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阅读试题及答案

小编:

【易错考点二】分析与概括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2题。

茶道

邸永君

饮茶、嗜茶,是中华儿女发自内心的喜好,是炎黄子孙绵延千载的雅趣。古语云:“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茶道与六艺相通,成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茶还被人们视为生活之享受,治病之良药,提神之佳品,友谊之纽带,文明之象征。饮茶有益,更应有礼、有道。基于此念,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我们的祖先赋予了饮茶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已不局限于日常物质生活需求的层次,日益发展升华为一种优雅的文化艺能——茶道。

所谓茶道,是以通过饮茶而修道、悟道并力求最终证道的一种生活艺术,是饮茶健体与修身证道的统一。无茶,道则无从谈起,“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是也;而无道,用茶则不啻蛙吞牛饮,了无情趣。因此,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茶道之大要有四:曰茶艺、茶礼、茶境、修道。所谓茶艺是指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的一整套技艺;所谓茶礼是指茶事活动中的礼仪、法则;所谓茶境是指茶事活动的场所、环境;而所谓修道,就是通过茶事活动来怡情修性、悟道体道,以求最终达到精神升华的至美意境。

茶道中所修何道?到底是儒家之道,道家、道教之道,还是禅宗及佛教之道,会因饮者旨趣不同而各有偏重。一般而言,应为各家之道的综合融会,概括起来有养生、怡情、修性、证道四大层次。而证道是修道的理想目标,是茶道的终极追求,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既可诠释为儒家之“尽精微而致广大”,又可体味出道家之“无为而无不为”,还可领悟到佛家之“一尘不染万虑不生”。

回顾国人饮茶历史,饮茶之法有一个演变过程。最初多用煮茶之法,后来逐渐摸索出煎、点、泡等3种方法。而茶艺便是依煎、点、泡三法而成,中国茶道也就先后出现了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等3种形式。

茶艺是茶道的基础,而茶道之形成必然要以饮茶的普及为前提。唐代以前虽已有饮茶习俗,但普及程度尚低。东晋时,士大夫之间饮茶之风渐盛,已有茶艺的雏形,然而远未完善。由晋至唐,属于中国茶道的萌芽时期。

中唐以后,国人饮茶殆成风俗,国中人士多“比屋之饮”,且迅速向周边地区扩散,甚至已流于塞外。至肃宗、代宗两朝,陆羽著《茶经》,奠定了中国茶道的基础,又经皎然、常伯熊等人推动、增润和完善,形成“煎茶道”;北宋时期,蔡襄著《茶录》,徽宗赵佶著《大观茶论》,形成“点茶道”;明朝中期,张源著《茶录》,许次纾著《茶疏》,又形成“泡茶道”。所以可以说,中国茶道成于唐,继于宋而盛于明。

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中国先后产生了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但由于近代世事无凭,人心浮动,泥沙俱下,玉石皆焚,无数优良的传统、风俗、技艺、习惯被遗弃殆尽,不禁令人扼腕叹息。煎茶道、点茶道在中国本土早已消亡,唯有泡茶道尚存有一线生机。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节)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茶被人们视为生活享受,治病良药,提神佳品,友谊纽带,文明象征,因而人们给饮茶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B.在古代,饮茶的方法被称为茶艺,它是茶道的基础,包括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等几个环节。

C.茶道萌芽于东晋时期,到唐代通过陆羽、经皎然等人的发展和推动逐渐形成,经过宋、元两代的发展,到明代达到了鼎盛时期。

D.随着饮茶方式的改变,在中国只有泡茶道留传下来,而技艺更为优良的煎茶道和点茶道反而被人们遗弃殆尽。

【答案】C

【解析】 A项“人们给饮茶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基于“饮茶有益,更应有礼、有道”的观念。B项“饮茶的方法被称为茶艺”,说法错误。D项煎茶道和点茶道技艺更为优良,说法错误。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3~5题。

曹操《短歌行》(其一)中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句。历来对此四句的理解不甚相同,多认为这是比喻犹豫不定的人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笔者认为,诗中的乌鹊当偏指乌鸦,《汉语大词典》释“乌鹊”,其一义即指“乌鸦”。“乌”既与王业有关,曹操这里所慨叹的当指统一全国的王业未能成就。清代的王尧衢阐释这首诗说:“以‘明明如月’而恨不能拾取,遂忧之不忘,则其暗奸天位之心久矣。……月明则星稀,非乌鹊飞之时也,以故绕树三匝而无所依托,则英雄无用武之地矣。……孟德以倾汉为心,其借口周公,不异王莽。”(《三曹资料汇编》第28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这说明了曹操以乌鹊南飞而无所依托来比喻自己不能完全夺取占有汉家的王业。

苏轼《赤壁赋》有意引用《短歌行》的诗句并云:“‘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受苏轼的影响,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便有意安排曹操横槊赋诗的故事情节,并借小说中人物刘馥之口阐释这四句

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此不吉之言也。”罗贯中显然以“乌鹊南飞”等句象征曹操南征失败,未能实现统一大业。毛宗岗对这一节加以评论道:“苏子瞻《赤壁赋》亦引此四句,以为孟德之困于周郎,盖南飞而无可依,正应其南征而无所得耳。”结合毛氏的评语可以看出罗贯中有意把“乌”意象与王业联系起来。再如清赵翼《赤壁》诗云:“乌鹊南飞无魏地,大江东去有周郎。”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

《短歌行》究竟写于何时,因乏史料佐证,目前难以确定。《赤壁赋》《三国演义》《赤壁》诗说它写于赤壁之战时,尽管是出于文学家的想象和推测,但他们都有将“乌鹊”与统一全国的王业联系起来的倾向,将“乌鹊南飞”等句视为曹操王业未能成就的征兆的意图是明显的。

4.下列不属于作者提出自己观点的根据的一项是 (  )

A.历来多认为,这是比喻犹豫不定的人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

B.《汉语大词典》释“乌鹊”,其一义即指“乌鸦”。

C.古代文学中乌鸦的出现可以预示王业的归属。

D.王尧衢、苏轼、罗贯中和赵翼对这几句诗的阐释和引用。

【答案】A



【解析】 “历来多认为……”一句指明历来多数人的观点,并不是作者立论的依据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赤壁赋》《三国演义》《赤壁》诗把《短歌行》的写作时间定为赤壁之战时,这是文学家的想象和推测。

B.毛宗岗的评论旨在揭示《赤壁赋》中引用《短歌行》的意图和罗贯中有意安排曹操横槊赋诗这一情节的目的。

C.作者对《短歌行》中“乌鹊南飞”等句的理解与苏轼、罗贯中、赵翼的观点完全一致。

D.在本文中,作者不仅对《短歌行》中“乌鹊南飞”等句的理解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而且阐明“乌”作为王业的意象由来已久。

【答案】C

【解析】 “完全一致”错误。作者的观点在文中以“曹操这里所慨叹的……”一句显示,苏轼等人的观点在文末以“他们都有……是明显的”一句表明,只能说基本相同。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6~8题。

散文中的闲话笔调

吴永福

散文写作中,最有兴味的或许就是笔调了。笔调,是一个作家成熟的标志。现代散文中,有一种甚为风行的笔调,就是闲话笔调。胡适曾说:“白话散文很进步了。散文方面最可注意的发展,乃是周作人等提倡的‘小品散文’。这一类小品,用平淡的谈话,包含着深刻的意味;有时很像笨拙,其实却是滑稽。这一类作品的成功,就可彻底打破那‘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了。”可见所谓闲话笔调就是谈话风格的,或者说用谈话方式来作文。

此种笔调经周作人、林语堂等人的提倡,便有了以性灵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之说。此种谈话风格的小品文笔调,林语堂甚为醉心,并在许多文章中反复申说。林语堂因甚为欣赏谈话风格的行文,还力主扩充散文的篇幅,但要以此来挑战古文的简洁,就不足为训了。用谈话方式来作文自然是很好的,但作文毕竟不完全等同于谈话。若是真将那种谈话过程记录下来,也够得拉杂,更不用说话题的游移了。梁实秋先生力主行文的简练,就要明智得多。呼应于周作人的说法,林语堂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但又格外地张扬了幽默。幽默可为行文增添风趣,但若过分大张旗鼓地提倡,则本身可能成为一个幽默。

闲话笔调是散文中较为自然的言说方式。此种笔调是用说话来交流的,心中存有一个交谈的对象,如此即可展开交流。至于所谈的题目并未限制,照林语堂的说法,正是宇宙之大、苍蝇之微无所不谈。不过,作家的言说仍不离心灵或性情,因而所谈的题目也是有喜恶的。但不妨假定读者那方面也有同好,如此即可达成沟通。此种笔调虽说有一种涵盖作用,但并不碍于各人的谈论,并非千人一面,可各有面目。比如周作人的创作以闲适为主,从而讲求所谓生活的艺术。但在退隐的心态下,也不无书斋生活的苦闷,于是于闲适中渗出一股苦味来。林语堂虽说倾心幽默,倒也率意而谈,不无名士作风。至于以幽默见长的,或许要算梁实秋。但梁实秋也是心存雅致,幽默只不过是用来抵斥种种不雅的,所谓相反相成是也。而老舍,为幽默而幽默,则并不见佳。他显然是过于着重幽默了,并以之作为作文的主旨,却有可能落入油滑。其实,幽默表现于文中,多是一种点缀,可为行文增添谐趣,但若要从头到尾地幽默下来,就往往吃力不讨好。

因而即便同是闲话笔调,也可各有不同的,这才是真正的个人笔调。但个人应当以自我说话,而自我又处于大我与小我之间,这就得把握其中的分寸。比如周作人将载道与言志对立起来,从而将写作完全地由载道转为言志,却又囿于个人的性情,所得就小了,因此小品文也就沦为小摆设。其实,言志与载道并非简单的对立关系。社会生活的特点就是形成了各种观念,也可谓各有其道。文中若尽是载道口吻,实则就是充当了各种观念的传声筒,这就在文中丧失了自我。但若想将自我完全游离于各种观念之外,恐怕也不现实,正如人都生活在社会中一样,各种观念或道对人也有一种约束作用。郁达夫曾说:“现代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换言之,重个性,这才是现代意义上的散文。若抹去个性,从而充当某种观念的传声筒,仍又是载道之文了。在散文中,笔调确乎是个人的。而所谓的个人笔调,就是要在散文中形成独具个性的言说方式。



(选自《阅读与写作》,有删改)

7.以下关于各个作家创作风格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周作人以闲适为主,但在闲适中也带有书斋的苦闷。

B.林语堂追求幽默,但是率意而谈,体现出名士作风。

C.老舍为幽默而幽默,刻意为之,适得其反,有一股油滑之风。

D.梁实秋行文简练,文章雅致,用幽默来抵斥种种不雅。

【答案】C

【解析】 是容易落入油滑。

8.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用平淡的谈话方式来包藏深刻的意味是我国现代散文的一大特点,这是白话散文最重要的进步。

B.一个作家是否成熟,关键是看他是否形成了真正的个人笔调,这种笔调的表现各有

不同。

C.因为用谈话的方式来写,便没有古文那样简洁,所以闲话笔调的散文篇幅往往都

很长。

D.文中如果都是载道口吻,就在文中丧失了自我,所以写作应该由载道转为言志,表现作者个性。

【答案】B

【解析】 A项不是所有的现代散文。C项“篇幅往往都很长”的表述属无中生有。D项不能完全转为言志。



    相关推荐

    《茶马古道》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茶可道,茶亦悠然 阅读答案 禅悟红茶阅读试题及答案 “禅悟红茶”阅读试题及答案 茶可道,茶亦悠然阅读答案 《茶马古道》阅读答案 《中国茶道》阅读答案 茶马古道 阅读答案 “蜀道难”阅读试题及答案 “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阅读及答案 “中国茶道”阅读理解答案 中考语文阅读:《茶马古道》练习及答案 《茶道之精神》阅读附答案 《管窥李政道》阅读试题及答案 寒冷的味道阅读试题及答案 品茗人生——也谈茶道阅读答案 《茶馆》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林清玄卖茶老妇试题阅读答案 孔子的“孝道观”阅读试题及答案 一堆茶渣阅读答案 一堆茶渣阅读题 崔道融《溪居即事》阅读试题及答案 洞茶 阅读答案(2013北京中考试题) “阳关古道苍凉美”阅读试题及答案 “山阴道上访徐渭”阅读试题及答案 我们选择的道路阅读试题及答案 《中国的茶道精髓》阅读附答案 母亲的茶事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在山阴道上 方令孺”阅读试题及答案 龙井问茶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别样山茶红 阅读答案(2015云南中考试题) 阅读答案:《中国茶道》(含答案解析)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阅读试题及答案 张建立《茶道溯源》语文阅读答案 茶马古道:维系欧亚大陆通道的必要古道形态 阅读答案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阅读试题及答案 及翻译 汪曾祺茶干的主要内容 茶干阅读理解题目及答案 《玉山道中》阅读试题答案 陈师道“舟中二首(其一)”阅读试题及答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试题精选与答案 “文化“走出去”任重道远”阅读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学经典之“道”观”阅读试题及答案 “清平乐 博山道中即事”阅读试题及答案 《茶马古道:维系欧亚大陆通道的必要古道形态 陈保亚》阅读答案 —杯茶的故事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林清玄《松子茶》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先秦理性精神——儒道互补”阅读试题及答案 《茶壶碎了以后》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闲说古丈茶 阅读及答案 茶乡阅读理解及答案最新 茶乡阅读答案 绿茶的魅力 阅读答案(2014贵州六盘水中考试题) 山茶花阅读理解及答案三年级 山茶花阅读短文答案 茶是家乡醇 阅读附答案(2019云南省中考试题) 和尚敬茶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及翻译译文 “品茶”阅读训练及答案 《公安县志|袁宏道传》阅读答案试题 《茶壶》阅读题阅读附答案 厚道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菩萨蛮·宿水口|洪王茶|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欣赏试题 大道之行也阅读题及答案 大道之行也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茶杯与茶壶阅读答案 “从道德的角度关注生态环境现象”阅读试题及答案 “阮郎归 •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阅读试题及答案 茶馆阅读答案 饮茶阅读答案 古蜀栈道 阅读题及答案 《得道,失道》《生于,死于》比较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道行 阅读答案(2014山东聊城中考试题) 家乡茶阅读理解答案 家乡茶香阅读答案 “华益慰:闪耀在手术刀上的道德光芒”阅读试题及答案 蜀道难阅读理解 蜀道难阅读题目及答案 《汲江煎茶》阅读题阅读附答案 凭阑人·金陵道中中考试题阅读答案 语文阅读:茶垢 松子茶 语文阅读答案 (2010年四川自贡中考语文试题) ““道不远人”:处处把目光投向现实世界”阅读试题及答案 品茶阅读理解及答案小学2021 品茶阅读短文答案 大道之行也练习题及答案 《水乡茶居》阅读练习及答案 盲道上的爱 阅读训练及答案 (2011年哈尔滨中考语文试题) 山茶花.阅读答案 《品茶》阅读附答案 锦石滩|袁宗道|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 《酒与茶》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苏轼《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其五)》阅读试题及答案 《明史|吴道南传》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 大道之行也阅读题及答案 大道之行也阅读理解 “邓攸,字伯道,平阳襄陵邓庄人也”阅读试题及答案 附翻译 《三峡》试题及答案 《自然之道》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假道灭虢》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襄邑道中》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孔子立身行事的原则和公孙丑、孟子求“道” 阅读试题及答案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翻译 大道之行也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盲道上的爱》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天道酬“痴”》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七里茶坊阅读答案 七里茶坊阅读理解 《喝茶》阅读答案 《松子茶》阅读附答案 《茶馆》片断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