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送石昌言为北使引 苏洵》阅读答案

小编:

送石昌言为北使引

苏洵

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昌言举进士,日有名。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后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四方,不相闻。吾日以壮大,乃能感悔,摧折复学。又数年,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问如平生欢。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吾晚学无师,虽日为文,中心自惭;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今十余年,又来京师,而昌言官两制①,乃为天子出使万里之外强悍不屈之虏庭,建大旆②,从骑数百,送车千乘,出都门,意气慨然。自思为儿时,见昌言先府君旁,安知其至此?

富贵不足怪,吾于昌言独自有感也。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曰:“既出境,宿驿亭,闻介马③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及明,视道上马迹,尚心掉不自禁。”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中国之人不测也。故或至于震惧而失辞,以为夷狄笑。呜呼!何其不思之甚也!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健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成之役。今之匈奴,吾知其无能为也。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况于夷狄?请以为赠。

注:①两制:宋指翰林和中书两部门。②大旆:大旗。③介马:披甲的战马。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始数岁,未学也 始:开始

B.又以亲戚故,甚狎 狎:亲近

C.察其意甚恨 恨:遗憾

D.说大人,则藐之 藐:轻视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昌言关心后进和苏洵折节向学的一组是

A.①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 ②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

B.①昌言举进士,日有名 ②相与劳问如平生欢

C.①虽不言,察其意甚恨 ②乃能感悔,摧折复学

D.①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 ②虽日为文,中心自惭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篇赠序,有临别赠言的性质。作者在文中表现出了对石昌言官场有为及出使虏庭的赞叹。

B.作者在文中描写了石昌言出使虏庭时出京的盛况,“从骑数百,送车千乘“,流露出对这种富贵排场的反感。

C.文章前半部分着重叙述了石昌言与作者家的渊源,及几十年来他对作者学业上的关心、勉励和影响,流露出作者的感激之情。

D.文章后半部分属劝慰之辞,借彭任随富公出使的事例及孟子的言论,提醒石昌言千万不要被虏庭的气焰所惑而有辱使命。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问如平生欢。(4分)

译:

(2)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3分)

译:

(3) 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中国之人不测也。(3分)

译:

(十七)

10.A(始:才)

11.C(A中昌言表现是说二人的亲近;B中一说昌言举进士后的名气影响,一说苏洵进京游学与昌言相见后的情景;D中“虽日为文……”言苏洵很晚才求学,虽每天写文,但心中自惭)

12.B(没有反感之意,作者认为石昌言的富贵是情理之中的事)

13.①到京城游学,在长安见到石昌言,互相慰问如同平常一样高兴。(游、相与、劳问各1分,在意1分)②大丈夫活着不做将军,能够做使者,凭口舌在外交上取胜,也足够了!(生、使各1分,大意1分)③大凡敌人用来向中原夸耀的方法大多像这样,中原人不能看透这一点。(所以、中国各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送石昌言为北使引

苏 洵

昌言应进士科科考试时,我才几岁,还没有上学。回忆当时同一群小孩在这父亲身边嬉戏,昌言从旁边拿枣子和板粟给我吃,我们两相距很近,又因为是亲戚的缘故,我同他很亲近。昌言应进士科考试后,一天天地有名气。我后来渐渐长大了,也稍微懂得读书,学习断句,对对子及声音格律,没有学成功就荒废了。昌言听说我荒废了学业,口里虽然不说,但看他的意思很遗憾。此后十多年,昌言中了第四名进士,在四方做官,彼此就不通音讯了。我一天天地长大,就有所感而悔悟,改变过去的旧习重新学习。又过了几年,我到京城游学,在长安见到昌言,互相慰问如平常一样高兴,我拿出十多篇文章,昌言见了很高兴,称赞写得好。我很晚求学又没有老师,虽然每天写文章,但自己心里很惭愧,等听到昌言的称赞,才稍微有点自喜。现在过了十多年,我又来京城,可是昌言已在翰林和中书两部门做官了,竟替天子出使到万里之外强悍不屈的虏庭,(出发前),树起了大旗,有几百名随从,前来送行的车子有上千辆,送出都门外,昌言意气是何等的慷慨激昂了!我自思孩提时,在父亲身旁见到昌言,哪里料想到他今天有这样显赫呢?

富贵没有什么稀奇,我对昌言独自有此感慨。大丈夫活着不做将军,能够做使者,凭口舌在外交上取胜也足够了!往年,彭任随富弼出使契丹回来,给我讲,出边境以后,住在驿亭里,听到几万匹披甲的战马奔驰而过,剑矛彼此撞击,整夜听到响声,跟随的人害怕得变了脸色,等到早晨起来,看到路上战马跑过的痕迹,还胆颤心惊,情不自禁。大凡敌人用来向中原夸耀的方法大多像这样,中原人不能看透这一点,因此有的人以至于震惧而失言,被夷狄笑话。唉!他们多么不会思考问题啊!从前奉春群出使匈奴,匈奴把壮士健马藏匿起来,不让它们显露,因此才有平域之战。现在的匈奴,我知道他们没有多大能耐了。孟子说:“游说大人物时,要藐视他们。”何况对于夷狄呢?请让我将这名话作为赠言。

    相关推荐

    送石昌言使北引 苏洵 《送石昌言使北引 苏洵》阅读答案 送石昌言为北使引【宋】 苏洵 阅读答案及译文 《送石昌言使北引 苏洵》阅读答案 送石昌言为北使引阅读答案 《送石昌言为北使引》阅读答案 《送石昌言为北使引》阅读答案及翻译 文言文范石湖使北 淳熙中.....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轼与弟辙,师父洵为文》阅读答案 文言文石扬休,字昌言,其先江都人...阅读附答案 苏洵《谏论上》阅读试题答案解析翻译译文高考文言文 文言文阅读《周昌》答案 文言文《张邦昌》阅读答案 文言文《杨嗣昌》阅读附答案 《使贪》文言文阅读答案 文言文陈恕,字仲言,洪州南昌人.....阅读附答案 苏武传 文言文知识点 文言文《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阅读答案 苏秦谓齐王曰齐秦立为两……文言文阅读答案 文言文《石熙载》 阅读答案 文言文蒋堂侍郎为淮南转运使日.....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吴昌硕墓志铭》阅读答案 文言文《河中石兽》阅读答案 文言文送穷文 韩愈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石奋传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许昌士人张孝基》阅读答案 文言文《许昌士人张孝基》阅读答案 文言文苏氏文集序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小石潭记》 阅读答案 《笑林引》江盈科文言文阅读答案翻译 苏洵《谏论(下)》阅读答案及译文 文言文河中石兽阅读附答案 苏洵《谏论(上)》译文的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王安石论》阅读附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 苏洵传阅读附答案 苏洵《谏论(上)》阅读答案及译文 《送董邵南序》文言文阅读答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唐雎不辱使命” 班固《苏武传》文言文知识归纳 文言文《世俗多言李白当涂采石山》阅读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石雄》附答案译文 文言文阅读。张齐贤明察宋张齐贤,尝为江南转运使①... 2007年河北省中考文言文试题 文言文《 伯父墓表 苏辙》阅读答案 韩魏公知北都文言文阅读答案 (江苏卷) 文言文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阅读答案 初中文言文阅读题:唐雎不辱使命 文言文王铎,字昭范。会昌初.....阅读附答案 《苏武传》文言文基础练习与答案 文言文《田子为相》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训练:《送东阳马生序》 2012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附答案:黄石 文言文阅读《苏轼,字子瞻》及答案 文言文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黄宗昌,字长倩,号鹤龄....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赠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阅读答案 中考文言文复习梳理:小石潭记 高中文言文阅读《徐石麒》附答案译文 《管仲论》(北宋)苏洵 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文言文子产为政阅读附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苏琼》附答案翻译 文言文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阅读答案 文言文 中考文言文复习梳理:唐雎不辱使命 文言文上池州李使君书阅读附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苏武》阅读答案及译文 文言文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徐石麒,字宝摩....阅读附答案 苏轼私识范仲淹文言文阅读答案 文言文送杜审舒归里序阅读附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文言文阅读答案 《晏子使楚》《晏子辞千金》文言文阅读答案 苏洵《谏论(下)》阅读附答案及译文 文言文徐石麒,字宝摩..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段文振,北海期原人也.....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送方希则序》阅读答案附翻译 文言文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阅读附答案 文言万石君,名奋,姓石氏....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比较阅读答案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魏武见使》附答案 初一文言文《齐宣王使人吹竽》阅读答案 苏洵“谏论(上)”阅读试题及答案 及译文 文言文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张齐贤明察宋张齐贤,尝为江南转运使阅读答案 苏洵《心术》阅读答案 初中文言文名篇阅读题及答案《晏子使楚》 范石湖使北阅读附答案(2017年嘉兴市中考语文) 柳陌文言文阅读答案 柳陌文言文 欧阳修菱溪石记阅读答案 菱溪石记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苏洵“谏论(下)”阅读试题及答案 及译文 文言文豆卢宁,字永安,昌黎徒何人...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8分)王安石待客王安石在相位,子妇...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齐州闵子祠堂记 苏辙》阅读答案 文言文《人有恶苏秦于燕王》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比较《唐雎不辱使命》(节选)“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附答案 文言文董其昌,字.元宰,松江华亭人阅读附答案 潘生文言文答案 潘生文言文中考 课内文言文:《小石潭记》阅读训练与答案

    分类导航