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湖居听书 阅读训练及答案

小编:

明湖居听书

【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鹗( ) 偌( ) 铮纵( ) 羯( )

啭( ) 坞( ) 看坐( )

2.解释下列词语。

①屏气凝神:

②轰然雷动:

③回环转折:

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3.《明湖居听书》节选自《 》第 二 回,作者是 ,字铁云,笔名 ,清末小说家。本文为显示王小玉高超的演唱技巧,作者在其出场前采用了烘云托月的手法,通过有关场景描绘和观众的议论,来烘托主人公演唱技巧的精湛。鲁迅认为刘鹗的《老残游记》“ ”。

4.指出下边语句所用的修辞手法,仔细品味,说说它们的表达作用。

①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

②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吊在地下都听得见响!

③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

【迁移与拓展】

(一)

正在热闹哄哄的时节,只见那后台里,又出来了一位姑娘,年纪约十八九岁,装束与前一个毫无分别,瓜子脸儿,白净面皮,相貌不过中人以上之姿,只觉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半低着头出采,立在半桌后面,把梨花简丁当了几声,煞是奇怪:只是两片玩铁,到他手里,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似的!又将鼓槌子轻轻地点了两下,方抬起头来,向台下一盼。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叫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就这一看,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响!

(节选自《老残游记》中《明湖居听书》)

5.指出下面的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那双眼晴,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 ( )

(2)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响!

( )

6.找出文段中描写观众反应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7.仿照“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的句子特点,完成下面的句子。

那一泓碧水,如 ,如 ,如 ,如 。

(二)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①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②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予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④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③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8.作者在描写王小玉说书时,运用了大量比喻,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画线①句用人们的感觉来设喻。 B、画线②句用人们的视觉来设喻。

C、画线③句用人们生活中的声音来设喻。 D、画线④句用人们放烟火的感觉来设喻。

9.选文的比喻用得非常精彩、贴切,下面是对本文比喻用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中把小玉初唱时的妙境比成“吃了人参果”,“用熨斗熨过”,是因为小玉初唱时那种不甚大的声音,听起来使人感到甜美、舒畅。

B、作者把小玉越唱越高的声音比作“一线纲丝抛入天际”,形象地描绘出了小玉声音的尖细,刚劲有力。

C、用'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的飞蛇作比,描绘出小玉那种宛转、悠扬,穿插回旋,急促多变的声音。

D、作者用“放东洋烟火”来比喻小玉歌声的高亢。

【欣赏与探究】

操屯兵日久,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适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操随口曰:“鸡肋!鸡肋!”惇传令众官,都称“鸡肋”。

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惇。惇大惊,遂请杨修至帐中问曰:“公何收拾行装?”修曰:“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夏侯惇曰:“公真知魏王肺腑也!”遂亦收拾行装。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

当夜曹操心乱,不能稳睡,遂手提钢斧,绕寨私行。只见夏侯惇寨内军士,各准备行装。操大惊,急回帐召惇问其故。惇曰:“主簿杨德祖先知大王欲归之意。”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操大怒曰:“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喝刀斧手推出斩之,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

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人皆不晓其意。修曰:‘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再筑墙围。改造停当,又请操观之。操大喜,问曰:“谁知吾意?”左右曰:“杨修也。”操虽称美,心甚忌之。

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操自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头。修入见之,竟取匙与众分食讫。操问其故。修答曰:“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操虽喜笑,而心恶之。

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复盖。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操痛哭,命厚葬之。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惟修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操闻而愈恶之。

操第三子曹植,爱修之才,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操与众商议,欲立植为世子。曹丕知之,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内府商议;因恐有人知觉,乃用大簏藏吴质于中,只说是绢匹在内,载入府中。修知其事,径来告操。操令人于丕府门伺察之。丕慌告吴质。质曰:“无忧也。明日用大簏装绢,再入以惑之。”丕如其言,以大簏载绢入。使者搜看簏中,果绢也,回报曹操。操因疑修谮害曹丕,愈恶之。

操欲试曹丕、曹植之才干。一日,令各出邺城门;却密使人分付门吏,令勿放出。曹丕先至,门吏阻之,丕只得退回。植闻之,问于修。修曰:“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当者,竟斩之可也。”植然其言。及至门,门吏阻住。植叱曰:“吾奉王命,谁敢阻当!”立斩之。于是曹操以植为能。后有人告操曰:“此乃杨修之所教也。”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

修又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对答如流。操心中甚疑。后曹丕暗买植左右,偷答教来告操。操见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此时已有杀修之心。今乃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修死年三十四岁。

曹操既杀杨修,佯怒夏侯惇,亦欲斩之。众官告免。操乃叱退夏侯惇,下令来日进兵。

次日,兵出斜谷界口,前面一军相迎,为首大将乃魏延也。操招魏延归降,延大骂。操令庞德出战。二将正斗间,操寨内火起。人报马超劫了中后二寨。操拔剑在手曰:“诸将退后者斩!”众将努力向前。魏延诈败而走,操方麾军回战马超,自立马于高阜处,看两军争战。忽一彪军撞至前面,大叫:“魏延在此!”拈弓搭箭,射中曹操,操翻身落马。延弃弓绰刀,骤马上山坡来杀曹操。斜刺里闪出一将,大叫:“休伤吾主!”视之,乃庞德也。德奋力向前,战退魏延,保操前行。

马超已退。操带伤归寨:原来被魏延射中人中,折却门牙两个,急令医士调治。方忆杨修之言,随将修尸收回厚葬,就令班师。

10.请你用简练概括的语言总结一下本文一共写了哪几件事?


11.根据你的理解,谈谈你对杨修和曹操两个主要人物性格的认识。

12.你认为本文中曹操的形象和你在历史上学的曹操一致吗?你是如何理解的?

13.从课文中反映的作者认识来看,杨修之死的原因是什么?

14.你认为本文在写法上有哪些方面是值得你去学习的?



【备战中考】

15.下面三个横线句有两个是有毛病的,请写出相应的序号并改正。

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源自南戏,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①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我们敬爱的周总理说过“昆曲是江南的兰花,粤剧是南国的红豆”,把粤剧与中国最古老的昆剧相提并论,给予了粤剧高度的评价和赞扬,从此,“南国红豆”成为粤剧的美称。②不但粤剧深受广东人喜爱,而且深受云、桂人民和港澳同胞以及海外华人的喜爱,是中国最先走向世界的剧种,可见其魅力四射。③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

第 句改为:

第 句改为:

答案:

1.è ruò zhēng jié zhuàn wù kàn

2.①抑止呼吸,聚精会神。②文中形容叫好的声音非常大,像打雷那样震动着剧场。

③形容声音曲折环④本文指歌声高亢、悦耳,使人经久不忘。

3.《老残游记》 刘鹗 洪都百炼生 叙有状物,时有可观

4.①比喻 其作用是活画出了白妞双眸神采照人,富于青春②夸张 其作用是渲染出白妞说唱的巨大艺术魅力。③通感 其作用是使一发即逝的说唱化为形象可感的画面,使读者在阅读中通过联想品味到白妞说唱艺术的高超,从而得到音乐美的享受。

5.(1)比喻 (2)夸张

6.“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响!”通过对观众的描写,从侧面烘托出王小玉出场引起的轰动

7.(略)(此题系开放题,答案不强求一致,只要喻体能体现本体的特点即可)

8.D 9.D

10.概括地说,一共写了七件事:“鸡肋事件”、“阔门事件”、“一合酥事件”、“梦中杀人事件”、“藏吴质事件”、“试才干事件”、“作答教事件”。

11.杨修:才智敏捷,聪明过人,而又自仗才高,放任不羁;曹操:奸诈忌才,阴险狠毒,刚愎自用。

12.不一致。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在分裂混乱的三国时期,对统一我国北方曾起过相当重要的作用,与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是不等同的。

13.一方面由于杨修自身原因,恃才放旷,无所顾忌,凡事不考虑利害得失,任意为之。另一方面是由于曹操的嫉贤妒能,阴险奸诈。

14.主要有两点:A、让事实说话。作者对曹、杨的性格特点不是通过评论来表现,而是用一件又一件的事实来反映的。每件事同时表现了曹、杨两个人物,生动形象。B、在记叙的顺序上,本文很好地运用了插叙,比顺叙更引人入胜,曲折多姿。

15.第①句改为: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

第②句改为:粤剧不但深受广东人喜爱,而且深受云、桂人民和港澳同胞以及海外华人的喜爱。


    相关推荐

    明湖居听书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明湖居听书阅读答案 《明湖居听书》阅读答案 刘鹗《明湖居听书》阅读答案 鼎湖山听泉阅读训练及答案 谢大光的“鼎湖山听泉”阅读训练及答案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鼎湖山听泉》《林中小溪》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陶渊明 移居(其二)阅读训练 陶渊明《归园田居》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听听那冷雨阅读训练及答案 听泉 阅读训练及答案 “听雨”阅读训练及答案 《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其二) 姜夔》阅读训练及答案 听泉 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过湖阅读训练及答案 用爱倾听 阅读训练及答案 听电影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现代文阅读训练:《大明湖之春》[答案] 《大明湖之春》阅读练习及答案 湖上阅读训练及答案 《我说你听》阅读训练及答案 天鹅湖阅读训练及答案 东山湖阅读训练及答案 王蒙《湖》阅读训练及答案 秋夜山居阅读训练及答案 “居里夫人”阅读训练及答案 特殊的听众阅读训练及答案 “听课的老头”阅读训练及答案 特殊的听众 阅读训练及答案 “听时光飞舞”阅读训练及答案 特殊的听众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清平乐 村居》阅读训练及答案 澄碧湖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季羡林《听雨》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邻居阿麻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归园田居》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原文及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西湖听雨 阅读答案 山居秋暝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听泥土说话》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你—定会听见的阅读训练及答案 倾听那涛声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王国华《听戏》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特殊的听众》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听泥土说话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白居易《长恨歌》阅读训练及答案 《到海底安居》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钱塘湖春行阅读训练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 阅读训练及答案 “白马湖之冬”阅读训练及答案 访诺贝尔故居阅读训练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阅读训练及答案 西湖的景色阅读训练及答案 《喀纳斯湖》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西湖游记》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明日歌阅读训练及答案 鼎湖山听泉 阅读答案 鼎湖山听泉阅读答案 摸书阅读训练及答案 听梆声的地方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唯一的听众”片段阅读训练及答案 聆听植物的心声 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听出心灵的杂音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镜泊湖的黄昏 阅读训练及答案 “悼念玛丽·居里”阅读训练及答案 王维《山居即事》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班公湖边的鹰阅读训练及答案 白马湖之冬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王蒙散文《湖》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忆读书阅读训练及答案 《鼎湖山听泉》阅读答案 光明行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康明宝》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鼎湖山听泉阅读答案 题李凝幽居阅读训练 家书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何为书”阅读训练及答案 白居易“南湖春早”阅读试题及答案 白居易“南湖早春”阅读试题及答案 好读书阅读训练及答案 谈读书阅读训练及答案 聆听植物的心声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小明病了阅读训练及答案 《光明行》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书斋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何为书 阅读训练及答案 “诫子书”阅读训练及答案 “诫子书”阅读训练及答案 《鼎湖山听泉》阅读答案 《恩施民居——吊脚楼》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玛丽•居里“我的信念”阅读训练及答案 闲居初夏午睡起 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白居易《观刈麦》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闲居初夏午睡起》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迷人的西湖四季阅读训练及答案 答苏迈书阅读训练及答案 傅雷家书 阅读训练及答案 “母亲和书”阅读训练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