省城就升了副地级,在省城东边的一个地区任副书记。38岁那年,又升了半格儿,当了行署专员。那时候,他的两个弟弟也早已大学毕业,一个留在了本县组织部,一个留在了地委。等到赵章退休那一年,赵武和赵安也都当上了县委书记和副县长什么的。

(2)三个儿子都住在城里,可赵章老俩口儿谁家也不去,执意留在老家。他们说城里楼上楼下的过不惯,没在乡间自在。三个儿子都很孝顺,逢 年过节都要回来。尤其是春节,赵家门前能停好几辆小卧车儿,很是威风。

(3)赵章此时对儿子们说:你在外乡再风光,但当官的如走马灯似的,谁会记住你那一时的威风?就算在自己老家,左邻右舍又能把你的威风记几代。

(4)过大年的第一顿饭,赵章从不准备大酒大肉,而是让老伴煮一锅老白菜汤,蒸一锅黑馍馍。他对儿子们说这是忆苦饭,过去的日子不能忘。只有不忘苦日子,才能做好官,祖上才光荣得长一些,省得遭人唾骂。

(5)不想赵章的老伴儿命薄,赵章退休不久就离开了人世。埋葬她的那几天,三个儿子所辖的地区、县说不清来了多少人,多少车。赵章于痛苦之中只知道人来了走了,走了来了。谁的下属下来了,就去找谁报到。赵章知道,那是给他儿子们交钱去了。至于三个儿子借母亲的丧事各自收了多少礼钱,他可能永远也说不清。

(6)家中只剩下他一个人时,儿子们又一次劝他进城,可他仍是不去。他说:我怕你妈一个人孤单,要陪陪她。

(7)没办法,三个儿子只好坚持回来看他。每到春节,赵家门前仍是小车一溜儿。

(8)但三个儿子都是孝子,仍坚持每年回来看老爹。不想这年春节又回,却突然不见了老父亲,左邻右舍打听,都说昨儿还在哩!直到天黑,仍不见回,兄弟三人忙开车去舅家、姑家寻觅,仍无踪影。三个儿子这才慌了,呆呆地坐在老屋里,猜测着各种可能。老大赵文起身去寻找老爹的箱子,发现存钱卡不见了,箱子里留有一封信,打开来,正是写给他们的。

(9)赵章在信中说:孩子,爹走了。爹这一走至少五年。如果这五年里我没有了,你们也不必难过。因为你们都是官,爹在家死不起,死一回要让百姓花掉上百万哩!爹选大年三十离家,是因为今儿个你们都回来。爹只打算外出五年,钱上不用操心,平常你们孝敬的钱和我的积蓄还有不少。再说,爹外出也不会闲着,拾破烂也可以养活自己嘛!五年后如果我还活着,我一定回来。那时候,用你们官场的话说,老大已安全着陆,老二也退了二线,该进人大、政协什么的了。剩下小三儿,也离“调研”没几年了。那时候,我死也没有什么可怕的了。至少可以不用担心你们因我之死而出什么事了。不然人家来送礼,你们收不好,不收也不好,收了上交更会得罪不少人。世风日下,又没人能拦得住,没办法,我只好为你们躲一躲了。五年后我若没回来,也不必大张旗鼓地找我,人嘛,横竖总有一死,有你们三个为祖上争光,我已足矣!爹深怕这光荣变成耻辱,所以就想尽我自己的 一点儿薄力,尽量不给你们提供那么一个机会。爹为了你们,也只能做到这些,剩下的,就看你们自己了。虽 然眼下你们可能要落下“不孝之子”的罪名,但结果会好的。大年的忆苦饭都已备在锅里,你们自己动手做一顿。兄弟仨再一个床睡一夜,像你们小的时候一样,打通腿儿。明儿个一大早,别忘了给你妈上上坟……

(10)三个人轮流看了爹的信,都没吭声,各自暗自擦泪,许久了,老大才说:是谁逼走了咱爹?

(11)老二和老三听到这话,也同时睁大了泪眼问道:是呀,是谁逼走了咱爹?

(选自《光明日报》)

1、第(1)段为什么详细介绍赵章三个儿子的职务和工作情况。(2分)

2、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4分)

(1)在横线上填写(8)----(11)段的故事情节。(2分)

儿子探父,不见父亲—— —— 。

(2)小说中赵章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3、文中两次写到过春节时赵家门前停着多辆小车,有什么作用?(2分)

4、第(2)段画线句中“执意”一次如何理解?(3分)

5、小说的结局有怎样的特点?请你简要评析。(2分)

6、赵章的三个儿子都很孝顺,可是他为什么还要“自觉出走”?(3分)

参考答案:

1、为下文有些人借办丧事、过年过节的时机给赵家送礼(或赵章准备忆苦餐、赵章出走)等情节的开展做铺垫(埋下伏笔)。

2、儿子寻父,发现父信;儿子看(读)信,触动内心。

3、社会环境描写(或环境描写),暗示来赵家送礼的人很多,揭示了一些地方行贿之风盛行的不良社会现象。

4、“执意”是坚持自己的意见(意愿)的意思,既表明赵章坚持留在老家生活,又表明赵章内心对做人道德底线的坚守。

5、示例一:结局出人意料,又在使故事曲折,扣人心弦,给人震撼的效果。

示例二:篇末“逼走”与文题“自觉出走”形成矛盾对比,增强了小说感染力。

示例三:“是谁逼走了咱爹“的疑问,引人深思;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意味深远。

6、因为赵章关爱儿子,为儿子的处境担忧,特别是怕自己的变故连累儿子们;他不愿意置身不良社会风气中,但又无力改变现实,他的正直与善良迫使他只有“出走“;赵章的出走表明他对行贿受贿现象的不满,并自觉勇敢地抵制不正之风。

    相关推荐

    《自觉出走 孙方友》阅读答案 自觉出走阅读答案 自觉出走阅读答案 《蚊刑 孙方友》阅读附答案 《女票 孙方友》阅读附答案 丁家斋 孙方友 阅读附答案 泥人王 孙方友阅读附答案 《雅盗》孙方友阅读答案 捉鳖大王 孙方友阅读附答案 泥兴荷花壶 孙方友阅读附答案 《泥兴荷花壶 孙方友》阅读答案 孙方友“雅盗”阅读试题及答案 宋史·孙觉传 阅读附答案 《从文化自觉到哲学自觉》语文阅读答案 牛黄 孙万友阅读附答案 孙觉,字莘老,高邮人...阅读附答案 《走出沙漠》阅读附答案 《山中方友》阅读附答案 宋史•孙行友传阅读答案 宋史•孙行友传阅读理解 《走出地平线》阅读附答案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冯友兰阅读附答案 魏晋时期文的自觉阅读附答案 “走两步”,认出你阅读附答案 梦幻视觉“水立方”阅读答案 走出沙漠阅读理解答案最新 走出沙漠阅读答案 《做自己的朋友》阅读附答案 做自己的朋友 阅读附答案 《我们需要出走》阅读附答案 走出沙漠阅读理解答案最新 走出沙漠阅读理解 走出去看阅读答案 走出沙漠 阅读答案 孙伏园走了,副刊死了 阅读附答案 小男孩走出大门 阅读附答案 《走出沙漠》阅读答案 吴伟业《送友人出塞》阅读附答案 《走不出你的怀抱》阅读附答案 “敬畏经典与文化自觉、自信、自强”阅读理解答案 《走出地平线》阅读答案 走出地平线阅读答案 五岁的出走阅读答案 走出地平线 阅读答案 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 阅读附答案 《亮出你自己》阅读附答案 “绿色”票房与文化自觉 尹鸿阅读附答案 名著阅读:觉民坚持自己的婚事自己做主 我们需要出走阅读答案 五岁的出走 阅读及答案 《走出沙漠 沈宏》阅读答案 《追寻意义,走出“娱乐化”》阅读附答案 小男孩走出大门,返身 阅读附答案 魏晋风度——文的自觉阅读答案 《做自己的朋友》阅读题阅读附答案 “中华文化的自觉与自信”阅读试题及答案 走进大自然阅读答案 打出自己的旗阅读附答案 适度方能出彩 尹广阅读附答案 《走不出你的怀抱》阅读答案 《一生走不出您浓浓的爱》阅读附答案 五岁那年的离家出走阅读答案2021 五岁那年的离家出走阅读理解 现代文《走出沙漠》阅读答案 走过阴霾阅读理解答案2021 走出阴霾阅读答案 《“绿色”票房与文化自觉》阅读及答案 自主学习方案《黑信》 以事走郊外示友(陈与义)阅读答案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阅读附答案 《走不出外婆的目光》阅读答案 《走出地平线 贾宝泉》阅读答案 《打出自己的旗帜》阅读附答案 走,看云去!是不是觉得有点儿春天的慵倦了...阅读附答案 代出自蓟北门行阅读附答案 我自己想出来的! 阅读附答案 “人格化”:文化走出去的秘籍 阅读附答案 孙叔敖为婴儿之时,出游,见两...阅读附答案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阅读附答案 “走出书斋的阅读”阅读理解答案 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阅读附答案 阅读题。长孙顺德受绢司马光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事觉 一生走不出您浓浓的爱 阅读训练附答案 不知不觉,春风已经踏着轻盈的步伐走来了 阅读附答案 ““传统热”与文化自觉”阅读试题及答案 《敬畏之心与文化自觉》语文阅读答案 “敬畏之心与文化自觉”阅读理解答案 中国文化应该“走出去” 阅读答案 《走出地平线》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开出良心的处方阅读答案 《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阅读答案 “每一个公民都要自觉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阅读答案 高考语文语文“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冯友兰 阅读答案 “走出书斋的阅读”阅读试题及答案 从字出发,走向纸与书的密林阅读理解 从字出发,走向纸与书的密林阅读答案 平视自身和世界,方能化解自卑 张颐武阅读附答案 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王沂孙阅读附答案 走进大自然阅读训练及答案 右骁卫大将军①长孙顺德②受人馈绢。事觉···阅读答案 送友人出塞 吴伟业阅读理解答案 综合性活动“感受自然·走进四季”(附答案) 走出历史暗室的周海婴阅读答案 走出青春迷茫阅读理解及答案2021 那年我14岁,自我感觉已经长大,可有些 阅读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