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秩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小编:

常秩传

常秩,字夷甫,颍州汝阴人。举进士不中,屏居里巷,以经术著称。嘉祐中,赐束帛,为颍州教授,除国子直讲,又以为大理评事;治平中,授忠武军节度推官、知长葛县,皆不受。

神宗即位,三使往聘,辞。熙宁三年,诏郡以礼敦遣,毋听秩辞。明年,始诣阙。帝曰:“先朝累命,何为不起?”对曰:“先帝亮臣之愚,故得安闾巷。今陛下严诏趣迫,是以不敢不来,非有所决择去就也。”帝悦,徐问之:“今何道免民于冻馁?”对曰:“法制不立,庶民食侯食,服侯服,此今日大患也。臣才不适用,愿得辞归。”帝曰:“既来,安得不少留?异日不能用卿,乃当去耳。”即拜右正言、直集贤院、管干国子监,俄兼直舍人院,迁天章阁侍讲、同修起居注,仍使供谏职。复乞归,改判太常寺。

七年,进宝文阁待制兼侍读,命其子立①校书崇文院。九年,病不能朝,提举中太一宫、判西京留司御史台。还颍。十年,卒,年五十九,赠右谏议大夫。

秩平居为学求自得。王回,里中名士也,每见秩与语,辄欿然②自以为不及。欧阳修、胡宿、吕公著、王陶、沈遘、王安石皆称荐之,翕然名重一时。

初,秩隐居,既不肯仕,世以为必退者也。后安石为相更法,天下沸腾,以为不便。秩在闾阎,见所下令,独以为是,一召遂起。在朝廷任谏争,为侍从,低首抑气,无所建明,闻望日损,为时讥笑。秩长于《春秋》,至斥孙复所学为不近人情。著讲解数十篇,自谓圣人之道,皆在于是。及安石废《春秋》,遂尽讳其学。

立,始命为天平军推官。秩死,使门人赵冲状其行,云:“自秩与安石去位,天下官吏阴变其法,民受涂炭。上下循默,败端内萌,莫觉莫悟。秩知其必败。”绍圣中,蔡卞荐立为秘书省正字、诸王府说书侍讲,请用为崇政殿说书,得召对,又请以为谏官。卞方与章惇比,曾布欲倾之,乘间为哲宗言立附两人,因暴其行状事,以为诋毁先帝。帝亟下史院取视,言其不逊,以责惇、卞。惇、卞惧,请贬立,乃黜监永州酒税。

(选自《宋史·常秩传》)

【注】①立,指常秩的儿子常立。②欿(kǎn)然:谦虚,不自满。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举进士不中,屏居里巷 屏:退隐

B.先帝亮臣之愚,故得安闾巷 亮:谅解

C.先朝累命,何为不起 累:屡次

D.请贬立,乃黜监永州酒税 黜:罢免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今陛下严诏趣迫,是以不敢不来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B.异日不能用卿,乃当去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闻望日损,为时讥笑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秩死,使门人赵冲状其行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常秩屡次拒绝到朝廷为官,后来之所以改变态度,既是因为皇帝不断催促逼迫,不得不去,也是因为他支持王安石当时的变法运动。

B.常秩认为当时社会有两个主要忧患,一是法令制度还没有制定建立,二是风俗趋向于奢侈靡费,有些普通民众过着王侯一样的生活。

C.常秩做学问强调要有自己的心得体会,他本擅长《春秋》之学,但因觉得王安石废弃《春秋》之学很有道理,就放弃了自己的学说。

D.这篇史传对常秩的叙述较为客观全面,并没有一味褒奖,也讲到他在担任谏官和侍从时恭顺谦让,缺乏建议,被当时的人嘲讽讥笑。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熙宁三年,诏郡以礼敦遣,毋听秩辞。(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帝悦,徐问之:“今何道免民于冻馁?”(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秩在闾阎,见所下令,独以为是,一召遂起。(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4.(3分)

D(贬谪;降职。)

5.(3分)

C(均表示被动,可译为“被”。A项前者是因果关系连词,可译为“因为”;后者是介词,可译为“把,将”。B项前者是副词,可译为“才”;后者是表示判断的副词,可译为“是”。D项前者是代词,可译为“他的”;后者是加强反问语气的副词,可译为“难道”。)

6.(3分)

C(“觉得王安石废弃《春秋》之学很有道理”,无中生有,强加因果;“放弃了自己的学说”是对“遂尽讳其学”的误解,原意是指“他就完全回避谈论自己的学说”。)

7.(10分)

(1)(3分)熙宁三年,下诏让郡里以礼相待敦请遣送,不准许常秩推辞。(“敦遣”也可译为“恭送”,1分;“听”,与《陈情表》“听臣微志”同,1分。语句通顺1分。)

(2)(3分)皇帝很高兴,缓缓地问他:“现在有什么办法能够使得老百姓免于寒冷和饥饿?”(“道”1分;“馁”1分。语句通顺1分。)

(3)(4分)常秩在民间,看到所颁布的法令,却唯独认为是正确的,一有征召就应聘出仕。(“闾阎”,《滕王阁序》“闾阎扑地”曾有涉及,1分;“是”,1分;“起”也可译为“担任官职”,1分。语句通顺1分。)

【参考译文】

常秩,字夷甫,颍州汝阴人。考进士没有考中,退隐独居在乡里,凭借经术著称于世。宋仁宗嘉佑年间,朝廷赐予捆为一束的五匹帛作为聘用的礼物,请他出任颍州教授,授予国子直讲的官职,又任命他为大理评事;宋英宗治平年间,授予忠武军节度推官、长葛知县等官职,他都没有接受。

宋神宗即位,三次派人去聘请他,他都推辞了。宋神宗熙宁三年,下诏让郡里以礼相待敦请遣送,不准许常秩推辞。第二年,才来到朝廷。皇帝说:“先帝多次命令,你为什么不应聘出仕?”他回答说:“先帝对我的愚昧比较谅解,所以我得以闲居乡里。现在陛下用严厉的诏书催促逼迫,因此不敢不来,不是我能选择离去或留下的。”皇帝很高兴,缓缓地问他:“现在有什么办法能够使得老百姓免于寒冷和饥饿?”常秩回答道:“法令制度没有制定建立,一些普通民众享受着王侯一样的食物,穿戴着王侯一样的服饰,这是今天的大患啊。我的才能不适合任用,希望能够告辞回乡。”皇帝说:“既然来了,怎么能不稍微留一段时间呢?有一天不能任用你了,才应当离开吧。”于是任命他为右正言、直集贤院、管理国子监,不久兼任直舍人院,调任天章阁侍讲、同修起居注,并且让他担任谏官的职务。他又请求退职回乡,于是改任太常寺。

熙宁七年,擢升他为宝文阁待制兼侍读,任命他的儿子常立为崇文院校书。熙宁九年,常秩生病不能上朝,任命他为提举中太一宫、判西京留司御史台。常秩回到颍州。熙宁十年,常秩去世,年五十九,朝廷赠予右谏议大夫的官职。

常秩平时做学问强调要有自己的心得体会。王回是乡里的名士,每次见到常秩并同他交谈,总是谦虚地认为自己比不上他。欧阳修、胡宿、吕公著、王陶、沈遘、王安石都称赞、推荐他,一致敬仰,因此名重一时。

当初,常秩隐居的时候,既已不肯为官,世人都认为他是一个谦逊退让的人。后来王安石担任宰相开始变法,天下沸沸扬扬,议论纷纷,认为不合时宜。常秩在乡间,看到所颁布的法令,却唯独认为是正确的,一有征召就应聘出仕。在朝廷担任谏诤的职务,成为皇帝的侍从,恭顺谦让,没有什么建议和阐述,声望一天天下降,被当时的人讥讽和嘲笑。常秩擅长于《春秋》之学,以至于斥责孙复所学的理论不合乎人的常情。他撰写了数十篇讲解《春秋》的文章,自认为圣人的主张,都已在讲解之中。等到王安石废弃《春秋》之学,他就完全回避谈论自己的学说。

常立,一开始被任命为天平军推官。常秩死后,他让门人赵冲记述常秩的生平事迹,其中写道:“自从常秩与王安石离任,天下官吏暗中改变他们所制定的法令,百姓处于极其困苦的境地。朝廷上下循常随俗缄默不语,失败的征兆已经从内部萌生,却没有人清醒觉悟。常秩知道变法一定会失败。”宋哲宗绍圣年间,蔡卞推荐常立担任秘书省正字、诸王府说书侍讲,请求任用他为崇政殿说书,常立得以被皇帝召见并回答皇帝有关政事、经义等方面的问题,又请求任命他为谏官。蔡卞正在与章惇相互勾结,曾布想要排挤他们,就利用机会向宋哲宗说常立依附这两个人,于是揭露了记述常秩生平事迹的文章之事,认为他们在诋毁先帝。皇帝急速让人到史院取来审阅,最后说常立很不恭顺,并以此责备章惇、蔡卞。章惇、蔡卞十分畏惧,请求将常立贬官,于是贬为监永州酒税。

【注】孙复:北宋理学先导人物,其《春秋》学的特点,在于置《三传》于不顾,凭己意诠释。以“尊天子,黜诸侯”立论,认为《春秋》“有贬无褒”,突出孟子“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思想。

    相关推荐

    《常秩传》的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三国志·常林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王性常先生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常梦锡传|南唐书|陆游|阅读答案翻译译文 《韩愈传》翻译 甘宁传 翻译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阅读答案及翻译 《常羊学射》翻译及阅读答案 叶颙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左思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刘辅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张衡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樊哙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吕嘉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是仪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张悌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文言文阅读《常梦锡》附答案及翻译 《沈纮传》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薛憕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王昶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何蕃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李白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京镗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叶嘉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李白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是仪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原涉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徐恪,字公肃,常熟人。”阅读答案(附翻译) 常梦锡,字孟图,扶风人 阅读答案附翻译 《华歆传》翻译及阅读附答案 《司马芝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赵简子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牛徽传》的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周经,字伯常》阅读答案及翻译 《屈原列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黄庭坚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屈突通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曹植小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王守仁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帆山子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黄得功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陈公弼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种师道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诸葛恪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黄埔嵩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柳敬亭传》阅读附答案翻译 姚僧垣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许孚远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徐霞客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陈公弼传》详细答案(附翻译) 宋史·赵雄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隋书·史祥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晋书·王舒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明史·叶旺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明史·胡广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明史·邹智传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明史·仇钺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古文翻译《白云先生传》原文及翻译 元史·安童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宋史·萧注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宋史·吴芾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宋史·曾几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明史·山云传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元史·梁曾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周书·泉企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明史翟銮传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元史·谢让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明史·沈纮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宋书·臧质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宋史·刘颖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宋史·韩通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宋史·丰稷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南史杜骥传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明史吴宽传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南史·袁淑传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汉书胡建传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宋史郭浩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隋书·董纯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郑岳传 明史》阅读答案附翻译 金史·沈璋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梁书·韦粲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明史·鲁穆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晋书·嵇绍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魏瓘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明史·周瑄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郑雍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明史·齐泰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李朴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安丙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包拯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新媒体对传统文化秩序的改变》阅读答案 宋史·朱震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周书·于翼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史记·晁错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明史·崔铣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圣琵琶传闻阅读答案附翻译 竹溪逸民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晋书·郭舒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周书·李贤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