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有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阅读答案

小编:

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忘名者,体道合德,享鬼神之福佑,非所以求名也;立名者,修身慎行,惧荣观之不显,非所以让名也;窃名者,厚貌深奸,于浮华之虚称,非所以得名也。

人足所履,不过数寸,然而咫尺之途,必颠蹶于崖岸,拱把之梁,每沉溺于川谷者,何哉?为其旁无馀地故也。君子之立己,抑亦如之。至诚之言,人未能信,至洁之行,物或致疑,皆由言行声名,无馀地也。吾每为人所毁,常以此自责。若能开方轨之路,广造舟之航,则仲由之言信,重于登坛之盟,赵熹之降城,贤于折冲之将矣。

吾见世人,清名登而金贝入,信誉显而然诺亏,不知后之矛戟,毁前之干橹也!宓子贱云:“诚于此者形于彼。”人之虚实真伪在乎心,无不见乎迹,但察之未熟耳。一为察之所鉴,巧伪不如拙诚,承之以羞大矣。伯石让卿,王莽辞政,当于尔时,自以巧密,后人书之,留传万代,可为骨寒毛竖也。近有大贵,以孝著声,前后居丧,哀毁逾制,亦足以高于人矣。而尝于苫块①之中,以巴豆涂脸,遂使成疮,表哭泣之过,左右童竖②,不能掩之,益使外人谓其居处饮食皆为不信。以一伪丧百诚者,乃贪名不已故也!

有一士族,读书不过二三百卷,天才钝拙,而家世殷厚,雅自矜持,多以酒犊珍玩,交诸名士。甘其饵者,递共吹嘘,朝廷以为文华,亦尝出境聘。东莱王韩晋明笃好文学,疑彼制作,多非机杼,遂设燕③言,面相讨试。竟日欢谐,辞人满席,属音赋韵,命笔为诗,彼造次④即成,了非向韵,众客各自沉吟,遂无觉者。韩退叹曰:“果如所量。”

邺下有一少年,出为襄国令,颇自勉笃,公事经怀,每加抚恤,以求声誉。凡遣兵役,握手送离,或赍梨枣饼饵,人人赠别,云:“上命相烦,情所不忍,道路饥渴,以此见思。”民庶称之,不容于口。及迁为泗州别驾,此费日广,不可常周。一有伪情,触涂⑤难继,功绩遂损败矣。

选自《颜氏家训》(有删节)

①苫块:古人父母居丧之时,以草垫为席,土块为枕。②童竖:童仆。③燕:通“宴”,宴席。④造次:匆忙、急促。⑤触涂:处处。

9.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伯石让卿 让:推让、谦让。

B.雅自矜持 雅:平素、向来。

C.东莱王韩晋明笃好文学 笃:甚、十分。

D.辞人满席 辞:辞别。

【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答案解析】D 解析:“辞”的意思是“有文采,有才华”。

【思路点拨】解答此类试题时可采用联想(联想课文语句)推断、语言结构推断、辨析词性推断、语法分析推断、语境分析推断、邻字(同义复词、偏义复词)帮助推断等方法。

10.下列句子,全都属于“求虚名”做法的一组是

①修身慎行,惧荣观之不显 ②伯石让卿,王莽辞政

③以巴豆涂脸,遂使成疮,表哭泣之过 ④朝廷以为文华,亦尝出境聘

⑤握手送离,或赍梨枣饼饵,人人赠别 ⑥众客各自沉吟,遂无觉者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知识点】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

【答案解析】B 解析:①只是立名者的一种表现,作者没有明显的态度。④是朝廷的做法,朝廷以为有文才,才用其人。⑥只是宾客的一种自然表现,写完诗歌以后,沉溺其中,没有察觉别人写得如何。

【思路点拨】解题时应注意:(1)审清题干,明确方向。(2)判明性质,识别错误项。(3)把握规律,辨明陷阱。

11. 下列对原文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高洁的言行往往不被信任,都是因为其言行高洁,名声广播,没有给自己留下一点余地,就像在山崖边走路,因为脚旁没有余地,往往会从山崖上摔下去。

B.作者认为世上有不少人是名不符实的,往往清名播扬但金钱暗入,信誉昭著但许诺有亏,如近世某富贵之人,守丧尽孝,超过常礼,闹出笑话。

C.东莱王韩晋明怀疑某一士族不过徒有虚名,他的一些诗文,恐怕并非他自己创作,于是设宴叙谈,并以作诗试探,结果验证了他的想法。

D.邺下少年当初为了虚名,故意对百姓加以体恤,当他升官以后,他的本性暴露出来,不愿再继续把体恤百姓的事情做下去,于是功绩被毁。

【知识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

【答案解析】D 解析:邺下少年当初是为了高洁的名声,笃情帮助和体恤百姓,但是升官后,这样的费用日渐过多,于是他常常考虑不周全,并不是有意为之,但是他的名声还是受到影响。

【思路点拨】此类题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选项按原文顺序,依次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内容、词语。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

12.请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吾每为人所毁,常以此自责。(3分)

(2)人之虚实真伪在乎心,无不见乎迹,但察之未熟耳。(3分)

(3)以一伪丧百诚者,乃贪名不已故也!(3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 级(理解)。

【答案解析】(1)我每当被人诋毁的时候,经常因为这责备自己。(2)人的虚或实,真或伪固然在于心,但没有不在行动上表现出来的,只是观察得不仔细罢了。(3)由于有一件事情伪装出现假,而毁掉了百件事情的真,这就是贪名不足的结果啊! 解析:(1)“毁”,诋毁1分;“被动句”1分,句意1分。(2)状语后置“无不见乎迹”1分;“熟”,仔细,1分;句意1分。(3)“以”,由于,1分;“丧”,假,1分;句意1分。

【思路点拨】做翻译题一要译准词义:实词(含词类活用、通假、偏义词,修辞语句)及虚词和固定结构。二要译准句式(被动句,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三要译准句子语气(陈述疑问感叹祈使语气)和句间关系(并列转折因果等复句关系)

【译文】

 名声与实际的关系,好比形与影的关系。德艺周厚,那名就一定好;容貌美丽,那影就一定美。如今不修身而想在世上传好的名,就好比容貌很丑而要求镜子里现出美的影了。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忘名,就是体道合德,享受鬼神的福佑,而不是用来求名的;立名,就是修身慎行,生怕荣誉会被湮没,而不是为了让名的;窃名,就是外朴内奸,谋求浮华的虚名,而不是真能得到名的。

人的脚所踩踏的地方,面积只不过有几寸,然而在咫尺宽的山路上行走,一定会从山崖上摔下去;从碗口粗细的独木桥上过河,也往往会淹死在河中,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人的脚旁边没有余地的缘故。君子要在社会上立足,也是这个道理。最诚实的话,别人是不会容易相信;最高洁的行为,别人往往会产生怀疑,都是因为这类言论、行动的名声太好,没有留余地造成的。我每当被别人诋毁的时候,就经常以此自责。你们如果能开辟平坦的大道,加宽渡河的浮桥,那么你们就能如同子路那样,说话真实可信,胜似诸侯登坛结盟的誓约;如同赵熹那样,招降对方盘踞的城池,赛过却敌致胜的将军。

我见到世上的人,清名播扬但金钱暗入,信誉昭著但许诺有亏,真不知是不是后面的矛戟,在捣毁前面的盾牌啊!宓子贱说过:“在这件事上做得真诚,就给另件事树立了榜样。”人的虚或实,真或伪固然在于心,但没有不在行动上表现出来的,只是观察得不仔细罢了。一旦观察得真切,那种巧于作伪就还不如拙而诚实,接著招来的羞辱也够大的。伯石的推让卿位,王莽的辞谢政权,在当时自以为既巧又密,可是被后人记载下来,留传万世,就叫人看了毛竖骨寒了。近来有个大贵人,以孝著称,先后居丧。哀痛毁伤过度,这也是以显得高于一般人了;可他在草荐土块之中,还用有大毒的巴豆来涂脸,有意使脸上成疮,来显出他哭泣得多么厉害,但这种做作不能蒙过身旁童仆的眼睛,反而使外边人说他丧中的居处饮食都在伪装。由于有一件事情伪装出现假,而毁掉了百件事情的真,这就是贪名不足的结果啊!

有一个士族,读的书不过二三百卷,天资笨拙,可家世殷实富裕,他向来矜持,多用牛酒珍宝玩好来结交那些名士。名士中对牛酒珍宝玩好感兴趣的,一个个接著吹捧他,使朝廷也以为他有文采才华,曾经派他出境聘问。齐东莱三韩晋明深爱文学,对他的作品发生怀疑,怀疑大多数的情况,不是他本人所命意构思的,于是就设宴敍谈,当面讨论测试。当时整天欢乐和谐,诗人满座,属音赋韵,提笔作诗,这个士族轻率问就写成,可全然没有向来的风格韵味,好在客人们各自在沉思吟味,没有发觉。韩晋明宴会后叹息道:“果真像我们所估量的那样。”

邺下有个少年,出任襄国县令,能勤勉,公事经手,常加抚恤,来谋求声誉。每派遣兵差,都要握手相送,有时还拿出梨枣糕饼,人人赠别,说:“上边有命令要麻烦你们,我感情上实在不忍,路上饥渴,送这些以表思念。”民众对他称赞,不是口说所能说得完的。到迁任泗州别驾官时,这种费用一天天增多,不可能经常办到。可见一有虚假,就到处难以相继,原先的功绩也随之而毁失。

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段中加横线的部分断句。(不超过6处)(3分)

匡章曰:陈仲子岂不诚廉士哉?居於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井上有李螬①食实者过半矣匍匐往,将食之三咽,然后耳有闻,目有见。”(《孟子·滕文公下》)

【注】①螬:cáo,蛀虫。

【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

【答案解析】居於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井上有李/螬食实者过半矣/匍匐往

解析:先通读语句,理解大意,再抓住“闻”“也”“矣”等标志词。

【思路点拨】断句要依据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通读文段,整体把握文段的内容大意及主题;第二步,找出标志性的词语,如名词、动词、句首句末虚词、有特殊用法的词语等;第三步,先易后难,逐步断句(先断有把握的部分,后断吃不准的部分);第四步,诵读全文,详加验证。语段断好后,再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语感,根据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结合文段意思,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

译文:匡章说:“陈仲子难道不是真正的廉洁之士吗?居住在於陵,三天没吃东西,(饿得)耳朵失去听觉,眼睛失去视觉。井台上有个李子,已被金龟子吃掉大半个了,他爬过去,拿起来吃,咽了三口,耳朵才听得见声音,眼睛才看得见东西。”

    相关推荐

    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附翻译) 【甲】惠子相梁与【乙】涸辙之鲋文言文阅读与答案 文言文《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与《曾子之妻之市》对比阅读答案 作文素材之一的名言警句 文言文阅读。[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 文言文王文,字千之,初名强...阅读附答案 原形文化与伪形文化 刘再复阅读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文言文阅读蛙与牛斗蛙于草中,视牛渐①近,庞然大物也,嫉之。遂吸 文言文《蜀之鄙有二僧》阅读答案 文言文 寡人之于国也 知识点总结 文言文《家有名士》阅读答案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原文与翻译 实用类文本阅读:《国之歌者—聂耳》练习与参考答案 强弱之辩原文、翻译与练习 《汉书·萧望之传》原文与翻译 文言文王文,字千之,初名强,束鹿人.....阅读附答案 两则与“赏荷”有关的文言文 阅读答案 古文阅读备考精讲:《与刘言洁书》(戴名世)译文 文言文何之元,庐江灊人也....阅读附答案 初中课外文言文导读《与长子受之》阅读答案附翻译 文言文《鱼我所欲也》复习题与答案(45题)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言之有理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原文附翻译 实用类文本阅读:《侯仁之:城市的知音》练习与参考答案 文言文苏琼,字珍之,武强人也 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苏琼,字珍之,武强人也...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渭然叹曰:,惟其言而莫之违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阅读试题及答案 《敬畏之心与文化自觉》语文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张之万之马》阅读答案 《文化博弈与中国形象》语文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屈原者,名平,楚①之... 蒲松龄之妻原文、翻译与练习 阅读两则与“赏荷”有关的文言文 参考答案 文言文阅读。晋文公伐原①,与士期七日,七日而原不下,命去之。谋 王凯字胜之文言文阅读 王凯字胜之文言文阅读及翻译 徐有功名弘敏阅读附答案与解析(带译文) 文言文高隆之,字延兴,洛阳人也.....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阅读答案 现代文阅读试题与答案:重视新诗的语言形式 文言文陈有年,字登之,余姚人...阅读附答案 妪与虎文言文阅读答案 高考语文专题训练之科技文阅读与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蓝天上的虹影》(卞毓方)练习与参考答案 《黔之驴》文言文阅读答案 记叙文之分析评价人物形象 文化博弈与中国形象阅读答案 阅读理解。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文言文《唐顺之》阅读答案 文言文汉兴之初,反秦之敝.....阅读附答案 “夫祸之来也,人自生之;福之来也,人自成之。”阅读答案及译文 初中语文解题技巧之精读与博览 文言文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甲)诸葛亮之次渭滨(乙)司马懿与诸葛亮相守百余日 文言文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阅读附答案 文中的“乡原”指什么?中庸之道与其有何区别?(附答案) 文言文何尚之,字彦德,庐江灊人也...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王安礼,字和甫,安石之弟也.....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朱文公有足疾,曾有道人为施针熨之术.....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白侯之贤》阅读答案 文言文《荣累之辨》阅读答案 文言文(袁)枢字践言,梁吴郡太守君正之子也....阅读附答案 语言与文化 阅读答案 《邻之人有鸡夜呜》阅读练习与答案 “太行之阳有盘谷”阅读答案与翻译 《生之长与生之厚 》阅读附答案 《“清明”与“上河”含义之谜》语文阅读答案 文言文李之才,字挺之,青社人...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郑清之》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裴琰之阅读附答案 《晋文公将与楚人战,召咎犯问之》原文附翻译 文言文沈璋字之达,奉圣州永兴人也.....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太学李月生,升宇翁之次子也...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谯国夫人者,高凉冼氏之女也....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裴琰之》阅读附答案 【甲】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乙】起①之为将,与士卒文言文对比阅读答案 【甲文】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阅读附答案 童趣中考文言文阅读与答案 《宋书》文言文阅读训练与答案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阅读答案 文之不能不古而今也,时使之也...阅读试题答案 初一难度的文言文阅读《害群之马(15分)》有答案 文言文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刘秀》阅读答案与翻译 老马识途文言文练习与答案 课文文言文:《说虎》阅读训练与答案 文言文李朴,字先之,虔之兴国人....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李朴,字先之,虔之兴国人...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张释之》阅读答案及译文 阅读两则与“赏荷”有关的文言文,完成题阅读答案 课外文言文:《山中与裴秀才书》阅读训练与答案 文言文《与方正学书》阅读答案 文言文《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阅读答案 “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丑中之美阅读答案 《家之脉》阅读与答案 “敬畏之心与文化自觉”阅读理解答案 《与朱元思书》文言文阅读答案 “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趣以及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旨趣”语文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