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提要
古诗鉴赏
一、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1.描写。从角度分析常见的有:
n 1.正面—侧面
n 2.实写—虚写
n 3.动景—静景
n 4.近景—远景
n 5.点---面
n 6.远、近、高、低、
2.抒情 :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这种方式比较直观,这里不深入讨论。
间接抒情,又叫委婉含蓄,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分为借景、借事、和托物三类。
借景抒情:(也称景中寓情,以景结情,缘情写景、情景交融)
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托物言志 即作者借助对某种事物的刻画来含蓄地表明心迹,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重要的是诗人要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
托物言志往往与比喻修辞有些联系,与咏物抒怀有些联系,其实,它还与象征、比兴有联系。
因此鉴赏时可以借助语言修辞的形式来展开。www.
借事抒情 其实就是用典、或用细节,这里不再深入讨论。
抒情方式的作用
n 触借融景——为情生。
n 托物借人——言心志,
n 怀古伤今——影现实,
二、表现手法
n 动静点面虚实生,
n 小中见大寄幽情。
n 对面落笔写他人,
n 以乐衬哀情更浓。
n 擒纵抑扬表主旨,
n 渲染烘托显主体
三、修辞手法
n 比喻、拟人、对比、借代、夸张、排比、用典、对偶、排比、反复、双关、互文,设问、反问
四、结构形式
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画龙点睛、过渡、铺垫、伏笔等。
注意.几对关系(景物与情感、虚与实、动与静、古与今)
五、艺术风格
包括雄浑、旷达、豪放、俊爽、冲淡、沉郁、悲慨、婉约
六 语言特色
(1)清新 (2)平淡(也称质朴) (3)绚丽 (4)明快 (5)含蓄 (6)简洁。
古诗鉴赏范例—— 整体感知与依问作答
1、整体感知
①理解题目——(哪类题材——思想感情的基本走向)
②知人论世——(用好文后注释——作家、写作背景、风格等)
③内容感知——(写什么—表达什么感情——通过什么写—抒情方式)
④结构章法——(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怎样收结)
(开篇写法:点题、点旨还是写景设境?直入还是起兴?基本情调)
(结尾写法: 卒章显志(直接抒情)、写景作结(借景抒情))
2、依问作答
范例1: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效果?(3分)
第一步,找“问点”,一是表现手法,二是效果。抓住一首诗最突出最容易看出来的特点回答。
第二步,在头脑中调动术语储备。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
第三步分析与概括相结合 鉴赏题答案的表述忌笼统空泛,大都需要举例子作分析,并且要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概括,常用的思路是:
总说(概括)+具体说明(举例分析)+表达效果(思想感情或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第四步 按照模块组织答案
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效果?(3分)
答:这首诗主要采用了反衬手法(总说)①。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天色之暗;“草虫鸣”以动衬静,写出了环境的寂静(具体说明①)。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表达效果)①。
范例2 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l)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 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作用,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⑴“拳”和“退”。 ①“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退”字别致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①静动结合清朗空阔的画面,①为下文归隐之情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①
范例3 江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
答题步骤:(1)抓问点回答情景关系。(2)用原句意象描述景象。(3)用形容词概括点出意境,(4)点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要准确还要具体)。
答:颔联融情于景① 。诗人通过 “残雪、 “断雁、 “新月”、 “潮生”等景物①,构成一幅清冷凄迷的景致①,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①。
上一篇:齐安郡晚秋 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