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有科学(节选)......阅读附答案

小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诗中有科学(节选)

叶永烈

①俗话说:三句话不离本行,这话不假。

②记得一位电影导演读唐诗,对杜牧的《山行》一诗进行分镜头:“远上寒山石径斜”是(1) _______,“白云深处有人家”是(2) _______,“停车坐爱枫林晚”是(3) _______,而“霜叶红于二月花”则是?(4) _______。他还认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后两句属“主观镜头”——“举头望明月”是仰视镜头,“低头思故乡”是俯视镜头。

③一位画家读古诗,则喜欢分析诗中的色彩,她以为“万绿丛中一点红”“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强调了暖色调,而用冷色调为衬托。“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把鹅在水中那鲜明的色彩写得多么逼真。而苏轼的“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则是一幅水墨国画。

④我很喜欢李贺那首充满幻想色彩的《梦天》。诗人做起南柯之梦,翩翩然在太空中遨游,他“回头下望尘寰处”,看到什么景色呢?呵,“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原来,他看到中国九州就像九个烟点子似的,而大海仿佛杯中的一汪清水。此景此情,犹如宇航员在太空中所见到的那样真切。然而,李贺生活在唐朝,终生未离开过地球,也从未听说过什么“宇宙航行”,况且他只活了二十七岁。我反复吟诵《梦天》,深深佩服这位青年诗人那丰富的科学想象力!

⑤我以为王之焕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严格符合几何定律的。确实,“望远必须登高,登高方能望远”。观察点越高,可见范围越大、越广,即所谓“A”(杜甫《望岳》)。古时候,人们修造高高的烽火台,后来人们打仗首先抢占制高点,直到如今人们利用飞机、人造卫星那“高度优势”进行侦察、勘查、摄影,其中的科学原理,岂不与王之焕的诗句属于“同理”!

⑥辛弃疾在农村闲居了二十多年,他的词中富有农业知识,《西江月》中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揭示了“蛙声”与“丰年”之间的有机联系。青蛙俗称“护谷虫”,是一员捕虫大将。蛙声不息,除虫去害,便使稻花飘香,五谷丰登。在《鹧鸪天》中,辛弃疾写下了“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这样清新的句子,表明宋朝已经深知养蚕技艺,很善于掌握孵蚕、养蚕的季节。他在《菩萨蛮》中的名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则是符合现代热力学定律,说明任何物体都有自动降低自身能量的趋势,即使是“青山”也无法遮住!

⑦杜甫在《赠卫八处士》一诗中,有一句并不引人注目的诗——“夜雨剪春韭”。我觉得,从这五个字中,可以考证出许多关于唐朝种植韭菜的知识:一、韭菜俗称“懒人菜”。种一次,割多次。唐朝种韭菜,已懂得韭菜是多年生草本,可以剪了长,长了剪,而不是连根拔掉收下来;二、唐朝时已知春天的韭菜鲜嫩好吃,而且懂得在春雨绵绵的夜间去剪,那时剪下的韭菜水灵灵的,可作?佳肴。

⑧有趣的是,我还常发现,有的诗句从文学上讲是难得的佳句,从科学上考证则不尽然。如李白《将进酒》一诗开头两句,曾为多少人所传诵——“B”,其实,“奔流到海”变为水蒸气后,还是“复回”了,依旧从“天上来”,落进黄河,再“奔流到海”,如此循环不已。

⑨中国是诗的国度。多少年来,多少诗人“各领风骚数百年”,写下多少长诗短句。然而,人们习惯地只从文学的角度审诗、选诗、注诗、评诗。其实,诗中也有科学,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用科学的眼光来审诗、选诗、注诗、评诗。

1.请根据你对杜牧《山行》一诗的理解,将“特写”“全景”“中景”“远景”这几个分镜头名词分别正确填入第②段中的(1)、(2)、(3)、(4)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遣词用句非常准确。比较第②、③段首句中加粗的词语,你认为这两个词语能互换位置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第⑤段横线A处填入杜甫诗中的一个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在第⑧段横线B处填入李白诗中的一个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也读古诗词,不过,我常常从科学的角度品诗、评诗,分析诗中的科学。”这句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你认为应该放在哪两个段落之间,才能使文章通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远景 全景 中景 特写

2.不能互换。因为第③段中所举的例子不全是唐诗。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5.应该放在第③段和第④段之间。(符合文意即可)

    相关推荐

    《王乃彦:“中国式”科学家(节选)》阅读答案 《诗中有科学 》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品读科学之美丽(节选)》阅读 《塑料袋的科学迷思》(节选)阅读答案 《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节选)》阅读答案 《文学人类学:一门学科,还是一种方法(节选)》阅读答案 《木兰诗(节选)》《陈涉世家(节选)》《列子学射》阅读及答案 诗(文学)和画的分界(节选)阅读附答案 科学与诗......阅读附答案 中国文学史 节选阅读答案 “文学人类学:一门学科,还是一种方法(节选)”阅读试题及答案 《警惕科学僭越的“时代病”(节选)》语文阅读答案 科学与诗 阅读答案 《桃花源记》(节选)和《桃花源诗》(节选)阅读附答案 木兰诗(节选)阅读附答案 现代文诗(文学)和画的分界(节选)阅读附答案 《国学中的自由》节选阅读及答案 小安的新闻(节选)阎连科阅读附答案 木兰诗(节选)......阅读答案 为学(节选).......阅读答案 《谈中国诗》导学案(有答案) “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阅读答案 劝学(节选)阅读答案附翻译 小学阅读《养花(节选)》 《木兰诗》(节选)阅读试题附答案 《中医为什么要有科学依据?》阅读答案 诗集传序(节选)阅读答案附翻译 《风筝中的科学》阅读附答案 《科学与诗》(陈之藩)阅读答案 诗的境界(节选)阅读答案 《梦的科学与科学的梦》阅读附答案 钱学森的遗产(节选)阅读附答案 《中国还有丰富的物种吗(节选)》阅读答案 《诗意的栖居(节选)》阅读答案 “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阅读答案 养花(节选) 小学阅读理解 《山中避雨》节选阅读(附答案) 中国石拱桥(节选)阅读附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雪小禅《风中的鸟巢(节选)》附答案 乡土中国节选阅读答案 乡土中国节选阅读理解赏析 《画家画天空,背后有科学》阅读附答案 科学的非科学功能 阅读答案 宋学孟《柳叶儿(节选)》初中散文阅读题及答案 唐诗几男子(节选) 余秋雨阅读附答案 《点球中的科学》阅读答案 隆中对(节选)阅读答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节选)......阅读附答案 《科学的非科学功能》阅读答案 《梦的科学与科学的梦》阅读答案 《风筝中的科学》阅读答案 风筝中的科学阅读答案 教学相长(节选)《札记》阅读答案 《中西方戏剧》节选阅读 古代咏花诗的科学内涵 阅读答案 梦的科学与科学的梦阅读答案 《山谷中的谜底》节选阅读附答案 “一个有高尚人格的科学家,才是真正伟大的科学家”阅读答案 《 狱中书简(节选)》同步练习(附答案) 数学有诗意 周凯阅读附答案 《中医为什么要有科学依据?》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梦的科学与科学的梦 阅读答案 要有严肃的的科学精神阅读答案 家庭教育不能没有科学导航 阅读附答案 《雪》(节选) 阅读附答案 中国哲学近现代转型的基本特征(节选)阅读答案 我与文学及其他(节选)阅读答案 节选自朱光潜《谈文学》阅读答案 寻觅中华 节选 阅读答案 燕子(节选) 《文学虚构的人类学价值(节选)》语文阅读答案 节选自王若虚《滹南诗话》阅读答案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节选)阅读答案 北京的春节(节选) 阅读附答案 《科学的迷信与迷信的科学》阅读答案 科学无价阅读附答案 朱熹《诗集传序(节选)》阅读答案及译文 “《颜氏家训》勉学篇”节选阅读及答案 “一个有高尚人格的科学家,才是真正伟大的科学家”语文阅读答案 体育中的黑科技阅读理解 体育中的黑科技阅读答案精选 节选自于是之《幼学纪事》阅读答案 《风筝中的科学(6分)》阅读答案 《雨说》节选 《中国古建筑中的窗(节选)》阅读答案 自由和科学 论语(节选)阅读附答案 变脸(节选)阅读附答案 背影(节选)阅读附答案 穷人(节选) 阅读附答案 心声(节选)阅读附答案 《社戏(节选)》阅读附答案 易中天《读城记》(节选) 阅读答案 科学家傅鹰 阅读附答案 “谈中国诗”导学案、“谈中国诗”课件、“谈中国诗”教案 《马说》(节选)和岳飞《论马》(节选)阅读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莫言《红高粱(节选)》 课内阅读精选《心声》节选(附答案) 课内阅读精选“心声”节选(附答案) 《学习:当代人的一种生存方式(节选)》阅读附答案 《科学的大门》阅读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