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名》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小编:

文学类文本阅读

清 名

梁晓声

倘非子诚之缘故,我断不会识得徐阿婆的。

子诚与一老妪驻足交谈。我见那老妪,一米六七、八的个子,腰板挺直,满头白发,不矜而庄。

老妪离去,我问子诚她的岁数。

“八十三了。”

“八十三还采茶?!”

我不禁向那老妪背影望去,钦佩之。

我问:“她家状况如何?为什么还让八十三岁的老人家采茶卖茶呢?”

子诚说:“阿婆得子晚,六十几岁时,三十几岁的独生儿子病故了。从那以后,她一直一个人过活。七八年前,将名下分的一亩多茶地也退给了村里……”

“这么大岁数,又是孤独一人,连地都没了,可怎么活呢?”

“县里有政策,要求县镇两级领导班子的干部,每人认养一位农村的鳏寡高龄老人,保障老人们的一般生活需求,同时两级政府给予一定补贴……”

我不禁感慨:“多好的举措……”

不料子诚却说:“办法是很好,但阿婆的命太不好,偏偏承担保障她生活责任的县里的一位副县长,表面是爱民的典范,背地里贪污受贿,酒色财赌黑,五毒俱全,原来不是个东西,三年前被判了重刑……”

我一时失语。只默默听子诚说:“阿婆知道后,如同自己的名誉也受了玷污似的,一下子病倒了。病好后,开始替茶地多的人家采茶。老人家眼力不济了,手指也没了准头,根本采不了芽茶,只能采大叶茶了,早出晚归,平均下来,一天也就只能挣到五六元钱。她一心想要用自己挣的钱,把那副县长助济她的钱给退还清了……”

“可……这……难道就没有人认为应该告诉老人家,她完全不必那样做吗?……”

仿佛被割掉了舌的我,终于又能说出话来。而且,说得激动。

“许多人都这么劝过的,可老人家她听不进去啊。”

子诚的话,却说得异常平静。

不待我再说什么,问什么,子诚的一句话,使我顿时又失语了。

他说:“今年年初,老人家患了癌症。”

我,极愕。

“几乎村里所有人都知道了。她自己也知道了。不过,她装作自己一点儿也不知道的样子,就着自己腌的咸菜,每日喝三四碗糙米粥,仍然早出晚归地采大叶茶。有人说,那是因为她岁数大,脏器都老化了,所以不觉得多么疼了……他们的说法有道理么?……”

“我……不太清楚……”

我的确不太清楚。

我心愀然。进而,怆然。

那天晚上,我要求子诚转告老人家,有人愿意替她“退还”尚未“还”清的一千二三百元钱。

子诚说:“转告也是白转告……”

我恼了,训道:“明天,你必须那么对她说!”

第二天,还是傍晚时,我站在村道旁,望着子诚和老人家说话。才一两分钟后,二人的谈话便结束了。老人背着竹篓,尽量,不,是竭力挺直身板,从我眼前默默走过。

子诚也沮丧地走到了我跟前,嗫嚅道:“我就料到根本没用的嘛……”

“我要听的是她的原话!”

“她说,谢了。还说,人的一生,好比流水。可以干,不可以浊……”

我不禁再次失语,竟至于,羞愧极了。

……

以后几日的傍晚,我一再看见徐阿婆往返于卖茶路上,背着编补过的竹篓,竭力挺直单薄的身板。然而其步态,毕竟那么的蹒跚,使我联想到衰老又顽强的朝圣者,去向我所不晓得什么圣地。

似乎,我倾听到了那老妪的心声:清名、清名……

反反复复,二字而已。……

不久前,子诚打来电话,告诉我徐阿婆死了。

“她,那个……我的意思是……明白我在问什么吗?……”

我这个一向要求学生对人说话起码表意明白的教师,那一时刻语无伦次。

“听家里人说,她死前几天才还清了那笔钱……”

我又说不出话来,也不知自己什么时候放下电话的。想到我和子诚口中,都分明地说过“还”这个字,顿觉对那看重自己清名的老人家,无疑已构成人格的侮辱。

清名、清名……

这一旦在乎反而累人自讨苦吃的东西呀,难怪今人都避得远远地,唯恐沾上了它!

我之羞惭,因我亦如此……

1.小说中多次写到茶村老妪“竭力挺直腰板”,有什么作用?(4分)

2.联系文章内容,试分析“我”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5分)

3.作者谈到他的写作体会时说,这篇文章不单是写给农民看的。作者为什么这么说?联系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案:

1.①写出徐阿婆面临生活重负,表现出的顽强的承受力。②突出了徐阿婆正直、清白的形象特点。③暗示了徐阿婆病情越来越重,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4分。)

1.“我”是一个善良的、有同情心的、正直的、善于反省的知识分子形象。

① 善良/有同情心。“我”听说徐阿婆的故事后,主动提出帮她还还剩下的钱,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人。

② 善于反省。当“我”听到徐阿婆说人的一生如流水“可以干,不可以浊”时,羞愧了。结尾处也有“我之羞惭,因我亦如此”,这些地方都表明我是一个善于反省的人。

③ 正直。当“我”听到副县长的所作所为时,一时无语,可见“我”对他的做法持否定态度,所以说,“我”是一个正直的人。(给形象定位1分;一点2分,其中特点1分,分析1分,答出两点,得4分。)

1.文章在称赞正直清白的徐阿婆的同时,也揭露了某些官员追名逐利的腐败行为;(2分)我们这个社会存在不少这种耽于名利,不注重自己清名的现象;(1分)作者希望更多的人看到这篇文章,引发了我们对当今道德沦丧和价值缺失的现象的反思,(1分)呼吁人们要重视道德的修养,保持为人的清名(2分)。(意思对即可。) 答案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这句话出现了多次,从内容上分析,他的腰板因岁月而弯,但人格却是直的。所以答题时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思考,内容又可以从表层内容和深层内容思考。

1.本题考查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分析人物形象既不能面面俱到,也不能抓住一

点,不及其余,更不能概念化,给人物贴标签。文中多次提到我的语言、我的想法,我的认

识。从这些地方体现我的人格与性格。

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主旨。作者通过对阿婆的描写,表达了一种人生观点。要活

的挺直与坦荡,而社会上却存在很多不重视清名的现象。作者的观点通过对阿婆的同情显露

出来。

    相关推荐

    《论名声》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直谏名臣杨继盛》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一代名士张伯驹》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漫说姓名文化》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明月清泉自在怀》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清明节的人文精神》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正气一身清风两袖》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街》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爷爷》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落价》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恶人》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勋章》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玩笑》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手机》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天职》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手铐》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雁阵》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报复》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吏道》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孔孟》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园缘》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绝盗》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洗澡》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学步》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松侣》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相逢》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芦苇》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心灾》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继父》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荷叶》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湖畔》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落价》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母爱》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回家》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寂寞》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病人》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黑羊》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信任》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木屐》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苍蝇》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忆读书》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赣文化》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古砚说》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花婶婶》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合欢树》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洗脚》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奸臣》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丰碑》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汝窑》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母亲》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花事》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寂寞》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看夕阳》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切叶蚁》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保护人》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鉴赏家》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王珪传”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逍遥游》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月,阙也》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陌生人》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檀道济》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申甫传》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荀勖传》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天目山》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谈作文》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帆山子传(清)袁枚真州有逸人曰帆山子,姓员,名燉”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蜡烛》知识要点、考点分析 《批评家需不断清扫“自己的园地”》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阅江楼记”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摆渡老人》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青春之门》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青花瓷瓶》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西湖的风》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董师傅游》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乡土情结》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雨的精魂》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新闻现场》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美丽《诗经》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手机正传》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落价》冰心 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明史·列传第二十九》“黄子澄,名湜,分宜人”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六国论》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李姬传》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深虑论》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王珪传》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酒与茶》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玫瑰泪》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袁隆平》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我的信念》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钜鹿之战》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松风阁记》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13 元“遗产”》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时尚浅说》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郑当时传”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张良奇遇》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醒心亭记》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向美而生》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认真面具》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城市的雪》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